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货币的规定性

货币的规定性表现在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两方面。

1.3.1 货币“质”的规定性

从价值形式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到,货币是从商品交换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但货币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所以说,货币的本质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所以,货币“质”的规定性实际解决的是“什么是货币”的问题。

马克思曾指出,货币代表着一定的社会关系,但这种关系却采取物的形式表现出来。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不同社会形态下货币的共性;货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体现的生产关系是货币所具有的特性。

1.货币的共性

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有三个主要特征:

(1)货币最终也是一种商品。也只有它是商品才能发挥各项职能。

(2)货币是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自从货币产生后,所有商品的价值不再由另一种普通商品来表现,而是通过货币这种特殊商品来表现。任何商品只要能换取货币,该商品的价值得以实现,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得到社会承认,这为生产的继续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3)货币具有购买一切商品的能力。货币虽然来源于商品,但它不同于一般普通商品。货币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它成为财富的一般代表,谁拥有了货币,也就拥有了财富。因此,货币为整个社会普遍接受和使用,能和任何商品相交换。

2.货币的特性

货币在不同历史阶段体现着不同社会生产关系。在奴隶社会,货币大量掌握在奴隶主手中,因此,货币成为奴隶主购买奴隶的工具,货币反映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关系。在封建社会,封建地主以货币地租的形式剥削农民,它体现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关系。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货币不仅可以购买一般商品,而且还可以购买劳动力,因此,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也就成了资本家用来生产和占有剩余价值的工具。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服务于国家、企业和个人,体现了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当然,不否认在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中,仍然存在着商品生产的内在矛盾,甚至少数人会利用货币从事犯罪活动,但这些矛盾,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利用自身力量和适当手段加以克服和解决。

1.3.2 货币“量”的规定性

货币数量多少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不同时期出现的通货膨胀大多与该时期货币供应增长过快、过多有关。而某些失业现象增多、经济萧条的出现也往往与该时期货币供应下降相联系。可见,货币供给数量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货币“量”的规定性实际上是解决“货币是什么”的问题,即货币包含的范围及数量多少的问题。

1.西方学者的货币数量观

西方学者通常将货币定义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认为只要具备这两种职能的物品就是货币。这在金属货币流通阶段是不存在疑问的。但后来,随着银行券和纸币等代用货币的出现,以及再后来汇票、本票、支票等信用工具的产生,争议也就出现了。因为纸币、支票等也能充当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它们或多或少具有货币性。那么,货币的范围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各类学者各有不同认识。

第一类学者仅仅将通货看作货币。

第二类学者将通货和活期存款共同看作货币,因为通货与活期存款可以相互转化,二者具有类似性。如果用C代表通货,用Dd代表活期存款,用M1代表货币量,则有:

M1=C+Dd

第三类学者如克劳尔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有些信用工具如银行透支额、信用卡和旅行支票等也可以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也应看作货币。如果用T代表上述这些工具,则货币的范围应修改为:

M1=C+Dd+T

但有的学者对于将银行提供的透支额、信用卡、旅行支票等纳入货币范围的观点提出反对意见。因为使用银行卡透支所购买的商品最终要用现金或活期存款支付,因此交易媒介与支付手段是有差别的。而把透支额和信用卡所代表的货币量计算在货币范围内形成重复计算,因而并不可取。

第四类学者认为,货币作为一种资产具有贮藏职能,因此,全部银行体系的储蓄存款、定期存款也应属于货币范围,这是因为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活期存款及现金。如果用DS代表商业银行体系的储蓄存款,用Dt代表商业银行体系的定期存款,则以M2表示的更广泛的货币范围应修改为:

M2=C+Dd+Ds+Dt

第五类学者认为,在西方国家,除了商业银行能够接受储蓄和定期存款外,一些专业银行也接受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因此在逻辑上就不能把这些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排除在货币范围之外。如果用Dn代表这些专业银行的定期和储蓄存款等,用M3代表更广泛的货币范围,则有:

M3=M2+Dn

第六类学者认为,由于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许多金融工具具有相当程度的流动性,如各类债券、保险公司的保单、互助基金、股票等,这些金融资产在金融市场上都可以变现,它们与狭义货币相比只是流动性高低不同,也应包含在货币范围内。若用L代表上述这些金融工具,以M4代表最广泛的货币范围,用公式表示则有:

M4=M3+L

总之,关于货币范围的认定,目前学者尚未取得一致意见。但多数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把现金和活期存款作为货币的基本定义及范围,这是因为:

(1)货币的主要职能是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货币的贮藏职能属次要职能。

(2)作为交易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交易成本较低,而作为贮藏职能的货币交易成本较高。

2.马克思关于货币数量范围的观点

马克思在其经济著作中对货币范围的论述,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归结为狭义和广义之分。

(1)狭义的货币范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明确指出:“在商品世界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就是货币,并且“有一种商品在历史过程中夺得了这个特权地位,这就是金”;在《资本论》第2卷中,他进一步指出,“在这整个第2卷中,我们所说的货币是指金属货币,不包括象征性的货币、单纯的价值符号和尚未阐明的信用货币”。而在第3卷中他却改变了原先的表述,他这样指出:“我们这里所说通货的量,指的是一个国家内一切现有的流通的银行券和包括贵金属条块在内的一切硬币的总和。”由此可见,第1卷谈的货币仅指金,第2卷指的是金属货币,到第3卷是指硬币和银行券之和,货币范围逐步扩大。

(2)广义的货币范围。马克思认为,货币的形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职能资本家“要预付的资本必须以货币形式预付,并不会由于这个货币本身的形式(不论是金属货币、信用货币、价值符号或其他等)而消除。”他还进一步指出信用货币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银行券、汇票、支票,信用货币是一种象征性货币,而“用一种象征性的货币来代表另一种象征性的货币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样,货币可能采取的形式就具有无限多样性。马克思有时甚至把商业票据也列入信用货币范围。马克思之所以将货币范围作宽窄不同的划分,是由当时历史条件和商品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金属铸币流通,后来,随着商品经济扩大,出现了票据流通,因此,把票据流通纳入货币具有现实性。可见,马克思把任何时候都不受限制、可以稳定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金铸币视为流通的基础,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又根据实际不断发展货币理论,这是符合实际需要的、科学的研究态度。由于货币现象的复杂性,任何人都不可能对货币范围做出绝对肯定的划分,这是由客观实际情况决定的。

3.我国对传统货币量范围的片面认识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观念中的货币数量范围是指现金,或者将货币等同于“钱”,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片面的依据、理解了马克思关于货币理论的论述。依据马克思所说的通货的量是指一个国家内一切现有的流通的银行券和包括贵金属条块在内的一切硬币的总和,认为通货只包括纸币和硬币。

(2)机械地承袭了20世纪初期苏联的理论观点和实际做法。当时苏联不承认生产资料是商品,不承认为生产资料服务的非现金结算属于货币流通,把转账结算排除在货币流通领域之外,这种观点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做法。

(3)源于过去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时期,对资金管理非常严格,存款和现金之间不能自由转化,所以,存款货币也就不被看作货币范围。

片面的认识导致了实践的片面性,这表现在:

(1)由于不承认转账结算领域中的存款属于货币,实质上也就否认了该领域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存在。

(2)把衡量货币流通正常与否的指标只归结为现金流量的多少这一指标,现金流通数量多于社会商品零售额,就简单认为货币流通数量过多;相反,当银行回笼现金增加时,就认为流通中现金会减少,未能认识到这也可能是货币供给量增大的结果。

(3)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也仅仅将其归结为是现金流通量过多引起的,而看不到存款通货的膨胀或结构调整所形成的合理涨价部分,仅把通货膨胀与现金流通多挂钩。

实践证明,统一的现金流通不仅应包括现金,而应该是现金和存款货币之和。这是因为现金和存款货币之间在数量上互相转换,很难做出准确划分。

1.3.3 货币量的层次划分

所谓货币量的层次划分,就是把流通中货币按照流动性大小进行排列,分成不同层次并用一定符号表示的一种方法。划分这种层次的目的是把握各种货币的性质、运动特征及对商品流通的不同影响,以便中央银行制定有效的货币政策。

1.西方国家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西方国家对货币层次的认识,有一个漫长过程。19世纪上半期,西方大多数国家实行金银复本位制,当时发行的银行券就不被作为货币看待。尽管这时也有了银行汇票和银行支票的结算方式,但人们也未意识到可转账的活期存款就是货币。到了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期,各国中央银行相继成立,客观上要求中央银行对经济、金融情况有及时地了解和判断,在此情况下,人们才将银行券和活期存款也看成货币。到20世纪中期,世界各国普遍流行关于可转账的活期存款和纸币同样是货币,将各种其他银行存款也看作货币的观点。当今世界各国根据自身不同情况,公布了互不相同的货币供给量层次指标体系,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现主要介绍世界上几个国家的货币层次划分情况。这些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达程度上包括发达、中等发达和欠发达三个层次,在外汇管理方面涉及完全开放型和部分管制型两种,在地域上横跨欧、亚、非三个大陆。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情况能反映当今世界各国货币供应统计实践的概貌。

(1)英国关于货币层次划分情况。情况如下:

M1=在英格兰银行之外流通的现钞和硬币+英国私人部门的英镑即期存款

M2=流通的现钞和硬币+英国私人部门持有的在银行的10万英镑以下的活期存款+其他存款(一个月内通知银行提取的零售性存款)

英镑M3=M1+英国私人部门的英镑定期存款+英国公有部门的英镑存款

M3=英镑M3+英国居民持有的其他通货存款

PSL1=私人部门所持有的英镑M3+私人持有的国库券+私人在地方机构及金融机构的存款+纳税存款证+银行承兑汇票

PSL2=PSL1+国民储蓄证券+在住房协会、信托储蓄银行和国民储蓄银行的存款

(2)日本对货币供应层次划分。日本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统计分四个层次,分别是M1、M2+CDs、M3+CDs和广义流动性,其中狭义货币划分:

M1=现金+活期存款

现金指银行券发行额和辅币之和减去金融机构库存现金后的余额;活期存款包括企业支票活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通知即付存款、特别存款和纳税准备金存款。

M2+CDs=M1+准货币+可转让存单

其中,准货币包括定期存款,零存整取存款,非居民日元存款和居民外币存款;CDs是指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M3+CDs=M2+CD+邮政、农协、渔协、信用合作和劳动金库的存款以及货币信托和贷方信托存款

此外还有广义流动性,它等于“M3+CDs”+回购协议债券、金融债券、国家债券、投资信托和外国债券。

在上述各层次货币统计中,存款持有者包括非金融性公司、个人和地方政府。

(3)美国的货币层次划分情况。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由M1、M2、M3、M4等四个层次组成。

M1=流通中现金+活期存款+其他支票账户存款+旅行支票

M2=M1+商业银行发行的隔夜回购协议(RP)+隔夜欧洲美元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股份(MMMF)+在所有存款机构的储蓄和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在所有机构的小额定期存款

M3=M2+所有存款机构的大额定期存款+定期回购协议和定期欧洲美元+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股份

M4=M3+短期财政部证券+商业票据+储蓄债券+银行承兑票据

注:①是指财政部、联邦储备银行和横跨州内机构以外的硬币和纸币。

②是指在银行的无息支票账户。

③是指可转让提款单账户(NOW),超级可转让提款单账户(super NOW),自动转账账户(ATS),信用协会股金提款账户等账户的计息账户。

④是指存款机构的计息账户,每月开出的支票数额有限。

⑤、⑥分别是指发行的定期存单面额在100000美元以下和以上者。

在货币供应量统计体系不含外汇存款的国家中,美国最具代表性,它拥有高度发达的经济和金融市场体系,美元作为最重要的国际货币,其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高度开放,巨额游资成为货币供应统计的扰动因素,致使货币供应量与经济运行和物价之间的关系变得松弛,如果把巨大且不稳定的外汇存款添加到货币供应中,势必进一步弱化货币供应量的监测价值。

(4)欧洲中央银行货币层次划分。其货币供应量由三个层次组成,分别是狭义货币M1,中间货币M2和广义货币M3,其中M3是欧洲中央银行重点监测的指标。

狭义货币M1=现金+具有即时支付能力的存款,如隔夜存款是欧洲中央银行货币统计中流动性最强的货币,处于货币体系的最底层。

中间货币M2=在狭义货币的基础上增加了期限为两年以下的定期存款。

广义货币M3=在中间货币M2基础上增加了回购协议、货币市场基金(MMF)和货币市场票据,期限为两年以内的债券。期限超过两年的定期存款在广义货币M3之外统计并公布,作为一个参考指标。

(5)爱尔兰货币供给层次。划分情况如下:

狭义货币M1=流通中现金+可转账性本、外币存款

广义货币M3E=M1+本、外币储蓄存款+本、外币带利息可转账性存款

(6)埃及货币供给划分。由于经济、金融市场不发达,其货币层次划分相对简单。

狭义货币M1=流通中现金+本币可转账性存款

国内流动性M2=M1+外币活期存款+本、外币储蓄存款+邮政储蓄存款

2.我国货币供给统计口径

为了加强宏观监测,更好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根据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实际情况和国际通用的统计原则,199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指标。当时货币供应量分为三个层次:M0为流通中现金;狭义货币M1由M0和能开支票进行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组成,不包括居民的活期储蓄;广义货币M2由狭义货币M1和准货币(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组成。从1996年起货币供应量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对货币供应量范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M2。2002年初,随着我国金融统计机构范围的拓展,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统计进行了第二次修订。目前,我国对货币供给量的划分基本分为四个层次,经常公布的是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外流通的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现金加上企业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即广义货币供给量,是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

M1被称为狭义货币,流动性较强,是现实购买力,M2被称为广义货币,M2与M1之差被称为准货币,流动性较弱,是潜在购买力。M3是考虑到金融创新现状而设立的,暂未测算。截至2013年2月,我国广义货币供给量达到99.86万亿元,逼近100万亿元,居世界第一。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货币层次的划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提高成员国货币金融统计对风险的敏感性反映,增强不同国家之间主要金融指标的可比性,于1996年制定并颁布了《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Manual On Monetary and Financial Statistics),随后分别于1997年和2000年两次修改。《统计手册》为货币供应量统计提供了概念、框架体系和基本方法,是指导各国货币供应量统计的重要文件。在1997年版的《统计手册》中,对货币供应量统计的一般性原则、货币定义和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给予具体表述。

货币供应量统计的原则:货币在经济政策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中央银行在编制货币供应量时必须依据机构组织和市场特点,以满足政策制定和经济分析的需要。根据这一基本原则,各国在编制货币供应量时,主要考虑的应当是本国经济、金融特点,以实证分析为主要依据。

货币的定义:货币是金融中介机构的负债,包括流通中现钞、可转让存款和近似的公众金融资产。其中,金融中介机构主要指存款金融部门,金融工具包括以本币面值和外国货币面值两种。哪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被包括在广义货币统计中,应当通过实证性研究确定,在不同方案中选择与宏观经济变量——通货膨胀和名义经济产出——最具有密切关系的作为确定广义货币供应量统计标准。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是:

M0=现金,即本币流通中现金

M1=狭义货币,即M0+可转让本币存款和在国内可直接支付的外币存款

M2=狭义货币和准货币,即M1+一定期限内的(三个月到一年之间)单位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外汇存款+CD

M3=广义货币,即M2+外汇定期存款+商业票据+互助金存款+旅行支票

随着金融业在世界各国迅猛发展,货币概念有了很大程度地扩展,仅仅采用金融中介的负债已不能完全反映货币内容,也不能涵盖所有成员国的货币构成,在这种情况下,1997年版的《统计手册》对货币和货币分层的定义已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因此在2000年版的《统计手册》中,取消了对货币和货币分层的定义,转而采用更为原则和笼统的方法规范货币供应量统计。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我们不能确定哪个层次的货币总量指标是真正的货币,如果各货币总量指标走势一致,无论根据哪个层次指标来实施货币政策其结果会大体一致。这样,就不能确定货币层次这一事实不会给实际工作造成损失。但如果根据各个货币层次总量制定的政策造成完全不同的结果,这会给我们的决策带来极大困难和迷惑,从而给实际工作带来极其不同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