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你应该掌握的经济学基本概念
早上出门上班,你会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还是自己开车?中午休息,你会和同事一起去价格不菲的高级餐厅吃饭,还是去物美价廉的小餐馆用餐?你们公司的年终奖分配制度你是否觉得公平?房价跌了,股市熊了,你找到新的投资领域了吗?本章我们就从一些基本的概念开始了解生活中的经济学。我们先从经济学的概念、分类、效应、重要指标、基本规律、理财消费、成本核算、国际贸易等知识入手,让你了解到经济学的概况,从而对经济学有一个基本的印象。
1.1 望远镜的正反两端——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
在开始新的旅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将要讲述的“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不管是自然界的还是人类自己创造的资源,总归是有限的,资源不足或者开发程度不够,都难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资源“稀缺”。大人们可能想要豪华的住宅,但是面对有限的薪酬,就会产生稀缺;孩子们可能只需要一杯10元的冰激凌,但是他们身上并没有那么多钱,对于孩子来说,这就是稀缺。我们想要改善学生们的教学环境,希望能给每间教室都安装计算机,环保人士想要彻底治理被污染的江河,科学家们希望能够探索宇宙空间所有的秘密等,社会也同样面临着稀缺。
经济学就是研究人们针对稀缺资源,面对某种惩罚或回报时如何作出选择的学科,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美国有一名记者叫加里·诺斯,他这样形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谁能得到钱、我如何赚钱——微观经济学;研究哪一个政府机关出手阔绰,我们如何能够让大家赚到钱——宏观经济学。正如望远镜的镜头两端,一个是小倍数镜头,即微观经济学;一个是大倍数镜头,即宏观经济学,它们同属于一个镜筒即经济,却又因定义不同而有所区别。
微观经济学中的“微观”一词来自希腊语中的mikros,意为“小”, “宏观”一词源于makros,意思是大。为什么要对两者进行区别表示呢?具有国际声誉的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创建了宏观经济学,他所研究的重点就是国家通过公共支出和利率与其他国家发生贸易关系的作用。
而微观经济学更关注人们对于价格、税收的反应以及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简单来说,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人或企业的行为选择,例如,小麦涨价了,农民是选择多种还是少种;宏观经济学研究个人、企业、政府的选择对整个经济的影响,例如,一个国家如何能在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能避免高的通货膨胀率。
微观经济学可以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 如何生产——产品和服务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在中国西部地区,每到农作物丰收时,田间地头十分热闹,人们唱着歌,充满丰收的喜悦。而在广袤的东北地区,到了庄稼丰收的季节,只听见机器轰隆隆的响声还有零星的一两个人。而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会使用人工焊接汽车车体,但在另外一些公司,却使用机器人从事同样的工作。机器生产和人工制成,哪个更好呢?
● 为谁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服务让谁使用呢?谁会购买此项产品或服务,该产品和服务就是为谁生产。
同样,宏观经济学也为我们回答了以下三个问题。
● 生活水平——人们所消费的物品或劳务的水平。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肯定是高于父母祖辈的生活水平的。要想得到较高的生活水平,必须有能力赚钱维持生计。你的生活水平是否一直在上升?你是否担心过有一天会失业?政府又为经济的繁荣做出哪些努力?
● 生活成本——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生活水平所花费的用来购买产品和服务的金钱。为什么在过去的几十年里10元钱可以买到很多物品,而如今10元钱也只能吃一顿简单的午餐?
● 经济周期——生产和就业的周期性波动。当生产和就业水平下降时,经济进入衰退阶段;相反,生产和就业上升,经济进入扩张阶段。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虽然被区分来探讨,但它们遵循同样的规律: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人们面临稀缺和激励时会有怎样的行为。
有人曾说过:微观经济学面向企业,宏观经济学面向国家。
1.2 衡量国家财富指标——国内生产总值
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开着豪华汽车、住着洋房,人们习惯把他们称为“成功人士”。我们说他们是富有的,因为他们资金雄厚。相对于他们来说,还有一部分人生活拮据、收入微薄,只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我们对这两类人,通过一个指标——收入来判断他们的富裕程度。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那么如何判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异呢?同样的道理,我们判断一国经济的财力状况时,也和判断个体一样,只需要把整个国家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加总,通过对收入的计量,来判断一国的经济状况。这种加总被称为“国内生产总值”,即我们常说的GDP。
现在,我们明白了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尺——国内生产总值,简而言之,就是把整个国家中所有人的收入加起来,就是一国的财富收入。是不是只有这么一种方法来衡量一国的富裕程度呢?实际上,国内生产总值不仅衡量国家中所有人的总收入,还包括对经济体中物品和劳务的所有总支出。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一宗交易,总是涉及两方:买方和卖方。买方的支出正是某位卖方的收入。所以,我们除了用经济中的总收入之外,有时也会用经济体中的总支出加总来计算GDP。
在计算GDP时,通常用增加值来表示,也就是用一个企业生产出的价值减去企业购买过程中的中间产品的价值。例如,生产一块面包需要3个阶段:种植小麦——磨面——制成面包。假定种植小麦的价值是10元;面粉厂买进小麦磨成面粉的售价为20元,这样面粉的增加值就是10元;糕点房买入面粉,生产面包后的售价为25元,面包新增的价值就是5元。这样,面包作为最终产品,它的最终价值就等于每一阶段新增价值的总和,即10+10+5=25元。由于经济中的总收入总是等于总支出,所以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去衡量一个国家的财富,GDP都是相同的。
每个月领取工资的时候,你肯定会好好地计算一下,工资单上所列示的每一项是不是准确,这里面的每一项都是工资收入的衡量指标。衡量一个人的收入很简单,那么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的指标GDP里具体包括了哪些内容呢?
前面说到,我们计算GDP时既可以用一个国家的总收入来衡量,也可以用一个国家的总支出来衡量。那么到底支出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经济学家在研究GDP的组成时,分析了一个经济中的总支出的构成。GDP(Y)被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其公式如下。
Y=C+I+G+NX
其中:
消费——是一种经济行为,人们通过这样的行为来满足自身的欲望。例如购买家具、衣服和食物的支出。
投资——是将以金钱为形式的货币等价物转化为资本的过程,通常也指一种行为希望引起的回报。例如,购置新房子、购买机器设备,包括读大学都是一种投资。
政府购买——个人有生活支出,政府作为一个集中的个体,也需要购买和消费。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就是政府购买,包括从企业或公司购买、从居民手中购买等。
净出口——国家之间开展贸易,那么必然有进口和出口。出口产品的价值减去进口产品的价值就是净出口。当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时,就会出现盈余,称为“贸易顺差”;当出口额小于进口额时,就会出现贸易赤字,称为“贸易逆差”。
在面对经济中的变动时,想要衡量不受物价影响下所生产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就需要一个合适的衡量指标。经济中的总支出增加,要么是生产了更多的物品,要么是物品的价格更高了。如果用当年的价格衡量经济中生产的物品和劳务,叫作名义GDP;如果按照过去某一年的价格来评价今年的物品和生产,也就是用从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不变价格来计算,叫作实际GDP。只有实际GDP才能准确反映一国经济增长的情况,下面是关于名义GDP和实际GDP的表格。
名义GDP是以当年的市场价格进行计算,实际GDP则是用过去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准来计算。政府部门公布的结果一般为名义GDP,而经济学家在进行分析时多使用实际GDP。由于价格发生变动,名义GDP并不反映实际产出的变动。
1.3 核算国民收入的其他指标
每个家庭或一些非公司企业都会从雇主或经营过程中获得收入,收入有高低之分,为了调节收入之间的差异,政府会开征个人所得税。因此,一些高收入者拿到工资后还要去缴税,完税后的收入才是个人真正拥有的可以使用的收入,这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它是家庭和非公司企业在履行它们对政府的义务后剩下的收入。
Mary是一位加拿大人,3年前来到北京工作,在一家中美合资的公司从事质量监督工作。到了年终,公司为先进工作者颁发奖励。Mary因为业绩突出,被授予先进。公司经理也是一位加拿大人,他语重心长地对Mary说:“你不仅为公司创造了财富,也为我们国家创造了财富。”Mary听得一头雾水,自己明明在中国工作,而且是一家中美合资企业,取得的收入来自中国境内,怎么说是为自己的祖国创造了财富呢?
我们在对一个国内居住的人们进行划分时,会用到“国籍”,虽然 Mary在中国工作了3年,她的工资收入也是在中国境内领取的,但是她本身是加拿大人,并没有因为在中国长久工作而获得中国国籍、成为中国国民。GDP衡量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并不区分这个国家内为经济做出贡献的是否是本国国民。我们来看一个新的收入衡量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国民所获得的总收入。我们把它与GDP作一个对比,发现它们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GNP包括了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但没有涵盖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也就是说GDP和GNP之间有国别区分。例如刚才提到的Mary,她所赚到的收入是中国GDP的组成部分,但不是中国GNP的组成部分。显然, Mary的收入属于加拿大的GNP指标的一部分,却不是加拿大GDP的组成部分。
1.4 指引方向的航标——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就是国家通过运用经济的、法律的或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与控制。例如,市场经济带来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紧跟着的经济衰退会让经济停滞或倒退。通过人为的调节,则会对整体经济产生影响,达到计划经济的目标。我国宏观调控要实现的目标是:经济增长、稳定物价、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增加就业。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波及许多国家,中国也不例外,出口增长缓慢引发国内投资不足、市场需求减少。为了避免经济增长陷入衰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行宏观调控——增发国债用于农林水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部分大宗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刺激出口;提高下岗工人和低收入人员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提高社会保障程度;加大公共支出。通过这些政策,实现了经济的平稳发展。
宏观调控往往是经济发展的方向标,我们在生活中也要时刻关注国家的经济方针,懂得运用经济学的知识理财,还必须紧跟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2009年年初,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所引发的经济危机波及全世界。一向欣欣向荣的中国房地产业在经历了几年的大幅上涨之后,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交易量大幅下降。
很多人看到居高不下的房价开始动摇时,都盘算着如何规划自己的买房计划。我身边的一位朋友,原打算在2009年结婚,之前一直为购买房子的事情烦恼。他们在售楼处看上了一套60平方米的高层,除去18%的公摊,剩下的居住面积很小,而且离交房的时间还有两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还得自己租房。另外,还可以购买二手房,二手房现买现住,但总觉得作为结婚的婚房不太合适。究竟是购买新房呢还是选择二手房,他们也拿不定主意。
经过一番考虑,他们觉得自己的经济实力还有些欠缺,所以放弃了购置婚房的计划。他们想要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再赚一些钱,然后购买比较合适的新住宅。我的朋友不仅平时上班,还在一个繁华的商业区租了一间小屋,销售女装。他精明能干,加上服装质量好、款式新,每个月的销售额都很不错。一年下来,他们的服装店已经赚到6万元的净利润。可是,这时候他们却显得非常懊悔。
原来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政府针对房地产业展开了救市政策,拯救了大幅降价的房地产业。中国的房地产业又迎来新一轮的价格上涨,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一平方米的房价上涨就高达三四千元。我的朋友很后悔当初没有在房价便宜的时候购买。后悔是因为他们没有关注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个人财富是和社会财富紧密相关的,而宏观经济政策又和社会财富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了解了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才能让自己的钱生出更多的钱。例如,很多家长为孩子选择的“教育储蓄”,在利率上享受了免除利息税和零存整取的利息优惠。
紧跟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才能让我们的理财更科学。
1.5 美中有不足——周期和危机
现在的人们总是追求新奇和刺激,游乐项目也变得五花八门,不再像过去那样登登山、划划船就可以得到心灵上的放松和愉悦了。很多人倾向于有挑战性的、刺激的娱乐体验,游乐场里的翻滚过山车就是一项这样的体验,人们坐上去之后,一会儿猛冲直上,一会儿又疯狂向下,非常刺激。这种上下波动其实和经济运行的过程一样。经济学家把类似于过山车的这种经济表现叫作经济周期。但人们不希望像在游乐时追求这种上下波动的刺激,而是希望经济运行能够平稳安全。
每个人都有情绪的低潮和高潮相交替的情况,这是一种情绪生物戒律,反映了人们周期性的情绪规律。一个人如果处在情绪周期的低谷,就很容易喜怒无常、脾气暴躁;若是处于情绪周期的高潮,就会表现出旺盛的精力,情绪也较稳定,开朗活泼。
情绪有周期,经济也有周期。经济周期和人的情绪周期一样,也是周期性出现的一种循环往复、交替更迭的现象。经济周期也叫作商业周期,一般被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经济周期的表现是大多数经济体普遍存在的收缩或扩张,而且持续的时间为2~10年。总的来说,每一个经济周期都有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在上升阶段,经济繁荣,物价上涨;在下降阶段,经济萧条,物价下降。
全球金融危机是一场席卷全世界的经济风暴,一个或多个国家多个金融指标恶化,也是经济周期中的波动。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变得悲观,经济增长受到打击,还出现大量企业倒闭的现象,经济萧条,甚至波及社会稳定。
最近一次的全球金融危机是2007年8月9日。自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从而引发流动性危机。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直到2008年9月9日,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家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表现得也很明显,包括人民币升值、中小企业无竞争优势纷纷关门歇业等。但同时,对我国的某些行业来说也是一次挑战,尤其是在技术、管理、产品质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道琼斯指数,一个反映股市的“晴雨表”,它最早是在1884年由道琼斯公司的创始人查尔斯·亨利·道(Charles Henry Dow)开始编制的。在其初始阶段,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是根据11种具有代表性的铁路公司的股票,采用算术平均法进行计算编制而成的,目的在于向大众反映美国股市的走势情况,涵盖了包括金融、娱乐和科技等众多行业。
目前,道琼斯指数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一种股票价格指数。各国的投资者都很重视它所发布的数据。道琼斯指数所涵盖的股票平均价格是人们观察股市动态和从事股票投资的一种重要参考。
如果想要在股票市场上投资,就要学会分析经济发展的周期。“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更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当我们对所处的经济环境有很好的分析时,能够判断此时经济所处的周期阶段,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周期表现进行不同的投资。
1.6 经济学里的分支——发展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行为经济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中国和许多亚非国家的经济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摆脱了贫困。全球经济不再是由1/5的富人和4/5的穷人组成,而是由1/5的富国、3/5的新经济体和1/5的穷国组成新的经济世界。发展经济学要关注的就是这1/5穷国。
2001年,联合国制定了千年发展目标,这个目标由8个项目组成,用于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生活境况,计划在2015年达到目标,目标包含以下8项。
目标1: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
目标2:普及小学教育。
目标3: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利。
目标4:降低儿童死亡率。
目标5:改善产妇保健。
目标6:防治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
目标7: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目标8:建立面向发展的全球伙伴关系。
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科利尔(Paul Collier)认为贫困的国家都会面临着内战、国内领导人利用权力占领自然资源、受到贸易遏制、官员腐败等挑战,因此,发展经济学旨在研究帮助最底层的人们脱贫。一些大型组织,如世界银行、联合国等的捐款援助,以及对非洲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都在帮助着这些贫穷国家。
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但人的行为又影响着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质量。人们的经济行为不可避免地和自然资源发生密切的关系。简单地说,没有煤、石油、天然气,用什么能源作为动力来为国家创造财富呢?然而,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这些动力燃料也影响着大气环境: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极地冰盖面临着消融;气温的变化,影响着洋流的运动,进而又影响了局部地区的气候。可能发生的这些后果,让我们感到生活环境面临着灾难。
各国为了节能减排也制定了很多措施,包括开征碳排放税、对燃料进行征税、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环境经济学立足于现实的角度,希望通过经济的手段,如税收等来鼓励人们减少污染,解决环境问题。
经济学里有一个假定:“人们都是理性的。”人们总是在所有的选择中挑选那个最有利于自己的,懂得分析成本和收益。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这么精明、考虑会这么周全,有时即使想得到,也未必做得到。人有喜怒哀乐,会产生兴奋和沮丧,使人们在决策时失去理性。
行为经济学结合心理学,研究哪些因素驱使人们采取行动。经济学家发现人们经常做的一些事情,并非给他们带来很多利益,而是因为他们过分地自信,认为这是“正确的事”。在作决定时,人们还会受到他人的影响,而不是独立判断。事实告诉我们,人们并不总是理性地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行为。
1.7 现行市价在不同时期的差别——实际GDP和名义GDP
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最初的这十几年,GDP是个明星词汇,尤其是中国的地方政府,更是将GDP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主要标准之一。这也是中国提倡加快城市化、加快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抓的工作之一。城市的房地产、教育、通信、金融业、高速公路、制造业等行业的高速发展,迫使更多的农村人将土地贡献给不断扩张的城市版图,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拥向城市,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贡献,这些主要体现在GDP上。
GDP分为名义GDP和实际GDP两种表现形式。名义GDP是以价格单位进行计算的市场价值总和。实际GDP是以实物单位进行计算的市场价值总和。因此,即使总产量没有增加,仅仅价格水平上升,名义GDP仍然是会上升的。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GDP的上升只是一种假象,有实质性影响的还是实际GDP变化率,所以在使用GDP这个指标时,还必须通过GDP缩减指数,对名义GDP做出调整,从而精确地反映产出的实际变动。
实际GDP和名义GDP都是用来测量一定时间内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经济增长一般用实际GDP测量,因为实际GDP能把价格变动从数量变动中分离出来,是用基准年价格进行计算的。
综合以上知识,我们总结出如下计算公式。
名义GDP=物价×产量
实际GDP=基准年物价×产量
GDP缩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100%
通货膨胀率=(现期GDP缩减指数-基期GDP缩减指数)/100
有一家大型生产型企业,其2010年的名义GDP为15亿元,实际GDP也是15亿元,则2010年的 GDP缩减指数即为1或习惯上称为100%。假如2011年的名义GDP为20亿元,实际GDP为18.9亿元,则GDP缩减指数为1.1或习惯上称为110%。由于2011年的GDP缩减指数从2010年的100%上升到了110%,因此可以说,物价水平上升了10%,即通货膨胀率为10%[(110-100)/100]。
由此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差别所反映的实际是:当期的物价水平与基年物价水平的差异程度,即通货膨胀的程度。
通货膨胀与物价有很大的关系。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普遍地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过度的通货膨胀造成对普通民众财富的大肆掠夺,是影响社会稳定繁荣的一大隐患,在注重GDP指标的今天,中国政府对于GDP的片面追求已经逐渐得到了遏制,2012年“两会”期间,中国政府宣布主动调低GDP增长目标,由持续多年的8%下调到7.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
GDP虽然在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中还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政府也在渐渐地进行着一场去GDP化的微革命,努力减少对GDP的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引入“幸福指数”,对公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进行量化。《人民日报》报道称:幸福指数渐成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