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目标管理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以团队目标强化群体奋斗观念

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应以实现团队目标为荣,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紧密结合。企业也要将团队精神传播到每位员工心中,让企业的目标在群体奋斗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在团队目标前,仅凭个人的努力单打独斗,是难以赢得竞争对手并达成目标的。只有像狼一样,具有极强的团队精神,与团队成员一起作战,才会有顽强的生命力。就像任正非对华为人说的:“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永远也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更何况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组织起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一同奋斗,你站在这上面,才摸得到时代的脚。”

 

徐卫(化名)毕业后就进入华为工作,作为一名程序员,经常会遇到紧急任务。2014年,有一天凌晨3点,徐卫突然被叫醒参加电话会议,版本经理对他解释说,要紧急出补丁以支撑一线员工比拼测试。

会议后,徐卫和两名同事立即赶往办公室,与华为一线员工联系,了解现网需求。一线员工表示,此次比拼非常激烈,测试补丁关系到项目的成败。面对艰巨的任务,徐卫和同事只好通宵完成。他们三人立即分工准备补丁验证环境,并分头编码,最后三人一起检查代码,对补丁进行编译、验证、修改,多次试验后终于调通了流程。一刻也不能耽误,他们将试验结果立即发往一线,三人的心中这才松了一口气。

但实际运用结果却不是三人所预料的那样,一线员工在运用时发现补丁在现网无论如何也加载不上。于是,徐卫等三人赶紧致电华为平台专家,立即召开电话会议,与一线员工详细核对环境配置,进行定位和尝试,半个多小时后补丁终于加载成功。

 

徐卫和同事能够帮助一线员工解决测试比拼中遇到的困难,依靠的是团队的力量。依靠群体奋斗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强大支撑,企业要不断向员工灌输群体奋斗的意识,并让员工在实现团队目标的实践中认识到孤军奋战的局限性,对团队精神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在实现团队目标时,团队不仅要一起奋斗,还要发扬英雄主义的精神,每位员工都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一个人的英雄主义对团队的帮助是有限的,只有集体英雄主义才是强大的。所以说,在团队目标前,奋斗绝不是某一个人的事,而是需要整体团队成员共同奋斗。任正非对此深有感触,他说:“公司的总目标是由数千数万个分目标组成的,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都是英雄的英雄行为所为。我们不要把英雄神秘化、局限化、个体化。无数的英雄及英雄行为就组成了我们这个强大的群体。”

 

华为早期在开发产品时,没有科学的制度和流程,全靠发挥个人英雄主义,没有发挥集体智慧,导致很多决策和产品都以失败告终。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1992年局用机的开发。

当年开发局用机时,团队只有开发模拟空分用户机的经验,对开发局用机可谓一片空白。根据华为当时的预测,到2000年时中国固定电话普及率会达到5%到6%,而在1990年还只有1.1%,所以他们认为先进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在中国不适用,于是开发团队领导人最终决定开发模拟空分局用交换机JK1000。

之后,华为投入了全部的开发力量和巨额的开发费用,JK1000于1993年年初成功问世,并在当年5月份获得了国家邮电部的入网证书。但是JK1000一经推出,就因为没有市场而陷入危机,而且很快被数字程控交换机所取代。到了2000年,中国固定电话普及率比当初预想的数据高出10倍之多,JK1000最终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其实在JK1000问世后的几年里,华为就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为了改变公司内很多目标都是个人决策的局面,任正非在1997年访问了IBM等公司,此后便决定对华为管理体系进行变革,抑制内部个人英雄主义的滋长。

 

华为失败的教训,就是因为没有发挥集体的智慧,在决策上由个别高层人员说了算,以至于没有了解清楚市场,导致产品全面溃败。华为因为个人英雄主义而面临一系列困难后,任正非就对企业内部管理进行了反思,他说:“过去的传统是授权于一个人,因此公司命运就系在这一个人身上。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非常多的历史证明了这是有更大风险的。”

发扬群体奋斗精神需要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参与,那么如何才能让成员们在面对目标时能够做到同一条心,就是对团队管理者的考验了。管理者要公平对待每位成员,让团队成员将团队作为自己的第二个家,并激发团队成员对共同目标的荣誉感,让每位成员发挥自己的优势。任正非就对自己领导者的角色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如果不能民主地善待团体,充分发挥各路英雄的作用,我将一事无成。”

 

2001年,康海(化名)因为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而被华为派往沙特阿拉伯主持STC TEP450项目的交付。华为十分重视这个项目,因为该项目是公司在中东的第一个项目,交付结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华为今后在中东的发展。

由于当时华为没有TK(一站式方案)项目的交付经验,以及当时海外交付经验也较少,人员和技术都难以达到交付要求,导致康海只得一切从头开始。在交付过程中,康海和项目组一边向客户和分包商学习,一边交付。康海说他们名义上是去交付项目,实际上是去向客户学习,向分包商学习的。一边学习,一边赶交付,经常是与客户开完会后就立即带领团队分析,并理清工作思路,很多时候忙得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一天只能吃一顿饭。

团队的高压作业,加上康海有时独断专行,使一些团队成员产生了不满情绪。一位老员工提醒康海,项目组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整个团队的,应该顾及团队成员的感受。康海这才意识到,自己在团队拼了命工作,认为自己是最棒的项目经理,却不懂得去凝聚团队力量。

之后,康海开始着手团队建设,随着项目不断推进,他也发现完成项目关键在于发挥团队合力。在此后的工作中,他不再强调自己是多棒的项目经理,而是强调他们是最棒的团队。他很注重对团队成员的培养,不仅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还有团队协作的能力,并经常给予成员关怀。

在康海的领导下,团队迅速成长,内部抱怨的声音也渐渐消失了,成员都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完成项目上。项目最终于2002年10月第一期交付成功,得到了客户高度评价,华为在中东的市场逐渐扩大。经过多年的发展,沙特阿拉伯代表处已成为华为在海外最大的代表处之一。

 

康海带领的团队内部最初不能形成一条心,是因为康海将个人的力量看得太重,而忽视了团队力量,使团队共同奋斗的动力减退了。康海的及时改正,强调“我们”的成功,而非“我”的成功,不仅让团队成员感受到了自己被重视,也让团队成员更加自信,更加努力去提高自己。最终在团队的合力下,目标高质量完成。

企业要让员工团结在一起,一旦群体分崩离析,员工就会各自为政,群体奋斗的观念就会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运用在实践中。员工的群体奋斗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企业要在实现团队目标中不断地培养一批又一批有集体意识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