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测量尺度
对不同的变量需要使用不同的测量尺度,这就好比日常生活中,对身高使用米尺,对体重使用磅秤度量一样。从测量的角度看,可以将变量划分为四种类型: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其中定类变量也称为定性变量,而后三种变量都称为定量变量。对应于这四类变量,有四种测量尺度。
一、定类尺度或名义尺度(Nominal Scale)
定类尺度是测量定类变量所使用的尺度,它是测量尺度中最低的一种,大多数定性测量都使用定类尺度。其严格的区分又可分为标记和类别两种。
标记,可作为一个识别的记号,当数字被用作标记时,它并不表示数量的多少,也不能对它作数量运算。例如,足球运动员的号码仅用于区分运动员,因而不可能出现3号运动员加上5号运动员等于8号运动员的情况。
类别,可作为对变量的不同状态的度量。例如,性别可分为男、女两类,宗教可分为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类别。与标记不同,类别区分可说明观测对象的某些本质特征。例如,观测出某人是5号运动员并不能增加对某人的了解,但“观测”出某人是男性和基督徒,我们就能判断出他的某些基本特征。类别也可用数字来表示,如将男性记为1,女性记为2,但与标记一样,这种数字仅用于区分而不能运算。
二、定序尺度或等级尺度(Ordinal Scale)
一个变量如果能够依操作定义所界定的明确特征或属性而排列等级大小、高低、先后的次序,这时就适用于定序尺度进行测量。如对人的经济地位和文化程度的测量。
定序测量程序有多种,最直接的一种是等第顺序法。它要求被试者对一组刺激(包括物体事件或现象)依某种属性由高到低或由多到少的次序予以排列。例如,生产电视机的工厂想知道消费者的想法,将A、B、C、D、E五种类型的电视机请10个用户作为被试者,请他们按收视效果的好坏来评定电视机质量的高低,最好的为第1等,最差的为第5等,结果如表6.1所示。
表6.1 五种电视机收视效果的评定等级
这里A、B两种电视机的总和相等,它们位于第3等级和第4等级,就都作为3.5等级来对待。
第二种定序测量程序是配对比较法。它要求被试者在一定时间内就所有可能的配对,排列出每对刺激中的大小或多少的顺序。例如上例中的五种电视机,让每个被试者将每两种作一次比较,确定哪一种收视效果好,这五种中每两种比较一次共需要次,然后排列出五种电视机的好坏顺序。配对比较是定序尺度中较完全的一种程序,它能够更准确地定出各个等级。
第三种定序测量程序是恒常刺激法,这种方法与配对比较法相类似,唯一不同之点是它以一种标准刺激连续地与一组恒常刺激的各个成员相配对地进行比较。
最后一种是连续性类别法,它要求被试者把一群刺激分为若干显然不同的类别,这里的类别已按指定的属性而予以顺序排列。
以上几种方法都可获得定序变量的资料。但必须注意,它们使用的数字仅仅显示等级顺序而已,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意义。这些数字并不显示属性的真正量值,并且等级之间的间隔也不一定相等。
三、定距尺度或等距尺度(Interval Scale)
定距尺度具有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的特征,此外,它还要求尺度上的间距代表所测量的特征的量的间距。也就是说,定距尺度的每一等级之间的间距是相等的,它可以用来相加或相减。如一种定距尺度的情况是:
a到c的间隔为3-1=2, c到d的间隔为4-3=1,把这两个间隔相加,2+1=3,就等于a到d的间隔4-1=3。
但这里必须注意,我们不能说d的属性等于b的属性的2倍,因为在定距尺度上没有绝对的零点,所以定距尺度中的数字可以相加或相减,但相乘或相除却没有任何意义。举例来说,温度摄氏50度与40度之间的差距等于30度与20度之间的差距,但是40度并不比20度热一倍,因为温度的摄氏零度(和华氏零度)是主观规定的,它并不表示没有温度。
社会科学中最常用的定距测量是智商测验(IQ)。在智商分数中,95分与100分的间距相当于105与110分的间距,这是通过大量观测确定的。
四、定比尺度或比例尺度(Ratio Scale)
定比尺度是测量中的最高层次,它除了含有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和定距尺度的特征之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具有实在意义的真正零点。定比尺度下的数字是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的结果都具有实在的意义。
例如年龄就是一个可用定比尺度测量的变量,因为年龄有一个真正的零点,即刚出生的瞬间,所以可以说20岁的年龄是10岁年龄的2倍。此外,身高、体重等也有真正的零点,也是可以用定比尺度测量的变量。
一个变量能否以定比尺度测量,关键在于零点是否是绝对的。最好的检验办法是:零是否可被认为是测量“一无所有”的。
以上这四种测量尺度的特征与数学性质见表6.2。
在四种尺度中,定类尺度处于最低层,定比尺度处于最高层。从数学性质上看,高层次尺度都具有低层次尺度的一切特征,反之则不然。可以说,定距尺度也必然是定序尺度和定类尺度,定序尺度也必然是定类尺度,但反过来却不能成立。
表6.2 测量尺度的比较
在选择测量尺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社会现象大多只能以定类或定序尺度测量,但有时也可将某些现象近似地视为定距或定比变量,如“智力”测验。这时要注意这种近似计算的合理性和可能出现的偏差。(2)高层次尺度可能获得更多、更精确的信息,但调查和分析的工作量更大,而低层次尺度则相反。因此,选择尺度要结合课题要求与研究条件。例如,调查人们的政治态度,一般可用定类尺度,分为“保守”与“激进”两类就够了,但在理论检验研究中,则需要用定序尺度,分为几类或十几类。(3)用较低尺度收集的资料不能用较高尺度的数学运算来处理,反过来则可以。因此,许多研究都是尽量先收集更多,更精确的信息,但在分析时却只作一些简单的运算,这虽然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不过当需要今后做补充分析时,这种策略还是有必要的。例如,人口普查资料需要长期使用,因此调查时需要设计更多的项目或类别。(4)一个变量可能适合用各种尺度来测量,选择何种尺度取决于研究所要求的精确度。例如“年龄”,有些研究只须区分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这时可按定序尺度,而有的研究需要精确的岁数,这时必须用定距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