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论语文教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关于高考

前面提到的不少文章都已经涉及这一问题,毫无疑问,这是所有学生都关心的话题,而且都有论及。有75%的文章对高考体制表示不满,认为其作为指挥棒制约整个中小学教育,弊病很大。但也有很多同学认为目前中国的国情决定了高考不能取消,而且只要是考试就难免有负面影响,这是很无奈的。

有50多篇文章都谈到,现在很多学校的语文课几乎都是指向高考的,而高考不是考知识灵活运用,而是考谁背得多、套路运用得熟,所以教师只好功利地教,学生就功利地学,这样的语文不可能让人喜欢、让人学好。因为语文需要熏陶积累,单靠突击复习难以见效。到了高考复习,很多人包括教师往往会放松甚至放弃语文,别的科目占据了本属于语文的时间。语文课在许多学校地位很低,成了边缘化和弱势的课。

有的同学回忆语文复习的情形,说凡是考纲中未列入或者虽然列入但得分较少的,几乎就不再理睬。课本中许多现代文虽然很美,但比较难以和高考挂钩,也就放过去了,而古典诗文比较能“拿分”,就会多学一些。(物理学院学生)类似情况其实很普遍。目前在许多省区推行的课改,要求必修课讲1.25学年,余下1.75学年学习选修课和复习。本来是要减轻学生负担,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淡化应试教育的,没料到如今很多学校1.25学年必修课讲完后,就转向高考复习了,所谓选修也就形同虚设。只有和高考挂钩密切的,如古代诗文、作文等选修,才纳入必修,统一指定学习。这就失去了课改的本义。

至于对高考方式本身,同学们也有诸多意见。他们认为虽然这些年高考有了一些改进,主观发挥的题多了一些,但问题还是很大,往往考的就是考试技能,而不是真正的语文能力。有一位同学在新东方学过英语,他用类似方法准备语文高考,背下了三年来各省高考题中的主观题,加以归纳,最终他的高考成绩居然只扣了5分。他说自己语文水平其实并不高,能考出这等高分,说明考题是有问题的。(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学生)有学生批评某些高考出题者“处心积虑地编出那些模棱两可的选词填空和病句修改来为难学生”,认为这是不可取的。(中文系学生)

也有部分学生对高考比较理解和接受。他们认为教师的指导很关键,教师应当在“应试”与“兴趣”培养之间找平衡。“高考语文就是戴着镣铐跳舞。”(数学学院学生)有的同学提议高考多设一些阅读理解题,而且容许主观发挥,独辟蹊径。还有同学指出,既然高考不能取消,那就必须面对,能力强的学生既能考好,又不至于过分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他们对有些学者文人动不动就批判高考不以为然,认为有些人并没有读懂高考题就在报刊上发文攻击,这也是一种浮躁的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