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进儿童哲学
引言 断章取义的教育正在诱拐儿童
儿童哲学在今天之所以有特殊的意义,是因为现行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错误诱导儿童的成分。如果我们有条件把镜头伸向每一堂课,就会发现断章取义的教育正在诱拐儿童。《中国青年报》曾经刊载了下面这则故事,在各类社交媒体上被广为传播,引在下文以进一步讨论。
侄子在本市某著名小学读书,有这么几道题:
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 ),( )。
我看到侄子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后面是一个大大的“×”。我就奇怪了,我想到的也是这两句。我好奇地问侄子,这个不对?那答案是什么?侄子说标准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哎,这就奇怪了,因为是个春天的夜晚,就要这句有春风的?这个思念故乡的人若不是江南的,是不可能说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话的。一个东北人春天思念故乡,会说“春风又绿江南岸”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应该更准确。再扯远点,思念故乡,一千个人可以吟一千句不一样的诗,这个也可以有标准答案的吗?
接下来是默写,题目是“我们学过《桂林山水》一文,请将下面句子默写下来”,然后就是整段的要默写。这有什么用?死记硬背别人的文字有什么用?
还有个题目:“《匆匆》这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篇散文,你能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
我侄子写的是“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后面又是一个好大的“×”。
标准答案竟然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这就更奇怪了,一篇文章,你可以喜欢这句,我可以喜欢那句,难道最喜欢的一句话也要统一吗?为什么“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不能喜欢?就一定要喜欢“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对比这两句,我也喜欢“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话!我觉得这个题目应该是“你能把老师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才对!
再看别的试卷,更莫名其妙了。比如“请说出阿拉伯数字的来历,是哪个国家创造的”,侄子不知道,问我,我也不知道。我只好上百度去搜一下,才知道是古印度人发明的。莫非我吃块猪肉,还一定得知道它是哪个养猪场养出来的?
最后有个题目让我彻底崩溃了:请用一句话说明“π”的含义。侄子回答的是“π的含义是圆周率”,竟然打的是“×”。这就奇怪了,正好我老婆大学读的是理科,我马上问她,π是什么意思,她说圆周率啊。
两个人狂汗,问了侄子半天,他也没说明白,大概的意思是,标准答案是“π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领域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
我无语了。
翻开我们的教科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某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有一篇课文《智烧敌舰》,老师出的题是“三国里谁最有智慧?”,学生觉得答案应该是“孔明和庞统”,但老师给了一个大红叉,因为标准答案是“诸葛亮”。再如: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每个学生都努力背答案。结果我们记诵的都是什么时候割让辽东半岛,什么时候丢了台湾、澎湖,赔偿2亿两白银,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背得滚瓜烂熟,却都是一大堆枯燥无味的数字。
教育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诱拐”的情形?这是因为,教育总是所谓“社会化”的成人从其自身利益和需要出发,试图把一套价值系统灌输给儿童。问题是成人的这些认识本身内化着两大因素:其一是历史背景;其二是具体前提和条件。所有的知识都有历史原因和具体背景。如许衡吃不吃梨,谁都不会怀疑,在自然状态下的儿童自有其行动取舍的智慧,然而当浓缩了历史背景的教育展现在儿童面前的时候,常常是断章取义的。儿童为了迎合成人的价值喜好便会表现出与智慧背道而驰的认知特征。这就提示我们:第一,要了解并认识儿童的认知特点;第二,应遵循儿童认知的特点施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