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3.1.1 信用的定义及特征
1.信用的定义
信用(credit)一词源于拉丁文(credo),原意为信任、相信、声誉等。它包含遵守诺言、诚实守信等内容,这是一般意义上的信用概念。但经济学中所讲信用专指借贷行为,这种借贷行为包括商品赊欠和货币借贷,它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其基本特征是商品或货币的所有者以到期收回本金和取得利息为条件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使用权成为债权人,而获得商品或货币使用权的一方成为债务人,到期有义务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所以,信用的本质是债权与债务关系,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运动。信用有以下四大要素:
(1)信用关系。信用作为一种交易关系,有明确的行为主体,他们通过实物或资金融通,形成债权与债务关系:出借商品或货币者为授信者,即债权人;接受商品或货币者为受信者,即债务人。
(2)信用标的。信用标的就是信用交易对象,它是商品或货币。没有信用客体就不会产生经济交易,因而也不会有信用行为发生。
(3)信用载体。信用载体是确定信用关系存在的媒介物,也即信用工具。信用关系虽然可以通过口头方式来确定,但它容易引起纠纷,不利于判断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只有书面签约才便于确认和执行,并具有法律效力。
(4)信用条件。信用条件主要指借贷期限、数量、利率水平等规定。借贷与偿还发生在不同时间阶段,借在前,还在后,且偿还金额要大于借入金额,形成价值增值。
2.信用的本质特征
信用的本质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信用是有条件的借贷。信用不是一般借贷,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前提条件的借贷。它不同于财政收支、各种馈赠、各类罚款、各项赔款等。因为后者都不需要偿还,也不支付利息,是无偿的价值单向运动。在信用关系中,贷者将货币支付给借者,并没获得对等价值,只获得要求借者到期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权利,只有借贷到期后才能实现权利,所以,信用的基础是借贷双方相互信任,双方互不信任不会产生信用关系。
(2)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借贷产生时,并没有进行对等的价值交换,贷出的货币或商品没有发生所有权转移,只是使用权的暂时让渡,到期后再收回所借出物品或资金。
(3)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借贷发生后,借者是债务人,获得资金使用权,但有还款义务;贷者是债权人,暂时让渡资金使用权,但有收回贷款权利。所以,信用是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暂时分离。
在借贷活动中,信用与债务共同存在,缺一不可。信用与债务是借贷活动这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任何时期的债务总量与信用总量是相等的。但有时人们以信用概念等同于信贷关系这是不妥的。“信贷虽然包含着授受信用两方面的内容,但它更强调授信人贷出款项并预期收回的权利;而信用则全面体现授受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可见,信用的范围远比信贷范围宽泛。
3.1.2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1.信用的产生
信用与货币一样,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不少关于借贷的记载。公元前300年,孟尝君在自己的封邑“薛”放贷取息,作为供养3000宾客的财源之一。有一年“薛地”歉收,很多人没交利息,他仍“得息钱十万”。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法典中关于借贷部分有如下条款:第89条规定,贷谷的利息达本金的三分之一,贷银则达五分之一;第117条规定,借贷期限为3年等。
信用是如何产生的?或者说信用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私有制存在是借贷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没有私有权的观念,就无从谈起借贷:付出不必讨回,取得也无需顾虑将来能否归还,相应的利息问题更不可能提出”。所以,由于私有产品的存在,一个人要获得别人的东西不能无偿取得,必须付出代价,得到后将来必须有对等的付出,即有借有还,否则就不可能发生交易活动。
(2)社会分工是借贷产生的必要条件。分工使人们拥有不同产品,每个人只能提供自身擅长生产的产品,而人的需要是多元的,这就产生了交换或借贷的必要。以自己所有换自己所无,或承诺以将来所有偿还现在所得。所以,分工是借贷产生的重要条件。
(3)商品和货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衡分布。时间上的分布不均衡是指在不同时期,不同人、不同企业占有货币或商品多少不一样。占有货币、商品多的人才有可能向他人提供出借,占有商品、货币少的人可以通过借入商品和货币来满足生产经营或生活上的需要,从而实现互通有无,互利互惠。空间上的分配不均是指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所有者占有货币或商品多少不一样,这种不均衡的财富分布,也产生了相互借贷的必要。可见,通过借贷,互通有无,实现共赢,为双方所接受。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的出现,商品、货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不均以及私有制的产生是信贷产生的重要因素。
2.信用关系的发展
信用关系产生后,从内容来看,最早的信用形式是实物借贷。实物借贷能直接满足借者的某种应急需要,它方便、及时、简单。但实物借贷的缺点非常明显:如在借与还的商品品质上、价值量上存在不一致性现象;如同样是谷物或水果,由于产地、气候不同,其商品的品质或口味就有差别。另外,实物借贷的价值比较也很困难。所以,随着商品、货币的发展,货币借贷越来越成为借贷的主要内容,并占主导地位。从借贷性质上看,信用主要有高利贷信用、资本主义信用和社会主义信用等形式。
(1)高利贷信用。高利贷信用也称高利贷资本,是指通过贷出实物或货币而获取高额利息的生息资本。高利贷信用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利率水平很高,剥削程度很重。
高利贷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提高,剩余产品越来越多,私有制产生了。由于社会分工不同,有些人专门从事生产劳动,有些人专事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包括对产品的分配活动。后来从事管理的人逐渐利用工作之便,开始占有社会生产的剩余产品,成为不劳而获的人,私有制和剥削也就出现了。由于社会财富占有不均等,为了维持生产、生活的正常需要,占有财富少的穷人就必须通过向富人进行借贷。由于当时生产力落后,可供借贷物品很少,而借贷需求又很大,因此,借贷利息必然很高。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小生产者的广泛存在是高利贷长期盛行的温床。小生产者的积累很少或者根本没有任何积累,经营能力薄弱,经不起天灾人祸打击,往往为了生产经营和生活需要,即使利息很高,也不得不借。此外,商品、货币经济不发达使得商品、货币供给较少,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商品、资金的大量需求。因此,供求关系的特点共同造成了高利贷资本利息很高的特点。
高利贷信用的特点表现在:
①利息率极高。在过去的中国,利率习惯按月计算。如月息3分,不计复利,年息高达36%。西汉景帝时,吴楚七国发动反对中央政府的叛乱,中央政府为了平定叛乱,需要借钱充实军费。当时由于战争胜负未定,许多高利贷者纷纷观望,只有无盐氏一家肯贷,但“其息什之”,即要求借1还10,可见利息奇高。
②高利贷信用具有非生产性。高利贷资本大多用于生活消费、交纳租税或满足统治阶级的腐朽生活需要,因而具有明显的非生产性,风险极大。
高利贷信用无论对生产还是生活均产生了极大影响:
①高利贷信用推动了自然经济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货币借贷成为主要形式,借者为了偿还到期债务必须为卖而进行生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然经济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
②高利贷信用阻碍了生产力发展。高利贷的食利性使生产者无力改进生产条件、生产工具和生活条件,导致生产力长期低下,社会进步缓慢。
③高利贷的剥削性显而易见。在高利贷盛行的社会里,会形成大量食息者,使不劳而获的思想和投机意识非常浓厚,这既不利于物质生产力发展,也不利于科学文化进步,最终导致整个社会失去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
在漫长的前资本主义社会,高利贷的作用是消极的,它不仅破坏了生产,而且使生产者负担沉重,具有寄生性、腐朽性。只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高利贷资本在客观上才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一方面,高利贷的盘剥造成了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了廉价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高利贷资本的长期剥削,积累了大量货币资本,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提供了充足资金来源。当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取得胜利后,高利贷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资本主义信用就逐步取代高利贷信用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
(2)资本主义信用。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职能资本家需要货币资本支持自身发展,但超过经营回报的极高利率是资本家无法接受的,因此,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始终存在代表新兴生产力的资本家阶级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高利贷斗争,斗争的结果是资产阶级以法律形式将利率水平加以限制。如英国1545年法案规定借贷的最高年利率为10%,1624年将其降到8%,1651年降到6%,1714年降为5%。这种较低利率水平极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当然,真正动摇高利贷垄断地位的则是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所创造的条件,即商品货币关系的极大发展必然形成大量货币资本,使迅速增长的借贷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①借贷资本的产生。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现代形式,是货币资本家为获得利息而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的形成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密切相关。在产业资本循环和周转中,由于各生产者经营条件不同,生产周期不同,经济效益不同,经营管理水平不同,因而会出现资本占有的不均衡,有些人会拥有暂时闲置资金,有些人会出现资金暂时不足。闲置的资金不能给资本家带来任何收益,这与资本的本性相矛盾,因而资本需要寻找出路。同样,有些资本家也不会让资金短缺现象长期存在,对生产利润的追求迫使资本家到处寻找资金来源。因此,这种双方寻找资金配置的过程就产生了资本借贷。
②借贷资本的特点。第一,借贷资本是所有权资本。货币资本家贷出的是货币资本的使用权,而所有权仍然归货币资本家所有。这时,资本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发生暂时分离,同一资本取得了双重存在:对货币资本家来说,它是所有权资本;对职能资本家来说,它是职能资本,通过投入生产或流通获得利润。但一定时期后,职能资本家必须把获得的一部分利润交给货币资本家作为使用货币资本的回报。第二,借贷资本表现为商品资本。在资本主义再生产中,货币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资本。作为资本的货币具有双重使用价值:一方面,货币具有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发挥购买手段职能;另一方面,货币资本家将货币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投资于生产和流通,使职能资本家获得了生产剩余价值的能力,此时借贷资本是作为资本商品出现的。第三,借贷资本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是G—G′,即贷出的资本,到期后带着利息返回。借贷资本不同于生产资本的运动形式:G—W…P…W′—G′或商业资本的运动形式:G—W—G′。第四,借贷资本具有拜物教性质。从表象上看,货币资本具有自行增值的能力,贷出的货币带着利息返回,利息来源于货币自身。但实际上,货币资本必须投入生产或流通领域才能获取利润,借贷资本的运动要依附于产业资本运动。如果没有产业资本运动,借贷资本运动也就无从谈起。借贷资本运动与产业资本运动的关系是:包括产业资本运动在内的借贷资本运动的全过程应该是:G—G—W…P…W′—G′—G′。第五,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借贷中,贷方出借实物或货币的目的是获取最大化的利息收益,借方借入货币投入经营也是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
(3)社会主义信用。社会主义信用就是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借贷资金运动。如果抛开资本主义借贷的本质属性,仅从价值运动的形式看,社会主义借贷与资本主义借贷在形成原因、表现形式、主要特征等方面相类似,是资金的双重付出和双重回流,以等式表示即:G—G…G′—G′。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们的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困难很多,资金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这就要求我们深化市场经济和金融体制的改革,充分利用国内外资金,为经济发展提供推动力。国家对宏观经济的管理不仅依靠法律、行政等手段,更要依赖经济手段。在各种经济手段中,如何用好信用杠杆意义重大,事关全局,涉及微观个体。它对聚积社会生产所需要资金,促进资金节约和合理运用,促进经济效益提高和增加人民福利都具有重要作用。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不仅积极利用外资,还鼓励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对外投资,以进一步增强我国综合实力。
3.1.3 信用的职能
从信用产生看,信用关系解决了不同货币所有者之间资金余缺的矛盾。因此,信用最基本的职能就是调剂资金余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等。它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集中社会闲置资金职能
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不同市场主体会同时出现资金不平衡现象,通过信用活动特别是利率杠杆把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借给资金紧缺单位,以保证国民经济协调有序运行。通过信用活动还可以把闲置在城乡居民手中的消费资金集中起来贷放给生产企业使用,变消费资金为生产资金,所以信用发挥了积聚社会资金、转化资金为资本的作用。
2.分配社会资金职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分配职能主要表现在对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如果分配对象是实物,属于直接分配;如果分配标的是货币,属于间接分配。在市场经济中,实物随着货币走,谁有了货币,谁就拥有了对物资的支配权,可以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另外,信用还可以对生产成果进行分配,如借贷中支付的利息就是对原有经营成果的再分配。
3.实现利润率平均化
信用手段调剂余缺的功能不是简单的分配,是按照经济规律要求,将资金从效益差、使用效率低的企业、部门和地区转移到效益好、效率高的企业、部门和地区,这种调配的结果是减少了前者占有资金数量,减少了社会资源浪费,增加了后者可用资金数量,提高了全社会资金利用效率和利润率水平。同时,资金调剂会迫使效益差的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盈利水平,竞争的结果使全社会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增进整个社会福利水平。当然这种作用的发挥必须以高度发达、完善的市场经济为条件,使利率及时反映资金供求状况,使资源实现自由流动。若没有完善、竞争的市场机制,利润率平均化的形成会受到阻碍。
4.提高整体经济运行质量
信用对经济的调节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在宏观上,通过信用活动调节货币流通规模、结构和速度,使其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如在银根紧张时增加货币投放,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在银根宽松时进行反向操作。通过信用活动可以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对国民经济的短线产业、瓶颈部门增加信贷投放,对长线产业、产能过剩部门收缩信用规模,使整体经济结构、产品结构实现优化、升级,实现协调发展。在微观上,通过信贷支持或不支持,多支持或少支持,先支持或后支持,促使企业加强运营管理,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学发展。
5.提供和创造信用工具职能
信用离不开载明债权与债务关系的各种工具,如本票、汇票、支票等。在各种信用活动中,以银行提供的信用工具最多,使用最广。这些工具有两大类:现金和各种票据,这些凭证都是在信用形成过程中被金融机构创造的。
6.全面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在现实中,各企业、各部门都和银行有联系。各企业、各部门、各地区的收支状况、资金流动都会反映在资金账户上。通过这些账户,银行可以分析、掌握各企业以及整个经济的运行是否合理,存在什么问题需要及时改进,以便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政策和手段,实现经济和谐、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