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中国新闻传播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汉魏时期的官报与信息传播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认为,西汉已有“邸报”,根据是《西汉会要》卷六十六《百官表》“大鸿胪属官有郡邸长丞”,颜师古注:“主诸郡之邸在京师者也。按郡国皆有邸,所以通奏报,待朝宿也。”即各个郡国在京城都设有“通奏报”的“邸”(地方在京办事处),而“通奏报云者,传达君臣间消息之谓,即‘邸报’之所由也”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邸的职能是上呈章奏,下报上情,中转信息,招待来京地方官的食宿等,负责人是郡邸长丞。大鸿胪是中央政府接待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使节的主官,郡邸长丞是其属官。这说明,当时中央与地方的接待、通报诸事务融合发展。有学者指出,《汉书》中有燕王旦在封地获知都城御林军调动的情况记载,而推测其有可能从当时的“邸报”上得到了这一消息。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史坦因在新疆地区沙漠中发掘出一批西汉年代的官文书,内有简书的“边报”。有学者对居延汉简和敦煌汉简进行研究,发现其中抄录了不少皇帝制书和大臣奏记,总之有许多国内外的信息,认为其应具官报性质。然而,在汉代有关记载中,“邸报”并未出现,所以多数学者仍认为当时还没有建立发布官报的正常体制。

在东周应该已产生官方用正式文告发布天下的相关制度,到秦汉时已普遍使用。如秦朝末年,刘邦入关与民“约法三章”,即是布告政令。西汉元狩年间(公元前122—117年),汉武帝封萧何曾孙萧庆为酂侯,为此公告全国。《汉书·萧何传》载:“武帝元狩中,复下诏御史,以酂户两千四百封何曾孙庆为酂侯,布告天下,令明知朕报萧相国德也。”这类事情也可能由中央以文件形式向地方发布。

汉代邮传已有法律制度给予一定的规范。《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行书律》规定:“十里置一邮。南郡江水以南,至索南水,廿里一邮。”《汉书·平帝纪》颜师古注:“邮,行书舍也。”即邮站。汉代1里约合今180丈,就是540米。一般10里约5400米,就设一邮站。南方地区约是20里设一邮站。“北地、上、陇西,卅里一邮。地险狭不可邮者,得进退就便处。”西北地区约是30里设一邮站。地势险要处就便设邮站。“邮各具席,设井磨。吏有县官事而无仆者,邮为炊;有仆者,假器,皆给水浆。”邮站主要是为邮人或官吏提供食、宿及交通工具。“邮人行书,一日一夜行二百里。不中程半日,笞五十;过半日至盈一日,笞百;过一日,罚金二两。邮吏居界过书,弗过而留之,半日以上,罚金一两。书不当以邮行者,为送告县道,以次传行之。诸行书而毁封者,皆罚金一两。”“复蜀、巴、汉中、下辨、故道及鸡中五邮,邮人勿令徭戍,毋事其户,毋租其田一顷,毋令出租、刍藁。”邮人获免田租一顷及免徭戍的待遇。

西汉发明造纸术,到东汉蔡伦加以不断改进,时称“蔡侯纸”。然而,当时造纸的数量还很有限,主要还是用笔墨书写在简、帛之上,有关文书还是难以广泛传播。清人孙毓修著《中国雕版源流考》认为:“竹帛废而纸大行,当在魏晋间矣。”从存世的文献资料和地下出土的文物看,魏晋时用得最多的还是简牍,其次是纸,最后是帛。这主要还是从成本考虑,帛的成本最高,而掌握纸张制造工艺的工匠还不多,其产量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直到公元404年,东晋桓玄下令废简用纸,才开始了纸张作为主要传播载体的历史。

三国魏晋历时近二百年,军阀割据,战乱频仍,时局纷扰。诸国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的交往错综复杂,诸国政治家都有强烈的信息需求,都注意搜集对方各方面的情报,十分重视有关的信息传播,因为这往往与交战双方的胜负关系密切。各国都很重视驿传网络,以便及时获得有关信息。刘备为了与魏、吴作战,曾在成都至汉中与成都至夷陵二线修了不少驿站。孙权在境内也广设驿站,史称“驿使往来,冠盖相集”。曹魏的驿站制度最为周全,曾制定过单行法《邮驿令》,驿传网络四通八达,其驿传速度可达一日300公里。所以,在《三国志》一书中,“消息”一词被使用达数十次。

魏晋南北朝时,政府广泛使用布告和露布。《三国志》和《三国会要》中经常提到以政府文告“布告天下”,内容主要为行政法令,一般是在固定地点张贴。露布则是一种以流动方式传播消息的方法,主要用绢帛或木板,大多传播军事信息,或发布政治檄文,尤其是用在宣传战争胜利的时候。《封氏闻见录》卷四载:“露布,捷书之别名也。诸军破贼,则以帛书建诸竿上,兵部谓之露布。”据魏晋时期有关文献资料的记载和相关考证,当时依然没有建立发行官报的正常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