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政治经济学解析

张占斌 杜庆昊张占斌,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杜庆昊,国家行政学院信息技术部副处长。

摘要:现阶段,我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着重分析了“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时代特色、发展路径和战略保障。

关键词:经济大国;经济强国;政治经济学解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判断,提出了“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努力方向2013年3月4日,习近平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委员并参加讨论时的讲话。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当前,我国正处于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筑牢经济强国基石,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一、提出“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时代背景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百废待兴,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奋起直追与赶超,再到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正在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告别贫穷,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中国人民在历经近代以来100多年苦难斗争后,终于在20世纪中叶迎来了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曙光,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积贫积弱、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旧中国建设成团结统一、繁荣富强、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性跨越,中国正阔步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正如习近平在2016年杭州G20工商峰会上主旨演讲中强调的:“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问题和风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位,13亿多人口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8000美元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1%,2015年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制造业产值已位居世界第一,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张占斌:《中国经济强国梦——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战略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2页。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快提高。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综合来看,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发展奇迹,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为向经济强国迈进奠定了基础和准备。

(二)雄心壮志,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但近现代以来,由于因循守旧、缺乏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天朝大国”及其体系轰然崩溃,中国也逐渐沦为风雨如晦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灾难深重的民族苦难,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探寻着救国救民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在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的同时,开始了现代化建设和民族振兴之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也在图强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实。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新方位,我们的身后是波澜壮阔、厚重沧桑的奋斗历史,我们的面前是前所未有的复兴曙光。此时此刻,我们距离‘中国梦’的目标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国梦’的信心比任何时候都更坚定。”“中国梦”的提出,为我们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三)决胜阶段,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指出,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性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这是未来五年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是第一个一百年目标,也是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基础,徐宪平:《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从“十二五”看“十三五”》,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04页。更是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关键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标准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正如习近平所说,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就算不上达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的标准。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59页。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正在打一场硬仗、打一场决战。经济建设方面保持中高速增长并持续健康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确保发展具有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社会建设方面,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政治建设方面,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约束和监督机制。文化建设方面,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使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建设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假设,建设美丽中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为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和发展信心。

(四)负重前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接新挑战

新起点面临着新机遇,也面临着新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难免会有诸多“成长的烦恼”。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处在新起点上的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从国际环境来看,今天的世界经济又走到一个关键点。科技进步、人口增长、经济全球化等过去数十年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都先后进入“换挡期”,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上一轮科技进步带来的增长动能逐渐衰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尚未形成势头。主要经济体先后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增长率下降。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保护主义、内顾倾向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金融监管改革虽有明显进展,但高杠杆、高泡沫等风险仍在积聚。国际政治错综复杂,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完成领导人更迭,英国脱欧的后续效应还在持续发酵,国际政治格局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此外,区域政治震荡、热点敏感问题增多、利害关系交错等问题也不断涌现。

从国内环境来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进入改革攻坚期、发展换挡期、矛盾凸显期、问题叠加期。人口红利逐渐减退,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逐年下降。要素成本快速上升,中国过去30年经济快速增长所赖以依靠的低劳动成本、低土地成本、低资源成本的优势正在消退,很多跨国企业将在华投资转移到要素成本相对低廉的东南亚等国家。资源能源消耗量、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污染治理的难度与日俱增。经济结构尚待优化,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刚刚超过50%,远低于经济强国70%左右的水平。此外,中国在科技创新水平、城镇化率、人均收入等方面,都与经济强国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现有制度建设、体制机制、干部队伍素质与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要求还不适应,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快速变化、经济增长速度换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反应滞后等问题也影响了改革的推进和落实。不着力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将会延缓甚至影响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步伐。

(五)历史壮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对于站在历史新起点的中国来讲,“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其一,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跃升高收入国家行列,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需要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其二,有利于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只有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才能更好地凝聚人心,高举旗帜。其三,有利于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集中体现为“整体转型升级”,韩庆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人民论坛》,2016年第11期。其中最主要的是向高质量、高效益的经济结构转型,这就要求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其四,有利于进行新的历史阶段的伟大斗争。我们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矛盾和困难,遇到很多问题和挑战,其中经济问题是所有问题的基础,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有利于破解很多问题。其五,有利于实施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工程。党是治国理政的领导主体,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使党的领导水平更高、更强,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最考验党的专业化程度、最考验党的领导干部定力、最考验党组织的驾驭能力。其六,有利于推动中国发展模式的伟大实践。中国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体现中国国情的、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基本制度、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开启了中国模式。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才能不断完善和丰富中国的发展模式。其七,有利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革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需要改革的全面深化。中国的改革具有“革命”的性质,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其八,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伟大文明。习近平指出:“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的同时,强调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夯实经济基础,提升经济质量,是建设伟大文明的经济保障。其九,有利于开创互利共赢的伟大时代。中国正在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努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才能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同世界深度互动合作。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我们进行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是这个新时代的最强音。

二、“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思想内涵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创新举措,加快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拓空间,中国经济在自身经济基数庞大、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仍然运行在合理区间,增速居全球前列。这些都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能力和决心,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自信和担当。

(一)更加注重实施强国战略,立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孜孜以求,致力于建设、发展、改革、稳定,为从大国向强国迈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21世纪以来,强国战略不断推进并付诸实施,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在实施强国战略上高瞻远瞩,注重总体设计和谋划,进一步推动了强国战略的实施。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规划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更是多次提出“强国概念”,明确提出“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知识产权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质量强国”“人力资本强国”“文化强国”等内容。在其他场合,强国战略也被不同程度提及。一系列强国战略的提出,表达了新一届领导将集体带领人民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

(二)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提出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系列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指导我们在新的历史阶段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一二三四五”。“一”是提出一个“中国梦”的伟大愿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二”是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三”是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而这归根结底是文化自信。“四”是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方针,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五”是提出“五大理念”的发展要求,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这些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魂”,也是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金钥匙”。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十五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95页。

(三)更加注重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

习近平特别强调将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结合起来。他提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尊重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这一概括和提升,体现了尊重历史经验、尊重人类规律的可贵品质。在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方面,他提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4年5月26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特别是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趋势,习近平概括提出“经济新常态”概念,这是基于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深刻变化的战略分析,是对国内经济中长期潜在增长率放缓的深刻揭示。他认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四)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

习近平强调,发展是当今世界潮流,发展是当代中国主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66页。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推动经济健康发展。中国经济发展正在从以往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更多依靠国内需求拉动转变,我们不能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要创新的GDP,要绿色的GDP,而不要黑色的GDP,不要带血的GDP。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通过创新发展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竞争力。要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生产总值,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五)更加注重全面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站在时代的潮头,习近平以务实的思想作风强调,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12月12日。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牢牢把握改革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致力于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致力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加快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这些重要思想行动体现了从制度、体制和机制结合上一系列探索的高度,深刻揭示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进方向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意义和内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全面铺开,改革力度、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从点到面,层层突破,开创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

(六)更加注重人民群众获得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后的首次公开讲话中就鲜明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1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他提出,“必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他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他了解群众疾苦,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人民日报评论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6日。他始终关注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始终关心环境生态保护治理,始终关心老少边穷欠发达地区。他强调,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到2020年要使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连续四年新年伊始离京考察,地点都选在贫困偏远或西部地区。所有这些思想和行动都渗透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如此强烈的人民观,是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应坚守的境界和准则。

三、“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时代特色

巨大的变革时代催生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指引,又极大地推动时代的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结合国内外形势,以历史的眼光和准确的判断,提出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论、新论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是引领中国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怎么看:用经济新常态认识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习近平在2013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新常态”的概念,之后在河南考察、党外人士座谈会、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和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先后多次提出经济新常态。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谋划和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是在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深刻揭示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新变化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的一种战略判断。特别是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世界经济已呈现出“总量需求增长缓慢、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显著特征,张占斌:《开启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新征程》,《北京日报》,2014年12月29日。中国经济人口、成本和要素红利逐步减弱,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内外需环境都已发生变化,客观上促使中国经济增长逐步回落到中高速的“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表明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解决了如何看待中国经济趋势性变化特征的问题。一是增长速度由超高速、高速转向中高速,这是经济新常态的表象特征。二是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这是经济新常态的基本要求。三是产业结构由中低端转向中高端水平,这是经济新常态的主攻方向。四是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是经济新常态的核心内涵。五是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转向起决定性作用,这是经济新常态的机制保障。六是经济福祉由先富先好向包容共享转变,这是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结果。经济新常态的提出,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建设规律的把握更加成熟,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更加自觉,对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现实和发展环境认识更加清晰。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二)怎样办:用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地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指导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和灵魂,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当代中国新版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深化和提升。顾海良:《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日报》,2016年1月19日。五大发展理念针对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的新趋势、新变化和新特点,聚焦破解发展的明显短板,强调厚植发展的竞争优势,明确了全面完成“十三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指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的基本思路和根本方法,是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不断推进理论、制度、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让创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更加注重拓宽发展空间和均衡配置资源,弥补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中的薄弱环节。绿色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开放发展是繁荣发展的必经之路。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三)如何干: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12月,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通过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和“五大任务”,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贯彻落实。“五大政策”即“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应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以及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在理论上做出的创新性概括、在政策上做出的前瞻性安排,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再平衡,核心是深化改革。要还权于市场、企业与社会,通过放松管制、减税降费、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等,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释放经济社会活力,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政府管理的制度和体制创新。要进一步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动政府职能从注重事前审批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是释放要素市场的活力。要全面激活劳动、土地与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创新这五大要素,提高经济增长的内在质量。调整人口政策,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实施人力资本战略。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流通制度。深化金融改革,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上要打持久战,坚持稳中求进;战略上要抓住关键点,落实好“五大任务”。

(四)为谁干:用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衡量经济发展的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强调指出:“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包含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坚定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价值追求,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新思维、新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牢牢把握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坚持实现共同富裕,牢牢把握发展为民的根本要求;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牢牢把握依靠人民的发展理念。蔡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日报》,2016年8月3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衡量经济发展成果的标尺。

在当前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关键时期,更要清醒认识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贯彻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重点是补齐民生短板,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福祉,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重点是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深化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的改革创新,不断释放制度红利,创造经济红利,增加人民福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重点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让人民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让依法办事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从法治上为营造公平正义的经济环境提供保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重点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坚持走群众路线,珍惜民力民智、解决民困民难、维护民生民利、聆听民声民怨,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信心。

四、“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发展路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攸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是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再深化和新飞跃,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的根本遵循,也是实现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有效路径。

(一)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努力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重大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提高我国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从世界历史看,大国崛起呈现“科技强国—经济强国—政治强国”的基本规律,薄贵利:《强国战略——国家战略前沿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20页。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仅取决于经济总量、领土幅员和人口规模,更取决于创新能力。从全球趋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创新成为科技革命的核心特征和大国竞争的战略利器。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看,中国经济步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处于从发展中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关键时期,创新是适应引领新常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经之路。

要树立崇尚创新的发展观,把认识和行动凝聚到创新发展上。要推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国家行政学院编写组:《中国新发展理念》,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03页。着力发现、培养、集聚、引进高素质人才队伍。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要推动战略前沿领域创新突破,加强自主研究,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要创新组织体系,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功能定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一批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网络。要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引导创新要素聚集流动,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限度地释放全社会创新潜力。加大政府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在政策制定、制度安排、资金投入和其他资源配置中,把科技创新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优先考虑。要强化创新的法治保障,培育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

(二)更加注重协调发展,着力形成统筹发展的新结构

“五大发展理念”把协调发展放在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是汲取世界发展经验教训、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要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发展,继续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加快构建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受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要坚持经济建设各方面协调发展。着力推动经济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共同协调拉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促互进,创造出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做好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环境保护等工作,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从国防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两轮驱动、双翼共振,促进“硬实力”和“软实力”一起增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生态经济的新文明

绿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绿色发展理念是党科学把握发展规律的新理念。周一兵:《中国方略——怎么看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2页。习近平要求,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016年3月10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高度,把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大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工作力度,着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生态领域法治建设,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等行动计划,坚决向污染宣战,在建设美丽中国方面迈出坚实步伐。正如习近平强调:“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必须要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那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结束回答提问时的讲话。

要形成绿色价值取向,把生态优美和经济增长“双赢”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价值标准。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形成绿色思维方式,学会用新方法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新问题。要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形成节约集约的行动自觉。倡导环境友好型消费,推广绿色服装、提倡绿色饮食、鼓励绿色居住、普及绿色出行、发展绿色旅游。要推进绿色生产,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要推进绿色富国,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要推进绿色惠民,努力为人民提供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浪费,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要建设美丽中国,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更加注重开放发展,努力构建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开放发展是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深化认识发展规律、引领对外开放领域深刻变革的先进理念,将引领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深刻变革,推动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事业。开放发展要以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为核心,全方位升级开放型经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既符合我国利益又能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处理与各国经贸关系的基本准则。以开放促改革,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95页。努力实现对外开放与维护经济安全的有机统一,在扩大开放中动态地谋求更高层次的总体安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着力提高引资的质量,支持我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提升中国经济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要公平开放,构建公平竞争的内外资发展环境。加强法治建设,为外资企业提供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实现各类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要全面开放,全面布局开放举措、开放内容、开放空间,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强“走出去”战略谋划,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要共赢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积极主张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充足空间,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国际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的利益汇合,实现互利共赢。要通过开放发展,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

(五)更加注重共享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五大发展理念”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明发展价值取向,把握科学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共产党宗旨、科学谋划人民福祉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发展理念。共享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人民至上,彰显了中国化当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坚持共享发展,有助于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助于破除重效率轻公平、重城市轻农村、重GDP轻民生的观念束缚和机制阻碍,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共享发展,有助于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问题,有助于采取过硬、管用的举措啃下脱贫这块“硬骨头”,打赢脱贫这场攻坚战。国家行政学院编写组:《中国精准脱贫攻坚十讲》,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84页。

要推进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公共服务发展方向,把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作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努力缩小东中西部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支持力度。要从解决人民群众现实利益问题入手,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紧盯薄弱地区和困难群体补短板,不断加强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补血输血,帮助其提高造血能力。要推进共同富裕目标逐步实现,乘势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形成体现公平正义要求、符合共享发展方向的收入分配格局,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在创新制度、引导舆论中营造共建共享良好环境,在增强素质、提升能力中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中共同推进经济强国建设。

五、“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保障

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坚持“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各种重大关系,解决各种突出问题,为“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提供坚强保障。

(一)更加注重从严治党,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也是实现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首要前提。要从严治党,加强党的领导,就要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进一步加强纪律建设,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坚持高压惩治腐败,全面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党驾驭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把党的领导体现和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

在经济建设方面,习近平强调:“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抓住了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开;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16年第1期。要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各级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栗战书:《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人民日报》,2015年11月18日。要加强党在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精心组织实施,强化督促检查,确保中央方针政策和各项部署的贯彻落实。要进一步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加强科学决策能力和全球战略思维,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促进经济的规模、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二)更加注重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治是现代社会最核心的价值、最突出的标志,也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最基本方式、最鲜明特征。辛鸣:《中国战略新布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01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经之路,是建设经济强国的基本保障。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进一步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完善体现权利、机会和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推进严格司法,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加强人权司法保障。要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绝不允许法外开恩,决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

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要实现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必须要有好的社会治理体系和高水平的社会治理能力保障。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一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胡鞍钢:《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07页。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激发社会自主、自发参与社会治理。要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要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努力培育以尊重事实、推崇理性、强调精确、注重细节为主要特征的“数据文化”。要健全利益表达、协调、保护机制,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要进一步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城乡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支持和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不断深化城乡居民自治。

(三)更加注重加强统筹协调,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

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张维为:《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梦》,学习出版社2015年版,第87页。也是实现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根本宝藏。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各项改革措施不断推出,一些重点领域有了重大突破,老百姓的获得感不断加强。下一步,还要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重视各领域、各层次改革的统筹、系统、集成推进,重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强攻、点穴、持续推进,做到点面联动、以点带面、以面促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攻坚期。要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牢牢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各项目标,理清责任链条,拧紧责任螺丝,提高履职效能,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激活全盘,努力使各项改革都能落地生根。要强化推动改革的基础支撑,把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明确标注出来,排出优先序,重点推进,特别是要把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科技创新、土地制度、养老就业、医药卫生等领域具有牵引作用的改革牢牢抓在手上。要把握住顶层设计和路线图,注重改革举措配套组合,使各项改革举措有规划、能落地。要完善工作机制,划清不同主体的责任,确保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协作配合;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严格督察落实,确保改革方向不偏离、改革任务不落空,使改革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四)更加注重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依法保护市场主体的产权不受侵犯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也是中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制度性保障。习近平指出,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项大政方针,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要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大前提下,加强产权保护。当前我国产权保护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特别是未能实现对不同所有制经济产权的平等保护。公权力侵害私有产权和民营企业资产等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民大众、企业家的财产安全感,消磨了企业家投资兴业的积极性,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负面效应。下一步,要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坚持对不同所有制经济实行平等保护,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要统筹研究、废止按照所有制不同类型制定的市场主体法律法规和行政法规,加大对非公有产权的刑法保护力度。要坚持有错必纠,对涉及重大财产处置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民营企业人和投资人违法申诉案件依法甄别,确属冤假错案的,要依法纠正并赔偿当事人。吴敬琏:《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行动纲领》,《人民日报》,2016年11月29日。要按照不溯及既往的原则,以发展的眼光客观看待和妥善处理改革开放以来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

(五)更加注重分配中效率和公平关系,着力补齐民生短板

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是效率与公平关系的主要表现。效率在经济方面主要体现为经济增长,公平在经济方面主要体现为收入分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关键时期,要认识到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是相辅相成的,一定的经济增长是改善收入分配的必要前提,而改善收入分配状况需要以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支撑,进一步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在收入分配领域,也存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从初次分配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渠道和激励机制,要关注将经济“蛋糕”做大,所以更注重效率原则。从二次分配看,其要义在于还富于民,弥补贫富差距过大这一市场失灵问题,更注重公平原则。田国强,陈旭东:《中国改革历史、逻辑和未来——振兴中华变革论》,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版,第244页。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核心还是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合理地分配到群众手中,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关注公平,核心是把贫困这一最大的民生短板补齐。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补齐民生短板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积极引导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管理等各种要素向贫困地区聚集。要着力增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能力,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确定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生态工程要向这些地区倾斜。要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设施条件。要发挥好新型城镇化战略对脱贫的辐射带动作用,让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及其家属落户。要以精准帮扶促进贫困地区民生改善,通过输出劳务、发展产业、加强培训、推动创业,促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加强教育扶贫,推进大病医疗保险全覆盖,提高贫困地区教育和医疗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