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文化史(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巴比伦中心

尽管巴比伦是犹太人祖籍所在地——美索不达米亚——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巴比伦作为犹太人的居住地则完全是巴比伦囚虏事件的产物。犹太人是在第一圣殿被毁、国家灭亡后,首先作为新巴比伦帝国的囚虏被带至巴比伦的,并从此开始了在那里的生活。

众所周知,历史上,巴比伦城一向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一个最为繁荣的城池,是西亚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了新巴比伦帝国时代,巴比伦城市的规模更是无与伦比。“全城面积达41平方公里,有外城墙、护城壕、内城墙三重环绕,主城墙厚7.8米,墙上的大道可容四马所拉的战车转身。”朱寰:《世界上古中世纪史》,第46页。巴比伦还是一个宗教中心,建在巴比伦城中心的马尔杜克神庙有高达91米的七层塔楼。新巴比伦王为了慰藉米底籍王后思念故乡的心情,在王宫旁筑起的“空中花园”被喻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足见其规模和豪华。由于铁器的广泛应用,手工业和商业繁荣起来。“富庶、壮观的巴比伦城吸引亚非各地的商人远道而来,巴比伦成为世界著名的商业中心。”朱寰:《世界上古中世纪史》,第38页。此外,巴比伦的文化事业也空前发达繁荣,例如,巴比伦的图书馆有藏书数十万册。被掳至巴比伦的犹太人如同从边远乡村来到大都市的人,对看到的一切不能不感到兴奋和向往,生活的机会一下子增加了许多。在巴比伦人的影响下,生活在巴比伦的犹太人不再囿于传统的职业,犹太人开始在商业领域大显身手,并开始了国际贸易,许多人因此变得富有起来。在巴比伦经商的经历对于犹太人在中世纪成为一个经验老到的经商民族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在巴比伦囚居的绝大多数犹太人没有因居鲁士国王颁布的允许犹太人返乡令而返回以色列故乡,而是选择在巴比伦永久定居。

复原的古巴比伦城壮丽景观

最为重要的是,留下不归的巴比伦犹太人并没有割断与故乡的联系,他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复国活动的支持及对归国同胞的关心——捐钱捐物。在第二圣殿建成后的年代,他们一直像生活在以色列的犹太人那样交纳圣殿税,前往耶路撒冷朝圣。不仅如此,巴比伦犹太人与以色列地在文化上的联系也十分紧密。在3世纪前,犹太人在以色列故土上取得的文化成就一直为巴比伦犹太人所汲取,不断有巴比伦犹太人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以色列的学校就读,不断有学者从巴比伦前往以色列地的犹太学院学习深造,了解正在形成的拉比犹太教的学习方法和成果,以完善自身,并把以色列犹太人形成的传统、学习方法和文化带回巴比伦。这种文化上的联系不仅使巴比伦的犹太人在文化上与故土的文化保持“一脉相传”,而且在随后的几个世纪内得以将其发扬光大。

在社会生活方面,巴比伦犹太人一向实行内部事务自己管理的原则,有一套健全的自治机构。他们创立的两个流散机构:“Rosh ha-Golah”(流散地领袖)和“yeshivot”有“宗教权威的中央机构”的涵义。(犹太学院),都是为了确保犹太人的自治和团结。流散地领袖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约雅斤国王被流放到巴比伦时期。约雅斤国王身后,该职位一直由大卫王家族的一位后裔担任,以表明其正统性。在波斯萨珊王朝统治期间,流散地领袖在王室宫廷有一个永久性的职位,拥有大量财产,维持一个犹太人自己的法庭。他对犹太人的权威及其地位的象征(比如衣服上的特殊物品)一直得到认可。到了伊斯兰时期,流散地领袖的选举往往是在一个由学院的领袖和社区富有成员在场的极其隆重的仪式中进行。鉴于流散地领袖的正式任命得到哈里发的书面批准,因此,被认为是所有散居犹太人的领袖。选出流散地领袖的做法后来为其他地区的犹太人所采纳。

在巴比伦,犹太学院不仅是培养学者的地方,而且是一个具有宗教权威的机构,其领袖是由被称作“加昂”的圣贤担任。巴比伦两个历史最悠久的犹太学院分别是苏拉学院和篷贝迪塔学院。它们在犹太社区处理与犹太律法相关的事务时起着一个最高宗教法庭的作用。有关犹太律法方面的问题从遥远地方寄送到它们那里,犹太学院通过其拉比的裁决在许多生活领域对犹太社区进行指导。最有力说明巴比伦犹太学院在所有犹太社团中具有权威的例子莫过于,从9世纪中期开始,巴比伦的加昂废除了以色列地在决定何时为年添加月份,决定月份开始日期的具有的所有相关优先地位,制定出了一个新的历法,该历法一经颁布便为所有流散地犹太人遵守,直至今日。

尽管巴比伦犹太社团在文化上的重要性直到3世纪才开始显现出来,但是,犹太历史告诉我们,巴比伦犹太社团的存在对于犹太民族而言十分重要。到了公元200年,犹太人已清楚地意识到,在罗马人的统治下他们没有未来,不少犹太学者前往巴比伦,加入当地圣贤的行列,创建了一个新的犹太人中心。这一中心后来在宗教上主导犹太世界,一直到公元10世纪前后。特别是作为犹太文化、精神中心的巴勒斯坦在罗马人的打击和迫害下于公元3世纪左右衰落以后,巴比伦犹太社区便成为犹太民族文化、精神的新的中心。犹太人在那里发展了一种以《托拉》为核心的文化宗教生活,编纂并完成了著名的《巴比伦塔木德》。这部在公元500年由巴比伦犹太人完成的犹太典籍,由于其权威性,被视为犹太教的第二经典。在它编纂完成后的近1500年中,它一直是全世界犹太人生活的规范。更为重要的是,《巴比伦塔木德》是拉比犹太教的核心和现代犹太教赖以建立的基础。对生活在散居地的犹太人而言,这部《塔木德》比《圣经》还要重要。巴比伦中心的伟大贡献可见一斑。详见本书第四章有关部分。

在《巴比伦塔木德》编纂完成之后,巴比伦犹太社团继续得到发展,其人数已经超过50万。苏拉和篷贝迪塔犹太学院的院长被公认为是整个犹太世界最有权威的宗教领袖。不过,随着伊斯兰教的出现和伊斯兰教势力的迅速扩张,7世纪以后的巴比伦犹太社团开始生活在伊斯兰教统治的世界,成为伊斯兰世界犹太人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