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难点破解及提高
(一) 利用题干中给出的条件进行转化
在解题时,要根据命题的基本性质进行转化,从而公式化表达。
例题23:(2009年1月第27题)甲、乙、丙和丁四人进入某围棋邀请赛半决赛,最后要决出一名冠军。张、王和李三人对结果做了如下预测。
张:冠军不是丙。
王:冠军是乙。
李:冠军是甲。
已知张、王、李三人中恰有一人的预测正确,以下哪项为真?
A.冠军是甲。
B.冠军是乙。
C.冠军是丙。
D.冠军是丁。
E.无法确认冠军是谁。
【自测】
【解析】答案选D。
题干中,三人中恰有一人的预测正确。张的描述可以写为:冠军是甲、乙、丁中的一个。
这样,王、李的描述均是张描述的从属关系,故可知王、李的描述一定为假,故选D。
(二) 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和矛盾关系属于全异关系,但是二者是有区别的。
矛盾关系是在同一个属概念下的两个种概念的外延互相排斥,其相加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其包括对立的两种情况,没有第三种情况存在,非此即彼,非彼即此。比如“好”和“不好”,不是“好”一定是“不好”。另如,之前我们学过的对当方阵中的A、O命题间,当我们说“所有的人都考上了”,这时,“有些人没考上”一定为假,反之亦然。
假设两个集合a和b,如果所有a不是b,那么a与b具有全异关系。同时a与b的外延之和等于c,那么,a与b具有矛盾关系,如第一章对全异关系的描述(见图2-12)。
图2-12 欧拉图(全异关系分类)
反对关系是指在对立的两种情况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非此不一定彼,非彼不一定此。比如“红色”和“白色”,不是“红色”,不一定就是“白色”。
(三) 词项的周延来转化标准直言命题
要注意掌握将一个命题转化为标准的直言命题形式:“一个人的个性是后天养成的”,可以转化为“所有人的个性都是后天养成的”。“没有一把钥匙可以开天下所有的锁”,可以转化为“所有的钥匙都有它打不开的锁”。
通过周延性的判断,我们可以改变直言命题中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从而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常常也把这种方法称为“换位推理”。在换位时,我们要注意除了需要交换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以外,还要注意交换前后的周延性。如:
“所有的MBA都是经理”可以换位为“有些经理是MBA”。
“所有的MBA都不是经理”可以换位为“所有的经理都不是MBA”。
“有些MBA是经理”可以换位为“有些经理是MBA”。
这时我们看一下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是P”,通过换位是不能得到“所有的P是S”的,因为换位前,概念S是周延的,概念P不是周延的,而“所有的P是S”中,P是周延的,违背换位原则。
(四) 复杂三段论推理的解决
对于一些在题干中概念出现较多的题目,利用画图法解决就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时,我们可以针对题干中所给出的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解,会发现其中必有两个概念间的关系成为解题的关键。
例题24:(2011年1月第27题)张教授的所有初中同学都不是博士;通过张教授而认识其哲学研究所同事的都是博士;张教授的一个初中同学通过张教授认识了王研究员。
以下哪项能作为结论从上述断定中推出?
A.王研究员是张教授的哲学研究所同事。
B.王研究员不是张教授的哲学研究所同事。
C.王研究员是博士。
D.王研究员不是博士。
E.王研究员不是张教授的初中同学。
【自测】
【解析】答案选B。
题干中给出的概念较多,这时我们可以寻找一个关键的概念作为突破口。
题干有两句话分别在描述其他概念与“博士”概念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试一下从这个概念入手,来进行分析。从前两句话可以推出:通过张教授而认识其哲学研究所同事的人都不是他的初中同学。因此,结合第三句话,我们可知:王研究员不是张教授的哲学研究所同事,故选B。
例题25:(2007年1月第31题)张华是甲班学生,对围棋感兴趣。该班学生或者对国际象棋感兴趣,或者对军棋感兴趣;如果对围棋感兴趣,则对军棋不感兴趣。因此,张华对中国象棋感兴趣。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的假设?
A.如果对国际象棋感兴趣,则对中国象棋感兴趣。
B.甲班对国际象棋感兴趣的学生都对中国象棋感兴趣。
C.围棋和中国象棋比军棋更具挑战性。
D.甲班学生感兴趣的棋类只限于围棋、国际象棋、军棋和中国象棋。
E.甲班所有学生都对中国象棋感兴趣。
【自测】
【解析】答案选B。
题干中给出的概念较多,要将概念之间的内容简化。
通过题干可知,张华作为甲班的学生,且对围棋感兴趣,则对军棋不感兴趣(推出结论1);而甲班学生或者对国际象棋或者对军棋感兴趣,结合推出的结论1,可知张华对国际象棋感兴趣。
最终要推出张华对中国象棋感兴趣,选项B就描述了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之间的关系。
本题中,选项A和E,如果作为前提,也可以使题干中的推理推出结论,但在选择时,这两个条件较选项B条件更大。这时,根据假设从小的原则,选项B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