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走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经济活动超越国界,整个世界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跨国流动成为一种常态,并很快渗透到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一方面对我国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拓展国际视野、推进国际化进程提出了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我国高校学习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经验,拓展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供了难得机遇。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技术和生产力为手段,以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等方式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和高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市场经济,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机制保障;而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企业经营国际化,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则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

经济全球化导致了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变化。世界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强化,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以及资本、产品和技术的全球性流动,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另一方面,它又是一柄“双刃剑”,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经济全球化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军事,甚至包括思维方式和观念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并迅速渗透到包括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高等教育国际化(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就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

除了经济全球化的直接驱动外,政治、文化、科技发展等因素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动因。首先,教育合作是外交政策投资的一种形式,有利于发展国家关系。“二战”和“冷战”的历史教训使各国政府和人民普遍意识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赖于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每个国家都能从和谐的国际关系中受益,而实现和平与稳定的基本前提是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教育交流就是达到这种相互理解的最佳途径。各国政府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不仅是为了培养出能够参与世界经济市场竞争的人才,更希望通过谋求较好的国际关系,为国家带来直接和长远的利益。基于此,许多国家向在本国学习的优秀外国留学生提供奖学金。其次,网络技术和知识数字化飞速发展,使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化,知识传递的方式已由单向转向互动,以知识转移为特征的社会参与正在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整合,教师的角色正在由知识传授者转向学习伙伴。这既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便利的条件,也使大学的知识权威遭到威胁,传统教育模式的效能受到质疑。第三,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人类活动范围日益走向全球化的今天,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已经超越了国家的疆界,越来越渴望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知识,获得在国际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教师在学术上要不断创新,就必须掌握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动向,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大学要提高办学水平和声誉,发挥知识、文化创新与传承功能,也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大学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任何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仅依靠自身力量求得高等教育高质量地发展,只有相互借鉴、加强合作,才能够适应世界潮流,跟上时代步伐。第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组织通过举办教育部长峰会、专家论坛、区域性或世界性会议等,开展国际教育问题研究,提出教育改革建议和计划,促进国家、地区间的交流与沟通,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起步,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不少国家的政府或非政府组织、一些国际组织以及大学积极开展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的研讨,并采取相应对策和举措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进入21世纪,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各国的教育政策以及各高校的战略规划纷纷将高等教育国际化摆在了核心地位。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及特征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促进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相互理解、交流合作、协调发展、互惠互利,提升学术实力,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基本内涵是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跨国、跨地区流动。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访学游学与国际会议、合作研究与联合培养、国际合作办学等多样化的方式,则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近年来,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呈现出如下趋势及重要特征:

1. 留学生数量大幅增加,教师国际流动明显加速。

高校学生、教师的国际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涵。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IIE)发布的美国《门户开放报告》(Open Doors Report)数据显示,2011—2012学年,美国国际学生总数达到764 495人,较上一学年增加了5.7%,其中中国内地学生增长最快,达到19.4万人 ,比上学年增加23.1%,占美国国际学生人数的25.4%,就读本科的人数则暴增31%。2012年,从世界各地涌来的国际学生不仅为美国经济增长贡献了227亿美元,也促进了高校多元文化的发展。另据统计,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9.96 万人,比2011年增长了17.65%;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7.29 万人,比2011 年增长46.57%。大批出国留学人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了宝贵的智力资源,也对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来自20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3万名外国学生来华留学,比2011年增长12.21%,其中接受学历教育的留学生占40.66%。国际学生的增加不仅提升了我国高校的国际化水平,而且对我国高校的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社会服务等工作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带给国内学生不同的文化视角,有利于多元文化的融合,而且成为中国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国际传播力量。在教师层面,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出境交流合作和外籍教师入境交流合作的人数明显增加,领域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

为了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国际流动,很多国家和地区积极进行政府间的磋商谈判,在教育交流合作、学历学位互认、互访人员签证等方面签署双边或多边协议,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已经与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交流合作关系,与39个国家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欧盟“博洛尼亚进程”实施十余年来,已经在统一学制、学分互认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促进了欧盟国家学生之间的多向流动。

2. 教学资源跨国流动和传播的速度加快、范围拓展。

教学资源的跨国、跨地区流动和传播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结果。近年来,我国境内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持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公众的青睐。“3+1”、“2+2”等合作办学项目成效显著,影响力不断提升;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等先行先试的涉外合作办学机构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和宝贵经验。据统计,到2012年年底,我国政府依法批准设立和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1780个,其中实施本科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732个、办学机构43个;批准正式设立或筹备设立8 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学,其中包括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温州肯恩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今年5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正式加盟由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联手创办的非营利性大规模在线教育平台(edX)。这些机构的成功举办和项目的顺利开展,促成了国际化课程、教材和课件以及教学方式等教学资源的跨国、跨地区流动和共享,使得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同时,也必然伴随着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跨国、跨地区的传播与融合。显然,这对我国高校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引入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和现代教学方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境外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纷纷涌入中国的同时,我国高校积极探索走出国门,促进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国际流动。目前,已在境外设立了70个国际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覆盖了美国、英国、新加坡等14个国家和地区。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埃及、马来西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国都从政府层面,邀请中国高校到当地办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3. 机遇、挑战和风险并存。

高等教育国际化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杂音。比如,一些高校以追逐高校排行榜或“创收”为主要目的,抢占全球教育市场逐渐取代了通过国际合作提高学术水平的诉求,为“招揽”学生而降低学术标准,有的俨然成了“证书工厂”,办学质量与学生期望值相差较远,甚至酿发了公共事件;部分国际项目、合作计划、国际认证服务受利益主导,趋向商业化,这也让不少假文凭兜售者有机可乘,学术领域造假事件时有出现,令人堪忧。

有学者认为,目前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解读存在着误区,即认为海外生源越多、国际声望越高、跨国合作协议越多、通过的国际认证越多、全球品牌推广越到位,就说明一所高校的国际化进程越深入。也有人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不适合“一刀切”,脱离了本土语境和地方特色,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就失去了真正的准则和价值,随波逐流的推行方法不利于实现长远的国际化。另外,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诸多裨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比如,人才外流给那些处在人才流动循环链底层的国家或地区造成了巨大威胁,进一步加剧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局面。

三、加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进程,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效显著,在双向留学、合作办学、中外人文交流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已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学校改革的强大推动力。我国高校要进一步拓展办学视野,增强国际意识,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笔者认为,当前要重点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

1. 拓展办学视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是系统研究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对我国高校改革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和难得机遇,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将推进国际化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要结合学校实际,科学制定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加强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采取有效举措和措施实质性推进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二是认真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对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和重构。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优化课程体系和学生知识结构,注重学生国际意识的养成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培养;要重视研发国际化课程,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开放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2. 抓住机遇,促进教学资源双向流动。

一是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要将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结合,充分利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机会,结合国情校情,科学借鉴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教学模式,积极引入国外优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课件、教学实验和现代教学方法,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推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化。

二是大力促进我国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国际流动。我国高校要勇于开拓,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彰显办学特色,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声誉的基础上,主动探索在境外开展合作办学项目或举办合作办学机构,如举办海外分校、共建研究院所、启动网络课程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等,促进中国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国际流动。

3. 创造条件,促进人力资源双向流动。

一是吸引外国学生学者到中国留学或工作。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要积极尝试开设双语或全外语的课程或专业,加快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建立留学生教育质量评估制度,保证留学生教育质量。在留学生结构调整方面,要提高长期留学生的比例,尤其是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比例;要调整专业和课程结构,增加汉语言文学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的留学生比例。在留学生管理方面,要改革管理机制,建立留学生电子注册制度,增加奖学金额度,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努力为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同时要借鉴国外经验,减少“特殊照顾”,为留学生尽快融入中国文化和校园“大家庭”创造条件。在吸引海外智力资源方面,要完善荣誉博士、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制度,安排专项资金,充分利用各种海外人才计划,如“千人计划”、“长江学者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面向世界招聘国际知名学者、专家和教师到我国高校长期任教或短期工作。

二是鼓励我国高校师生的国际流动。要通过多种方式,如学生联合培养、学者合作研究、师生讲学游学、参加国际会议和政府合作项目、参与区域性或全球性教育学术组织等,引导和鼓励我国高校师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要通过推动校际学位互认、学分转移和互认,以及提供出国信息咨询和服务等举措和措施,为我国高校师生的国际流动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有力的保障。

4. 研究新问题,开辟新领域,探索新方式。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包含了跨国家、跨地区、跨文化、全球化等因素在内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在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发挥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优势的同时,要注意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探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领域和新方式,不断丰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

比如,如何避免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过度商业化以及对国际排名过分追逐的现象,维护合作交流、互惠互利,提升学术实力、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初衷和核心价值;如何与各国、各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特色紧密相连,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融合,探索多样化的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路径及方法;如何在师生交流、学位互认、学分互转等合作模式实现良性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者间的科研合作,更加关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使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加速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并赋予其新的内涵等。这些问题的厘清和解决,无疑将有利于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水平的提升。

(原载《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