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中国传统经济特点

作者:林满红(Man-Houng Lin)

本章描述了中国在19世纪中叶受到西方影响之前的7000年内所形成的中国传统经济的特点。文中使用了文化综合体的概念,强调地域、生产方式、意识形态、经济制度以及时间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国际比较以突出中国特色。本章的目的是为了解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背景资料。

研究结果:中华文明独具特色地发源于黄土高原而非像其他文明那样出现在冲积平原上,从而促进了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经济的发展并培育了勤劳的中国人民。与1949年以后的经济不同的是,传统的中国经济主要是由人民而非政府发展起来的。自11世纪开始,经济中心历史性地从西北转移到了东南沿海地区,这使得东南沿海地区在现代发展起了国际间的合作。最终,尽管被许多自然和政治灾难所中断,但中国传统经济没有出现长期萧条,反而经历了持续的增长。

按照某些经济学家的观点,传统经济是其发展未受现代科学影响的经济,而现代科学是在17世纪欧洲技术革命中发展起来的(Kuznets,1966:第1章)。中国在19世纪中叶开始采用现代经济,但某些中国传统经济元素却一直持续至今。

有些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经济不过是出现了早熟,之后会进入萧条。这一观点在20世纪30年代以及1949年后在中国学者中引起了争论(Schwartz,1954; Feuerwerker,1968)。本章将说明,尽管经济衰退及政治和自然灾害对上升趋势造成了某些干扰,但中国传统的农业和商业确实得以继续发展。

卡尔·A.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学者都试图通过一种有色眼镜来考察中国传统经济(Wittfogel,1957:371-411)。本章认为,尽管存在大国官僚,但小型私营经济机构却主宰着中国的传统经济。在早期帝制时期,政府与商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统治与服从的关系,但在帝制晚期,这种关系已经变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1844年一份允许平民开掘新矿的官方声明宣称:“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供千百万人民使用的”, “它也是一种藏富于民的方法”,以及“官员再也不能压制或操纵一切事务”(Lin,2006:191)。本章旨在揭示这种大众财富分散的传统,这是一个起源于古代中国并记载于《汉书》中的概念(Zhu,1999:132)。

在古代中国,存在着两种与财富分配有关的著名平均主义思想学说:墨子的学说提倡财富的均衡分配而不考虑地位的差别,而孔子的学说则更趋向于在考虑地位差别的情况下进行平等主义分配。历史上,大多数从事平等主义研究的中国学者都遵循孔子学说的路线来阐释他们的思想(Li Quanshi,1928:18-19)。本章将证明,这一主流学派的经济思想是如何在小规模生产和交换活动,以及那些与同时代的社会相比,能够提振经济激励并促进更大社会流动的持久经济机构的主导下在中国经济中出现。

中国是一个集不同文化之大成的大国,各种文化都在以特定的形式和特定的步伐向前发展。小规模生产在大约公元前5000年开始出现在中国的西北地区。虽然西北地区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但其经济中心则在11世纪(Chi,1936:78,89)转移到了东南部沿海地区。这种转移发生的原因包括:北方边境地区汉民族与非汉民族之间频繁的征战、北方灌溉工程的损毁、黄河流域洪水的威胁、南方发展农业和商业更加适宜的地理条件,以及东部地区国际商业活动的开展等。此外,中国经济中心从西北向东南的转移与欧洲经济中心从东南地区沿地中海沿岸向西北方向的北大西洋地区的转移是有所不同的。本章将把中国经济中心的转移与其在将近7000年内传统经济所发生的变化加以联系并进行探讨。

本章分为六个小节:1.1节描述由小规模生产和交换活动所构成的中国最广泛的社会基础;1.2节讨论中国传统经济中所出现的科技进步;1.3节说明地主租佃制度、资本积累体系、贸易,以及商人出现所形成的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共存性;1.4节探讨中国紧密的城乡关系以及晚清时期得到加强的相当广阔的农村基础;1.5节讨论政府角色;1.6节对中国长期增长过程中的经济周期,特别是19世纪中叶中国遭遇西方后导致其在东亚秩序中主导地位下降的最终经济低迷加以描述。最后,在结束语中总结了与中国现代发展相关的传统经济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