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1000铁杆女粉丝,成就小趋势
曾担任过美国总统战略顾问的马克·佩恩在他的著作《小趋势》中说:“小趋势”是决定未来大变革的潜在力量。发现和关注那些也许并不显著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早一步抓住变革的机遇。“小趋势”告诉我们如何去观察那些小群体的发展,他们能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可以对一场选举的胜负起决定性作用,还可能煽起一场运动,或者改变你个人的生活。
马克·佩恩指出:在美国3亿人口中,只要有1%,即300万人口在价值观或生活习惯,或行为方式,甚至在身体特征上相同或近似,从而构成了一个群体,且具有目前社会不能满足的共同需求,即一种“小趋势”,就足以开创一个新的经济模式或造成整个社会的变化。小群体有大能量,当今世界最大的趋势就是这些“小趋势”的形成。
1%的人口所形成的“小趋势”能影响社会变化,那1000个铁杆粉丝就能在商界形成影响市场变化的“小趋势”。
凯文·凯利一向以趋势洞察著称,对于科技与文明的发展有一个有趣的认识:“当‘女性’开始参与一项趋势或商品时,这项趋势或产品的文明阶段才要开始。”
很可惜,他并未将“1000铁杆粉丝”的理论与这一趋势认知结合在一起。而本书的使命,便是要完成这一融合——当我们将目标锁定为女性时,1000铁杆粉丝理论就更有可能引领新的商业趋势。
女性更容易成为粉丝,女性构成粉丝文化的主体,东西方皆然。在大众文化领域,这一点已经得到十分直观的呈现。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披头士乐队曾引发了欧美历史上规模罕见的追星狂潮,一种首次“以女性为主体的群体性骚乱”。
铁杆女粉丝的辐射效应
歌手李宇春只有4.5万个铁粉(即一年会看她的演唱会两次的人),真正的传播节点只有4.5万个,但这4.5万个人却带动了全国几千万人都喜欢她。
铁杆女粉丝的影响力,在于女性强大的分享能力。她们通过坚持不懈地影响身边的人,辐射更大的市场。
这种影响力往往能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Moleskine笔记本从濒临消亡的境地复兴的故事,便源自于一位名叫玛利亚·塞布雷贡迪的女教师的推动。
作为消费者,女性粉丝比男性表现得也更为狂热。星巴克的一位拥有博士学位的超级女粉丝,每天三餐都在星巴克解决,连生日、复活节、感恩节及圣诞节的大餐,都是在星巴克解决……她每天记录吃了什么,并自拍分享。每个月平均要花423美金,就这么吃了一整年!如果换作是一位男性,很多人会怀疑他是否精神不正常。
当我们充分意识到女性作为掌管家庭消费开支并通过社交媒体在“信任圈”内发挥强大购买影响力的角色时,其价值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企业的每一次销售都会经历“发起-调查-面对面交易-维护保养-事后影响”,在此过程中女人所扮演角色的广度和深度远超男人。男人往往在“面对面交易”环节会冲在前面,但女人从开始到事后整个过程中都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她们对这次交易的感情投入也比男人更多——这跟男女处理感情的方式高度相似——对于女人在此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很多人容易忽视。所以,如果一对男女中的女人对这次交易很满意,她(而不是那个男人)就会成为品牌的拥护者,能助公司一臂之力。相比男人,女人更容易成为企业的推广大使与营销志愿者。
在跟朋友分享个人经历方面,女人分享的次数比男人高三倍。如果你问一个女人,她是怎么选择理发师、美容师或者红酒,她很有可能告诉你是闺蜜推荐的,而这又与女性爱分享的特征密不可分。最近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提到:在谣言制造者中,男女做出的“贡献”不一,男性制造了谣言中的83%,而女性只是17%。不过,在谣言传播过程中,女性会相对更容易相信并传播。
值得庆幸的是,网络社交时代女性渐渐占据话语空间的主导地位,这无疑也进一步强化这一“小趋势”。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领域尤其是服装、美容、餐饮、旅游、娱乐休闲等领域,女性“达人”们在影响大众的消费方面表现得越来越活跃。交换与分享产品使用心得,正成为女性网络社交的重要方式。
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与詹姆斯·富勒合著的《大连接》一书通过观察男女饮酒行为影响力,指出女性是网络流行的关键:“影响力在网络上的传播并不是没有区别的,女性对饮酒行为的影响力明显大于男性。如果一个女性开始过度饮酒,她的男性朋友和女性朋友都可能受其影响而开始饮酒。但如果一个男性开始大量饮酒,他对男性朋友或女性朋友的影响力就都没有那么大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还不太清楚。但我们可以这样推断:既然女性是网络流行的关键,因此,她们也许就是成功干预饮酒行为的关键。”
如今,女性分享的动力正被不断激发,社交媒体上的互动,朋友圈的刷新,秀脸、秀厨艺、秀身材、秀情绪、秀消费战利品……女性成为移动互联网上最大的口碑扩散群体。基于这种趋势,一些精明的品牌商把口头宣传提升到了更高的水平——从“告诉一个朋友”到“卖给一个朋友”。微商这种销售模式的快速发展便与此紧密相关。
在美国,由指甲油起家的茱莉普美容公司如今风头正健,被视为下一个10亿美元公司。这家公司的创始人简·帕克不走寻常路,注重借助粉丝的力量扩展市场,甚至通过粉丝的帮助与一些大型零售商建立关系。例如,一位管理诺德斯特龙货架的朋友使茱莉普美容公司的产品得以进驻这家连锁百货店。一位时尚编辑朋友把简·帕克介绍给了一位女商人,后者帮她联系上了QVC的采购员,这位采购员正在寻找一家可以在60天内交付美国国庆日主题指甲油的美容公司,以便参加事先计划好的假期展会。
由此可见,只有铁杆女粉丝才能真正将1:100的辐射效应发挥出来,实现1000铁杆粉丝影响10万人群的效果。
网络社交时代,企业翻转营销漏斗时,女性成为最理想的合作者,因而也是1000铁杆粉丝模式的最佳选择。因此,当我们将整个模式升级为1000铁杆女粉丝时,其思想威力便得以充分呈现。
拥有1000铁杆女粉丝,你就是一个初具影响力的品牌——每个铁杆女粉丝意味着一个家庭、一个朋友圈,都是一个独立的小电台。1000个铁杆女粉丝为你传播时,就像1000个小电台在为你义务发声。
女性思维主导的网络社交时代
很多人将这个时代称为“社交时代”——截至2014年9月,全球拥有20.3亿的社交媒体用户。社交媒体策略师Vin-cenzo Cosenza每年6月和12月都会更新“全球社交网络地图”,并在地图中标示每个国家和地区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服务。2014年7月,他再次更新该地图。
根据Alexa统计跟踪数据,该地图标示社交网站Face-book在全球137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130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不得不承认,网络社群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文化和媒体景观。
而女性正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参与者与推动者。在社交媒体上,女性用户比男性用户占有更大的比例,在Facebook上这种差异性表现的尤为明显。截至到2013年年底,72%的女性网络用户拥有Facebook账号,而只有62%的男性网络用户拥有Facebook账户。据尼尔森的报告显示,社交媒体和博客的访问者主要是女性。18岁至34岁的女性是所有年龄段中最活跃的人群。
女人在社交平台上的影响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有的网站为性别失衡的局面而发愁。在各种社交网站中,以订图板风格分享各种精彩图片的Pinterest独树一帜。不过,这个由三位男士共同创立的平台遭遇了“阴盛阳衰”的甜蜜烦恼——在其用户中男性只占到两成,而真正粘贴图片进行了分享的男性用户,占比只有可怜的8%。应用数据AppData和Facebook的广告工具更显示Pinterest的Facebook页面粉丝有超过97%为女性。互联网流量统计公司comScore的数据显示,超过90%的Pinterest访问量来自移动端,比Facebook(68%)和Twitter(86%)都要高。这一数据表明,女性对未来的移动互联世界的影响将更为深入而持久。
女性先天具备的网络化、扩散性思维特征,使得她们更容易适应这个网络社交时代,进而超越男性成为网络无形的新大陆上的主导者。
伊丽莎白·佩斯在《两性购买按钮——如何启动男人女人的购买程序》中写到:“如果把男人的大脑比做是档案柜,那么请记住,女人的大脑就是一张大大的工作台。她会仔细考虑那些存放在她那像大桌子一样的大脑里的信息组,综合考虑这件产品能给她的生活带来的一切影响。费舍尔博士将其命名为‘网络思维’。”
该书提到:“女性大脑的第一个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法则是:在女人的大脑里的每一个档案都与其他档案相互关联。女性左脑掌控语言的功能区域比男性的多出11%的神经元。胼胝体是左半脑与右半脑连接、沟通的桥梁,而女性比男性大约多了23%的胼胝体神经细胞。这也合理地说明了为何女性具有强烈的第六感、社会化意识及将时间连接起来的能力。”
这种网络化、社会化的思维特征使得女性更排斥男权时代的高度中心化的传媒机制,而倾向于拥抱具有强烈去中心化特征的社交网络。
女性的思维特征与心理特征使得她们更有资格成为网络社交时代的原住民。
此外,男女社会角色的不同,也使得女性在碎片化的网络空间更为游刃有余。
男性角色有更集中化的倾向,比如其社会化角色会占压倒性地位,只要事业有成,家庭角色或朋友角色都易被忽略。而相比男性而言,女性在其多重角色之间,会被期待一专多能,需平衡演绎员工、妻子、母亲、女儿、闺蜜的角色。女性一生在多重角色平衡演绎过程中,练就了同时处理多项事情并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的绝技。对于一些年轻家庭主妇,有大量闲暇时间需要消磨,而移动互联网正是消化碎片时间的绝佳选择。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发布的《女性在上网:
女性如何影响互联网》的研究报告称,女性每月花在社交网络的时间比男性高出30%。
当你在Google进行关键词搜索时,“搜索”这个动作是你主动、具目的性的“理性行为”;而人们使用Facebook、微信等社交平台的目的是个人与个人间的社交与分享,行为和需求通常是“感性”的。因此,如果说社交网络有性别的话,其性别属性更倾向“女性”,因为它去中心化,且更碎片化、更情绪化、更切合女性乐于分享和反复比对选择的特点。
对于女性而言,社交媒体对于其生活交际有着特别的意义。有份针对女性的专题报告如此描述:“女性网民还将社交媒体视为一种延伸友情与其他社会关系的方式。长时间同时维持多个友情及社会关系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但是社交媒体能够让这些女性更频繁地与她们的朋友相处,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就可以维持相互间的友谊。调查表明,事实上这些女性网民当中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与家人和朋友共度的时光多于他们实际相处的时间。”
知名公关公司明思力发布的《全球女性网民的社交智慧》全球研究报告指出,数字网络和社交媒体对全球女性网民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与放弃使用智能手机相比,75%的女性网民宁可一个月不喝酒;55%的女性网民宁愿放弃咖啡和茶;而在中国城市地区,45%的女性网民宁愿放弃一个月的性生活;也就是说,对接近一半的中国城市女人来说,保持在线甚至比性生活还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