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
设计阶段的任务是制订一个完整、详细的研究方案。它是对研究的具体程序和操作方式的规划,即制订研究计划,分解研究课题,然后将所要研究的概念具体化、操作化,并说明研究中的各种细节以及所采取的各种策略。研究方案相当于一项工程的设计图和施工方案,如果事先有比较周密和精细的规划,考虑各种问题就比较全面。那么实施过程就会比较顺利。
一、研究方案的内容
研究方案应当与研究的逻辑过程(参见图4.1“科学环”)联系起来统筹考虑。也就是说要考虑研究各阶段的目的、任务以及各阶段之间的联结。然后从整体规划入手再制定每一局部的细节安排。研究方案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阐明研究课题和研究目的。主要是说明研究题目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课题的重要意义,说明研究要解答哪些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研究课题具有理论与应用两方面的目的和意义,那么这一研究是侧重哪一方面?研究目的还可区分为描述或解释现象,如果侧重了解与描述现象,那么要说明,是要了解现象的哪些方面?为什么?描述这些方面有哪些作用?如果是侧重解释现象,那么要说明理论假设是什么?研究假设是什么?假设中的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确定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这一部分是说明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研究,即收集何种资料、使用何种研究法、调查范围有多大(是总体、还是部分或是个体)、研究的时间设计(横剖式或是纵贯式)。在确定了研究方法(实地研究、统计调查、实验或文献研究)之后,还要考虑具体的调查方法(观察、问卷、访问、内容分析等)及资料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或定性分析)。
3.确定分析单位和研究内容。应当与研究方式的选择结合起来,考虑调查对象有哪几类,要调查哪些项目或指标,哪种分析单位能够提供所需的资料,所要调查的内容适合用哪些方法去收集,对资料的精确性和系统性有何要求?如何分析这些资料?等等。
4.制订抽样方案。抽样调查要确定研究总体是什么(是全国的大学生还是某几个城市的大学生或某所大学的学生)?采用何种抽样方法(是概率抽样还是非概率抽样)?抽取多少样本(是调查10000个还是1000个或100个学生)。此外,还要考虑具体抽样时的各种问题,如是否有学生名册,在学校食堂抽样能否达到要求,如何做到既能减少工作量又能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等等。
在个案调查中,也有一个选“点”的问题。例如,确定以一所或几所大学为调查对象,那么还要选样,是调查沿海城市的大学还是内地的大学?是文科大学还是工科大学?是地方院校还是重点大学?研究者一般是根据研究课题和研究目的来选择,但有时则根据研究的便利条件来确定调查对象。关于各种抽样方法,我们在第七章将详细介绍。
5.制定问卷、观察表格或访问提纲。即对研究内容具体化和操作化,将所要调查的项目系统地编排在调查提纲或问卷中。这里涉及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说明调查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如何制定调查指标。我们在下一章将讨论“测量”的问题。至于问卷设计和观察表格的设计将在第二编的各章中介绍。
6.确定调查的场所和时间计划。并对调查员的任务和工作进度作出安排。问卷调查一般是短期的,由各个调查员分发和回收问卷。而参与观察则是长期的,研究者和调查员需要生活在所调查的地区或单位,长期进行观察和访问。在进入调查之前,还需培训调查员或编制指导手册。
7.研究经费和物质手段的计划、安排。研究经费主要包括调研人员的旅差费、协作人员的劳务费、课题资料费、问卷表格的印刷费、资料处理费用(或计算机的使用费)等等。研究经费是影响研究方案设计的重要因素,它直接限制了研究范围和调查方法的选择。但即使有充分的经费保证,也需要做出合理的安排与规划。
物质手段主要指调查工具、技术手段以及资料整理与分析的手段,如录音、录像设备、实验仪器、计算机等。尽管它们都与经费有关,但这里还存在着使用与规划的问题,如使用何种型号的计算机、需要有何种统计软件等都需要结合调查内容作出安排。
二、研究方案示例
本书附录一中的“蒙汉通婚研究”较详细地说明了这一项研究的具体设计过程。下面我们以此为例来介绍研究方案的各项内容。
1.课题:赤峰地区农村牧区蒙古族与汉族的通婚研究。
目的 通过对影响蒙汉通婚的各种因素的分析,建立能解释民族通婚一般模式的理论模型。这一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应用价值,但比较来说,研究者更注重前者。
理论构架(理论假设)影响蒙汉通婚的主要因素有六类:经济活动、居住特点、人口迁移、语言文化、历史因素、政策因素。其中后两种因素起独立的影响。
研究假设 通过对前四类因素的具体化和经验推演,筛选出10个影响民族通婚的自变量:(1)某一民族在一个村的总户数中的比重;(2)居民的平均文化水平;(3)户主的年龄;(4)户主的文化水平;(5)职业;(6)户口类型;(7)是否移民;(8)掌握另一个民族语言的能力;(9)邻居中另一民族成员的多少;(10)与另一民族成员的交友情况。将它们与因变量(民族通婚的程度)联系起来,建立了四组陈述变量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将这些假设联系起来,就构成了一个解释民族通婚的因果模型。
2.研究设计类型:解释性研究、横剖研究和抽样调查。
研究方法 以统计调查为主,结合实地研究。
具体方法:采用问卷法收集数据资料、利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此外,还需结合现场观察、深度访谈、文献收集等方法。
3.分析单位:主要是户主(但抽样单位是户),辅助的分析单位有家庭、村、乡、旗和民族政策。
研究内容 户主的主要特征﹝变量(2)—(10)﹞、各特征组的民族通婚程度,户主所在的村、乡、旗的历史与现状,民族政策的历史变化等。
4.抽样方案:研究总体是赤峰地区的居民户。
选点:根据地区特征,选择四个有典型意义的旗(县),在这四个旗(县)中选择五个有代表性的乡(苏木),再在这五个乡中各选择2—3个村,共选出12个村。以这12个村的3200户来代表赤峰农牧地区的所有居民户。这一阶段的抽样是采用非概率的方法(立意抽样),被调查的旗(县)、乡(苏木)、村是主观选择的。
第二阶段的抽样是从3200户中采取概率抽样(等距抽样,每四户中选三户)的方法抽取2439户,这已几乎等于在12个村中进行普查。
5.设计调查问卷:基本问卷是调查户主的各项特征和基本情况:年龄、文化水平、职业变动、婚姻史、配偶情况、生育史、语言能力、社会交往、邻居情况、个人收入、个人对居住地的满意程度等等。每一方面都设置一个或几个问题来了解。它们是对因果模型中涉及户主的8个自变量的测量。辅助问卷有两个,一个是了解家庭情况,另一个是了解迁移情况。此外,还设计了描述村、乡、旗的基本概况的调查表或调查提纲。
6.调查时间:正式调查是在1985年6—8月。
调查场所 直接进入家庭访问。之所以选择户访而不是集中填写问卷或由村干部分发,一是由于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较低,但更主要的是因为通过问卷以外的无结构访谈和现场观察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感性材料。
调查计划 在正式调查前进行文献考察和实地考察,走访了地区、旗(县)的一些部门。在问卷初稿设计好之后,进行“试调查”,以修订问卷。正式调查每天访问40—50户(调查组有5人,每人访问8—10户),计划两个月完成。除发放问卷的12个村外,还需考察其他村的概况(共访问了41个村)。1985年9—11月进行资料整理和计算机处理,1985年12月—1986年3月结合资料分析撰写研究报告。整个研究过程从准备阶段到完成报告约一年时间。
7.研究经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边区开发课题”经费。
物质手段 主要考虑计算机处理资料的问题。计算机本所可以解决,统计软件使用SPSS+软件包,但尚需掌握和开发某些统计程序。
以上是采用解释性研究、横剖研究和抽样调查设计的一个典型例子,它运用了当代社会研究中最流行的统计调查模式,其特点是建立因果模型、大样本调查、定量分析。下面我们再举例简要说明社会研究的另一种主要研究方式——实地研究——的设计。这一例子来自美国著名社会学家H.贝克尔的一项研究:
1.研究课题:吸食大麻者的研究。
研究目的 通过对吸食大麻者的观察和访问建立一种“如何成为大麻吸食者”的过程理论。这一研究对于人们认识越轨行为的产生过程有普遍的理论意义。
理论设想 心理学者常以个人心理特征来解释越轨行为。但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越轨行为的产生是一系列社会经历连续作用的结果。人在这些社会经历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观念、认知和情景判断,它们导致了一定的行为动机或行为倾向。在研究之前,没有明确的研究假设和理论概念,它们有待于研究之后形成。
2.研究设计类型:描述性研究、纵贯研究(追踪研究)、个案调查。
研究方法 实地研究,通过无结构访问和长期观察来收集资料,运用“列举归纳”和理解法来整理和分析资料。
3.分析单位:个人。
研究内容 个人经历、个人对吸大麻的态度变化、成为吸大麻者的过程、吸食量的变化等。
4.抽样方案:非概率抽样(滚雪球式)。研究者以他认识的吸大麻者为首批调查对象,然后通过他们再介绍更多的吸大麻者,共调查了50个人。
5.访问提纲:根据研究内容进行询问、交谈。做详细的访谈纪录或录音。
6.调查时间、场所:由被访者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时间、地点接受访问。
时间计划 在第一次访问之后间隔几个月或半年后再进行访问,共访问两三次。调查时间约一年半。课题组有三人,每人负责自己的调查对象。
7.研究经费和物质手段(略)。
贝克尔在研究报告中对所有个案的共性进行了归纳,概括出成为吸食大麻者的三个阶段:(1)学习吸食大麻的方法;(2)学会体验吸食大麻的效果;(3)享受吸食效果。由此抽象出三个相互联系的抽象概念:接触→体验→享受,它们可描述许多越轨行为的产生过程,并且可以建立一种“社会习得”理论来反驳心理学的“个性”理论或“先天倾向”理论对越轨行为所作的解释。
这一例子可说明实地研究设计的一些特点:不事先制定严格的假设和调查指标,对少量个案进行长期观察、采用定性分析,运用归纳法建构理论等。
研究设计实际上是在各种研究手段和策略之间进行选择,在调查研究中,这些选择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由此可区分出两种研究方式:(1)统计调查;(2)实地研究(见图5.5)。当然,这种划分只是出于分析的目的,因为在具体研究中,各种研究策略和手段间的相关(图中实线)不是绝对的,研究者一般是根据课题性质、研究目的和个人的方法论偏好确定一种主要的研究方式,但他还可选择其他策略和手段(图中虚线)作为辅助或补充。
图5.5 两种研究方式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