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研究步骤与研究准备

虽然社会研究有各种目的、各种类型和方式,但它们都是从一定的问题出发,都是为了增进对社会某一方面的了解。此外,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所有的研究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步骤,尽管每一具体研究在这些步骤的具体设计上可能会有所不同。图4.7是社会研究的五个步骤。

图4.7 社会研究的具体步骤

比较图4.1,并参考上一节所讲的理论检验的步骤,就可以看到,社会研究的具体步骤是与科学的逻辑过程相一致的,它们都是由一些相互关联的阶段构成的循环圈。图4.7是把研究步骤划分为:(1)准备阶段;(2)设计阶段;(3)调查阶段;(4)资料整理与分析阶段;(5)总结阶段。本书各章基本上是按照这几个阶段的顺序编排的。

本节主要说明第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其他几个阶段的细节我们将在以后各章中详细说明。

一、确定研究课题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可以指出研究的目标和方向,可以指导观察资料的收集工作。但是,并非对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或都值得进行科学研究,也就是说,所要研究的问题必须是:(1)可以由科学研究来解答的;(2)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例如,对于“中国的传统道德是否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企业管理是应当采取集权方式还是民主方式?”这两个问题就无法作出科学解答。第一个问题涉及主观的价值判断,对它无法进行客观的检验,这类问题通常是由哲学思辨或权威来解答。第二个问题是提问方式不科学,因为管理方式不局限于两种,此外,这种提问也易于使人陷入价值判断。当然,如果改换一下提问方式,科学是能够研究这两个问题的。至于研究价值,则有许多判断标准。一般来说,从应用的角度看,研究问题的解答应当对社会或实际工作有重大意义和作用。从理论角度看,研究问题的提出应当能促进科学的发展。爱因斯坦指出,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它们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A.爱因斯坦等:《物理学的进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年版,第66页。从这个意义上说,正确地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研究问题通常都来源于疑问。在学术性研究方面,科学工作者常常会在工作或生活中产生各种疑问;如对某些新的现象感到困惑不解,对某些理论或他人的研究结果感到怀疑。在应用性研究方面,疑问多来自于现实问题,或对某些社会问题感到不解,或对某些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后果有疑问。

在产生疑问并产生解答疑问的迫切需要之后,研究者首先应当弄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需要解答的内容是什么?”“这些内容能否通过经验研究来回答?”然后尽量以表述变量间的关系的方式、明确地提出研究问题,如“离婚率增高的社会原因、历史原因、经济原因是什么?”“贫富差距的增大会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社会结构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等等。

(二)研究问题的选择

要确定一个研究题目,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其中包括研究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迫切性、可行性、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等。

1.理论意义。学术界公认的重要题目或必要题目,如学科前沿的重大理论问题、疑难问题、“空白”课题、主要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学科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研究、发展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课题等,这些课题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但对科学来说,那些具有创造性、能启发新思想的题目则有更大的理论意义。

2.应用价值。指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能解决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问题,对社会实践有较大、较深远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应用价值并不局限于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且还指对社会的长远发展和长期规划有价值。

3.迫切性。指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如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面临着许多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另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会不断出现许多新的、紧迫的社会问题。费孝通指出:“社会调查的题目,从根本上说是来自于社会实践的发展。”费孝通:《社会调查自白》,第9页。

4.可行性。指能够得到社会及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研究力量、研究经费、人员配合、资料提供、被调查者的协作等方面得到较可靠的保证。此外,研究题目和研究范围的大小也对可行性有影响。一般来说,社会研究很少靠个人来完成,因此题目和研究范围的大小、宽窄可根据课题组的力量和社会配合情况来确定。

5.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的兴趣、学识、能力、精力、时间、研究条件等等。科学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对某一专业领域的兴趣、酷爱和献身精神。此外,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也对题目选择有影响。对于缺乏研究经验或缺乏理论基础的研究者来说,研究题目应简单、具体、浅显一些,从小题目开始,积累经验,然后再逐步扩大和深入。

除上述因素以外,社会科学研究的选题还受个人价值判断、政治信仰、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尽管如此,研究者在确定了研究课题之后,就只受科学精神的制约,他不能把个人的价值判断强加于观察资料之上,而必须遵循客观的、“价值中立”的研究方针。

二、选择研究类型

在确定了研究课题之后,研究者必须首先根据研究的性质和目的来选择适当的研究类型。

从研究的性质上,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应用研究。它是侧重解答各个社会领域、各个实际工作部门中的具体问题,它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来了解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并运用社会理论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的说明和解释,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政策性建议。应用研究涉及广泛的社会领域和社会问题,如社会管理、社会控制、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舆论、城乡关系、民族关系、社会分配、劳动就业、人口问题、城市问题、犯罪问题、青少年问题、老年问题、妇女问题、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环境污染等。在现代,应用性的社会研究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重视。近几十年来,国外还发展了新的研究领域,如评价研究和社会指标体系研究,前者是对政府实施的社会政策的效果或预期效果进行评估,后者旨在科学地衡量社会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制定社会发展规划、推进社会现代化服务。

2.理论研究。它是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考察来发展和丰富社会科学理论,并提供有关社会规律的知识。它的主要目的是解答学科领域内的重大理论问题或疑难问题。理论研究既包括在抽象层次进行学术探讨,如建立概念体系和分类框架,对各种理论观点进行评述、批判和综合,澄清理论分歧,对经典理论和学说史进行系统分析和介绍等等;也包括在理论层次和经验层次上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现实问题,即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概括和抽象来检验理论或提供新的理论解释(参见图4.1),这类研究可称为实证研究,它是社会研究的重点,因为社会研究不同于哲学研究和历史研究,它更注重对当代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理论研究的领域也相当广泛,如社会学中的专门研究包括:社会变迁、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社会组织、社会流动、社区、社会现代化等等;与其他学科相关的理论领域如社会心理学、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社会人口学、社会生物学等等。

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不是截然分开的,许多实证性的理论研究本身也是应用研究。此外,这两种研究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应用研究能够为理论研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而理论研究的成果又有助于应用研究。实际上,任何社会研究都必须有理论的指导,都要以解答社会现实问题为目的,只不过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罢了。

从研究目的划分,还可分为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三种类型。描述性研究的目的是系统地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状况及发展过程,它通过对现状的准确、全面的描述来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问题。解释性研究则试图对社会现象作出普遍的因果解释,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在下一章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两种类型的特点。探索性研究(也称先导研究)是对某一课题或某一现象进行初步了解。它既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研究,又可以为进一步周密、深入的研究工作作准备。毛泽东指出:“大略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是还不能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还须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796页。也可以说,探索性研究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则要解答问题。

三、探索性研究的内容

在确定了研究课题和研究类型之后,通常要对课题的内容和有关情况进行初步探索,它包括三个部分:查阅文献、请教专家和实地考察。

(一)查阅文献

文献可提供丰富的、与研究课题有关的资料。查阅文献的作用在于:(1)了解以往的研究成果。一项研究应当建立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科学的连续性和继承性,避免盲目性和重复研究。(2)了解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各种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研究者通过对现有理论、方法的借鉴和批判,可选择新的研究角度或研究手段,并确立本次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假设。(3)了解研究对象的社会历史背景。通过收集所研究地区的社会、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可得到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它们不仅有助于周密的研究设计,而且本身也可供研究和分析。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都是依靠对历史文献和个案文献的分析完成的。

查阅文献应当有目的、有选择。研究者可以首先利用图书馆和检索工具找出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章、论文、书籍和调研报告,如百科全书、辞典、出版年鉴或报刊文摘、《新华文摘》上有关专题的目录索引、社会科学刊物(如《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调查与研究》、《政治学研究》、《经济学研究》等杂志)的目录索引、专业书籍索引等等。除国内理论文献外,有条件的话,还应查阅国外和其他专业领域(如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等)的理论文献。然后经过浏览筛选出重要的、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对这类文献要详细阅读、做摘要或资料卡片。

收集研究的背景材料,可利用各类“统计年鉴”、“统计报表”、政府部门的调研报告、有关法律法规、省(市)与地区概括、县志村史等。另外,还可结合实地观察,收集当地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文献以及私人的传记、信件、回忆录等。

(二)请教专家

所谓“专家”是指熟悉这一研究题目的人,如曾研究过这一专题的社会科学家、政府工作部门的干部、研究人员、所调查地区或部门的主管人员以及掌握第一手资料的“知情人”等等。请教专家的目的是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经验和想法,以便更全面地掌握研究题目的背景、现状、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与范围等。例如要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可请教研究部门和教育部门的专家、学者、主管部门的领导同志和政策研究人员、学校的干部、教师、班主任以及学生家长等等。

请教专家一般是采用非正式的登门访问、座谈,但是事先应进行联系,以使他们有所准备,并选择他们感到合适的时间、地点。

专家的意见能够给研究者提供宝贵的见识,能使研究者更好地确定研究提纲和调查内容。不过应当注意,专家意见只是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反映他们对问题的个人看法,这些看法可供研究者参考,而不能取代研究者本人的独立思考。

(三)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是到研究现场去观察、询问,以增加感性认识,明确调查内容,确定研究方法。毛泽东曾指出:“调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看花,一种是下马看花。”探索性研究主要采用“走马看花”的方法,它的目的不是要做出最后的结论,而是通过到基层去了解现场情况来发现问题,提出设想,并考虑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例如,在对大学生进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之前,研究者应先到校园里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学生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与各类学生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不同想法和主要观点,这样就能发现,学生可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他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是什么?他们的思想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等等。明确了调查内容之后,研究者就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设计问卷,并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提出问题、建立回答类别。当然,这些都属于下一阶段,即研究设计的任务。

在初步探索即探索性研究完成之后,研究者或直接进行更周密、更系统的研究设计,或需要从文献、专家意见和实地考察中发掘出比较重要的、具有理论意义的概念或变量,并进一步考虑这些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各种关系,由此建立较明确的研究假设。

四、提出研究假设

科学研究一般是先建立研究假设之后再去收集资料。社会学家古德等人提出,假设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以明确的概念为基础;(2)具有经验的统一性(即能被经验检验); (3)对假设的适用范围要有所界定;(4)与有效的观测技术相联系;(5)与一般理论相关联。福武直等编:《社会调查方法》,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研究假设可通过查阅理论文献而得出。例如,要研究“在社会变革时期,为什么有些人比较激进,有些人比较保守?”可参考政治社会学的某些理论。伯格曾提出一种关于社会秩序与延续后代之间关系的理论,他认为:“社会秩序的规则与延续后代的规则有密切的联系。后者最终来源于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即人人都要有子女……由于孩子是我们对历史的抵押物,因此作父母也就意味着与社会秩序的延续利害攸关,这就不仅限制了社会混乱而且限制了时代断裂。而热衷于剧烈变革的人(我注意到,他们大多数没有子女)往往未能认识到这一点。”P.L.Berger:《社会学与自由》, 《美国社会学家》刊物,1971年第6期,第1—5页。由这一理论,可得出如下研究假设:(1)无子女的人更可能持激进的政治态度。(2)有子女的人更可能持保守的政治态度。(3)持激进态度的人有了子女以后,政治态度会转为保守。

假设也可以从实地考察或访谈中得到。例如,在一项有关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中,要研究“为什么在智力相同、学习成绩相同的情况下,有些人愿意,而另一些人不愿意考大学?”研究者采访了两个老工人,他们的儿子学习成绩都同样出色。第一个父亲(其儿子不愿意考大学)谈道:“我从前读书也是马马虎虎……当然,我希望我的儿子比我更有出息,我曾建议他从事更赚钱的职业,如医生、律师,可我不强迫他……我不认为大学毕业证书更重要,当然,要找好职业,有证书会方便一些,这便是它所能够起的全部作用了。”第二个父亲(其儿子想考大学)认为:“念过大学看来成就更高。他们更能从事不同门类的职业。他们不一定比别人懂得更多,但他们善于学习。从某一角度说,他们学会了如何学得更快,因此他们能够按个人的愿望改换职业。”见A.H.哈尔巴等:《教育、经济和社会》,纽约自由出版社1961年版。转引自L.布东:《社会学方法》,第19页。这两段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认为大学教育只是为了取得文凭,为了找到更赚钱的职业,认为社会地位(或职业)一旦确定就很难改变。后者认为,大学教育可使人适应更多的职业,能取得更高的成就,认为社会地位(或职业)是可以靠个人追求改变的。由这种访谈可得出两个假设:(1)父亲的观念对子女的升学意愿有影响。(2)个人对成就的看法以及对取得成就的途径的观念是妨碍社会流动的因素之一。

在有些研究中,假设的建立是结合了上述两种方式。如北京大学社会学所的“蒙汉通婚研究”就是参考了国内外理论、调查地区的背景材料以及研究者本人的实际经验,从中发掘出影响蒙汉通婚的几个主要变量:历史上的民族关系、经济活动、居住特点、人口迁移、语言文化、政策,由此建立了四组具体的研究假设(参见本书附录一之案例五)。

当然,并非任何研究都能在准备阶段提出明确的假设。这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只能利用文献资料和现有统计资料,而无法进一步收集所需的资料来检验假设。如迪尔凯姆的自杀研究。这时,只能在分析资料的同时发掘理论假设。第二种是既缺乏适当的理论,又无法通过“走马看花”得出较明确的设想。在研究一些新的现象或综合性课题时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这时,研究是从经验观察入手,通过对现状的深入、全面的了解来归纳、概括现象的状态、过程、类型和主要特征。许多应用研究或描述性研究都采用这种方式。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先有观察资料,后有理论解释或假设,这类似于前面谈到的“扎根理论”或“事后解释”。

关于研究是否都要先建立假设的问题,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对从自然科学引入的“假设先行”的方式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由于假设是以研究者选择的抽象概念(或变量)对现象之间关系所作的尝试性或推测性的判断和解释,因此“假设先行”会严重地歪曲客观事实。首先,从方法论的观点看,抽象概念是研究者主观设定或选择的,它不同于从经验资料中概括出的概念,它只代表研究者所偏好的理论或研究范式,这就会使研究者仅局限在他的特定角度或眼界中去观察问题,而且有可能会有意、无意地收集对他的假设有利或不利的证据(视他想验证或否证假设而定)。其次,从技术的角度看,事先建立假设会排除许多可能有影响的变量,这就不仅使观察带有框框,而且会忽略许多未预想到的经验事实。由于这些弊端,他们主张“观察先行”,即不带假设进行客观地调查。

对于这种异议,许多社会科学家反驳说:首先,假设并非完全是主观的猜测或臆想,它是建立在以往的经验和理论之上的。第二,任何研究都是受一定理论或方法论的指导,都基于一定的理论前提,即便是“观察先行”也要以一定的理论框架来概括经验资料。第三,假设所选择的变量是从实际生活中筛选出来的,这一筛选过程实际上跟“观察先行”的方式是一致的(如探索性研究)。最后,任何研究都要以一定的假设或设想为指导,否则观察就会是盲目的。当然,这种设想的清晰程度是不同的。例如,在有些情况下或对新的现象只能提出初步的、粗糙的设想。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设想会逐步清晰起来。在以后的研究中,就可以提出较明确、较精致的研究假设了。基于以上各点,可以说,“假设先行”与“观察先行”并不是对立的,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正如归纳法与演绎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