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全媒体新闻采集的地位与作用
一、全媒体新闻采集的地位
(一)采集是新闻活动的起点
首先,新闻采集是牵动一切新闻工作的龙头。新闻机构的一切新闻活动都是从采集迈出第一步的。就一篇新闻稿的产生来说,它要经过记者寻找新闻线索、采集材料、明确题材、理出观点、提炼主题、安排结构、写出稿件等7个步骤。不仅前4个步骤属于采集工作范畴,就是提炼主题的初级阶段,也是在采集中完成的。可以说,在采集中记者完成了新闻作品制作工序的一大半。其次,新闻采集是保证新闻特点的基础。新闻写作的规律是用事实说话,只有在采集中了解了千姿百态的生活原型,记者“说话”才有发言权,新闻倾向性才有事实这个附着体;只有采集才能保证新闻的新鲜和及时的特点;只有采集才能保证新闻的指导性的特点。因此,采集是新闻活动的起始与发端。
(二)新闻采集决定新闻写作
新闻活动领域作为认识和反映实际的两种专业手段,新闻采集和新闻写作,彼此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两者关系是互为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又不是完全对等的关系。其中,采集是第一位的、决定性的因素。如同上述事实与新闻的关系一样,采集在先,写作在后,未经采集,无从写作。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新闻采集决定新闻写作,新闻写作的成败取决于采集的成败。新闻采集决定新闻写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集过程是认识事物的关键阶段
只有认识事实,才能反映事实,而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尽管可以贯穿于整个采集写作过程,但是,认识事实的任务基本上在采集阶段完成。采集中对事实怎样认识,往往决定写作时对事实怎样反映。
2.新闻事实材料来自于采集
抓新闻就是抓事实,写新闻就是写事实,新闻写作有赖于对事实的采集。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道理,如果没有采集到足够的事实材料,笔下的功夫再好,也不可能写出真正的新闻。
3.采集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深度和广度
要想通过新闻写作深刻地全面地反映客观事实,必须先做深入而广泛的采集。一些新闻作品,所以不能深刻反映客观事实,除了与记者的认识和反映水平有关以外,问题常常是因为采集不深入。
4.采集的内容决定写作的体裁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用什么体裁写作,写长或写短,如何表达为好等,都要看采集所获得的事实内容来定,这就叫“量体裁衣”。本来明明是消息的题材内容,硬要拉长篇幅,勉强写成通讯,结果缺乏应有的情节、细节,“通讯”也就不成其为通讯了。反之,削足适履,把可以写通讯的内容写成简略、概括的消息,丰富的事实也就得不到生动、形象的反映。
民国初年,上海《时报》驻京特约记者黄远生以写“北京通讯”著称于世。他在谈到记者的条件时认为:“新闻记者须有四能:一、脑筋能想;二、腿脚能走;三、耳能听;四、手能写。”这前“三能”都属于采集问题。黄远生的“通讯”正反映出他在探采新闻方面非凡的活动能力。对此,邹韬奋曾给予高度评价:“每逢有重要事故,他总能千方百计从最重要的来源,用最迅速的手段,探得最重要的新闻材料,写成有声有色亦庄亦谐的通讯供给读者”。当时著名记者邵飘萍强调报纸工作以采集最为重要,因为构成一张报纸的最重要原料是新闻,而新闻之取得乃在采集。美国有的新闻专家甚至认为记者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采集是绝当不好记者的。且不管这个论断是否有失偏颇,强调善于采集才能当好记者却并不过分。
诚然,强调采集,注重采集,丝毫不意味着忽视新闻写作,绝不是说写作就无足轻重。在事实成为新闻的转化过程中,新闻写作是一个必经阶段和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采集获得也要受写作的制约和检验,新闻的写作对于采集有能动作用。就像有了活鱼、鲜肉,还需要精心烹调,才能做出可口的菜肴。采集到了事实材料,有了好的内容,还需要用好的写作形式和技巧来表现。会不会写,写得好不好,这与能不能保证和提高报道质量息息相关。再说,写什么,怎么写,写消息还是写通讯,往往也不是动笔写作才开始考虑,而是在采集过程中就要酝酿。写作时如若发现材料欠缺或不够典型,那还得通过继续采集来加以补充。
总之,按照唯物主义的辩证观点,采集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集的表现和结果,既要深入采集,又要讲究写作,二者不可偏废。
二、全媒体新闻采集的作用
新闻采集是新闻写作的基础,是获取新闻事实的主要手段,对于记者工作来说,采集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一)发现和落实线索
新闻采集首先是发现线索,这是记者采集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记者要着力捕捉的对象。这种线索有时只有一句话、一个数字或一种征兆,又往往淹没在错综复杂的生活现象之中,一般新闻要素不完整,有头无尾,只有片段,比较简略。还有些线索不够准确,甚至有真有假,稳定性差,需要通过采集,实际调查了解,才能逐条落实。线索的概念以后将做专题阐述。
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它只是为新闻报道提供尚待证实和扩展的信息。记者对发展和了解的线索,不能不信,也不能轻信,而要经过深入采集和认真分析,才能鉴别真伪,掂量意义,判断其新闻价值。这样记者才能把握事实,了解新闻事实的价值,从而为新闻的传播创造最基本的条件。
(二)获取第一手材料
采集需要采集各种材料,包括直接的材料,间接的材料;口头谈话记录,书面文件资料;历史资料,现实资料等。记者采集的作用,所要了解和掌握的不仅是一般的书面资料或间接材料(第二手、第三手材料),而是经过直接采集,耳闻目睹客观事实,获取准确生动的第一手材料。
什么是第一手材料?它和第二手材料、第三手材料有何区别?明确这些问题,对记者认识和掌握第一手材料至关重要。
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一书里,对采集中的材料来源及其传递问题,曾做过比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人们通常把材料分成第一手材料、第二手材料等。如有的记者到了新闻事件发生地,找一些当事人和目击者、知情者了解一些情况,就“胜利回朝”了。这些采集到的材料,还不是第一手材料,只能算作第二手材料。他查阅了国外资料,并根据我国记者采集实践,对材料来源和传递环节概括成如下定义:
第一手材料: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
第二手材料:在记者和事实之间存在着一个中转环节的材料,记者从当事人和目击者那里得来的材料就属于这一类;
第三手、第四手以上的材料:在记者与事实之间存在着两个以上的中转环节的材料,记者从非当事人和非目击者那里得到的情况,总结概括性的材料都属于这一类。
上述定义,概念明确,划分几手材料之间的界限比较清晰。其中尤其要注意区分第一手和第二手材料之间的界限,有人往往把知情者和目击者的转述当作第一手材料。其实,这还不是新闻事实的直接原始来源,因为经过知情者和目击者的转述这个中间环节,与记者直接观察采集获得的材料有明显的不同。经过记者耳闻目睹、直接观察客观事物,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可信度,都超过转述的间接材料。因此,记者采集要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去,尽可能找到新闻的源头,采集准确可靠、具体生动的第一手材料。
第一手材料有很强的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因此,新闻报道的成功之作,都注重现场观察,深入采集,充分掌握和运用第一手材料。1987年8月,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首次在纽约举办中国丝绸展销会,新华社记者采集时不满足于展销会提供的一些现成材料,而到展销会的现场去细致地观察采集,采撷生动的现场见闻。
宽大、明亮的展厅中,各种绸缎色彩纷呈,红似火、黄如杏、白似雪。一位中年女顾客用手轻轻抚摸着一块黑点白底的绸子说:“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多年来未见过的东西!”
在琳琅满目的服装中,辽宁柞蚕丝做成的女套衫最令人喜爱。美国人说它色素雅,手感强,冬暖夏凉,穿在身上漂亮。
广东张肇达师傅设计的珠绣夜礼服,串串碎珠在灯光下生辉,一眼就被不少人看中。
开幕式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两位年轻的中国模特儿,款步进入厅中,大家的眼睛从四面八方一齐转向了她们。
沙马什父子丝绸进口公司的杰佛里·怀得对身边的记者说:“这是我一生中所看到的最好的时装表演之一。”
这样采写的报道仿佛使人身临其境,如见其人,有声有色,引人入胜。这位记者在总结采集体会时说:“凡是亲自到现场看,找人谈,用第一手材料写成的东西,就显得真切、生动,字里行间流露出个人的感触和风格。反之,蹲在办公室里,靠听广播、读报纸写成的稿子,往往是一副公式化、概念化的面孔。”大量的采集实践说明,记者要获取第一手材料,必须到事件发生的现场去,才能采集到生动丰富的事实材料,为新闻写作提供可靠的事实根据和富有特色的新闻内容。
记者要充分认识采集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也要认识它的局限和不足,有些间接材料也是需要的,采集中要注意处理好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第三手材料的关系。记者采集往往受到时空的限制,而且一般都在新闻事件发生后赶到现场进行采集,因此,要求记者对每个新闻事件和细枝末节,都亲自体验和细观默察过,事实上是难以做到的,这就需要搜集一些必要的第二手、第三手材料,并在新闻报道中恰当地运用这些间接材料。
(三)增加感性认识
记者深入现场采集,直接观察体验,可以增强感性认识,真切了解事物。
在采集中,有许多情况和问题、一些生动的情节和细节,只有采集对象介绍情况,口头交谈,往往理解不深,或者难以发现有价值的东西。而记者在现场亲眼看过,亲自摸过,细心观察,就能增加真实感,增加知识和见闻,获得真知灼见。一些有经验的记者。总是争取到第一线去,到现场去,即使不能做事件的参加者,也要做现场目击者。一个记者在深入生活和采集活动后,有自己比较深刻的感受和敏锐的观察,才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写出独到的见解,才能够写得感人。一些探索新问题、反映新情况的深度报道,更需要记者深入现场,直接观察了解事物的实际情形,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
有一个时期,报纸上公开揭露“喝”公家汽油和柴油的“油耗子”之后,许多读者发出疑问:那些坑害国家、集体和农民利益的“油耗子”所“喝”下的油到底从哪里“漏”出去的?“漏”油的原因何在?新华社记者在公安人员的配合下,深入到沈阳市三个加油站现场进行跟踪暗访。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司机和油贩子互相勾结,从事非法交易,倒卖大批油券,又追踪调查油券的购买单位,结果发现这些企业事业单位“漏油”洞口之大,实在惊人,于是采写成《“油耗子”追踪记》,刊登在《人民日报》上。这篇报道中,记者不仅现场目击查获倒卖油券的确凿事实,揭露一些单位用油的大漏洞,而且进一步分析“油耗子”猖獗的原因,是管理混乱、奖罚不明、防范不力。这样写出来的新闻报道富有现场感,记者在表述中也有感情色彩,并有一定的思想深度。经过现场观察、体验,实地调查了解,记者对所采写事物的实际情形有了真切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和社会现象,能够提出中肯的意见和独到的见解。
(四)核对新闻事实
记者在采集中,会对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和其他材料进行认真细致的核对查证。经过核实的新闻事实,真实的可用;发现有矛盾、有出入的,不真实的,应弃之不用。有位记者一次到一个县去采访学习“典型”,对象是个由大队干部提拔上来的县委书记,十分健谈。他与记者谈了10天,介绍了许多情况,其中说到他记了几十万字的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的笔记,尤其是对列宁的《反杜林论》印象最深刻。记者一听就产生了怀疑:《反杜林论》是恩格斯的著作,怎么说是列宁的?而且说对这部著作“印象最深刻”,真是这样吗?记者发现疑点后就要来他的笔记,一看笔记内容多是抄录报刊上的文章、社论,并没有真正学到什么“马列”。几年后,这个“典型”几经浮沉后被撤职了。采集中这样核对新闻事实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改正差错,防止失实。同时也有助于记者全面地看问题,正确把握新闻事实和报道分寸,防止主观片面性。
核对新闻事事实,尤其要认真核查采集的间接材料。因为间接材料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中转环节传递,可能有误传或讹传之处,“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也可能因时间、条件发生变化,已不是该事物的原貌,事物的数量和质量变化发展了。因此,对所要采用的第二手、第三手材料必须经过调查核实、补充,认真鉴别,以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和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