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世界的媒介:德国女汉学家口述实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如何定义女汉学家

“汉学家”,顾名思义是研究汉学的专家。以传统价值标准来判断,应该是大学或研究机构中学有所成、成果丰硕的教授、学者。但如果以此标准来衡量传统汉学研究领域,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德国有记载的女性汉学家可谓屈指可数。

与历史上欧洲著名汉学家都是男性学者不同,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陆续与西方国家建交,越来越多的西欧国家女学生进入汉学系,选择汉学专业。以柏林自由大学为例,优秀的女性汉学研究博士生,数量要大于男性学生,她们多数人都曾经在北京大学留学进修,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的一些人,已成为汉学界的中坚力量,活跃在汉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在2000年,当我开始着手采访德国女性汉学家时,全德国大学中的汉学系女教授只有7人;9年之后的2009年,我再次走访德国大学汉学系时,柏林洪堡大学、马堡大学、基尔大学的汉学女教授都已退休,有的汉学系被撤销,有的汉学系补充了新人。令我惊讶的是,至2009年11月底,全部汉学系女教授的总和,仍然只有7个人。那么,10年间那么多优秀的汉学系女博士、女博士后毕业,她们都到哪里去了?她们面临什么样的困难?

在访谈的过程中我发现,总体来说,女性汉学家的处境艰难。究其原因来自多方面:

其一,汉学系自身生存的艰难。以德国为例,汉学系在大学中是很小的系,相比起其他学科,也是很边缘的系。现在已经被撤销的基尔大学汉学系、马堡大学汉学系,此前都是只有一位教授在支撑着,而柏林自由大学、法兰克福大学汉学系,在2009年年底之前,也不过是只有两三位正式职位的教授,其规模小、边缘化的特点,决定了成为汉学系教授难上加难,如果现有教授不退休,年轻学者就无法进入;即使是现有教授到了退休年龄,也面临汉学系被取消、被合并的可能(基尔大学汉学系、马堡大学汉学系即为其例)。在此情况下,汉学系毕业的博士后,无论男女,申请成为汉学系教授,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在学术界,人们传统的看法仍然是汉学系的人只懂得中国古典历史与文学,或者只懂翻译。一位汉学系毕业的博士或博士后,无论其研究题目是现当代历史还是政治或社会问题,无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是否属于历史学或政治学、社会学的范畴,这些研究都难以为历史学界或政治学界、社会学界所接受。在德国学术界,一般来说只有研究欧洲或美国历史的学者,才可以被称做“历史学家”,研究欧洲和美国政治学、社会学的学者,才可以被称为“政治学家”或“社会学家”。而对中国的研究因与这些研究毫不搭界,无论这位汉学家在历史学方面的研究多么杰出,获得了什么样的奖项,既没有人关心她的研究,也没有多少人去读她的研究著作。因此,在汉学系无法获得位置的年轻汉学学者,在与其研究相关的系科获得一席之地的机会同样微乎其微。同时,越来越少的外国人看得懂德语或欧洲其他国家的语言,非英文写成的汉学著作很少有人去读,也是欧洲汉学越来越边缘化的一个原因。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在国际上影响力的扩大,这一状况正在逐步发生变化,汉学系的规模在逐步扩大,汉学系出身的学者被聘为政治学、经济学教授的人数也开始逐渐增加。

其二,德国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的特点,限制了女性在大学的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青年学者一旦拿到博士学位,就具有了申请在大学工作的资格。而在德国的大学,博士毕业以后还不能申请教授职位,也很难在大学找到固定的工作,只有继续拿到教授资格(博士后)之后,才可以有在大学申请教授职位的权利。虽然也有例外,但在很长的时间里,这确实是一种普遍的规则,是不容易违反的。而读完博士后学位,通常要到35、36岁,这个时候才可以找工作,才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对很多女性来说是一个太残酷的现实。因此,尽管德国一般大学招聘教授已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在评选委员会里也会有妇女代表参加,起到监督和为应聘女性争取平等权利的作用,但是有博士后学位的女性事实上很少。

其三,女性自身性别特点面临的艰难。不可否认,当女性面临婚姻、生育、抚养幼儿的问题时,她们所承受的压力与付出的艰辛,要远远大于男性。女性自身要在学业、事业与家庭之间做出选择,如果要兼顾事业与家庭,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同时,女性汉学家并不是一个整齐划一、毫无区分的统一体,虽然她们同为女性,许多方面的特点具有相同性,例如要面对应聘中的性别歧视,要面对婚姻、生育所带来的身体和生活中的一系列变化,要处理家庭与事业双重角色的冲突,但同时,她们也是一个个差异非常强的个体,即使面临同样的问题,她们的反应和处理方式也非常不同。

编者通过在德国多所大学的考察、访谈了解到,在大学里工作的女性教授、学者,仍然是德国女汉学家的主体。在我采访的21位女学者中,除具有汉学系正式教授职位的人之外;还有经济系、政治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及马普科学史研究所的教授;有长期在大学汉学系教授汉语语言、文化的教师,有人甚至在汉语教学的岗位上工作了三十多年,将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致力于普及汉语和中国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与研究经验,但是,按照德国的制度,她们却终身都不可能晋升为教授。此外,由于汉学系规模太小,职位短缺,面对日益增加的学生人数和教学需求,汉学系聘请讲师、助教来协助教授开课,已成为汉学系的惯例,这也为一些优秀的汉学系女博士生、博士后提供了临时工作的机会。因此可以说,包括汉学系女教授、其他学科从事中国研究的女教授、长期从事汉语教学的女教师、临时性参与授课的女博士后、女博士生,这些人构成了德国女汉学家的主体。无论她们在职还是已经退休,无论她们是否具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无论她们被区分为教授还是汉语教师,她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将自己的宝贵年华、甚至是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汉学教学与研究事业,因此,对她们中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无愧于汉学家这个称号。一方面,她们出版了相当数量、质量都很高的论著;另一方面,她们成为教学、特别是汉语教学的中坚力量。或许,只有当我们摒弃传统价值观念中对“专家”的定义,才能发现那么多有才华、有奉献精神,却往往不为人们所关注的女汉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