六十甲子纪年的演化 饶迥纪年法的来历
饶迥是rab-byung的音译,意译当做“胜生周”,又因为它相当于火兔年即丁卯年,所以又可称为“丁卯周”。
“丁卯周”的来历
饶迥纪年法与中国的六十甲子纪年很相似,所不同的是,藏历每循环一个60年周期,便加一个序数,这也是藏历优越性的体现。也许由于《时轮摄略经》是1027年翻译成藏文的缘故,总之,这一年被定为藏历的元年。
由于1027年正好是汉历的丁卯年,所以藏历将“丁卯”排到“六十甲子”的第一位,所以也可以说藏历采用的是“六十丁卯”纪年法(而汉历中是将“甲子”排到第一位,这是我们熟知的“六十甲子”纪年法),即,藏历纪元这一年的表示法为:第一个丁卯周期的阴火兔年。其中,“阴火兔年”表示当年的干支,即相当于汉历的“丁卯年”,将汉历的“丁”改成“阴火”,根据的是汉地的天干纳五行原理;“第一个丁卯周期”的意思是说,纪元之后的第一个60年。如表示纪元后的第61年,则为“第二丁卯周期的阴火兔年”;如表示纪元后第121年,则为“第三丁卯周期的阴火兔年”;如表示纪元后第122年,则为“第三丁卯周期的阳土龙年(即汉历的戊辰年)”。这种纪年法永远不会像生肖纪年法那样出现搞不清年代的问题,比汉历的纪年法还要先进些,因为汉历只将六十甲子周期分为上元、中元、下元三个周期。
六十甲子的演化
由于六十甲子传入吐蕃(或传给印度的佛教徒)时间较早,所以吐蕃人(或印度的佛教徒)又给六十甲子起了60个有意义的名称,比如将丁卯称为“胜生”(意译),戊辰称为“妙生”(意译),己巳称为“太白”(意译),等等,60个名称并不重复。为了让周期序数有别于干支纪年,吐蕃人将表示周期序数的“丁卯”改称为“胜生”。即:纪元表示为“第一个胜生周期的阴火兔年”,纪元后第61年表示为“第二个胜生周期的阴火兔年”,纪元后第122年则表示为“第三个胜生周期的阳土龙年”。
“胜生”是按照藏文原意翻译成汉文的,如果按发音翻译成汉文,则为“饶迥”。所以藏历的纪元“第一个胜生周期的阴火兔年”也称之为“第一个饶迥周期的阴火兔年”,简称“第一饶迥的阴火兔年”或“第一饶迥的火兔年”。
中国道教也给六十甲子起过60个不相重复的名称。不同的是:道教起的名称是60个神仙的名字;吐蕃人(或印度佛教徒)只是用有一定意义的词语表示六十甲子。不过,它们的相同之处是,都与占卜有关。
佛教对饶迥纪年法的影响
也有人认为吐蕃的“六十饶迥”与六十甲子无关,起源于印度,因为印度的吠陀书上面就有这种纪年法。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古巴比伦人很早就有六十进制,但其实只有1和10两个数字;中国六十进制的六十甲子,最多的数是地支的12个数;历法成就最高的玛雅人,纪日用20个数,纪月用18个数。用60个不重复的名称表示60年周期循环、纪年、纪日,那么即使用电脑推算日期,也仍然是一件头痛的事。再者,印度的古代史,几乎都是没有年代记载的神话和传说,即使在印度挖出了不少文明遗址,但其古代的天文历算成就,还是很让人怀疑。尽管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4000年前的文明遗址,却至今无法确定是哪个民族创造了它。其实正是由于这样,才导致印度远古文明无人继承、呈断代式发展。然而,也正是由于这样,佛教知识才既有欧洲文明的成就,又有亚洲文明的精华,佛教的内容才博大精深,直指本质,真正让人明白我们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正是由于这样,参透佛法的人,才能看出佛经中蕴涵有慈悲与爱的信息;也正是由于这样,世界六亿佛教徒,不会以佛经写成的年代定真伪,而会在乎其是否真正体现佛性。饶迥纪年法并非《时轮轻》所有,它是《时轮摄略经》传入吐蕃以后,佛教徒们研究时轮历法的结晶;将“第一饶迥的火兔年”(1027年)定为历元,应该也是《时轮摄略经》受到普遍重视的时候。
区分藏历与汉历的六十甲子
虽然五行和生肖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但中国农历的纪年方式却是只使用干支,而不用这种五行配十二生肖的通俗方法。可是在藏历中,却一直使用这样的方法纪年,就是既不提天干也不提地支,而是直接以五行配生肖,作为一年的名称。藏历的今年就是“铁虎年”,而不是“庚寅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