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设计:理论、实务、案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6 财务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方式与程序

1.6.1 财务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

财务会计制度设计是企业的一项基础制度建设,其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会计工作能否正常运行。为了保证会计制度设计的质量,充分发挥会计制度的作用,在进行会计制度设计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

1.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是财务会计制度设计的最根本原则。它要求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现到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当中去。企业在设计财务会计制度时必须以国家颁布的各项财经法规为依据,因为这些法规的目的是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进行,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又反映了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2.效益性原则

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设计的效益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在进行会计制度设计时,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设计费用;二是要使设计出的财务会计制度以尽量小的实行成本取得尽量大的经济效应。

3.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也可以称为针对性,是指设计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时,必须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充分考虑本单位的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要求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切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财务会计制度。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一方面企业享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各项法规、政策都不能阻碍企业自主权的发挥,不能束缚企业的手脚;另一方面各个主体在市场中的地位应是平等的,即企业作为一个主体,其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应当是均等的。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设计应从企业会计主体出发,本着明确产权关系的基本思想,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传递管理信息等提供起码的会计环境,以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4.充分性原则

充分性原则要求企业设计的财务会计制度能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特定主体财务状况、理财过程和工作成果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而市场实际上是一种关系,是各种商品生产者之间的资金、物资、劳务、技术等的契约和交换关系。建立和处理这些关系的直接前提是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而相互了解和信任的主要依据和手段之一就是会计信息。基于这种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所设计的会计制度能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特定主体财务状况、理财过程和工作成果的需要。

5.控制性原则

控制性是指设计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时,必须应用内部控制制度以防止舞弊,保护单位财产的安全。内部控制是特定主体为加强岗位责任,保护财产安全,确保会计记录正确可靠,及时提供财务信息,避免、预防或查明错误和不正常现象,保证授权职责履行,在内部组织分工、业务处理、凭证手续和程序等方面所规定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是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设计的一项重要目标。在财务会计制度设计中,必须对会计机构、会计工作程序设置必要的内部控制,应将控制性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应用于各个环节的每个岗位,体现在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当中,要使每个人及其所做的工作都处于他人的监督之下,从而防止错误舞弊和贪污等行为的发生。

6.稳定性原则

稳定性是指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设计必须运用科学理论作指导,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使其内容符合实际,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以便于执行,同时还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财务会计制度是用来指导会计工作的,一经建立,就应保持较长时期的稳定性,不应经常改变,否则,会使会计人员难以掌握,会计工作无所适从,会计信息缺乏一贯性,并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但是财务会计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市场经济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改进,因而会计制度设计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所以,在进行财务会计制度设计时应注意保持财务会计制度的相对稳定性,除非特殊情况,一般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不宜做较大的变动。为此在设计过程中,对各项规定应当留有适当的余地,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如会计科目的分类编号,应当留些空号,当业务发展时可以增删,而不必改变整个编号系统。

1.6.2 财务会计制度设计的方式

1.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设计的方式

根据国际惯例,制定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有两种方式。一是自行拟定,由企业内部组织有关人员制定本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二是委托制定,由企业委托会计事务所为本企业制定财务会计制度。企业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和现有会计人员的素质,确定会计制度是由企业的会计人员自行设计,还是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设计。一般大中型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比较好,工作能力较强,可以组织力量自行设计;小型企业由于会计人员的素质相对差一些,应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设计。

自行拟定的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应由财会部门负责起草,各管理部门参与拟定与己有关的条款。委托制定的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应由企业管理当局负责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各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事务所的工作。修改完善后由企业法人审定发布,然后报送主管财政机关、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无上级主管单位的企业只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施工企业还应报开户的建设银行备案。

2.财务会计制度设计的方法体系

会计制度设计的方法体系,可以归纳为以下五项。

(1)设计调查

调查是设计会计制度具体工作的第一步。调查的范围要视制度设计的性质和内容,以及企业规模的大小和业务的繁简而定。通过调查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和业务程序后,经过进一步分析研究,便可以确定哪些工作可以简化,哪些工作应当改进,并对企业会计事务的处理及会计科目、凭证、账表形成初步的构想。这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管理当局最关心新制度实施后的效益,所以,设计者在提出建议时,应特别强调实施新制度后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效能有哪些改善。

(2)由总体设计到具体设计

总体设计是开始设计会计制度时拟定的总体规划,它要解决的是企业会计制度的根本性问题。主要确定制定制度的基本目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确定会计制度所应遵循的原则,包括的内容、范围等。

具体设计就是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采取具体的办法和程序来完成总体设计的要求,并用文字或表格等形式做出具体的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①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内部管理的需求以及其他方面的要求,确定企业会计报表的详细内容,规定各种会计报表,包括报表的种类、项目、指标、格式、份数、编报日期。

②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企业会计事项的经济内容和会计报表要求的指标,确定会计科目,起草会计科目表。

③根据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对经济业务控制制度和财务处理程序,确定会计核算的记录方法,包括账簿、凭证和辅助记录。

④根据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自身条件、采用的记账方法及单位的经济与设备条件,确定满足核算要求的账簿体系,包括凭证、账簿和会计报表的格式。

⑤确定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制定会计核算形式。

⑥确定内部监督制度职权划分、控制流程、制约方式及关系等,包括机构设置,岗位分工及职责权限,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批准控制的权限及责任,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要求,原始凭证的填制、取得和传递、审查,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账务处理程序及核对,预算编制及执行控制,财物安全监督控制,内部财务审计制度,对外投资、资产处置、分配制度、工资制度等。

(3)编制会计制度说明文件

会计制度在具体设计时还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①为便于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先按构成会计制度的每一单元分别进行设计,然后使这些内容同步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重点问题作详细说明,一般问题作原则性规定。在制度设计时,对于比较复杂,又比较难以理解的会计制度或核算方法,做出详细的说明。而对一些常规方法,则可做出原则性规定。

(4)根据试行效果,不断修改完善

对于初步设计完成的会计制度在运行之前,应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让大家熟悉和掌握各项制度的内容以及应达到的工作标准,明确各自的职责,统一思想认识。同时,在内部财务会计制度试行阶段,应由设计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并跟踪访问,及时了解制度的运行情况,以及会计人员对制度的适应性,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或补充和完善,使各项内部会计制度能切合实际,顺利运行,取得预期的效果。

(5)颁布实施

对修订后试运行一段时间的各项内部财务会计制度,再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如达到设计要求,能够适应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要求,促进了企业的科学经营管理,应以企业文件形式颁布实施。

1.6.3 财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程序

会计制度设计程序是指会计制度设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全过程应遵循的顺序和步骤。科学地制定工作程序,合理地确定步骤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会计制度设计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因而,在会计制度设计之前应制定一个全面的规划,确定一个科学的程序,以使会计制度设计能够按计划按步骤有序地进行。科学的会计制度设计程序对保证会计制度设计工作顺利进行,避免重复劳动,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会计制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会计制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明确设计类型,制订设计计划

会计制度设计按其工作内容可分为全面性会计制度设计、局部性会计制度设计、修订性会计制度设计等三种类型。

(1)全面性会计制度设计

全面性会计制度设计是指对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一切规范进行的设计。通过设计,构成会计制度的基本框架,并产生一套完整的会计制度体系。具体包括:

①设置会计机构;

②配备会计人员;

③制定会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

④设计会计凭证、账簿;

⑤设计会计报表的种类、格式、登记或编制方法;

⑥确定账务处理程序;

⑦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及主要业务的会计处理程序。

(2)局部性会计制度设计

局部性会计制度设计是指对会计工作的部分规范,主要是对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进行的设计。局部性设计的内容一般是对原会计制度的补充,大多是由于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范围的扩展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和管理要求提高所引起的。

(3)修订性会计制度设计

修订性会计制度设计是指对原有的会计制度予以修改而进行的设计。由于企业的业务发展,产品更新,组织机构变动等原因使原有的会计制度不再适用时,可以对部分制度进行修订,原有会计制度不健全的,可以加以补充,使之完善起来。

2.进行调查研究

要使会计制度适合会计工作需要,满足管理要求,保证会计核算质量,便于企业实施,必须做好事先的调查研究工作,使设计者能够做到心中有数。需要调查研究的问题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现概括列举其主要内容:

(1)单位的基本情况

①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

②企业的性质、行业、所有制、规模、隶属关系;

③企业内部组织机构及职责权限规定;

④企业资金来源与利润分配形式;

⑤企业产品品种、规格、质量和生产能力;

⑥企业的材料采购方式和产品销售方式;

⑦企业内部经济核算的形式及要求;

⑧企业税金的种类、税率和计算方法。

(2)企业会计制度的现状

①企业会计机构内部组织及岗位责任;

②企业会计科目及其使用情况;

③凭证、账簿、报表的格式及其编制情况;

④账务处理程序的运行状况;

⑤会计电算化的施行状况;

⑥企业会计人员的技术职称构成和理论水平及实际工作能力。

(3)各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现状

①货币资金的收支管理;

②材料采购过程中的订货、验收、入库和货款结算业务处理;

③存货的发出、计价、盘点业务处理;

④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安装、维修、折旧、出售和报废业务处理;

⑤销售过程中的开单、发货、运输、结算业务处理;

⑥成本计算方法;

⑦投融资业务处理;

⑧工资、福利业务处理。

以上列举的各种调查对象,并不能够涵盖特定企业的所有相关事项,调查研究过程中应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对会计制度产生影响的因素。调查结束后,设计人员应该根据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哪些工作可以简化,哪些过程可以改进,从而确定会计制度的基本框架。

3.设计编写阶段

企业会计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政策、法规和制度的规定,才能满足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要求,同时对企业来讲也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不仅是会计工作的规范,也是企业领导和其他职工进行工作的依据,应力求达到通俗易懂,切实可行。为了达到以上要求,满足企业经营管理,规范会计行为和保证会计核算制度的需要,应该在综合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设计的内容,按照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编写会计制度。

(1)确定编写方案

会计制度编写方案分为整体方案和具体方案,整体方案包括:

①会计制度总则设计;

②会计科目设计;

③会计核算形式设计;

④会计凭证设计;

⑤会计账簿设计;

⑥会计报表设计;

⑦会计监控与核算办法设计;

⑧责任会计制度设计。

会计制度设计小组成员应根据整体方案进行明确分工,合理规定完成时限,负责各项目的成员根据其负责编制的具体项目,提出具体编写方案,其中包括具体方案的内容、组成情况、写作体例及表述方法等,还要根据整体方案的完成时限提出具体的编写时间和完成进度。

(2)起草编写阶段

会计制度的具体编写内容将在以后各章中进行系统介绍,这里只对编写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作一些说明。

①处理好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在进行会计制度设计时要充分满足其需要。但同时,还要考虑国民经济宏观管理与核算的要求。

②处理好简明性与完整性之间的关系

会计制度设计必须符合科学性原则,必须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又要考虑其简易性和可操作性,防止片面。

③处理好统一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会计制度设计时,统一性要求会计报表、会计科目、会计核算组织形式要考虑统一核算和汇总会计报表的要求,灵活性要求会计制度必须满足企业具体工作的要求。因此,在坚持统一标准的前提下,要给予部分地区和企业一定的灵活性,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3)讨论定稿阶段

会计制度设计方案经起草以后,应先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讨论通过后,指定专人进行文字总纂,定稿后由单位负责人审定批准,然后可召集一些讨论会,这样有利于企业各职能管理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尽快熟悉会计制度,以便自觉地遵守执行。

4.试行修订阶段

会计制度设计的要求比较高,尽管设计师的考虑比较充分,但定稿公布后仍可能有不符合实际需要之处。因此对设计出来的会计制度,应当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以便在实践中检验其适用性和有效性,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采取修订措施。只有这样才会使会计制度逐步趋于严密和完善,然后正式施行,有效地指导会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