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于成人来说,教育问题可以总结为一种自我认识和理性的自我导向。对于儿童来说,问题有些相似,但也存在不同:儿童尚不成熟,能否得到恰当的指导尤为重要。事实上,成人有时也需要外界的指导。如果我们愿意,完全可以让儿童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展,如果有两万年的时间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自我完善,他们最终也许可以接近成人文明的行为规范。可惜,这种假设是不现实的,所以儿童的教育与成长离不开成人的关注和指导。

在这方面,对儿童教育的无知是最大的难题。一个成人要完全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喜恶的原因,也就是理解自我心理,已经很困难,更别说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并借助合理的知识给予他们指导了。

个体心理学非常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这不仅是源于此研究领域本身有重要意义,还因为研究儿童心理的同时,能够帮助我们认识成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举止。个体心理学和其他心理学不同的是,它不允许理论和实践之间有脱节。个体心理学注重人格的整体性,同时研究了在人格整体性的发展和表现中,个体心理学本身所付出的努力。就这一点来说,个体心理学的科学知识就是关于实践的知识和智慧,因为知识本身就是认识实践中的错误和缪论。不管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个体本身,只要掌握了这种科学知识,就能随即把它运用到对人格整体性的指导实践中去。

个体心理学将研究方法与理论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个体心理学看来,个体性由人格的统一性所驱动和左右,因而个体心理学关于人类行为的各种理论方法,都反映了人格统一性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互关系。所以,本书引言部分试着先从整体上提出个体心理学的观点,在后续的章节中详细探讨和说明各种相关问题。

人类发展中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人的心理始终存在一种有动力的、有目的的追求。儿童从最早的婴儿期起就处于这种持续不断地追求发展的努力之中。这种努力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但无时无刻不存在着,追寻着一个伟大、完美而优越的蓝图。这种努力和对目标的追寻,反映了人类思考和想象能力的特质,也主导了我们生命中所有的特殊行为,甚至会主导和控制我们的思想,让我们的想法不再客观,而是被自己已经形成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标所限制。

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隐蔽地藏在每一个人的存在中。每一个人既代表个体的统一性,又保留个体的独特性。因此,个体既像一幅独立的画卷,又是创造画作的艺术家。他不是一个绝不会犯错的工作者,也不是一个对自我身心完全了解的人,而更接近于一个弱者,一个容易犯错、有瑕疵的人。

就指导个体来说,特别要注意的是:个体的统一性及其独特生活风格和目标,是建立在个体对生活事实的主观看法上,而不是建立在客观的现实基础上。个体对一个事实的看法和认识,从来都不是这个事实本身。因此,虽然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但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塑造自己,依据自己对事物的主观想法来塑造自己。有些主观想法甚至很客观、很充分。但我们必须始终考虑到的是,在人类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想法是错误的、失败的,特别要关注的是,人类童年时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它们影响并主导了我们后续生活中的许多事情。

有这样一个临床案例:一位52岁的妇女,经常蔑视比自己年龄大的女性。这是因为,她想起很小的时候,她的姐姐备受关注,这让她产生了屈辱感和被忽视感。用个体心理学中的“纵向”理论观点来分析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在她的生命早期和现在,也就是接近生命的晚期,一致存在着同样的心理机制和动机,那就是她总担心别人蔑视自己,或在发现别人更受优待和偏爱的时候会产生愤怒和易激惹的情绪。就算我们不了解这个女人的一生或是她个体的特殊一致性,但我们依然能够在给出的这两个事实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填补这种不了解的空白。这时的心理学家,就像是一个小说家,用行为主线、生活习惯、行为模式来构建一个立体的人,且保证以一种整体人格没有被破坏的方式来构建。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甚至可以预测这个女人在特定场合下的行为,并能清晰地描述这个女人作为个体,其特殊的“生命线”的行为特征。

对个体性格有建设意义的追求或有目的的活动,都以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为前提,那就是个体的自卑感。所有的小孩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会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刺激他们产生改变处境的动力,以此来驱散这种自卑感。如果是处于一个相对优越的环境中,个体的这种自卑感会得到减缓。心理学把这种由自卑感引发,并最终获得心理改善的过程称为心理补偿。

现在最重要的是,这种自卑感和心理补偿作用很可能会导致人们犯错。自卑感可能会激发客观成就,也可能会导致个体纯粹的、增加自我个体和客观事实之间距离的心理调适或心理补偿。自卑感会让人感到非常不幸,而唯一能克服自卑感的方式就是发展个体的心理补偿特征,但心理补偿最后也未必能够完全克服个体的这种自卑感。可即便如此,发展心理补偿特征在个体心理学上还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有三类儿童可以很好地诠释具有心理补偿特征的个体发展。第一类是出生时身体较为虚弱或存在缺陷的儿童;第二类是被严厉对待而没有得到任何疼爱的儿童;第三类是受到了太多溺爱的儿童。

据此,我们可以把这三类儿童作为三种基本情况进行例证,以此研究和理解更多普遍类型的儿童。虽然不是每一个儿童生来残疾,但令人震惊的是,很多儿童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由于心理缺陷或器官劣势而引发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的原型,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残疾儿童中的极端例子而获得。至于被严厉管教和溺爱过甚的两类儿童,其实所有的儿童都不同程度地具备这两类中的某一类特征,有的甚至两者皆有。

所有这三类主要的情况都会使儿童产生一种不满足感和自卑感,进而引发超出人类能力范围的过度雄心。这种自卑感和对优越感的追求,是人类生活中同样基本事实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在病态的情况下,很难说夸大的自卑感和膨胀的优越感哪一个弊端更大。在一定程度上,两者几乎在同一范围内同一节奏交互出现。在所研究的案例中,我们发现由极度的自卑感所引发的过度野心,像一种毒药毒害着儿童的灵魂,让他永不满足。这种不满足无法产生有用的行为,由于它来自不恰当的野心,最终的行为也是徒劳的。它扭曲了儿童的性格特征和个体行为,且类似于一个永久的刺激剂,让儿童变得过分敏感,戒备心极强,唯恐自己受到伤害或是被忽视。

这种《个体心理学》杂志上随处可见的人类个体类型,长大后会成为没有能力、无长进、神经过敏、稀奇古怪的人。如果他们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就会成为一个不负责任、容易犯罪的人,因为在他们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其他人。他们在道德和心理上,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我们发现,他们中一部分人逃避现实和客观事实,而去建立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做着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好像自己已经实现了想象,以此来获得心理上的安宁。其实,他们只是在内心的理想世界中构造现实,用以缩小悲惨现实和心理之间的差距。

心理学家和父母都需要留意一点,评判所有成长发展的标准是儿童或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情感水平。这种社会情感在儿童的正常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每一个导致这种社会或公共情感减弱的干扰,都会对儿童的心理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可以说,社会情感是儿童是否健康成长的晴雨表。

个体心理学围绕着社会情感的本质,提出并发展了自身的教育学理念。这种理念就是,家长或监护人一定不能让儿童只跟一个人密切接触,一旦放任了儿童的这种唯一性接触,会导致其对今后的生活准备不好或准备不足。

有效了解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程度的一个途径,就是观察他在刚进入学校时的行为。进入学校后,儿童会遇到人生中最早和最严厉的考验。对儿童来说,学校是一个新环境,这就考验了儿童面对新环境和陌生人时所展现出的准备情况。

在孩子入学准备方面,家长普遍表现得知识不足。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成人在回想自己的学校岁月时,会觉得那是一场噩梦。当然,教育得当的学校可以弥补儿童在早期培养过程中这种准备不足的情况。理想的学校应该在家庭和现实的世界中建立一个平台,它不仅仅是一个学习书本知识的地方,也是教授生活和艺术的地方。但是,我们一方面期待着有这样的学校存在,以便克服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缺陷;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楚,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失败和弊端。

在分析家庭教育的弊端时,学校只能作为一个指示器,确切地说,学校对儿童来说并不是一个十分理想的环境。儿童刚进入学校时,由于父母事先没有教育他如何与别人相处,因此儿童会感到孤单,结果被视为孤僻、异类的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的孤独感会越来越强烈,从而偏离正确的成长轨道,他也会因此成为问题儿童。出现这种状况后,人们会把责任归咎于学校,但事实上,学校不过是让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浮出水面而已。

问题儿童在学校能否取得进步,在个体心理学中一直是一个开放性的、尚无定论的问题。不过,我们总能够证明,一个儿童入校时遭遇挫败是个危险的信号。这个信号不只是学业上的危险,更是心理上的危险,这意味着孩子开始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这种源于挫败感的自信缺失,会让孩子尝试规避一些有意义的行动和任务,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另一个出口,另一条通往自由和成功的快捷之路。这条路往往不是被社会认可的正常轨道,而是一条自我的、可以通过自身优越感建立的补偿自卑的结晶。对于经常受挫的个体来说,由于这条捷径能够使他快速获得心理优越感,因而对他充满了吸引力。相比社会所认可的正常轨道,这条摒弃了社会和道德的责任感、触犯法律的捷径,可能更容易让他们表现突出,满足他们的征服感。但是,选择这样一条获得优越感的路,常常暗示了儿童内心潜在的怯懦和软弱,虽然他们外在的行为表现得很有胆量和勇气。这种怯懦体现在,他们只会去尝试做一些自己确定有把握成功的事情,以此来炫耀自己的优越感。

就像我们看到的那些为非作歹的人一样,他们表面上胆大妄为,实际上内心很怯懦、很软弱。我们由此可知,孩子在危险较小的情况下,也会通过各种细微的动作出卖他们内心真正的软弱。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孩子或成人,站着的时候总是要依靠某些东西。如果用陈旧的观念来理解这些行为,用传统的方式来培训这些儿童,这些症状表面上会被治疗,潜在的问题却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成人可能会这样说一个孩子:“不要总靠着别的东西。”事实上,问题并不在于孩子依靠某些具体的东西,而是他感觉需要得到他人的支持。无论是用惩罚还是奖励的措施,都很容易说服孩子放弃这种软弱的身体依靠,然而,孩子内心对于支持的强烈渴求并没有得到满足,问题还会继续。一个好的教育应当是读懂这种软弱,用同情和理解来根除孩子潜在的心理问题。

优秀的教育者从某个单一的迹象就能推断出很多品质或特征的存在。对于一个喜欢依靠某些东西的孩子,我们可以立刻推断出他肯定存在焦虑和依赖等特质。通过参照我们熟知的案例,我们就能够为其重建人格。简而言之,我们应该理解,要治疗的这个儿童属于被纵容的类型。

现在,我们来研究另一种类型的儿童性格特征,即缺乏关爱的儿童。在那些对人类危害极大的人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类儿童的性格特征,只不过那些人表现得更为突出和极端而已。他们所有的生活和故事中,最有代表性的事实就是在孩童时期遭到虐待。由此,他们发展出了较为冷漠的性格,变得善妒和怨恨,无法容忍别人开心。我们发现,这种善妒的人不仅存在于那些恶贯满盈的罪犯中,也可能存在于正常人之中。当这类人管教孩子时,总觉得小孩不应该比自己小时候更快乐。这种观点不仅存在于有孩子的家长当中,也存在于管教别人的孩子的监护人之中。

这种想法和观点并非出于恶意,只是直白地反映出这类人的心态,他们在成长时期遭受过恶劣的对待和严厉的管教。这类人信奉一点,不打不成器,且会列举出各种证据和例子,为自己不当的严格教育进行辩护,但这并不能完全让人信服他。这个简单的事实证明,所谓的权威教育使得儿童和教育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心理学家通过探索和联系各种不同的症状,并对探索结果进行一些实践之后,构建出了一个完整的个体人格系统,借助这个系统能够把个人隐藏的心理外显化。通过此系统,我们考察的每一个要点都会影射出个体完整的人格,但只有我们在考察的每一个要点上都得到同样的结论时,结果才是令人满意的。个体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对个体进行考察时,我们不能刻板地对理论方案和系统概念进行运用,这一点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在所有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必须找到一切可能支撑我们论点的表现依据。只有当我们成功地证实了我们最初的试验性假说,比如,当我们在个体行为中的其他方面也发现了同样的顽固或挫败特质时,才能够确定地说,个体的整体人格都符合顽固或挫败的性格特征。

在这一点上,必须记住的是,我们所考察研究的个体并不理解自己本身的行为表现,因此,他也无法掩饰真实的自我。我们可以透过他的行为来认识他的个性,他的个性并非通过他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他在环境中的识记行动得以体现。这并不是说他有意欺骗我们,而是我们已经觉察到了,一个人的有意识思维和无意识动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只有一个公正客观的、富有同情心的局外人才能够最好地沟通。这个局外人,无论他的身份是心理学家、家长或老师,都应当学会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来诠释个体的人格特征。这些客观事实体现了个体本身都未曾意识到的、一种有目的的个人追求。

这样一来,人们处理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问题的态度,就比对其他任何问题的态度都能更好地体现个体真正的自我。第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关系,这个我们在关于个体对现实的主观看法和客观看法之间的比较中讨论过,但这种社会关系的问题也牵扯到一个具体的任务,那就是如何结交朋友以及与他人相处、个体要怎样面对这一任务、答案是什么。如果一个人说朋友、社会关系和自己没有关系,他认为以此就能规避我们关于社会关系的问题,那么漠不关心就是答案。基于这一答案,我们可以得出关于他性格的发展方向和人格构成的一些结论。此外还要注意的是,社会关系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结交朋友和与人相处,同时它还包括由此而引申出的抽象品质,比如友谊、同志之情、忠诚、诚实等。个体对于社会关系问题的答案,也体现出他对这些抽象品质的看法和态度。

第二大问题涉及个体想要如何利用生命,即他想在普遍的社会分工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果我们可以认为,社会关系的问题不仅仅由自我个体或你我之间的关系所决定,那我们也可以认为,社会分工问题是由人与地球(世界)关系的基本关系所决定的。如果可以把世界上的全人类减少为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依然跟世界有着密切的关系。此时,他想从这个世界上获得什么呢?就像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一样,第二个职业问题的解决方案也不是片面或自我的,而是由个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这种关系是双向关联的,人类没有办法自己掌握决定一切。个体的成就并不取决于其主观意愿,而是取决于其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基于此,个体对于职业问题的回答及回答方式,都很好地解释了他的性格特征和生活态度。

第三个基本问题源于人类的两性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同样不是个体自我的、主观的,而是必须依据两性关系的内在客观逻辑来解决。个体怎样看待异性呢?如果采用一种典型的个人主观看法,那同样是错误的。只有对两性关系的所有问题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能得到正确的解决之道。而且,对于爱情和婚姻问题的正确决断中存在的任何一个偏解,都代表了性格中的一个错误,这一点是有依据的。当然,这种错误决断带来的诸多负面和危害性的后果,都可以解释为是由个体潜在的错误人格导致的。

为此,我们可以根据个体对这三类基本问题的回答发现他大致的生活方式和个人目标。这个个人目标无所不能,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反之,他的每一个行为都影射出了这个目标。因此,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跟他人交往合作,是致力于生活中的有益层面,那么在他对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中,我们就会发现这个有益目标的明显痕迹,也会从中发现其个人目标具有有效性和建设性。同时,随着这些有效性和建设性行为的实施,个体也会收获幸福感、价值感和力量感。相反,如果这个个人目标是由自我问题和社会生活中的消极方面所决定,那么个人就会发现自己没有办法解决这些基本问题,也就无法享受正确解决这些问题所带来的乐趣。

这些基本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很强,且这些基本问题所衍生出的社会生活中的特定任务和目标,也只能在社会或公共环境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也就是说,必须基于社会情感才能得以解决,这就又强化了这些基本问题之间的关联性。这种特定的任务和目标在人类的孩童早期就出现了,即此时我们的感官已经开始成熟发展,并遵循于我们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见、所说、所闻等各方面所受的刺激,也遵循于我们和兄弟姐妹、父母、亲戚、熟人、同事、朋友、老师之间的关系来成长发展。这些特定的任务和目标,还会以同样的影响方式伴随个体的一生。那些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个体,也将失去自我,失去朋友,无法获得成就。

因此,个体心理学理论有根据地认为,对社会有益的事物就是“正确的”事物。这种理论认为,每一个对社会标准的背离都是偏离了正确之道,这种偏离会导致个体和客观法律以及必要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冲突。这种冲突使个体首先产生了有悖于自己本意的无价值感,同时由于个体感觉自己受到侵犯,便会产生更强烈的报复心。最后可以说,偏离社会标准就是违反了人们内在的社会理想,而我们每个人,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都会怀有这种共同的社会理想。

个体心理学一直强调,把儿童的社会意识作为其成长发展的测试,因此,个体心理学很容易理解和评价每一个儿童的生活风格。因为,一旦儿童面临生活问题,他就像正处于测试中一样,展示出自己对于生活的准备是否充分。换句话说,他会展示出现实生活中他是否有社会意识或社会情感,是否有勇气和理解力,是否有对社会普遍有益的目标。此时,我们可以尝试去发现他努力向上的方式和节奏,发展他的自卑感程度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强度。所有这些相互渗透、紧密联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是牢固的、难以打破的,直到我们发现这个整体的构成缺陷并完成重建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