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和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一样,宏观经济学也经历了萌芽、产生与发展演变的历程。可以把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宏观经济学的萌芽。从17世纪中叶到1936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发表以前这段时间,是宏观经济学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没有宏观经济学的概念,但出现了对国民经济整体进行研究的宏观经济分析及宏观经济政策,而且,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理论没有严格区分开。第二阶段,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从凯恩斯的《通论》发表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这段时间,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完善时期,其主要特点是形成了完善的宏观经济体系。第三阶段,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是新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理论无法解释经济“滞胀”现象,出现了以新自由主义为代表的宏观经济理论。
1.2.1 宏观经济学的萌芽
在古典经济学中,尽管没有宏观经济学这个概念,也没有形成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但是,许多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在1662年出版的《赋税论》中研究了税收对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税制、增加税收和促进贸易的主张;他在1690年出版的《政治算术》中对一个国家国民财富的构成及其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威廉·配第在1691年《献给英明人士》中首次对英国当时的总产出和国民收入进行估算。
【知识链接】
现代国家在16、17世纪开始成形。它们的起源千差万别,这些国家一旦成立,就试图加强内政,并在外交事务上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由政府雇佣的官员或官僚取代了旧有的封建领主和骑士,陆军、海军和内政需要几百万。于是问题变成——上哪儿找这笔钱?
金、银在中世纪是稀有商品,美洲大陆的发现和秘鲁矿产的开发利用改变了这一切,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贵重金属通过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流入欧洲。16世纪欧洲产生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学家,他们发展了一套在其看来十分健全并对各自国家极端有利的国家致富理论。他们由此而相信,国库或银行储备着大量现金的国家同时也是最富有的国家。既然金钱意味着军队,富有的国家顺理成章也是强大的国家,可以统治世界上其他地区。人们称这种体系为“重商主义”。在实践中,“重商主义”是这样发挥作用的:国家欲得到最大的贵重金属储备,必须占据有利的出口贸易位置。如果本国对邻国的出口量超出其对本国的出口量,其欠本国的钱,不得不用他的金子偿还,因此形成了本国赢邻国输的局面。由于信奉这条宗旨,17世纪几乎所有国家的经济计划都大同小异:①尽量多地占有贵重金属;②鼓励对外贸易优先于国内贸易;③鼓励把原料变为可供出口产品的工业;④鼓励人口增长,因为工厂需要劳动力,一个农业的社会无法提供足够的劳工;⑤由国家来监督这一进程并在需要的时候实行干预。
16、17世纪的人们不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遵循自然法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力,他们试图依靠政令、王法及政府的财政资助来管理商务。16世纪,查理五世采纳“重商主义”(这在当时完全是新生事物),并推广到他的许多领地。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极力推崇,随之效仿。波旁王朝的君主们,尤其是路易十四更是这一主义的狂热信徒,他的财政大臣柯尔贝尔是一个为全欧洲指点迷津的重商主义先知。克伦威尔的整套外交政策都是重商主义的实际运用,而且始终如一地针对其富有的对手——荷兰共和国。因为荷兰船主作为欧洲商品的运输者,对自由贸易有一定的认识,所以英国必须不惜代价给予摧毁。
毋庸置疑,一方面,重商主义鼓励了未有过制造业的国家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它推动了道路的修建、运河的开挖以及交通工具的改善;它对劳工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提高了商人的地位。同时,它削弱了土地贵族的势力。但另一方面,它导致了巨大的苦难。它使殖民地的土著人遭到最无耻的盘剥,它给宗主国的人民带来更可怕的厄运。在很大程度上,它把每一块土地变成军营,把世界分成小小的领土,每片领土都始终倾全力为自己的直接利益、为摧毁邻国力量、掠夺他们的财富而努力。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改写)
重农主义学派代表弗朗索瓦·魁奈在1758年出版的《经济表》中从宏观的角度对社会总产品和流通过程进行了分析。魁奈的最大贡献是第一次从社会总产品的角度提出了保持生产的协调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不仅提出了国民财富的概念,而且还分析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以及增加国民财富的方法,并提出了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他的国际分工理论是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学术渊源之一。
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产品在地主、资本家和工人之间进行分配的规律,讨论了资本积累与再生产,并提出了按比较成本原则进行国际贸易的理论。
此外,还有让·巴蒂斯蒂·萨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的“供给创造需求”定律、西斯蒙第在191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马尔萨斯在1798年出版的《人口原理》和182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定义》中提出的经济危机理论等,都是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研究而取得的重要成果。
“边际革命”出现以后,马歇尔将古典经济学和边际效用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微观经济体系,西方经济学也进入了新古典经济学阶段。尽管经济危机(周期性波动)和失业问题很严重,但新古典经济学并没有把宏观经济问题作为研究的中心,而是把充分就业当作前提,着力于研究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因此,微观经济学得到了长足发展。
进入20世纪以后,经济危机日益恶化,经济学家们又开始重视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不过,宏观经济理论没有形成体系。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理论比较典型的有:瑞典经济学家克努特·威克塞尔仪在1898年出版的《利息与价格》和1906年出版的《国民经济学讲义》中提出了一般价格水平的决定与积累过程理论;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和罗伯特·林达尔等人提出的动态均衡理论;奥地利经济学家冯·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和自由主义思想;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周期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和美国经济学家费雪等人提出的货币数量学说;美国经济学家米切尔等人提出的统计指标与核算理论。
这些经济学家的宏观经济理论为宏观经济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1.2.2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
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工业生产下降幅度之大,失业人数之多,波及范围之广,是资本主义历史上空前的。然而,占统治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却无能为力。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急需新的理论作指导。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为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诞生的。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学的彻底否定,被称为“凯恩斯革命”。凯恩斯1936年出版的《通论》被认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凯恩斯本人也被认为是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革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经济理论上的“革命”
传统经济学信奉“萨伊定律”,认为供给能够自动创造需求,经济体系能够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动地实现均衡,因而,否认生产过剩危机的普遍存在;传统经济学认为储蓄永远等于投资,即储蓄能够通过银行的作用,在利率机制的作用下,全部转化为投资,实现储蓄与投资的均衡;传统经济学认为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社会不会存在失业,如果有失业,也只是“摩擦失业”或“自愿失业”,而不存在非自愿失业。
但是,凯恩斯否定萨伊定律,提出了著名的“有效需求创造供给”的“凯恩斯定律”。他否定投资永远等于储蓄,否认传统的失业理论,而承认非自愿失业的存在。他认为,供给和需求并不必然相等,如果收入不是全部用于支出,供给并不等于需求:储蓄与投资来源于不同的主体,储蓄与投资的动机并不相同,又由于影响储蓄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是预期利润率与市场利率的差额,因此,单靠市场利率的调节很难实现储蓄与投资的均衡。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因此,充分就业并不是常态。他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陷阱”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市场机制本身没有力量使总需求与总供给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达到均衡,这必然会导致低水平的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现实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因此,要避免经济衰退和失业,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对经济进行干预,在衰退和萧条时期,通过增加政府购买和政府投资来增加有效需求,使之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这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可以得到解决。
2.经济政策上的“革命”
在经济政策上,凯恩斯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否认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凯恩斯认为,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有缺陷的,它难以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因此,必须扩大政府的作用,通过加强政府的干预来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均衡发展。在具体的政策设计上,他坚持以需求管理为中心,主张把财政政策放在首位,而把原来居于主导地位的货币政策放在辅助地位,提出了膨胀性的财政政策和“半通货膨胀”的价格一般理论,反对传统的健全财政原则和稳定物价的政策。
3.分析方法上的“革命”
在分析方法上,凯恩斯在《通论》中采用了完全不同于微观经济学的总量分析方法,把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状态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总就业量、总产出、国民收入总量及其波动的原因,这不能不说是经济学分析方法上的一次革命。
总之,“凯恩斯革命”的核心是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革命”也促使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期”的出现。
凯恩斯的《通论》出版以后,许多追随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补充和发展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框架。这方面的主要贡献如下:
(1)IS-LM模型。IS-LM模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在1937年建立起来的,后又经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加以补充完善。IS-LM模型从理论上概括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决定理论,揭示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时总产出与利率的决定机制。该模型还可以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从而为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提供了依据。这一模型被认为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核心。
(2)哈罗德-多马模型。美国经济学家罗伊·福布斯·哈罗德和爱弗赛·多马分别于1939年和1946年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建立起了结论相似的经济增长模型,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该模型克服了凯恩斯模型侧重于短期和静态分析的不足,使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长期化与动态化。
(3)乘数-加速数模型。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和萨缪尔森于1939年发展了凯恩斯投资理论,建立起乘数-加速数模型。该模型克服了凯恩斯投资乘数理论的片面性,用投资、收入和消费3个变量来分析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
(4)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奥地利经济学家弗里兹·马克卢普于1943年出版的《国际贸易和国民收入乘数》一书中把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应用到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理论中,建立起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这一模型弥补了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使用于封闭经济体系的不足。
1.2.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政府干预经济并不是解决所有经济问题的灵丹妙药。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国家出现的经济“滞胀”现象使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无能为力。“滞胀”是指经济萧条(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现象。按照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是可以相互替代的,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是不可能同时并存的。然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不能解释经济“滞胀”的原因,也无法为“滞胀”开出医治的良方。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面临的危机为新的宏观经济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契机。20世纪7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学派林立,新凯恩斯主义学派、新自由主义思潮复兴,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制度经济学产生并得到发展。尽管这些学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各自的政策主张,各学派之间存在严重的分歧与对立,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强调“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主张减少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干预。
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逐步建立起有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学。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从利率决定理论、IS-LM分析、预期理论、刚性工资理论等方面论述了凯恩斯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特例,开创了宏观经济学微观化的先河。新凯恩斯主义者针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缺少价格和工资黏性的微观基础问题,从区分名义黏性和实际黏性开始,进而解释黏性的产生原因及其宏观经济意义,提出了有微观基础的政策主张。理性预期学派从微观经济学的市场出清和完全理性这两个基本假设出发,把分析重点放在具有理性预期的公众的行为上,研究这些当事人如何按照理性预期分析各种市场供求的变动、产量、价格和就业的决定,追求其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在总量的分析上,理性预期学派从分析微观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中归纳和概括出宏观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建立起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内在逻辑,并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经济学体系。此外,还有一些经济学家将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如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等,应用到宏观经济分析中,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