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如何看化验单
医生在接诊病人时,通常情况下通过采集病史、收集资料对疾病的诊断就会有个大致的判断,是什么病应该已经心中有数了,化验、检查的目的,是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这样开出的化验,检查结果十有八九都是有问题的,也就是说一查一个准儿!这样的医生比较牛,让大家信服。而总是靠撒大网似的检查、化验来排除,查一项没事儿查一项再没事儿,给病人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不说,有时也给患儿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
医生问完了,查体检查也做完了,这就是搜集临床资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后,不论诊断是否建立,医生都会对所有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归纳出病历特点。这时医生头脑中各种疾病的要点开始发挥作用,他们会将归纳的病历特点与诊断要点对照,抓住主要矛盾和诊断的关键,找出有诊断价值的临床表现。
这可能是一个症状、体征,也可能是一项化验结果,或是一组固定搭配的综合征,比如幼儿急疹的发烧、烧退出疹、烦躁、腹泻;比如肾病综合征的蛋白尿、浮肿、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及胆固醇高。即使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也会从中找出特异性的症状来,如发热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但不同疾病有不同的热型、不同的病程及伴随症状。
症状的特异性和它在某一疾病的发生率,对于诊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比如很多疾病都会出现呕吐的症状,有时几乎是所有先天性幽门梗阻患儿所具有的症状,对幽门梗阻来说,此症状的特异不高,但其发生率很高,因此如果不具有呕吐症状,则幽门梗阻的可能性就极小。也就是说,先天幽门梗阻都会呕吐,但呕吐的可不一定就是幽门梗阻。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诊断考虑会很全面:一是会从多方面考虑,要根据病历特点提出全部可能的诊断,也就是说,根据孩子的情况所有该想到的病都要想到,然后逐个进行分析判断、评价、鉴别。漏诊常常不是医生不会诊断这个疾病,而是没有想到这一可能性,所以才会对患儿的有些表现视而不见。二是医生会从正反两个方面看问题,临床资料中不论阳性或阴性结果,都会同样重视,诊断不只是从正面证实,还要将应该排除的疾病,用反面资料逐个排除。
以上我只是简单、重点地描述了儿科医生接诊前后的思维诊断程序。家长朋友们,这就是当你们抱着宝宝去看医生时,医生在见到生病的宝宝的瞬间都会想什么、做什么。化验单是如何开出来的,化验结果又是如何指导诊断的。有时候化验结果看似有问题,不一定就是这种病;化验结果没问题,也不能排除这种病。这些诊断工作都需要医生用缜密细致的思维、丰富深厚的基础知识,结合临床工作的经验,综合鉴别最后的结果。这么看来,看病绝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吧!我经常跟家长们说,化验结果是给医生看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一名普通的儿科医生,最基础的也要接受5年的本科学习,有的外加3年的硕士学习,再加3年的博士学习,经过见习、实习、住院医培训,不断的继续教育,才能够摸爬滚打、身经百战地坐到您面前,给宝宝诊治疾病。更不要说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了。多年的临床实践工作与不断地学习造就了一名合格的儿科医生。有经验的医生也都是从年轻医生走过来的。
记得我还是年轻医生时,医院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如果你想知道哪个医生业务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一问化验室、检验科的人就知道。那里的老同志们心里都有一本小账,他们给临床一线的医生们暗暗排了个名次。原来,他们是根据医生们开出化验、检查结果的阳性率来判断的。
医生在接诊病人时,通常情况下通过采集病史、收集资料对疾病的诊断就会有个大致的判断,是什么病应该已经心中有数了,化验、检查的目的,是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这样开出的化验,检查结果十有八九都是有问题的,也就是说一查一个准儿!这样的医生比较牛,让大家信服。而总是靠撒大网似的检查、化验来排除,查一项没事儿,再查一项没事儿,给病人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不说,有时也给患儿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说明这位医生的业务不够熟练、经验不够丰富,临床思维不够有条理,是会被人家笑话的。
虽然这是很多年以前的故事了,但它说明了医生的临床思维和诊断程序在疾病的诊治过程的重要作用。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先进的、高科技的化验、检查项目层出不穷,给疾病的筛查、诊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但这些都是为人服务的,为医疗活动中最最重要的医生服务的。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变化,科技在进步,它们都会为医生的临床思维、诊断程序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