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你自己(初中生必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和你在一起

一、友谊很重要吗

友谊有那么重要吗?嗯,的确很重要。

美国的心理学家曾经对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进行过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在一个无声、无光、与外界隔绝的实验室里,放置着舒适的床和佳肴,要求参与者停止与外界交往,在这样的环境里安静地生活四天,同时许诺四天后可以得到一笔酬金。然而实验结果出乎意料,不到两天,所有的参与者均感到极度地不适应,表现出狂躁和神经质,要求重新回到自然状态。从实验室出来,许多人患上不适应症,表现出动作不协调,灵活性降低,甚至神经痴呆的症状。通过这项研究,心理学家们证实了交往对于人类健康非常重要,离群索居的生活会使人的身心都受到伤害。

马克思曾经把交往比喻为“人们日常生活、日常接触中的必然伴侣”。没有朋友,会让我们感到寂寞。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游戏,下课了一个人呆坐在教室,一个人走在006放学回家的路上,这种孤单的感觉,我们可能都曾有过,每个人都觉得那不是什么好滋味,特别是当周围环境新鲜却陌生,落单的忧虑会让你急切地寻求一个伙伴来摆脱孤单的滋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因为我们有高兴需要朋友一起分享,有烦恼需要朋友共同分担,我们的生活也正是因为有了朋友的存在而变得生动有趣。

让我们看看我们身边的好友,他们常常是一群与我们有着某个共同点的家伙,也正是因为这个使我们走到一起来。可能是因为共同喜欢某人的歌,或喜欢看某本漫画,或者是因为一次体育比赛,你发现他(她)跟你一样是冲劲十足、不拘小节的人,于是就开始相互接近,人生的友谊就这样开始啦!相同的兴趣、习惯、交往方式可能就帮助我们认识了他(她)。

我们常与朋友一起逛街、看电影、郊游等等,但是朋友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我们有共同的爱好,我们可以彼此消除寂寞感受,也在于朋友是一个能够理解我们内心深处的伤害及恐惧,且知道我们最大秘密和最小过失的人,那个了解我们的挣扎、失败,甚至我们内在的梦想,肯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倾听我们的心声的人,就是朋友。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我们通过“尝试”和“摸索”,了解了我们的哪些行为是适宜的,如何与他人相处,怎样劝慰别人等等。掌握了一些与人交往的技巧,提高了宽容度和理解力,为以后步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了基础。

正如杰利密·泰勒说的:“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时的舒缓剂,是我们压力的流泻口,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是我们犹豫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子的清新剂,我们思想的散放口,也是我们沉思的锻炼和改进。”

孟子曰:“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我们需要知心朋友,真挚的友谊如同下雨的天空下最美的那一柄伞,我们渴望拥有纯洁美好的友谊。

二、留个好印象吧

安安的困惑是,她不知道该怎样留给别人好印象,不知该怎样融入群体。这对于刚进入高中的我们来说,几乎成了首要的大问题,如果哪个人不去想交往与友谊的事倒可以让我们吃惊于他的冷漠了!

心理学家对人际交往进行了大量研究,构建了人际心理学的完整体系,也完善了人际交往的艺术。这足见交往在心理学中是何等重要的事情。在起初的交往中,我们每个人都很想给别人留下个好印象,可是到底印象是怎样形成,怎样起作用的呢?我们来看看人际交往中一些我们所熟悉的现象背后存在的心理秘密吧。

1.印象的形成

当我们第一次与人见面时,从“他(她)”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和容貌等基本信息中提取一些资料,初步判断“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在许多公共场合中,我们虽然没有与别人交往,但往往可以根据别人的外表、行为特征来推断他的身份、性格特征。这种印象是按什么规则形成的?大体上讲,印象的形成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1)加法模式。心理学家费希本认为,一个人肯定评价上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给人的总印象也越好,越易为人接纳。相反,一个人消极评价上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那么他留给人的总印象就越差,难于为人接受。比如有甲、008乙两人,二者特征如下:

按照加法模式,甲的印象分值高于乙,因此甲留给他人的印象要高于乙。加法模式的印象形成,已为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所证实。

(2)平均模式。心理学家安德森发现,有些人在印象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将人们各个特征的评分值进行累加,而是通过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依据平均值来形成对一个人的印象。在前一个例子中,按照平均模式,甲的印象分值应为(+5)/4 =+1.25,而乙的印象分值应为(+4)/2 =+2,因而乙的印象要优于甲。

(3)加权平均模式。心理学家发现,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不仅应考虑积极特征和消极特征这一维度,而且应考虑每一特征的重要性。因而对人的印象不应是简单的平均的结果,应先确定每一特征的权数来表示该特征的重要性,用权数与特征的明显度相乘,最后进行平均计算结果,这样我们获得的信息就更加合理了。下面是一个加权平均的例子:

这样看来,我们对他人的印象在大脑里面还经历了一个加来减去的过程,真的是很有趣。虽然印象形成过程常按以上三种方式进行,但印象形成过程非常复杂,还常受到我们本身的生理、心理及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受到各种情景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等)的影响,因此我们形成的印象往往与真实情况有所差别。积极地了解一些交往心理学知识,了解印象形成的一些“效应”,我们可以学会怎样留给他人一个好印象,同时也不要一意孤行地觉得那个人“不是好人”。

2.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一般指人们初次交往接触时各自对交往对象的直觉观察和归因判断,在这种交往的情景下,对他人所形成的印象就称为第一印象或最初印象。首因效应对人的印象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初次见面,我们会根据对方的表情、体态、仪表、服装、谈吐、礼节等等,形成对方给自己的第一印象。班级里新转来的插班生,新换的老师,遇见的陌生人,我们都会对他们做一评价,形成第一印象。安安的班主任单老师就给她留下了严厉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一旦形成,要改变它就不那么容易,即使后来的印象与最初的有差距,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自然地服从010于最初的印象。在现实生活中,首因效应所形成的第一印象常常影响着我们对他人以后的评价和看法。有时我们会听见朋友抱怨:“坏就坏在没有给他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印象已无法改变。”

由于首因效应的存在,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与人交往时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为了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我们应该注意仪表,衣服要整洁,服饰搭配要和谐得体;其次应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交谈技巧,掌握适当的社交礼仪。其实,我们大家在潜意识里,都很明白第一印象的重要,所以安安才在日记中写道同学们“都装模作样的”。

初次印象是长期交往的基础,是取信于人的出发点。我们不仅要学会一些技巧,同时,我们要知道,与人交往是件地久天长的事,无论什么人都有可能成为好朋友,为了保持这份长久,最重要的是我们都应有一颗真诚的心。

3.近因效应

第一印象产生的首因效应,一般在交往初期,即双方还彼此生疏的阶段。而在交往后期,也就是双方已经十分熟悉的情况下,近因效应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所谓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是人们在深入交往接触中所产生的新的印象。近因效应所形成的印象是对首因效应所形成的第一印象的补充和修正。

我们在交往过程中,常常用近因效应调整自身的形象。例如,同窗数年,同学双方感情不和,一旦要分手的时候,主动向对方表示好感甚至歉意,会出乎意料地博得对方的好感,甚至将以往的恩怨化解。

近因效应有时也有消极作用。例如,班级中的一位同学非常热于助人,只要请他帮忙,他总能尽力完成。但有一天他因为心情不好而拒绝帮助同学,被拒绝的同学就会认为他改变了,没有原来那么好了,从而改变对这位同学的看法。为了避免近因效应的负作用,我们必须做到对他人全面客观的评价,朋友之间要开诚布公地交谈,真诚地对待每一次交往。

4.晕轮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戴恩·伯恩斯坦曾经做过一项实验,给参加实验的人一些人物相片,这些相片被分为有魅力、无魅力和一般魅力三种,让实验者评定几项与外表无关的特征,如婚姻、职业状况、社会和职业上的幸福等等。结果,几乎在所有特征上,有魅力的人都得到最高的评价,仅仅因为长得漂亮,就被认为具有所有积极肯定的品质。这就是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是指我们在对别人做评价的时候,常喜欢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出全部好全部坏的整体印象,就像月晕(或光环)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圆圈,所以有时也称为“月晕效应”或“光环效应”。多数情况下,晕轮效应常使人出现“以偏概全”、“爱屋及乌”的错误,产生一个人“一好百好”的感觉。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们要善于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意见,防备晕轮效应的负作用,同时也可以利用晕轮效应的影响增加自身的吸引力。与人交往时,可以采用先入012为主的策略,让对方了解我们的优势,以获得以肯定积极为主的评价。

晕轮是美丽的,让我们在其美丽的光环下,冷静、客观地透视人生,把握交往。

5.刻板效应

商人常被认为奸诈,有“无奸不商”之说;教授常常被认为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的老人;江南一带的人往往被认为是聪明伶俐、随机应变的;北方人则被认为是性情豪爽、胆大正直的;成绩好的同学一般是很听家长和老师的话的,都是乖乖仔;而调皮学生的成绩总是不好的。我们在认识和判断他人时,并不是把个体作为孤立的对象来认识,而总是把他看成是某一类人中的一员,使得他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很容易认为他具有某一类所有的品质。因而当我们把人笼统地划为固定、概括的类型来加以认识时,“刻板印象”即形成了。

刻板印象的积极作用在于它简化了我们的认识过程。因为当我们知道他人的一些信息时,常根据该人所属的人群特征来推测他所有的其他典型特征。这样虽然不能形成对他人的正确印象,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认识过程。但刻板效应带来的更多是负面效应,如种族偏见、民族偏见、性别偏见等等。它常使人以点带面,凝固地看人,容易产生判断上的偏差和认识上的错觉。

6.定式效应

有一个农夫丢失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盗,于是观察他走路的样子、脸上的表情,感到其言行举止没有一点不像偷斧头的贼。后来农夫在深山里找到了丢失的斧头,他再看邻居的儿子,竟觉得言行举止中没有一点偷斧头的模样了。这则故事描述了农夫在心理定式作用下的心理活动过程。所谓心理定式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用“老眼光”——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看待当前的问题的一种心理反应倾向,也叫思维定式或心向。

在人际交往中,定式效应表现在人们用一种固定化了的人物形象去认知他人。例如:在我们与老年人交往中,我们会认为他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跟不上时代;而他们则会认为我们年纪轻轻,缺乏经验,“嘴巴无毛,办事不牢”。与同学相处时,我们会认为诚实的人始终不会说谎;而一旦我们认为某个人老奸巨猾,即使他对你表示好感,你也会认为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心理定式效应常常会导致偏见和成见,阻碍我们正确地认知他人。所以有时我们也需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人呀!不要一味地用老眼光来看人处事。

7.投射效应

古代一位喜欢吃芹菜的人,总以为别人也像他一样喜欢吃芹菜,于是一到公众场合就向别人推荐芹菜,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笑话。但是生活中每个人都免不了犯类似这样的错误,“以己度人”,心理学上称之为投射效应,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心理学家罗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来研究投射效应,在80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中征求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结果48名大学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园内走动,并且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会乐意背,而拒绝背牌的学生则普遍认为,只有少数学生愿意背。可见,这些学生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了其他学生身上。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一种典型的投射效应。当别人的行为与我们不同时,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行为,认为别人的行为违反常规。喜欢嫉妒的人常常将别人行为的动机归纳为嫉妒,如果别人对他稍不恭敬,他便觉得别人在嫉妒自己;成绩不好的同学可能更容易关注其他差生的成绩,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为了克服投射效应的消极作用,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做到严于律己,客观待人,尽量避免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他人。对方并非如我们所想象,只有尝试了才会知道。如果我们过于习惯用自己的标准看人,那么有一天,当我们没有老的时候我们的心就老了,就真的成了一个僵化的人了!

了解了这么多有趣的现象,现在你对和人交往是否有更多的认识呢,但是还是要和大家分享一个众人皆知的秘密,切记:“在交往中,技巧永远不如一颗真诚的心那么重要!”

心灵体操

第一节

我们都曾有过好朋友,回想一下初中的好朋友:

1.你们是怎样相识的;

2.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是哪件事让你觉得可以和他做好朋友了;

4.他给过你的帮助;

5.你给过他的帮助;

第二节

运用印象形成的几种模式给你熟悉的人算一算你对他们的“印象分”,通过比较,看一看哪一种更符合你心里所想的。

第三节

第一步:邀请班上一位已经相熟的朋友一起合作完成这节体操。

第二步:大家各自拿两张小卡片,在第一张卡片上写下三个形容词描述自己,在第二张卡片上也写下三个形容词描述对对方的第一印象。

第三步:相互交换第二张卡片。

第四步:比较两张卡片上的形容词,相符吗?觉得他(她)对自己的第一印象和自己认为的相符吗?看了对方给自己的卡片后,有什么感觉?

第五步:和对方讨论所有的卡片,告诉他(她)自己为什么会用这三个形容词描述对他(她)的第一印象,并且告诉他(她)自己在第四步中所有的思考。

第六步:邀请班上其他同学,重复第一至五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