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写作 学写传记
第一题作文:自传
题目要求
从呱呱坠地到成长为一个少年学生,你已经有了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写一段自我介绍,回顾自己过去的经历,也说说自己对未来的想法。300字左右。
写作提示
1.介绍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含义,写清楚自己的出生日期、出生地等基本信息,但注意不能面面俱到,写成流水账。
2.重点是选取自己生活经历中的关键事情,注意记录言行方面的细节。
3.写完后与家人、朋友交流,并请大家提出修改建议。
习作例文
我的自传
本人陈灵晰,谐音“灵犀”,出自唐朝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心有灵犀一点通”,意为与某人在思想情感上契合相通。生于癸未年腊月,西方圣诞节后一日。自小生活在人间天堂杭州,生活紧张有序,却也趣味颇多。
曾有人说我神似唐代女子,只因我的长相符合当时的审美标准——圆脸和较胖的身材。正如开放而不拘谨的唐代女子一样,在别人的印象中,我如同相声中的逗哏,会给旁人带来一些笑料。我本不算是个有趣的人,可我总是想让与我相处的人感受到笑声和欢乐,渐渐地我学会了面对生活和自我嘲解。
大概是我拥有这个名字的缘故,我喜欢古风古韵。不同于身边同学喜欢诗人李白的浪漫豪放或是词人李清照的婉约淑雅,南唐词人李煜的作品是我所钟意的。那阕“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咏出了别离时的万千愁绪;那阕“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道出了国破家亡的悲痛;那阕“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诵出了人生的艰辛和不易。在他人眼中,李煜作为一国的君主,是个笑话,但他作为词人,却是一个神话。他的作品,给我带来了很多心灵的疗愈。
我喜欢文艺,不适应大城市的喧嚣与人群的嘈杂,我常常开辟出一块属于我自己的心灵净土。对于我来说,家门口青砖黛瓦的弄堂,小区里有野猫隐居的蜿蜒小道,或是深夜家中空无一人的阳台,它们,总能给我心灵的慰藉。我在弄堂里踱步,在小道上奔跑,在阳台上瞭望。我在这些平凡的地方,成为我自己。
有人曾用“坚强和乐观”评价我,但这是片面的。我也会失落,我也会感到彷徨,但我不会为此轻易哭泣,正如小说《飘》中的一句话“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一样,我会在伤心难过的时候给自己鼓励,我不会在众人面前哭泣。这是我的一份小小的倔强。
陈灵晰,是个平凡的人,但她像千千万万的平凡人一样,她要成为她自己。(陈灵晰)
老师评语
作者从自己姓名的含义开始解释,引出她对古典、对文艺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从第三自然段的排比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李煜的词作的热爱和欣赏。作者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大概对于她来说,一个人的安静,便是生活中的享受了吧。(俞依璐)
自传
本人姓徐,生于2005年6月11日,不久之后“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便取“航升”一名,寓意一帆风顺,蒸蒸日上。出生的时候,不胖不瘦,但十分黝黑,连护士都惊叹从未见过如此之黑的婴儿。
数年之后,进入幼儿园。因受到爷爷的启蒙教育,从小喜爱诗歌,6岁时便可背诵数十首诗词。因幼时还算聪颖,6岁步入学堂。入学时年龄小了一岁,老师很不情愿收我当学生,为此爷爷还和老师争论了很长时间。当时的我忍不住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就开始写1—100的数字,老师看到我这不算工整却充满童真的字迹,便欣然同意收下了我。
6年的学业,并无什么特殊。步入中学以后,还是一如既往的平平淡淡,并无太多值得叙述之处。
虽幼时较聪慧,但长大之后,缺点明显就增多了。
粗心,可谓是我最大的缺点。考试的时候我都照常把A抄成B,甚至大题写一半就跳过。这些事情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平时做事的时候,也会马马虎虎,不拘小节。而且呢,我这个人,就是喜欢把什么难的东西抛在脑后,反正有时间,还不如先玩一会儿。每当我回头看看自己做过的事,也都会嘲笑自己。
现在的我,即使时常在努力,但由于没有恒心,也总是在优缺边缘徘徊着。不过,我也并不放弃,会一直向着目标前进的!
这就是我,一个真实的自我!(徐航升)
老师评语
小作者在有限的篇幅内,既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出生日期、名字由来等基本信息,又结合个人主要学习经历,选取最能够表现自己特长爱好、性格特点的几个细节,如6岁时“拿起粉笔就开始写1—100的数字”显示其聪颖,又如“大题写一半就跳过”表现其粗心。这些细节表现了“我”的真性情,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非常典型和形象。同时小作者擅长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这种自我调侃的文字使人读来兴趣盎然。(何岳芳)
我这个人
我今年14岁,于2004年7月4日出生在杭州,是本地人。我姓傅,名雨辰,雨则是水,是因为我五行缺水的关系取这个名,辰则是对应了我出生的时间。
在这14年中,我学会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尤其是来到学校那段日子,上学虽然辛苦,但也让我学会了很多我不知道的知识,同时也结交了很多的朋友。如今,在我童年的众多记忆中,一个我与我同学们在一起玩耍的场景深深地印在我脑海深处,这个场景在我记忆中永不褪色。
在我自己眼中,我是一个爱笑的人,总是三句话不离笑。我的笑声千奇百怪,这也有我自己喉咙保养不当的缘故。据我所知,我的笑具有“传染性”,听到我笑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被我的笑声给逗乐,而且我笑得越响,“受害者”就越多。
在我自己眼中,我是一个十分懒的人。只要有不违背道德的近路可以走,我绝不会去费尽心思地绕远路。当然我也十分傻,经常找不到什么近路可抄,也只能规规矩矩地走大路到达目的地。
在我自己眼中,我是一个学习不太好的人。虽然考试成绩在中上层次,但我认为那还不够。我的分数跟那些名次在我之上的人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不努力学习的话,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性。所以我必须认真学习,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让自己吃的苦有所回报,让我以后的人生有成功的可能。
在我自己眼中,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我的身上也处处有着与别人的不同。我只能说,我就是我,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傅雨辰。(傅雨辰)
老师评语
这篇人物小传介绍了自己籍贯、年龄、名字的由来,重点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行事风格。语言质朴平实,如果能加入一些细节描写,人物性格会更加鲜明。(金玲)
于星辰自传
我的名字是于星辰,出生于2004年,今年14岁,就读于杭州市勇进实验学校八年级。
父母给我取名“星辰”有一个特殊的寓意,就是希望我能够像天上的星星一样耀眼。
我的人品和人缘都很好,年级里大多数人都愿意和我交朋友。这也“害惨”我了,每个人都可能跟我开个玩笑,可能在教室,可能在操场,可能在食堂;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有可能会有人给我来个恶作剧。但我知道他们没有恶意,有时候我也会捉弄一下他们,我们都乐此不疲。
我喜欢交朋友,害怕孤单。班里有个同学整天都是一个人,我一直不明白他是如何忍受孤单的,于是就想和他交朋友,但是我在他旁边说了许久,他却一句话都不说。我独自在家时,除非有我的蜘蛛侠陪我——给我当沙袋,不然我一秒钟也待不下去。
在成绩方面,我是一个理科学霸,无论是数学还是科学,年级排名从未出过前十五。综合起来也还不错,年级总分排名一直在前二十。
但是我有一个粗心的毛病。有一次我的笔找不到了,哪里都没有,后来竟发现在我的口袋里,真让我哭笑不得。哭的是自己白找了这么久,笑的是它就近在眼前。
这就是我,独特的我,帅气的我!(于星辰)
老师评语
于星辰同学语言灵活,给写好传记体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选取了自己经历中的典型事件,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友善、风趣的男孩。文章详略得当,事件叙述得简洁而生动,籍贯、家庭等没有面面俱到,而是侧重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为人处世,线索很清晰。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叙述自己喜爱交友、害怕孤单的特点,不仅简要叙述了自己与一个沉默寡言的同学的交往经历,而且还说明了自己孤单的时候是如何度过的,读来让人忍俊不禁。在诚恳的叙述中,渗透了自己真挚的情感。(莫如凡)
我是谁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杭州人,会一口不太标准的“杭州话”。我是一个“幸运的人”,于2004年2月29日出生,四年一次生日的人是不是特别金贵啊!
和普通人一样,我拥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和一张嘴。小时候爱看书,所以鼻梁上早已架上了厚厚的眼镜,这副眼镜似乎见证了我好学的一面,让我光荣地归入“书呆子”的行列。其实,比起书呆子这个称号,我更喜欢在运动场上奔跑的感觉。
我热爱运动,什么球类都会一两下。我喜欢篮球投中时完美落篮“咚”的一声,喜欢羽毛球挥拍时“啪”的一声,喜欢乒乓球“乒乒乓乓”的声音,但是我最喜欢足球,因为踢球需要靠团队的力量。我想,也许在足球球场上方能深刻领略到“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难断”的独特境界吧。足球,它带着我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在绿茵场上能一起打出漂亮的配合。
我也是一个两面人,我在学习上总是大大咧咧,不像在足球场上那么沉稳,数学会出现计算错误,英语会出现语法错误……我想,应该是自己的修炼还不到火候,这可是我从足球训练中领悟出来的。
我可以在球场上竭尽所能,为了我的梦、大家的梦拼搏,也可以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读书,虽然我的成绩还不是十分理想,但我享受着“动得起来,静得下来”的美誉。
我就是我,自己喜欢的事情绝不放过,不喜欢的事情也不会强求自己去做。
我是谁?在100个人眼里也许会有100个答案。
而“两面人”则是我给自己的答案。(王嘉颖)
老师评语
一个闰年特殊日子诞生的孩子,还的确与众不同,上苍给了她独一无二的潇洒个性,而她自己给自己定性为两面人,即既喜欢看书,也喜欢运动。作者的笔触极其淡然,印证了文如其人的不变法则。(沈旭珍)
第二题作文:家人小传
题目要求
你和家人朝夕相处,但你知道他们的生日、爱好和经历吗?请为你的一位家人写一篇小传。不少于500字。
写作提示
1.与你要写的家人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他的生活经历。记录交流中了解到的人生重要事件,是写作的第一手资料。
2.既要有概括性的介绍,也要选择几个重要事件,描写言行细节,使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切记多用叙述,常用概述,具体描写要适度。
3.写完后给传主看一看或读给他听,听听他的意见,做些修改。
习作例文
一双手的故事——回忆母亲
如果说父亲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的话,那么母亲便是顶梁柱下牢固的地基。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一直都是用一双手去劳作。这双手,饱含了太多的辛勤与心酸。这可能是我所经历不到的。
母亲出生在淮河岸边的一间破旧砖瓦房中。瓦房外是郁郁葱葱的树林,金光灿烂的麦地,不远处还有半绿半黄的草地,时而可见遍地的牛羊群。
母亲是勤劳能干的。她自幼与外婆一起耕地种菜。母亲看似娇小柔弱,却能扛着锄头拉起牛车,有时甚至还能背动一大捆柴。母亲小的时候,没少做过苦活儿,在别家的小孩都在叫苦喊累时,母亲依旧在埋头干活,那双小巧稚嫩的手始终停不下来。
母亲在读小学时,家中多了几位“新成员”,他们与母亲一样,对待这个世界还是懵懂,只有静静等待时间将他们改变。母亲的生活还是千篇一律。每天当鸡发出第一声鸣叫时,母亲就领着羊妈妈和小羊羔去呼吸新鲜空气了。当别的孩子都背着书包嬉笑打闹时,母亲已经解开了拴着牛儿的麻绳去放牛了。一路上,母亲还割了一大把猪草,回去喂猪。到了晚上,母亲经常在羊堆里写作业,那双逐渐成长的手,有着动物皮毛的气味。
母亲是吃苦耐劳的。因为家庭经济窘迫,母亲不得不提前结束她未过完的初中生活,同亲戚一同去往北京工作。母亲开始北漂,在那个她丝毫不熟悉的大城市里尝试着各种苦力活。搬运车子的零部件,在饭店里洗碗刷锅,在烧烤摊串肉串……这些活母亲都干过。虽然那时老板总看不惯母亲是个乡下人,尽让她干累的活儿,但母亲没有一句怨言。那本该握着笔的手,渐渐地粗糙了。
母亲是顾家的。当她第一次抱起我时,她真的是一个母亲了。随后两年,母亲有了第二个孩子,也就是我的弟弟。才刚二十出头的她,面对我和弟弟每天的吵闹,她并没有表现得不耐烦。虽然母亲那时体弱多病,可还是把家中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但那双手,失去了本该有的美丽和青春,饱受着岁月的洗礼。
母亲常说:“少说话,多做事;少用脑子空想,多用双手去劳作。”一双手,操控了母亲平淡的一生。或许从手中能看到过去,岁月的印记烙印在深深的掌纹里,勾勒出平凡而伟大的心。(王鑫)
老师评语
作者选取母亲生活经历中最有代表性的几个片段,以母亲的双手为线索,串起母亲的一生,写出母亲的勤劳能干、吃苦耐劳、周全顾家,人物特点明显,形象鲜明,甚至可以视作母亲他们那一代人的缩影,有历史厚重之感。就语言表达而言,文章语言平实如话,但字里行间饱含深情,看来深受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的影响。(何岳芳)
奶奶的土地
我的奶奶八十多岁了,算一算也是一位出生在解放前的老前辈。也许是那时家境不富裕,人口又多吧,奶奶几乎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
爷爷在“单位”里,所以所有的家务及农活奶奶一人承包。每天,她天刚蒙蒙亮就起床了,种田、种菜、喂鸡、喂猪,还要做饭。奶奶这样整日忙碌着,爸爸他们兄弟姐妹六个自然要帮忙,但一到开学,常见奶奶一人既要种田又要做饭,还不要别人插手呢,说是怕他们耽误学习。
农村的生活自然艰苦,可是由于“奶奶出马,一个顶俩”,也就这样过了下来。我常听爸爸说,奶奶做的饭菜色、香、味俱全。那时候油少,调料也没有什么,顶多是自家种的那一畦辣椒,可奶奶却能把一顿饭做得使一家八口吃起来有滋有味。
奶奶劳动惯了,一刻不与土地打交道便不舒服。
上次奶奶来杭州,没待上多少时间就坐不住了,一直絮叨着:“今天都农历谷雨了,我是农历春分时来的,都快一个月了!家里那两畦地要种白菜和花生,要不就种包心菜。”老惦记着她的土地!爸爸知道她的心思,就特地找了块菜地带奶奶去看。见到土地,奶奶瞬间就打开了话匣子。这是什么菜,那是什么菜,一五一十地说得清清楚楚,一个都不落下。离开的时候还依依不舍地回头看了又看,仿佛瞬间就回到了老家似的。
奶奶的勤劳习惯,使她年逾八十的身体还很健朗,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她依然坚持每天侍弄她的土地,不管儿孙们怎么劝,仍不辍劳作。奶奶年轻时,也许真的有忙不完的活儿,当她慢慢老去,对待她的土地,又是另一番滋味了吧!
奶奶度过的那些岁月,平淡又轰轰烈烈。一位普通的人,侍弄了一辈子不普通的土地。(胡梦妮)
老师评语
作者仔细观察奶奶的言行,在全面了解奶奶生活经历的基础上,选取奶奶与土地的联系作为重点来突出奶奶的个性特点,表现奶奶对土地的深爱。在记述奶奶言行的时候,选取“今天都农历谷雨了,我是农历春分时来的,都快一个月了!家里那两畦地要种白菜和花生,要不就种包心菜”和“离开的时候还依依不舍地回头看了又看,仿佛瞬间就回到了老家似的”这种非常能凸显个性的细节描写,使奶奶的形象跃然纸上,鲜活生动。(何岳芳)
父亲小传
1973年3月2日,父亲出身于江苏省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有六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小。因为家里人口多,爷爷实在是供不起六个孩子同时读书,父亲小学还没毕业就已经在田里工作了。
我的父亲非常坚强。1996年爷爷的去世与1998年奶奶的去世,这对父亲来说是很悲伤的事,但据说父亲没有哭。爷爷奶奶的去世,让父亲和他的兄弟姐妹们意识到在农村没法生存下去了,于是在1999年,兄弟六人一同到杭州谋生。他的三个姐姐干的是环保工作,两个哥哥当了保安,而父亲选择了送水,直到现在,父亲还是坚持着这个工作。
刚来到杭州,人生地不熟,送水只能跟着别的师傅。那个时候,父亲一个月的收入非常少。困顿的家境使得父亲很早就辍学了,他认的字很少,也没几个字会写,只能用他可怜的“脑细胞”将杭州大部分路线、路名都记下来。刚开始单独送水的时候,他经常会认错路名走错送水的地方。
担任保安工作的大伯想让父亲也去当个保安,这样起码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和工资,但是他就是没有去,他就是觉得送水做得好,会因为自己多劳而多得。记得他和我说过,他那时候为记路线、路名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将走过的路都记下来,标上自己记得的拼音,还画下简单的路线图。我真的非常心疼他当时的艰苦。但现在,他在我的眼里更是一个“杭州导航”,不管到哪里都知道路线。
艰辛的送水生活,就这样过了两年,父亲迎来了他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那就是遇到我的母亲。他们一见钟情,情投意合,相识没多久就领了结婚证,然后2002年生下我姐,2004年生下了我。
结婚后的生活非常和谐,父亲在回忆的时候还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他在外面打拼,母亲在家烧饭照顾孩子。
生活中的父亲非常乐于助人,特别是住在家附近的老爷爷老奶奶,只要找他帮忙,他总是会停下手头做的事去帮助他们。他们总是会亲切地叫他一声“小王”。记得有一次,我拿出试卷让他签名,父亲拿起试卷刚要看错题,就有一个奶奶过来说:“小王,我家水管坏了,能不能来帮忙修一下?”父亲“嗯”一声,放下试卷和准备签名的笔就跟着奶奶走了,连签名都不管了。我在旁边看着,一脸懵:“说好的签名呢?”
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我和姐姐学习上的期望,他常常和我们感叹没文化的苦,遗憾幼时没有多读书,正因为这样,他希望我们读好书的愿望就更强烈了。(王瑞)
老师评语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愿意把自己贫苦的家境抖出来让别的同学知道。这个虚荣浮躁的社会,很多孩子都学会了爱慕虚荣,但王瑞同学不是!他是父亲的孩子,对努力着的鲜活生命有着深深的敬意。他是那么珍惜父亲的努力付出,他和父亲一样珍惜眼前的安稳生活。他看到了父亲的努力的意义,他以父亲为骄傲。
文字虽然朴实,但对于这样的文章,对于在生命线上挣扎着站起来的人而言,质朴就是最真实也是最打动人心的力量,足矣!(沈旭珍)
我的父亲
虽然我不是一个乖小孩,但在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打过我,骂过我,在我犯错时也只是絮絮叨叨地教育我。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耐心与待人的温柔,那是因为父亲活成了我的榜样。
父亲每天要做很多事。本该属于女人做的事,他都做。早晨起床,打扫大屋小屋,里屋外屋,各个角落都不放过,打扫完后再去上班。傍晚回到家,只要家里不太脏,就坐下来看看电视,抽根烟。我曾说过不让他抽烟喝酒,可他每次只是点下头,说不抽了不抽了,可下次还是会抽。
我的父亲很关爱我们。每次有好吃的,他都是让给我们三个孩子吃,自己总是找各种理由说不吃。我拿他也没办法,逼他吃,他最多也只吃三四口。
我上幼儿园时,有次母亲和哥哥姐姐都回老家了。我与邻居家的一个小孩玩,不幸被大风吹倒的木板砸断了脚趾,父亲把我送到医院进行救治。绑上石膏后我没法坐电动车,父亲就一路抱着我回家。虽然我当时不算重,但毕竟有很长一段路,把父亲累得气喘吁吁。
随后的挂七天盐水,很多时候,我清醒着,但是父亲因为劳累,常常坐在我身边就睡着了。但是我从未听到父亲的抱怨声。
父亲就一直那么爱着我,从未变过。(蒋子娟)
老师评语
在蒋子娟同学的笔下,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仁慈的、爱孩子的人,就和天下许许多多的父亲一样。她在回忆父亲的往事时,掺杂了许多自己的情感进去,除了对事件的叙述之外,还有许多真实的细节。因为父亲的言语不多,很多时候都是通过他的神态、行动来表现的。作者笔下无微不至的父爱,正是父亲本人一生的选择,记录了这些事,也就记录了父亲的一生。(莫如凡)
平凡而不平庸——记母亲
她长得不算高,身材微胖,眼睛亮亮的,鼻子高高的,嘴唇红红的。脸上总是架着一副红色方框眼镜——那是父亲在她生日时买给她的。或许是因为经历了太多,她脸上已有许多连粉底也难掩掉的皱纹和斑驳。
她的出身不算优越,只是余姚一个小村的农民家。父母种了一辈子地,到后来,为了地,还放弃了陪她去杭州工作的机会。也因为出身于农民家里,她天生对物质就没有什么追求——只求吃饱穿暖。当身边的朋友已经苹果手机快凑齐一套,各种牌子的包包快要塞满柜子的时候,她依旧用着已被摔了无数次却依旧坚强的那个手机,背着父亲三年前给她买的已经掉漆了的包。
她的学生时代,是在浙江大学和父亲一起度过的。
据母亲讲,当时父亲虽然算不上校园风云人物,但也有很多女生喜欢。
于是啊,母亲怕自己不够优秀,就每天起早去图书馆占座,一看书就是一整天;父亲想报考公务员,母亲就时时留意那些招聘公告;父亲文笔好,经常在校报上发表文章,母亲就开始学习写作……她大概是真的很爱很爱父亲吧。
后来毕业了,他们没有选择回家,而是留在了杭州。父亲选择了继续修学读研,而母亲选择了先一步进入社会闯荡。
刚开始,母亲因为普通话不好,吃了许多苦头。有一次打招聘公司的电话时,她因为习惯了在说话前加一句老家的方言被对方认为态度不端正,冷漠的寥寥几句后便被挂了电话。那之后,她很努力地学习普通话,一本厚厚的汉语字典竟被翻得散了架,拼音字母她也死死地记——虽然真的很难,虽然真的很累。
那段时间,她过得很不好。和父亲租住的小屋只有二三十平米,仅仅容得下两张床和一张桌子。因为房子太小没有洗手间,她要穿过一段长长的走廊才能到公用洗手间。早饭为了省钱,每天早上都去买楼下小吃摊一块一个的菜包。有时偶尔吃上一顿三块钱的早餐,她就已经心满意足。
日子终于熬出了头,她找到了工作——在朋友父亲的公司做会计——那对于大学修了管理的她并不简单。
再后来,就有了我。不知是操心还是什么,她开始冒白头发,脸上的褶皱也像古人在木头上刻下的用于记录时间的条条杠杠一天天增多。但是她总是带着笑,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
她的学历在硕士博士一大把的今天并不算高,但她从没放弃过学习。我有了手机后就很少碰书,但她只要闲下来就在看书。我从幼儿园开始学琴,她就这么陪了我八年;我的数学一天天变难,但她还是坚持和我一起看辅导视频,一起记笔记;我喜欢出国旅游,她就每天早起,在叫醒我前背十分钟的英语单词。这些小小的点滴,是她爱我的痕迹,也是她不断学习进步的脚印。
某天我问她,人生中经历过最刻骨铭心的难过是什么。她想了很久,当空气都快要停下的时候,她又笑:“没有啊。”
她就是那样啊,每天都像看透了世事似地笑着,好像一株山顶上的野百合,静静地开着,无论春夏,无论秋冬。
她说她是个平凡的人。在我看来,她平凡,却并不平庸。
这就是她,我的母亲。(叶嘉许)
老师评语
本文结构清晰,按照母亲求学、工作和为人母三个阶段,娓娓道来。每段都列举了具体的事例以衬托母亲的淡泊、勤勉、知足、慈爱、谦虚等品质,种种品质都紧紧围绕主题“平凡而不平庸”,真实感人。作者选择的材料真实细腻,语言质朴自然,语言风格与主题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白引)
第三题作文:同学小传
题目要求
用欣赏的眼光观察身边的同学,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选择一位,深入交流,为他写一篇小传。不少于500字。
写作提示
1.要了解自己想写的同学的个性特点,更要尽可能理解其内心世界。
2.不要面面俱到,写作前一定要想好主要表现这位同学哪些方面的特点,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然后根据要着重表现的特点,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言行,切忌平均用力,写得面目不清。
3.写完后,可以全班合作举办一次主题为“我们”的小传展览。
习作例文
阿怂小传
传说在杭城清泰,有一女子,甚惧球,亦恶体育,但心悦美术。此女子江湖人称——宋阿怂。
公元2018年3月×日体育课上
体育馆内传来“嘣嘣嘣”的篮球声,其中却还夹杂着两三声尖呼。这“噪音制造商”就是我们的阿怂同学。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一人抱一个篮球,对着篮筐练习着投篮,这好一幅美景,却被她一下给破坏了。她总是出现在队末,投篮的人中找不到她的一抹身影。阿怂听着球发出的一阵阵声音,头越埋越低,都看不见了。这时,体育老师的声音传来:“你怎么不投篮?”于是,阿怂被“逼上梁山”,眼一闭,腿一蹬,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球筐方向砸去,紧接着缩头缩脑地踏着小碎步跑了。这一砸倒好,后面同学可惨了,被弹回来的球砸了个满怀。于是,阿怂一战成名,得了“阿怂”这雅名。她的球被誉为“投向众人的原子弹”,还一砸一个准。
公元2018年4月×日操场上
这次体育课,老师让我们跳台阶。大部分同学都是一下跳两层。由于第一层台阶略低,所以一些同学就踩着第一层台阶跳上第二层。按照本文的套路,聪明的你应该猜出在这些人中,就有阿怂。她迈着轻快的步伐先走上第一层台阶,再如同仙女般纵身一跃,仿佛飞天一般。一旁的老师满脸黑线,还夹杂着几声乌鸦叫。
接下来,我们的“怂仙女”像小鸡一般,被老师拎着领子,站在最下面,逼着跳两层。老师:“一,二,三,跳!”阿怂身体向前一倾,脚却没有离开地面。“老师……我不敢……”反复几次,她好似下定决心:试一下,大不了就是摔个狗啃泥嘛,死不了的!“三,二,一!”她跳上去了!全场好似她获得奥运冠军一般,沸腾起来。“我做到了!”她兴高采烈地说,“我阿怂不怂了!”
公元2018年×月×日爱心贸易街上
阿怂作为宣传委员,对于这次活动的海报极其重视,大笔一挥,刷子一刷,一幅星空就好了,颇有大将风范。
于是贸易街上出现了这样的对话:
同学们:“小美女,来看看我们的东西吧!”
路人甲:“这海报不错,怎么卖?”
路人乙:“还是这海报好看啊!”
于是,下次贸易街上,你会看到某怂拎着水桶,提着水粉,铺上纸,拿起笔,吆喝道:“星空画私人订制哦!买两张还送大师签名哦!”
此乃阿怂趣事,愿阿怂永远不怂!(高雨婕)
老师评语
这是一篇课堂作文。小作者截取校园生活中的精彩镜头,娓娓道来。三个镜头,三幅画面,写法各异,互有侧重。人物的语言和神态富有个性,充满生活气息。事情很普通,却集中表现了同学的形象。语言虽带调侃却充满善意,读来令人忍俊不禁。(沈文琴)
“你好,鹤立鸡群的你”
——致傻体委
走失儿童,是大家最渴望找到的孩子。这不,在我们班就有一位疑似走失儿童——张××。
为什么称他为“走失儿童”呢?原来是因为他的头顶上有两个漩涡!(注:本人之前多次在寻人启事上见到寻找头上有两个漩涡的孩子。)毕竟拥有两个漩涡的人还是很少的呢!
他的相貌很是突出。又细又长的脖子上,安放着一颗小小的脑袋,就像长颈鹿一样。这样的外貌虽然不是特别美观,却是有很大优势的。坐在那不动,只需转转脑袋,便可以如灯塔一般扫射全班,抄答案倒是挺方便。
他长得很高,虽然与我一般大,却是显得“异常的成熟”。
记得有一次几个同学约好去市民中心的自修室写作业。几个性子急的就先上去了。可是过一会儿,却又灰溜溜地下来了。
“那儿的保安拦着我们,说我们是小孩,得要成人陪同。”
“敢拦我们?走,上去看看。”
张××带着黑帮老大的气势走进了自修室。可这回保安连看都没看我们,就走到别的地方巡逻了。
看来,保安是把高高大大的体委当家长了呢。
也就是因为他的“体格”,所以他被我们推选为体育委员。但是他经常带错操,看起来傻傻的,所以我们也常叫他“傻体委”。
人不可貌相,他的动手能力可是超级厉害的。他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记得前段时间的手工周,我报了电子,那是我第一次接触这方面的活动。
我做得很慢,怕一不小心伤着自己,又毁坏了作品。但张××不一样,在我零件都还没有全部装上时,他的作品就已经可以使用了。但张××并没有骄傲,而是开始帮助其他同学。张××还特别有集体意识,我至今仍记得他说过的那句话:“帮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弄好后,再去帮助别人。”
他是我们那个傻傻的体育委员,他是那个每天为我们提供欢声笑语的人,他是我们班永不可缺少的一分子。(黎梦芯)
老师评语
人物外貌描写很出彩:“又细又长的脖子上,安放着一颗小小的脑袋,就像长颈鹿一样。”呼应文章题目“鹤立鸡群的你”,而且,“安”字写出了人物脖子长、脑袋小的特点,让人忍俊不禁。
用欣赏的眼光看同学,发现了看似傻乎乎的体委,有着一颗乐于助人的心,还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黄晶)
嘿,老谭
明亮的双眼,一丝不苟的发型,安静的个性,是我对谭××的最初印象。
后来,谭××成了我最要好的朋友。她是一个典型的好学生,个子不高,成绩却不知比我高多少。明亮的大眼睛更是使我羡慕。唯一让我欣慰的是,老谭的体育稍“逊色”于我!
说起来,我俩认识纯属“巧合”,因为我们有一样的好友,所以我们也就渐渐“混”在一起了。
她简直太安静,总在课余时间一遍一遍刷新她的题库,八头牛都不能把她从座位上拉下来,好像作业从来都写不完似的。于是我才明白努力的学霸和“努力”的学渣,其中不可跨越的深崖到底填充的是什么。
老谭总是“呆萌呆萌”的。
在冬天刚飘来几天时,老谭总能感觉得到。不是因为别的,她手上大大小小的冻疮就能证明。我经常调侃她手上的冻疮要破“皮”而出,她无奈地苦笑几声。后来,在冻疮真裂开一道口子的时候,她竟然还能没心没肺地调侃自己的手。
大概是受了我的影响,老谭的自我调侃功力见长,还记得当时她自己说了句:“你们家老谭,越长越矮。”让我们笑了好几天。可见,她也不是这么“呆”的。
周一,我和同学一起找老谭,愣是找了半天没看见。后来在宽阔的街道上看见了老谭专属的蓝书包时,大家都不敢认她,因为——她剪了短发!一向发型不能出错的老谭看见大家惊讶的目光,脸上泛起了两朵火烧云。对新发型不适应的不只是我,还有她自己。
一出教室门,每隔一会儿,她就小声地问我:
“我的刘海是不是分叉了?”
每次“善良”的我都以认真的目光看着她:
“并没有。”
其实,老谭的刘海,在她剪头发的时候就剪歪了。算了,还是让她安心一些吧!
不得不说,老谭总让我对她的印象一遍遍刷新,这使得她在我心中变成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好友,一个有趣又可爱的朋友。(燕萧阳)
老师评语
本文语言生动,活泼,有趣,幽默感十足。
对人物的外貌描写生动形象,突出了人物个性,选取的事例也十分典型,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更难能可贵的是写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谭的安静,老谭的执着,老谭的调侃,老谭的自我“突破”,都在作者略显辛辣的调侃中,一层层地向读者展示开来,如同剥洋葱一般,每一层都不同,但又好像似曾相识。(黄晶)
张扬超小传
张扬超,我的一位朋友。人如其名,好“张扬”,我也常常损他为“超张扬”。具体生日,我不太了解,只知其出生于“万圣节”。无怪乎他那么有趣,原来他出生就是一个“怪咖”!
他在我印象中,一直很高,也许是生来就很高,所以一直都是队尾的常客。一般人看来,一个过高的人,多半有点“冷”,毕竟“高处不胜寒”嘛!可是,当你了解他后,你会发现他不但不冷,反而有点“热”。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是同学,到现在已经认识八年了。
小学有一次运动会,他的脚因为受伤了,所以就请了病假。轮到我们班上场时,我看他脚受伤了,就打趣道:“你都伤成这样了,就不要跟我们去‘送死’了。”他一点也不在意,只说了一句:“我可以给你们加油啊!”我们做坐位体前屈的时候,他就站在一旁,和我们开玩笑,缓和了我们紧张的情绪。跳绳、跑步时,他主动要求我们把衣服给他,由他拿着。这或许只是一个小事情,可是在我们几个人心中,再一次响起“我们是一个整体”这一响亮的声音。
到了中学,我们要跑1000米。有一次我得了重感冒,跑完后身体有些不适,所以就在终点线旁坐着休息了一会儿。之后,我向着教室缓慢走去,他也一直在旁边跟着我。进教室后,我一屁股坐到凳子上,又慢慢趴到课桌上,心里很难受。他就在我身边坐下,一言不发。过了一会儿,他问我:“好了点没?”我没有力气回应他,只是微微摇了摇头。又过了一会儿,他又问了一次,这会儿我感觉好了点,就点了点头。他听后从书包里掏出一包咖啡,说是喝了可以让我快点恢复。
平常,我们关系比较好,所以经常拿对方开玩笑。一次,他拿到数学试卷时,叹了一口气说:“唉!短短一个礼拜,就拿了两个不及格,看来不是个好兆头,这个学期完蛋了。”我也在一旁应和道:“差不多,是应该让阿姨好好教训你!”他反驳道:“哼,我们两个半斤八两,就你还说我,你不就比合格高一分吗!”之后我们俩同时沉默了,又一起笑了起来。
他——张扬超!就是一个暖心,并且是一个爱开玩笑的人,甚至有的时候,他还有点“傻”。他是我的好友。(葛闯)
老师评语
葛闯同学用三件典型而具体的事件记录了同学张扬超的经历中有趣、暖心的部分,展示出他独特的个性与成长的经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文章结构分明,有对张同学身高、学校等基本情况的介绍,有对他的性格特点的描写。文章能够紧扣住张同学暖心和幽默的特点,据此选取能够表现他这些特点的事例,展现出他独特的性格特征。其中,文章开头将其出生日期的特殊性与其个性相结合,给人印象很深。(莫如凡)
金宇传
2004年的正月初六,黄山附近的一个医院里,一阵阵啼哭声划破天空,哇哦!一个叫“金宇”的小子出生了。
也许是因为在热热闹闹的新年出生,他生来便不大安分。他给人的印象,是一种好动的热情,是一种魔力,总能让全班的气氛嗨起来。同样一句话,从他嘴里溜出来,就逗得大伙儿笑咧了嘴,再配上小眼珠子骨碌碌转,那稀奇古怪的腔调,你不捧腹大笑真是难事。只要有他在,空气定是快活的。
他这种奇异的自带笑点的能力,还有一部分来源于他那与常人截然不同的奇思妙想。
军训夜里,蝉鸣不已,他会突然冒出一句“又到了动物们发情的季节”。印象很深的就是他的口头禅“不听,不听,王八念经”。从他嘴里冒出的应时应景的话语,有时候,还别说,绝了,不得不令人赞叹道:“奇才奇才,佩服佩服。”
除了与众不同的思维,他还有超常的模仿天赋。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学谁像谁”,夹着金氏独特的滑稽风味儿。比如说“二连七排”这个口令,他就学得惟妙惟肖,停顿得恰到好处,厉害厉害。体育课上,赵老师因为他讲话,罚他一直说“我喜欢讲话,我要不停地讲话”。他讲出来,那叫一个绝!赵老师哭笑不得,好一个臭小子。
哎!老师们在他面前总怒不起来,因为他笑起来就有一种搞笑滑稽的自成一派的面相。小眼皮底下眯成缝的小眼睛,时常飞扬着的眉毛,有的是精神气儿呢。
语文老师布置一项找报纸的主标题的作业,他找的题目,别具一格。他打个游戏看个直播,都能把系统语音学得十有八九得像。英语课上老师问他一个生词,原本是想让他好好听课,考验他一下。问他“double”是什么意思,他立马就回答出来了;又问“triple”的意思,又回答出了。老师说看来他知识面挺广,他倒是好,说游戏里学的,“doublekill”,双杀嘛,让老师颇为无语。不过,他的这种小聪明在日益加深的学业面前,渐渐地不好使了。
作为他的同学,我总埋汰他机灵劲没用对地方。皮呀,还经常怼老师呢,厉害的是还怼得有理有据。老师说东他偏向西,说话既嚣张又带点痞味儿。
老师训他,他有一副“我不听,我不听”的神情。八年级以来的他,已经开始尝到了性格过于调皮,学习不够踏实的副作用了。这几日的他,过得特别安静,我以为呀,好事!
但他待同学,是极为真诚,不管什么事,能帮绝对帮。为人大方,不小家子气,率真爽快。平时借个东西,也从不打回票。(朱奕昀)
老师评语
作者用了口述式的言语,把生活中聪明、幽默、调皮、爱抖机灵、有模仿天赋、不够踏实、在似懂非懂之间成长着的金宇同学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人物鲜活有温度。
作为他的同学,能够用清醒的姿态读懂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的传主,实在难能可贵。传主的正能量,没有夸张的渲染;传主的不足之处,带有含蓄的批判,作者的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沈旭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