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管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环境概述

一、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概念

商业银行经营环境是指商业银行在其业务经营活动中赖以依存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制等宏观背景和金融体系、结构、制度及行业行规等,它主要指社会环境而非客观自然环境。每一个商业银行的内部结构设置,经营业务重点次序安排,业务经营方式方法的总体设计,以及现行商业银行的发展规模和地理分布现状,都与商业银行所处客观经营环境相关,受其制约与影响。

然而客观经营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虽然有些变化通过长期的观察,可以找到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而预测其变化趋势,但是环境变化大多是难以预测的,譬如有的变化是短期的、局部的或无规律的,有的变化则是长期的或全局性的。银行家的成功,尽管有机遇、财力、下层尽职尽力等多方面因素,但最终取决于作为一个银行经营管理的责任者所具备的对客观环境变化的深刻认识和驾驭风险的能力,而这种深刻的认识来自逐年积累的丰富的适应客观环境变化的经验;其驾驭能力则与其顺应环境变化、迅速调整银行经营方向、组织结构和业务开拓重点的应变能力相关。

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指商业银行的资本规模、员工的专业素质、领导的经营管理和业务拓展能力、内部机构运转与协调的效率等企业自身的客观条件;外部环境主要是指约束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外部客观条件,如政府行为、经济状况、法律法规、地理位置等。

以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影响方式来区分,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又可分为直接环境和间接环境。直接环境是指直接影响商业银行中短期具体业务决策和经营行为的具体客观条件,譬如市场资金供求情况、利率变动范围、竞争对手的实力和竞争策略以及银行客户需求的变化等。对这些直接环境的变化,若在业务经营方针、具体措施方面不作及时调整,该商业银行完全有可能被市场和竞争对手所淘汰。商业银行的间接环境是指影响商业银行中长期经营方向决策,需要做深入研究,以便制定相应业务发展战略的外部环境,如政治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社会道德文化环境的变迁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等。

二、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环境影响

(一)制度环境

制度环境是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的重要外部间接大环境。主要有:

1.政治制度。通常一国的政治制度具有长期稳定性,不像利率、汇率、资金供求状况等经常发生变动,它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国的政治状况长期稳定就会促使社会公众增加储蓄和消费,进而增加投资和贷款机会,拉动一国经济增长,这样商业银行就能获得资产与负债双向规模的较快发展。

2.经济制度。相对于政治制度来讲,经济制度对商业银行业务的经营影响更为直接、具体,主要表现是:(1)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制还是私有制,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这种来自于经济制度本身的因素对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资本结构、经营目标等具有根本性影响。(2)经济责任制。承包或租赁还是自营,不同的经济责任制会产生不同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从而使商业银行管理方法、手段也有所不同。(3)经济运行方式。计划金融还是市场金融,计划内还是计划外,不同的经济运行方式造就了商业银行不同的内部资金运行、贷款定价、成本管理方式。

(二)法制环境

商业银行从它诞生之日起直至其终止、破产,无时不处于一国乃至国际法制环境约束下,除一国民法、刑法、行政法外,世界各国金融管理当局基于其金融监管目标的需要,也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银行组织、银行业务活动监管、金融工具使用等方面的金融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既出于国家以法律手段对商业银行实施宏观监管的需要,同时也构成了商业银行经营与生存的法律环境。

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国家金融法制环境是随着政治、经济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譬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国家在这个特别的经济发展时期,为加强对金融业的集中控制与管理,其金融立法的核心就是扩大金融行政监管权、抑制金融竞争以及保护金融体系安全,尽管这样做会在很大程度上牺牲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力和市场融资的效率。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自由化发展的需要,西方国家的金融立法核心又开始转向保护金融业竞争、放松金融管制以及推进金融自由化,使20世纪末的商业银行重新获得混业经营的合法地位,经营活力得到了释放,业务量迅速扩张。

1988年7月,为消除国际间金融领域的不平等竞争现象,增强银行的对外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西方十国集团在瑞士巴塞尔签署了著名的关于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巴塞尔协议》,规定各国从事国际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到1992年底要将其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提高到8%,其中核心资本比率不低于4%,而且核心资本中不能含有附属资本的成分,不同贷款损失准备金在附属资本中的比重不能超过1.25个百分点,此外长期次级债务在附属资本构成中最多不能超过核心资本的50%。

此项国际间金融监管法律文件的签署对各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甚远,并且促使商业银行转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思想和管理策略。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法制环境及其变化比政治环境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范围、方式及内容等有着更直接、更有效的影响和制约。

(三)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决定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环境两部分。宏观经济环境主要包括一国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生产力发展水平、投资增长速度等,这些综合经济指标能从总体上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经营规模、发展方向。例如,在一国经济周期的萧条或危机阶段,社会生产大幅下降,投资急剧缩减时,商业银行就会发生存款数量减少、负债规模下降、原有资产质量下降、信贷投放锐减以及整体银行的盈利情况大幅下降乃至恶化的状况;反之,在经济复苏和高涨阶段,整个社会生产经营活动迅速回升,并带动投资大量增加,这时全社会对货币资金和信用的需求会明显扩大,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规模就会相应放大,盈利增加。

同样,一个行业和局部地区的企业经营行为和经营状况等微观经济环境变化也与商业银行的经营及其安全直接关联。一个行业的萧条,投、融资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到某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几家厂的破产和信用状况下降将使相关商业银行部分信贷资产坏账增加或质量下降。

(四)金融环境

金融环境是商业银行的外部经营大环境之一。与法制环境、经济环境相比,它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更为直接,关联度更高。这些金融环境大致包括:(1)一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它能决定银行在该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金融功能的发挥程度;(2)货币信用制度的完善程度,信用工具的主要形式,融资的手段与规模;(3)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包括市场层次和结构、投融资规模、市场交易交割机制等);(4)金融同业竞争程度;(5)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运用;(6)金融监管机关及其监管对象、监管手段、监管政策的松紧变化;等等。在不同经济体制下,商业银行受金融环境影响度是有很大差异的,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独资银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策性银行对金融环境关联度就很小。

(五)其他环境

除上述几个重大经营环境之外,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和未来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外部环境还有地理位置、人文环境、民族宗教习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