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诠释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在哲学研究的界域之中,我于此书发挥成中英、海德格尔(M.Heidegger)、贝克(H.Beck)等人的“本体诠释学”(Onto-Hermeneutics)的诠释角度对中国哲学的当代诠释,进行理论建构。我除了《道家诠释学》一书之外,尚有《佛教诠释学》、《儒家诠释学》与《诠释学与意境美学》等书,除了延续中国哲学体用论、心性论、境界论等固有传统理论之外,我也综合东西大哲的诠释理论,而进行当代诠释的理论创造。此中,吸收了现代新儒家、日本京都学派、海德格尔、迦达默尔(H.Gadamer)等哲学家之中的本体诠释学思想资源,从而在《道家诠释学》等书之中开展了儒、道、佛与中国美学的“中国诠释学”之四个面向。

“本体诠释学”诠释角度使中国哲学的当代诠释得以在传统体用论、心性论的哲学的根本内涵之中,进行当代哲学的跨文化沟通的系统整合。在此一背景之中,本书(《道家诠释学》)的第一部分从“本体诠释学”的观点,重新厘清道家哲学的“有无玄同”的基本架构,阐明重玄道观的功夫论的意义。并参照海德格尔的存有思想,重新阐明牟宗三、唐君毅等人的道家研究成果的意义,并从事进一步的发挥。又,《道家诠释学》一书重新阐明现当代的西方学者的重要道家思想诠释,例如哲学家谢林(F.W.J.Schelling)、海德格尔(M.Heidegger),汉学家卫礼贤(R.Wilhelm)与心理学家荣格(C.G.Jung)等人的研究成果。因此,本书是在当代文化的意义脉络之中,对于道家思想进行当代诠释。

《道家诠释学》一书第二部分的四篇文章是在象征诠释学的观点之中,进行丹道文化的当代阐释,包含了龙门派对于《道德经》的丹道解、易图与丹道修炼、三教会通、养生等较为应用的课题。我重新检视汉学家卫礼贤(R.Wilhelm)与心理学家荣格(C.G.Jung)等人的道家思想的研究成果。这一部分也强调丹道的实践而有的“丹道解”,也就是从事丹道修炼的人的丹道文化的象征诠释,而和本书第一部分文章偏重于“本体诠释”的哲学观点,有所不同,二者可以相辅相成,从而使得道家思想的当代诠释之理论与实践,二者得以兼美。

“道家哲学”是一理论诠释的思想工作,“道家思想”则除了哲学之外,还重视实用与修炼。道家思想有许多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来并不属于哲学语言的范畴,而是必须从实用与修炼的观点,才能加以体验和实际考察。丹道就是此中最为重要的体验和实际考察之课题。丹道研究乃是当前中西方文化界的深感兴趣的领域。一方面,在西方,例如卫礼贤和荣格,用丹道来突破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理性传统的界线,从而达到东西跨文化的沟通。谢林、海德格尔对于道家思想的爱好,若要充实其实际内容,则也脱离不开丹道的实践。另一方面,在东方,现当代的灵性复兴运动蓬勃发展,发扬传统之中加以秘密化的修行实践,道通于一,进行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诠释实践,进行具有普遍意义的丹道象征的当代诠释。此外也有许多具有丹道素养的科学家,或是具有科学知识的丹道家,援引当代科学来解说传统丹道,甚至于发展出丹道的许多实验证明,科学丹道是当代丹道象征诠释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在大学之中从事道家道教的学术研究之外,我自己也先后担任第五届台北市丹道文化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三清道家道教文化基金会常务董事、(台湾)丹道文化教育基金会董事?因此,我也具有一些道文化的实务经验。又,自从青年时候开始,我在佛教的修持之外,也接触来静大师与其他宗师的丹道修炼传承,尤其是由来静师度炁传丹,以及许多大师的教化养成,盛阐三教会通之玄旨,笔者随缘练习,迄今近二十年。虽然也稍能默契玄旨,然因我从事学术研究劳心劳力,殚费精神甚巨,故于龙门丹道修炼之玄奥,以及接触过的佛道各派的深刻内涵,尚有未逮。然而天机自来,灵感勃发,让我时而对于丹禅合修、三教会通,有所领悟。对于龙门古德祖师挺立世间,会通百家的典范,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草成此书,用申微意。

这次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我的“中国诠释学”丛书一套:《佛教诠释学》、《道家诠释学》与《儒家诠释学》和《意境美学与诠释学》四册,这里的每一本书都包含理论诠释与实践应用的两大部分。在此丛书的理论诠释的部分,我进行本体诠释学的理论建构,运用东西方的哲学传统所阐扬的各种诠释学,此一建构乃是在儒释道与美学四个面向之上,逐步展开。在此丛书的实践应用的部分,我将前述的哲学诠释,透过从跨界沟通,运用于人类普遍关怀的当代课题,期待能够增进理解,进而付诸实践,促进世界永久和平。我希望哲学的本体诠释与具体实践能够相辅相成,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

赖贤宗

(写于2008年8月14日,台湾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