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节选)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这时的社会更加动荡不安,思想更为活跃多元。一方面,孟子继承了孔子思想,并加以发展,提出“性善论”、“四端说”、“王道”、“仁政”等一系列主张。另一方面,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思想理论,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后世被奉为“亚圣”。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但他的政治主张不被重用,于是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孟子》一书现存七篇,思想深远,文辞纵横驰骋,汪洋恣肆,极富雄辩色彩。南宋时朱熹将《孟子》、《论语》、《大学》与《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
梁惠王下(节录)
庄暴见孟子(一),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二)。”
曰:“王之好乐甚(三),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四),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五),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六)。’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七)?’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八)”
■题解
梁惠王即魏惠王,姬姓,魏氏,名罃,在位五十年,魏惠王初期是魏国鼎盛时期,但在以后的战争中,大败于齐国,魏国开始衰落。此处用作《孟子》篇名,分上、下两篇。上篇共七章,下篇共十六章,主要阐述和发挥儒家仁政的思想。孟子认为,王道和仁政是立国的根本,为政者应施行王道,反对霸道;实行仁政,反对暴政。在政治上主张把仁义放在第一位,功利放在第二位,在思想上树立起仁爱的观念。在孟子看来,仁义的准则是为政者处理国家政事的根本立足点,仁义的思想应该贯彻到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
■注释
(一)庄暴:齐臣。
(二)世俗之乐:谓郑声也。庶几:差不多的意思,但只用于积极方面。
(三)甚:大也。
(四)鼓乐:乐以鼓为节也。
(五)管:笙。龠:箫。或曰龠若笛,而有三孔。
(六)“今王田猎于此”句,田猎无节,以非时取牲也。羽旄之美,但饰羽旄,使美好也。发民驱兽,供给役使,不得休息,故民穷极而离散奔走也。
(七)“今王鼓乐于此”句,百姓欲令王康强而鼓乐也。今无赋敛于民,而有恵益,故欣欣然而喜也。
(八)“今王田猎于此”句,王以农隙而田,不妨民时,有悯民之心。因田猎而加抚恤之,是以民悦之也。
■讲疏
选文围绕“与民同乐”的思想展开。如果说《梁惠王上》是比较宽泛地谈论仁政的话,《梁惠王下》则是比较集中地谈论仁政的一个方面,即“民为贵”的民本思想。战国时期,各国国君为了实现扩张领土的野心及个人的享乐,强征百姓,加重赋税,造成“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社会状况。文中孟子借着齐宣王对音乐的喜好,步步引导,劝他与民同乐。在孟子看来,古乐与今乐相同,君主好乐与好田猎均属正当,但前提是施行仁政,百姓丰衣足食。如果君主做到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便能得到民众的拥护,实现王道。
公孙丑上(节录)
曰:“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一),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二)’……”
…………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三),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四);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五),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六),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七);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题解
公孙丑,孟子弟子,《正义》曰:“丑有政事之才,而问管晏之功,如《论语》子路问政,遂以目为篇题。”《论语》第十三篇有“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孟子》效《论语》以公孙丑为题。《孟子·公孙丑上》共九章,主要体现了孟子仁政思想和性善论思想。
■注释
(一)乐:《雅》、《颂》之乐。《春秋外传》言“五声昭德”,五音之乐声可以明德也。
(二)夫子,即孔子。
(三)乍:暂也。孺子:幼子。正义曰:“孺子,未有知之小子也。”
(四)怵惕:恐惧。恻隐:哀痛怜悯。
(五)内:通“纳”,结。
(六)要:求。
(七)端:首也。
■讲疏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进一步将周代的礼乐思想理论化、理想化,从而建立具有普世性的价值准则。孟子说仁兼说义,分辨义、利甚严,以“浩然之气”为修养的最高境界。孟子强调人性善,人皆有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这便是仁、义、礼、智四端的由来,总称为“不忍人之心”,是由内而发的,源自人内在的道德自觉,只要能够加以发扬,便成善人。孟子认为圣王本于“不忍人之心”,发为“不忍人之政”,便是“仁政”、“王道”。孟子定礼为德,置礼于心,完成了礼的德性转换,发展了儒学的内在心性路数。
滕文公上(节录)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一),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谓齐景公曰(二):‘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三):‘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四),厥疾不瘳(五)。’”
滕定公薨,世子谓然友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
然友之邹问于孟子(六)。
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七)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斋疏之服,粥之食(八),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
孟子曰:“……夫世禄(九),滕固行之矣。《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一〇)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一一)。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一二),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一三)。《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一四)。’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一五),亦以新子之国。”
■题解
滕文公,名宏,滕定公之子,世称元公,战国时滕国贤君。文公十分尊敬孟子,问以古道,犹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孟子》因以题篇。本篇主要记录了孟子向滕文公阐发治国之道的对话。三次问答中,孟子详细描述了他的“仁政”主张。
■注释
(一)世子:即太子,帝王和诸侯的嫡长子。《公羊传·僖公五年》:“世子,贵也。世子犹世世子也。”
(二)成:齐国勇士。
(三)公明仪:人名,复姓公明,名仪,鲁国贤人,曾子的学生。
(四)瞑眩:眼睛昏花看不清楚。《书·说命上》:“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孔颖达疏云:“瞑眩者,令人愤闷之意也。”
(五)瘳:病愈。《国语·晋语》:“君不度而贺大国之袭,于己也何瘳?”
(六)然友:世子之傅,滕文公的老师。
(七)此为曾子转述孔子的话。《正义》曰:“案《论语》:孟孙问孝于孔子,孔子对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子欲让世子如曾子从礼。
(八)斋疏:斋衰也。:麇粥也。
(九)世禄:古者诸侯、卿大夫、士有功德,则世禄赐族者也。
(一〇)雨:动词,下雨。
(一一)养:朱熹认为这里的养、教、射是教育的内容。
(一二)学则三代共之:赵岐注:“学则三代同名,皆谓之学”。
(一三)师:师法。为王者师:被称王天下的人所效法。朱熹《集注》云:“滕国袍小,缉行仁砌未必能兴工业,然为王者师,则虽不有天下而其泽亦足以及天下矣。”
(一四)其命惟新:新,意为更新。
(一五)子力行之:子指滕文公,因他的父亲去世还不到一年。《左传·僖公九年》:“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君存称世子,君薨称子某,既葬称子,逾年称公。”
■讲疏
孟子发扬孔子“仁”的思想,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政学说。谈论“礼”的问题,目的也在仁政。孟子用“仁”解释“礼”,从而确立人性中仁、义、礼、智、信的内涵,导出人性善的价值指向。“道性善”和“称尧舜”是孟子思想中的两条纲,“道性善”是阐明“性善论”,“称尧舜”是宣扬唐尧虞舜的“王道”政治。在孟子勾描的理想政治愿景中,主张政府设立校(夏朝名称)、序(殷朝名称)、庠(周朝名称)来教育百姓,都是为了让人明白群己相宜的道理,居于上位的人懂得这些,那么百姓就会和睦地生活在一起。从文中可以看出,三代的礼乐政教仍然是其核心内容。
离娄上(节录)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一);师旷之聪(二),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三);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四),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五)。’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也(六),下无法守也(七),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八),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九);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一〇);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一一),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一二)。”
■题解
焦循《正义》:“离娄,古之明目者,黄帝时人也。黄帝亡其玄珠,使离朱索之。离朱,即离娄也,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这里用作《孟子》篇名。《离娄上》共二十八章,阐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本篇大多数是长短不一的语录,主要谈到行仁义与平治天下,以及效法先王与孝道的问题。孟子认为治国的重点在“仁”,历史上的圣王能完成“平天下”的大业,靠的是施行仁义之道。在孟子看来,即便尧、舜那样贤明的君主,他们治理人民,如果不以仁政为准绳,也不能平定天下。齐家重在“孝”,孝是取信于朋友、君王的关键。
■注释
(一)规:圆规,画圆的工具;矩:曲尺,画方的工具。《礼记·经解》:“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孔颖达疏:“规所以正圆,矩所以正方。”
(二)师旷:春秋晋平公时著名乐师。
(三)六律:以律管确定乐音的标准音高,一套完整的律管共十二个,单数的六个管称“阳律”,简称“律”;双数的六个管称“阴吕”,简称“吕”。五音:宫、商、角、徵、羽。
(四)仁心:朱熹《集注》云:“仁心,爱人之心也;仁闻者,有爱人之声闻于人也。”
(五)旧章:旧有的规章法度。《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
(六)“上无道揆”句,朱熹《集注》云:“道,义理也;撰,度也”,“谓以义理度量事物而制其宜”。
(七)“下无法守”句,朱熹《集注》云:“谓以法度自守。”
(八)完:坚牢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轮敝三才不失职,谓之完。”
(九)“仁之实”句,事皆有实。事亲、从兄,仁、义之实也。
(一〇)“智之实”句,知仁、义所用而不去之,则智之实也。
(十一)“礼之实”句,礼义之实,节文事亲从兄,使不失其节,而文其礼敬之容,故中心乐之也。
(十二)“乐则生矣”句,乐此事亲从兄,出于中心,则乐生其中矣。乐生之至,安可已也,岂能自觉足蹈节、手舞曲哉!
■讲疏
孟子认为,在事亲的行为中,就可呈现极高明的道理。仁、义、礼、智等一切德行,都涵于日常行为中,只要人们能怀着诚心去做,就会体会到无尽的快乐,甚至手舞足蹈。这一章最能表现儒学“不离伦常日用,而又能上达高明”的特色。儒学中超越性的“天道”、“天理”,就在伦常日用的活动中显现出来。天道既超越又内在,也内在于人的本心中,而本心(仁)的呈现,就是天道的发用。
■参考文献
《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1980年。
《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
《孟子旁通》,南怀瑾著述,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解读孟子》,傅佩荣著,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孟子通说》,邓球柏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