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养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以礼为矩,教孩子做礼仪小绅士 小淑女

懂礼仪是孩子有教养的外在表现,一个懂礼仪的孩子会显得彬彬有礼、落落大方,而不守规矩和礼仪的孩子则会让大人十分头疼,他们通常被称为“熊孩子”。如果不想自家的孩子变成“熊孩子”,而想让他们成为小绅士、小淑女,父母就要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礼仪常识。

教孩子成为热情待客的小主人

在日常生活中,大人接待朋友、宾客是常有的事,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也应该懂得一些待客的礼仪,当客人来时彬彬有礼,热情大方。

“丁零,丁零……”清脆的门铃声响了起来,豆豆问:“谁呀?”“豆豆吗?是我,李叔叔。”门外的人回答。李叔叔是豆豆爸爸的好朋友,经常来找爸爸,今天不巧的是爸爸刚刚去交电费了,还没有回来。豆豆把门打开,跟李叔叔打了招呼,把他请了进来。

“豆豆,你爸爸呢?”李叔叔问。

“去交电费了。”豆豆说。

“那我等会儿再过来吧。”见豆豆爸爸不在,李叔叔想立刻告辞。

“您先坐会儿吧,我爸爸马上就回来了。”说着,豆豆给李叔叔倒了一杯茶水,接着又拿来了一份报纸和一本杂志。

看到小家伙这么热情,李叔叔夸奖了豆豆,一边看报纸一边等豆豆爸爸。半盏茶的工夫,豆豆爸爸回来了,李叔叔跟豆豆爸爸讲了豆豆是如何招待自己的,豆豆爸爸乐得合不拢嘴,觉得儿子长大了。

文明礼貌、热情待客是起码的礼仪,同时也体现出孩子的教养,像豆豆一样礼貌待客的孩子,都会得到客人的夸赞和喜爱。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却不懂得待客的基本礼仪。当客人来时,有的孩子十分兴奋,表现得“人来疯”;有的孩子十分冷淡,只顾玩自己的游戏,不和客人打招呼,对客人的问话不认真回答;有的孩子显得很害怕、很紧张,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出来……这些都是没教养的外在表现。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作为家长,我们要教孩子基本的待客礼仪,当然,在此之前要给孩子一个心理准备,比如在客人来之前告诉孩子客人什么时间来,客人与自己的关系,以及如何称呼,等等,让孩子做好接待客人的准备。

当客人来时,父母要教孩子主动和客人打招呼,对客人说“请进”,并轻轻地关上门,请客人入座。接着,要告诉孩子招待客人,比如为客人倒水、端水果。注意,在倒水时不可以倒满,八分就好。告诉孩子,当大人和客人聊天时,不要随便打断谈话,特别是谈论一些重要的事情的时候。如果有小客人来访,告诉孩子自己作为小主人,应该拿出自己的好吃的、好玩的来招待小客人。如果客人送礼物,要教孩子说“谢谢”。若就餐,教孩子要先等客人和长辈入座后,自己再坐下,客人和长辈不动筷子,自己也不能先吃。

当客人走时,父母要教孩子礼貌送客,把客人送到门口或是电梯口,并说“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再见,欢迎下次再来”。

在接待客人方面,父母也要为孩子做好榜样,在客人造访时,应以礼相待。这样,孩子就会在礼貌待客的氛围中长大,将来自然会成为一个有礼貌的人。

让孩子做受人欢迎的小客人

作为家长的你是否发现,带孩子出门做客真是一件十分考验人的事,因为孩子的种种习惯教养,都会在这时显露出来。因此,如果想让孩子成为主人眼中有教养的孩子,家长务必要注意平时的提醒和教育,否则很可能会遇到和童童妈妈一样的烦恼。

周末的时候,妈妈带着5岁的童童到朋友家做客,但是一整天下来,童童的表现让妈妈很没面子,妈妈决定以后再也不带童童出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还要从迈入朋友家门的那一刻开始说起……

妈妈按响了门铃,开门的是一位阿姨,妈妈对童童说:“这是李阿姨,和阿姨打声招呼。”童童有点儿怯怯地站在妈妈身后,不吭声,妈妈有点儿尴尬,朋友忙说:“没关系,小孩子认生,快进来吧。”

朋友的孩子也是一个小姑娘,和童童差不多大,两个孩子很快玩到了一起,但是不一会儿两个小孩子就吵了起来,原来是童童看上了人家的布娃娃,非要抢着玩,人家不同意,童童就硬抢,结果好好的一个布娃娃被她们扯坏了。童童妈妈很尴尬,赶忙过来道歉。

吃饭的时候,童童完全没有一个女孩子该有的形象:胡乱翻搅菜肴、挑拣饭菜;吃得嘴上哪里都是;够不着的饭菜就伸着手去够,结果把袖子弄湿了不说,还差点儿把盘子打翻;自己的碗里堆了满满一碗,最后剩了大半碗……一顿饭下来,妈妈吃得很尴尬。

离开的时候,朋友开车送他们,下车时,妈妈本想让童童对阿姨说声谢谢,可是一开车门,童童就下车跑了。

这次带童童到朋友家做客,妈妈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尴尬”,童童这些不礼貌的表现妈妈之前就注意到了,只是当时没有太在意,看来小小的做客礼仪真是不能忽视啊。

像童童这样不懂做客礼仪的孩子有很多,当然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平时都谨言慎行,很有礼貌,为什么孩子在外面还会有这样的表现呢?其实在教养孩子的方式上,身教固然重要,言传也是必需的。很多家长却忽略了这一点,想当然地认为只要自己有礼貌,孩子就会有礼貌,而缺乏对孩子必要的教育和提醒,这才让孩子成了不受欢迎的小客人。那么,父母在带孩子做客时需要教给孩子哪些做客礼仪呢?

首先,见面礼仪不能少。比如上客人的车,进客人的家门时一定要热情地打招呼,如果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家长要在旁边提醒孩子,或是让孩子大方地问,如:“请问,我应该怎么称呼这位婆婆?”再比如,告诉孩子在进入别人家的时候,要礼貌性地赞美,如“您家的房子很漂亮”,而不要做一些不礼貌的评论,如“您家房子好小”“屋子好乱”等。

其次,做客过程中的礼节要注意。比如告诉孩子,没有主人的允许,不能随便乱动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进入主人家的卧室;学会用“请”字,如想要喝水,可以直接说:“阿姨(叔叔),请问可以给我一杯水吗?”想要上厕所,可以直接问:“阿姨(叔叔),请问你家的卫生间在哪里?”;和主人家小朋友玩游戏、玩玩具时要谦让,玩过的玩具要和小朋友一起收拾,物归原位;吃饭时要注意礼节,如不能跷二郎腿,不要胡乱翻拣菜肴,不能端着碗到处跑,饭菜吃多少盛多少,有喜欢吃的、够不着的菜可以让大人帮忙,不能自己伸手满桌子够。吃饱先离席要先礼貌地说:“我吃饱了,大家慢用。”

最后,离开的时候要礼貌性地和对方说“再见”,并感谢对方的热情招待。

总之,孩子在外的表现能直接反映出一个家庭的教养水平。如果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人说没有教养,家长就一定要注意孩子在外的表现,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导,尤其是必要的做客礼仪教育,一定不能少。

让孩子成为人见人爱的拜年小使者

每逢春节,走亲访友自然少不了,小家伙们也开始跟着爸爸妈妈探亲访友。可是在这欢乐的时刻,有些孩子的表现实在是很糟糕。下面我们来看看磊磊妈妈的遭遇吧。

大年初一,妈妈带磊磊到舅舅家拜年。在走之前,妈妈千叮咛万嘱咐,到了舅舅家一定要有礼貌。刚开始的时候,磊磊表现得不错,小嘴挺甜,一进家门挨个问好,可是等到舅舅给磊磊红包的时候,磊磊当面拆了红包,看到里面只有一百块钱,嘴里便嘟囔道:“这么少,不要!”说着,磊磊把红包直接扔到地上,自己就去玩了,舅舅很尴尬,妈妈更是尴尬。

过年带孩子去别人家拜年,会收到代表着祝福的红包,红包不论大小都代表大人的心意,父母在教孩子接受红包时要注意一些礼节,千万不能让孩子像磊磊那样没教养、没礼貌。比如,父母应该提前教孩子,在长辈给红包时要双手接住,并礼貌地说“谢谢”,在接过红包后,不要当面拆开——这是非常没有礼貌的,而应该让孩子把红包放到自己的口袋里或是交给大人保管。

红包礼仪只是诸多拜年礼仪之一,除此之外,家长还应该教孩子下列拜年礼仪。

1.打招呼的礼仪

首先,父母要教孩子正确的称呼,如外公、外婆、叔叔、阿姨等等,同时要教孩子加上一些吉祥话,如“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恭喜发财”“岁岁平安”等。当然,我们也发现,很多孩子在走亲访友的时候因为紧张或是害羞不愿开口,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尴尬情况,在拜访亲友之前,家长有必要为孩子做一些功课,比如:提前告诉孩子主人的身份、该如何称呼;在家里进行情景模拟演练,增强孩子的信心;等等。

2.接打电话的礼仪

打电话拜年是常见的拜年方式之一,当然,在接打电话时也需要注意一些礼仪,比如:告诉孩子要说新年祝福语;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接打电话;接电话时,如果是不认识的号码,要说“您好”“请问”“等一下”等这样的礼貌用语;接电话时要有问有答,回答问题要大方;注意说话音量,不要在电话里大声嚷嚷;挂电话之前要说“再见”,不要只顾自己讲完就挂电话;挂话筒(座机)时要轻放,不可重重地挂电话;等等。

3.做客、待客的礼仪

如果去别人家做客,父母要告诉孩子做客时应该带上一些小礼物以示礼貌。见到主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好、拜年。进入屋内后,不能弄乱主人家的摆设。如果有客人拜访,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亲切、主动地和客人打招呼,并热情地招待客人。

另外,无论是拜访亲友还是有客人到家里做客,孩子们都会接触到不少同龄小伙伴,很容易出现互相攀比谁的压岁钱多、谁的新玩具高级的现象,甚至会为此而争吵,这时家长不妨给孩子们准备一些诸如橡皮泥之类的玩具,让他们一块玩耍,或是鼓励孩子和其他小伙伴交换玩具,学会分享。

到别人家拜年时,不少家长会遇到孩子不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的困境,这时父母要为他们找到交流的媒介物后再离开,比如漂亮的小汽车、好看的绘画本、会发声的娃娃等。

给孩子上一堂餐桌礼仪课

英国著名的礼仪专家和咨询师威廉·汉森曾说:“善于观察的人,只用一顿饭的工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和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一个人在餐桌上的礼仪表现与其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在餐桌上礼仪不雅,不仅仅反映出个人的教养问题,而且会反映出其所在家庭的成员的整体素质。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我们能从孩子的不同吃相上看出其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养,也能据此推断出孩子背后的家庭教育情况。

现在很多父母考虑得比较多的是如何给孩子增加营养,生怕孩子吃不好,营养跟不上,却唯独缺少必要的餐桌礼仪的教育。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不文明的吃相:有的孩子趴在桌子上,完全不顾他人的感受,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把饭菜翻搅得到处都是;有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吧唧嘴,或是大声说话,唾沫横飞;有的孩子看见自己喜欢的菜,就独占、独享……确实,有必要给孩子上一堂餐桌礼仪课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欣欣妈妈的日记:

欣欣一直很懂规矩,这都得益于我们对她不断地教导,比如我会告诉她吃饭的时候要先请爷爷奶奶落座,夹菜时不能在菜盘子里东挑西拣,时间长了,她也就养成了良好的用餐习惯。可是最近欣欣的一个用餐毛病让我大为苦恼,她喜欢在喝汤或是吃面条的时候吧唧嘴,说这样更有味道。我纠正了她几次,可是这个毛病一直没改,我说得多了,她还感到厌烦,有时候还故意和我作对,把声音弄得很大。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才终止了她的这个毛病。

周末的时候,欣欣请她的一个同学来家里玩耍,晚上我们一块用餐,吃饭时我故意大声咀嚼,喝汤的时候故意吧唧嘴,欣欣刚开始没有注意,可等到我的声音盖过她的声音的时候,她终于不乐意了,提示我说:“妈妈,您小点儿声。”我学着她的样子,停下来说:“嗯,真是太香了!”欣欣和她的小朋友都笑了,欣欣掩着嘴说:“妈妈,您怎么学我啊?”“有吗?有吗?”我故意问。“有……啊。”欣欣其实明白了这里面的教育意味,所以说话有点儿小声。自此以后,欣欣终于改掉了这个毛病。

吃饭吧唧嘴是很多小孩子都有的毛病,如果你的小孩也有这个毛病,说教不管用,那就不妨试试欣欣妈妈的方法。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的餐桌礼仪有很多,吃饭不吧唧嘴只是其中一项,那么家长应该教会孩子哪些餐桌礼仪呢?

用餐前,先请长辈入座,长辈还未动筷之前,不能自顾自地先吃起来。

用餐时端正坐姿,不能跷二郎腿,不能敲打碗筷,不能晃动椅子。

用餐过程中,随时保持桌面的整洁。

用餐时要细嚼慢咽,餐食在口中时不要说话;吃东西时不吧唧嘴;不要大声喧哗。

不要翻拣盘中的菜。

不可挥动餐具指人。

吃饭时不能随便乱跑,不能看电视,不能玩玩具、玩手机。

吃完饭后若要先离席,要跟长辈打招呼:“我吃好了。”

饭后要帮大人清理餐桌、收拾碗筷或者帮助洗碗。

餐桌上的礼仪其实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要让孩子牢记在心并付诸行动,不是一天两天或是你口头交代交代就能成的事,而需要家长长期的教育和耐心的指导。

教孩子一点儿社交礼仪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仪彰显了一个人的素养和气质,而社交礼仪作为诸多礼仪中的必修课程,无论是对个人的人际关系还是事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社交场合表现得有规矩、讲礼貌,这样既能彰显孩子的自身魅力,还能让人觉得大人教子有方,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小教给孩子以下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

1.记住别人的名字

作为父母的你也许会遇到类似这样的情形:孩子兴高采烈地跑过来告诉你他交了几个新朋友,当你问他们叫什么名字时,孩子却答不上来。其实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记住自己的名字,而且记住别人的名字也是礼貌的一种表现,因此我们有必要教孩子在交新朋友的时候学会记住他人的名字,比如通过谐音等技巧记名字。

2.日常礼貌用语挂嘴边

日常礼貌用语是开启良好人际关系的金钥匙,父母应该教孩子基本的日常礼貌用语,如“你好”“请”“谢谢”“不客气”等,并且将之内化为孩子的良好习惯。比如,父母可以让孩子在外出、回家的时候分别跟家人告别、打招呼,并养成习惯;在外面遇到熟人、邻居、同学的时候,要主动问好。

另外,对于孩子来说,学会道歉说“对不起”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你可以这样引导孩子:“你还记得上次文文弄坏你的玩具,你有多难过吗?现在你弄坏了文文的玩具,文文也会很难过,不过你跟他说声‘对不起’的话,他就不会那么难过了。”

3.学会守时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守时是一种基本的礼仪,不管因为什么原因迟到,都是对等候人不尊重的表现,因此,父母应该从小给孩子灌输守时的观念,同时自己也要做出榜样,能够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4.不要用手指指着别人或盯着别人

我们都知道被人用手指着或是盯着,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也不应该用手指着别人或是一直盯着别人看,况且这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我们要告诉孩子这个道理,当然还有一些类似的行为,如拿笔指人也是不礼貌、不尊重人的表现,并且还会夹杂着一些危险因素,这些道理我们也应该告诉孩子。

培养孩子的社交礼仪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而需要一段漫长的过程,父母可以从生活点滴入手,给孩子制定一些规矩,从而约束孩子的无礼行为,比如给孩子制定参加party的规矩、与人交往的准则等。

成果验收:礼仪习惯调查问卷

一个人的礼貌是外在的,而教养是发自内心的,一个有教养的人同时也具备优秀的内涵和道德品质。孩子的教养体现了一个家庭的教养,拥有良好教养的孩子总能获得大家的青睐和赞赏。

那么经过这一章的学习,你家孩子是否变得更懂礼貌、更有教养了呢?以下是一份礼仪习惯调查问卷,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表现情况,验收一下自己的教育成果。

1.进入他人房间之前,孩子会敲门吗?

A.会

B.偶尔

C.从来不

2.家中来客人时,您的孩子能够做到热情礼貌,与客人文明交谈,不打扰大人讲话吗?

A.基本能做到

B.有时能做到

C.做不到

3.到别人家做客时,孩子能做到规规矩矩,表现得体吗?

A.基本能做到

B.有时能做到

C.做不到

4.您的孩子见到邻里或是认识的人,能够主动打招呼问好吗?

A.基本能做到

B.有时能做到

C.做不到

5.和其他孩子玩游戏时,您的孩子能做到互相谦让、友好相处吗?

A.能做到

B.有时能做到

C.几乎不能

6.当孩子做错事时,会主动跟小朋友或大人道歉,说“对不起”吗?

A.会

B.偶尔会

C.几乎不会

7.得到帮助或是收到礼物时,孩子会有什么表现?

A.说“谢谢”

B.有时说“谢谢”,有时没什么表示

C.几乎没什么表示

8.孩子打电话时的表现是怎样的?

A.先说“您好”,并讲明自己是谁,再说自己想要找的人

B.大多时候会讲礼貌用语,有时也会直接粗鲁地挂电话

C.很少讲礼貌用语

9.您的孩子有说脏话的现象吗?

A.有

B.偶尔有

C.几乎不说

10.您的孩子会随便乱动别人的东西吗?

A.经常没有征得他人的同意就乱动别人的东西

B.有时会在征得他人的同意之后动他人的东西

C.用他人的东西之前都会征得他人的同意

11.您的孩子的排队表现是怎样的?

A.在需要排队的场合经常乱插队或推搡别人

B.能排队等候,但也会推搡、戏弄排在前面的人

C.能耐心排队等候

12.您的孩子在用餐时表现如何?

A.规矩礼貌

B.能规矩吃饭,但总是有些小动作,如摇晃椅子、敲碗筷、吧唧嘴等

C.不懂规矩,长辈没落座,自己先吃起来,吃饭时吵闹,不注意形象

对于以上表现,您认为孩子的哪些表现值得表扬,哪些行为还有待改善?

值得表扬的地方:

有待改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