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热点面对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人文关怀善于补救——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一、事件概述

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拥挤踩踏,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震惊全国。1月1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就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做出重要批示:要求上海市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做好各项善后工作,抓紧调查事件原因,深刻汲取教训。

截至1月4日上午11点,36位遇难者名单全部公布,24名伤者经诊治后出院,25名伤者继续在院治疗,重伤员已减少到7人。

1月4日,上海市领导在参加上海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各代表团会前组团活动、市政协十二届三十八次主席会议之前,肃立默哀,官方亦再次明确,“事件联合调查组正进行缜密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2015年1月2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事件调查报告,黄浦区区委书记等11名官员被问责。

二、舆情发展脉络

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件,先后共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上海发布在1日凌晨4时1分官方确认该消息,转发量超过4.2万次,新浪微博话题#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的阅读量也在4日突破12.4亿次,讨论量超过18.1万次。

1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以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做出批示,要求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做好各项善后工作,抓紧调查事件原因,深刻汲取教训。至此,外滩踩踏事件舆情迅速升温,引发网友热议。

监测显示,自2014年12月31日出现零星资讯后,该事件舆情在2015年1月1日大规模爆发,当日相关原创微博量约100882条,无数人的微信朋友圈被悲剧刷屏。

1日15时12分,黄浦公安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事发现场警方处置情况,并称撒“美金”和踩踏事件有无直接联系有待进一步调查。当晚10点18分,上海市公安局官微@警民直通车-上海通报称,“疑似‘美金’为外滩18号一酒吧的代金券,撒落地址距事件现场约60米,引发少数群众捡拾,未发现人群挤压,且发生在拥挤踩踏事件之后”。该辟谣微博一个小时内即被转发11635次。而@江宁公安在线等政法官微也积极对“神秘的35人死亡数字”进行辟谣。

事发后,荆楚网评论《不应该忘却的“喇叭姐”和“后退哥”》称他们是“寒夜里的一抹温暖”,《新京报》评论称“这些素不相识的声音是一笔财富”。这些细节被曝光,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公众的灾难情绪。

1月2日,新华社发表评论《三问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管理部门难辞其咎》,以“风险预防策略是否充分”、“安全管理手段是否到位”、“应急控制措施是否及时”三问率先向有关部门“发难”。随后,《新京报》评论《十问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因何发生、怎样善后、如何追责》也提出灯光秀转场是否及时通知、交通为何没有管制、应急控制措施是否及时、外滩警力配置是否得当、此次踩踏事故如何追责等疑问。

2日凌晨1时12分,@上海发布 公布首批32名遇难者名单,原博转发量至今约5.3万次,媒体报道接近2200篇。个体生命的尊严凛然闪烁在庄严肃穆的名单上,遇难者人数和身份确认由此得到“焦灼的注视”,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第一时间发表“人民时评”,继“7·23”动车事件后再次呼吁,“让公布遇难者名单成为一项制度,从此被不折不扣地遵循”。

三、媒体倾向性分析

新华社:三问上海踩踏事故:管理部门难辞其咎

尽管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具体原因还未查明公布,但相关管理部门显然难辞其咎。保障大型公共活动安全的必然要求是科学细致的预判。由于拥挤踩踏事故诱因复杂、突发性强、控制难等特点,主办者以及有关方面,事先必须对举办场所、场所设施、交通状况,尤其是对参与活动的人数,甚至在特定时间内的人数及其变化情况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勘察论证和科学准确的评估预测。

新京报:上海踩踏事故“后退哥”:后退的声音是财富

1月1日,一段视频在网络流传,视频记录的是踩踏事件发生时,外滩观景平台上有数名年轻人大声喊“往后退”,不断给人群予以提醒。

南方周末:踩踏事件:失守的守夜人

跟上海警方一样,身处外滩安保最前线的黄浦警方早就体会到了大型活动安保之累。种种迹象显示,黄浦区针对2015年元旦外滩并没有按照大型公共活动来设置安保方案。外滩改建之后,筑起了很高的观景台,同时却只设置了数目有限还带直角转弯的上下阶梯。

四、网络舆论倾向性分析

新年惨剧令人痛心,为伤逝者祈福!

网友“我为/xin情狂”:新年第一天睁开眼就看到这种新闻,让人很心痛。希望人人平安幸福!

网友“吉皓师兄”:愿通往极乐世界的路不再这样拥挤。

应加强大城市公共事件预防机制建设

@闾丘露薇(著名记者、主持人):人多不是问题,如何管理才是问题,而有效的措施可以让民众形成好习惯。1993年兰桂坊践踏事件后,建议独立调查报告每次大型活动;警方预估人数;人潮控制措施,比如单向只进不出、改出口等;救护车周边待命,还有加强公众安全意识教育。事件后逢元旦圣诞,地铁公交延长服务,避免民众心急赶车造成混乱。

网友“LifeTime”:今晚有100多万人会在时代广场迎接新年。纽约警方如何控制秩序?从非专业角度观察:(1)每年最后一天下午开始就实行交通管制。一般下午5点开始时代广场附近地铁口就封闭了。(2)进入时代广场各个路口都有警察控制进出人流量。(3)时代广场区域人群用护栏分块隔离。(4)下午3点人们就有序进入活动区域。

用新媒体大数据管理人流

网友“易鹏”:上海这悲剧完全可以避免。借助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很容易实现智慧城市预警管理,当外滩手机数量过了警戒线,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提示风险,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剧发生,现在实现这种方式太容易了。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上海尽管天天说新经济、新常态,到落地上依旧是一地鸡毛,拥抱智慧城市新时代最需要去做!

当地管理部门缺乏应急预案管理

网友“胖绮绮”:来看了外滩灯光秀,不过这场活动的组织方也弄得太差了,弄得入口处这么拥挤,没出踩踏事故真是万幸啊!应该维持秩序的人就是不肯早点到现场,硬是要等门口挤了一大堆人时再在那里挤进挤出的!

网友“he”:新的一年开始,就碰到这样的事情,人为什么喜欢凑热闹?人多的地方最好不要乱逛,不然像这样的惨剧还会发生的,当地的管理部门在干什么?他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加强日常安全教育 引导群众遵守规定

网友“命运忽然艾特七”:政府要加强管理,避免节日和集会时人群过度聚集,必要时可以封路禁止过多的人进入相关区域。要加强日常安全教育,提升群众危险意识和自救知识水平,引导群众自觉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网友“海韵”: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快些普及吧,要学习的东西太多。

希望严查原因 给死难者家属一个交代

网友“失败乃成功之母”:上海外滩的踩踏事件让人心痛,我们为此事件受伤者祈祷,愿他们早日康复。更要为此事件是何原因导致发生的要彻底查清,让死者得以瞑目,给死难家属一个交代。

希望吸取教训 悲剧不再重演

长春手机网友:希望从中接受教训,自觉维护好公共秩序,杜绝悲剧重演!

网友“海外阿Q”:流动的密集人群太可怕,每年春运火车站包括那次冰灾的广州都没事,因为有预案有准备,希望亡羊补牢,不要再出现这样的悲剧。

需加大对上海人口管理

网友“蓝眼麒宝”:外滩跨年钟声历来已久,从没像现在这么危险,人实在太多了,上海现在急需控制人口,再这样无序进入,类似这种踩踏恐怕难以管理。

当地警方已经尽力了

网友“深红断罪者”:就想问那些发布某些评论,存心挑起上海和其他地域同胞之间矛盾的人,你们脑子想的是什么?还有那些说应急预案问题和警力不够的,预案一直有,去年还专门就此进行采访,民众的一夜狂欢,警方至少提前一两个月开始部署,你以为是玩的?更不提当晚手拉手站着维护秩序的警察了,麻烦去翻翻照片客观对待问题。

五、舆情点评

注意“灾难性”报道人文关怀

正如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庄永志,针对复旦学生和媒体的回应发表文章《如何看外滩遇难复旦女孩报道》中提到的:理解了危难时刻公众特殊的情感和道德要求,需要记者在报道真相和尊重生命之间寻求平衡。

灾难性报道有其特殊性,新闻媒体工作者要尽量在报道的同时不给被采访者带来“二次伤害”,在采访中尽量避免给生者增加痛苦,要采用恰当的采访方式和报道形式,在正确引导舆论的同时更好地疏散人们心中的“心理阴影”,是媒体在报道时需要格外注意的。

完善事后补救处理机制 努力将危害降到最小

不论是新京报发表《十问外滩踩踏事故:警方承认未及时进入核心区》、新华网发表《新华社追问上海踩踏事件:管理部门难辞其咎》等报道对酿成悲剧的担责方的追问,还是红网发表评论《外滩踩踏事故,素质问题还是安全问题?》等热门评论对“踩踏事故”的反思,都无法挽回悲剧的发生;怎样安抚家属情绪给予合适补偿、驱散民众“心理阴影”,减小某些舆论对当地的“负面影响”等方面,都是政府和媒体需要考虑的,在重重舆论中保持理性,建立良好的事后补救机制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城市公共安全提升刻不容缓 借鉴学习别国经验

在“跨年夜”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发生“踩踏事件”,在引起众多关注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把目光投放到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问题上,甚至引起了外媒的关注,“发生在中国金融中心上海的这场灾难提醒人们,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安全问题”一直被高度重视,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除了呼吁“防患于未然”,更多的是要从根本上改善这一局面;当悲剧频频发生,对一些大城市流动人口的“限制”是不是应该尽早“提上日程”,在重大节日除了对民众的提醒,是不是也需要一些强制性的行政手段降低悲剧的发生率?

由此想到新华网发表《新华社追问上海踩踏事件:管理部门难辞其咎》中提到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发生的同时,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同样有人在欢庆新年到来。然而,纽约街道每隔一段就竖起隔离栏和防护带,并对人流流向实施明确规定,在网友拍摄的照片中,纽约时代广场人流众多,但警戒严备下显得井然有序。”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有效做法刻不容缓。

舆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平息,但现实中“危机”仍存,可见此次的“踩踏事件”再次给城市的公共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

加强公众急救知识 提升相关素养

许多专家表示事发地点的硬件设施均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悲剧发生的一大诱因是当时人群过于密集。中国人历来喜欢节日的热闹气氛,“踩踏事件”也折射出,当前某些民众自我情绪管控能力和紧急情况下逃生知识的严重缺失。

秩序意识和安全意识的缺失并不是导致这次“悲剧”的决定性因素,但却给了人们“血的教训”,警示每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不能“疏忽大意”;除此之外,也应该看到,相较于某些西方国家,我国对于相关群体急救知识的普及存在一定的不足,非专业人员不当的救治方式很可能“错过”最佳时机,人的“安全意识”和“相关知识”也应该首先对警察、教师、公交车司机等群体进行输出,才能为预防“灾难性”事件建筑一道良好的屏障。

◆舆情应对小贴士·表态承诺

释义:突发事件发生后,要积极抢抓第一落点,此时虽然事故调查结果还未出来,仍然可以先面向公众积极表态,适当承诺,以稳民心。

案例延伸:美国弗格森镇白人警察打死黑人事件

2014年8月,美国密苏里州弗格森镇白人警察开枪打死黑人青年布朗,引起黑人持续抗议。美国司法部表示对弗格森警方展开民事调查,密苏里州表示将采取措施消除种族歧视,这是在表达要进行釜底抽薪的姿态。但是11月24日晚,密苏里州大陪审团裁决警察无罪,引爆规模更大的抗议与愤怒,蔓延到170多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