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咖啡:张信刚文化与经济讲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知识产权的外传

丝绸是中国最早发明的,这个毋庸置疑,但丝绸外传的历史,却没有清楚的记载。在公元前11世纪的埃及法老墓中就有丝制陪葬品。希腊人很早就知道丝绸,他们将其称为seris,并用这个名称称呼中国,类似于英文中把中国的名字(China)当成瓷器的名字。希腊人虽然知道中国产这种特别的材料,但他们误以为丝是长在树上的。他们知道丝不可能是矿物,但是总也找不到这种材料,就认为中国有一种特别的树。丝真正的外传是张骞第二次通西域时,将大批锦帛送给乌孙王,他回来时,有很多西域商人跟着他来到长安,买了许多丝绸回去,所以丝大量外传是从此时开始的;所谓“大量”也不会大到哪里去,毕竟当时丝绸还没有普及到中亚以外的远方。

有一个民族,没有过自己强盛的国家和军队,但是很会在他国军队的保护之下,在不触犯他人的王法的情况下,到处用骆驼贩卖货品,把中国的东西运到波斯,再把波斯的东西运来中国。这个民族就是活跃在锡尔河(Syr Darya,希腊人称为Yaxartes,中国古代文献译为药杀水)与阿姆河(Amu Darya,希腊人称为Oxus,汉语译为乌浒水)之间的粟特人(Sogdians);这个地区被希腊人称为Transoxiana,即Oxus河之外的地方。粟特人和波斯人相近,说一种东部伊朗语。如果世道不好,“丝绸之路”上不宁静,粟特人就绕道经商,北行草原之路;从长安往北走到蒙古以北,沿着亚洲大草原往西走,再向南折下去,到达波斯等地。唐时,这一带由突厥人控制,所以粟特人就跟突厥人打交道。长安有许多粟特人,世世代代做生意,死后墓地就安置在这里。其中一个墓中有一幅画,记叙一个粟特商人前往北方开拓商道时与突厥首领会晤的事迹。他曾经开拓商贸之线,所以死后家人把他的事迹刻在墓上。

长安出土的粟特人墓中有关于粟特商人(戴帽者)前往北方与突厥首领会晤的绘画

说到丝的外传,不要把眼睛只往西看,其实还有东边。东边一个是高丽,另一个是日本。在公元前3世纪,就是战国的时候,有一些往高丽去的中原移民带着蚕和制丝的技术到了那里。

西域那边,中国朝廷多用了点心眼,边防海关很严格,蚕和茧不许出境,别的国家的人就算知道怎么制丝,也做不出来,何况希腊人老以为丝是树上长的。

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提起他在于阗(今新疆和田)听到的一段故事。于阗有近1000年的时间都跟中原政权非常接近,于阗王经常会送一个王子到长安当质子,其中有不少质子和他们的随从就一直留在长安不回去了。于阗王室的汉姓是尉迟,唐太宗手下一个将军叫尉迟恭(号敬德)的肯定是于阗王室的后代。玄奘的故事说,于阗王想要娶一个东汉的公主,汉答应了。这时有一个粟特人劝于阗人要想办法告诉汉朝公主,在于阗这个地方没有好衣服穿,要公主想办法带一些蚕过来,以便自己织丝。于是于阗人就跟公主说:“你到我们那去,我们王子很帅,会对你很温柔,但是我们那里穿的都是很粗的衣服,你要想穿得漂亮我们可没有办法,除非你自己带。”怎么带?公主就把头发梳得高高的,里面藏了蚕和茧。到了边境,边境官员还真不马虎,照章仔仔细细把行李检查了一遍,但是没敢碰公主的头,所以世界上最古老的知识产权就让这位汉公主给带出去了。这是汉朝的事,玄奘听了这个故事就把它写了下来。总之,到了公元300年左右,于阗人会造丝是事实。

既然于阗人会造丝,那出主意的粟特人也就会造了。这造丝的技术从新疆一带到了中亚,慢慢从中亚又到了波斯。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情,波斯跟东罗马帝国一直是有战争的,有一回两军遭遇,东罗马的士兵看到波斯那边迎着太阳来了一面华丽闪亮的军旗,认为是上帝帮助对方,这场仗肯定打不赢,所以纷纷掉头向后逃;后来他们才知道波斯那面闪亮得使东罗马军队不战自败的军旗是丝制的。东罗马帝国知道波斯已经有了丝还会绣制军旗以后,就处心积虑地也想要丝。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派了两个东正教的教士前往波斯去当商业间谍,波斯当然要保护它的“知识产权”,不愿意告诉东罗马人。这两个教士去了以后找到蚕和茧,把两根竹制手杖里面弄空了,将蚕茧藏在里面,时间在公元552年左右。这两个传教士间谍回来后,受到皇帝的盛大欢迎。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亲手接过东正教教士带回来的藏有蚕茧的空心手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