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中国3:孵化中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引子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很少有人知道“孵化器”(Business Incubator)为何物。当你在大街上随便拉住一个人,问他什么是孵化器,对方十有八九都会摇摇头说:“对不起,我不太懂养鸡方面的知识。”

时至今日,孵化器已经红遍大江南北,不说妇孺皆知,也算是家喻户晓。这是一个“全民皆孵”的时代。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一线城市,在购物中心、商业街、咖啡厅、办公楼,以及新闻联播和各类电视节目上,你随时随地都可能碰到孵化器。关于孵化器的魅力与影响,表象与真相,浮华与泡沫,正在成为不断发酵的社会舆论焦点。

根据国家规划,2015年,各类孵化器数量将达到1500家,孵化场地达5000万平方米以上,孵化资金总额达50亿元以上,在孵企业达10万家以上,其中国家级孵化器需达到500家,并实施国家级孵化器的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这些数字基本已经提前达到了。

伴随着中国创业产业的发展,创业生态环境得到多轮进化,创业相关的配套服务也在不断升级。孵化器的能力已经从基本的办公场所发展到集空间、人才、技术、活动和资本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平台。

孵化器的类型形形色色、各有千秋。既有36氪、创业家等媒体驱动型的孵化器,又有车库咖啡、创新工场、天使汇等投资驱动的“硅谷经典”式孵化器,还有创客总部、联想之星等产业链条服务式的孵化器,以及阿里、百度、腾讯、京东、海尔、华为等品牌自办的孵化器,更有北京创客空间、深圳柴火、上海新车间这种“类孵化器”的众创空间等。现如今早已不是早期仅仅提供办公物业和基本服务的初级孵化器时代了。

这是孵化器的又一个黄金时代。为什么说“又一个”?因为孵化器曾经火爆一时,它的诞生可以直溯到30年前。对于很多正坐在众创空间边喝咖啡边高谈阔论自己创业计划的年轻人来说,那可是一个遥远而古老的年代。他们之中甚至有很多人当时都还没有出生。那是一个中国人刚刚开放眼界、视很多新鲜事物为洪水猛兽的时期。被国人误以为跟养鸡扯上关系的孵化器,其实已经在海外发展得如火如荼。

我们先来看看世界上第一个孵化器的诞生过程。

世界上第一个孵化器,诞生于1956年的美国。当时美国经济还处于萧条期,美国政府也急于解决大量闲置物业和中小企业的创业问题。这一年,纽约州贝特维亚地区最大的企业,大型设备制造商Massey Ferguson公司倒闭,破产后仅留下一栋闲置的综合大楼以及大量的失业工人。至此当地的失业率迅速蹿升至20%以上。

此时,曼库索家族创办的曼库索商业发展集团接手了闲置的大楼,由约瑟夫·曼库索任经理。曼库索在管理中发现,传统的经营模式很难重振这一地区的商业活力,于是他将大楼分隔成许多个小单元,分别承租给不同的小企业,并共享办公场地。曼库索还向承租的企业提供融资、咨询等服务来促进承租企业的成长。

一次,他偶然间从楼内一家养鸡企业里的活蹦乱跳的小鸡中得到灵感,将这种经营模式命名为“企业孵化器”。1959年,约瑟夫·曼库索在原有基础上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孵化器——贝特维亚工业中心。在最初的五年间,该中心为这一地区创造了数以千计的就业机会。孵化器模式也有效促进了整个美国经济“从0到1”的重塑,创造了美国随后的经济神话。

20世纪80年代,孵化器开始在美国本土快速发展并经英国和欧洲传向世界。欧洲的孵化器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1972年)、亚洲(1974年)分别出现了第一个企业孵化器。20世纪80年代,斯堪的纳维亚(1982年)和德国(1983年)也相继成立了孵化器。孵化器也出现了创新中心(Innovation Centre)、企业苗圃(pépinières d'entreprises)、科技园(Technology/Science Park)、创业中心(中国大陆地区)、育成中心(中国台湾地区)等多种形式与名称。

世界上第一个孵化器诞生31年后,在中国武汉光谷,风景绮丽的东湖之滨,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孵化器——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中国孵化器第一人”龚伟,以及被称为“孵化器市长”的成都市市长唐良智都是东湖创业中心的筑基人和发扬者,本书作者之一梁椿也曾是东创中心的工作人员,曾参与过许多重要的工作。

这是一个颇为传奇的故事,理应在中国的孵化器乃至创业创新史册上留下最为流光溢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