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收复台湾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殖民地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实现政治及经济利益的手段,用以满足某个特定时代社会的需求,体现了这个时代社会的性质。近代日本国力强盛,经济迅速发展,与其普及教育是分不开的。在日据台湾五十年中,台湾总督府强力推行歧视性的殖民地教育,企图同化台湾民众,使他们成为忠实的奴仆和听从使唤的劳动工具。

一 教育分期

日据台湾教育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895年6月至1918年,台湾教育令发布以前,为台湾教育的试验阶段,小学校、公学校、中等学校、专门学校等逐渐建立,日、台学生分开上学。

1919年至1940年,为台湾教育的发展阶段。1919年1月,台湾总督府公布台湾教育令:“1.注重德育教育,尤其普通教育及师范教育更要贯彻其旨趣。2.要完成普通教育尤其女子教育,同时又要注重实业教育。3.展长修业年限,同时开放专门教育之门。4.与上级各级学校要有连络,使其圆滑密切。”黄玉斋主编:《台湾年鉴》,(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90页。

台湾总督府对台湾学生教育确立学制方针与施设纲领,初等教育设公学校,中等教育设高等普通学校及女子高等普通学校。1922年4月,发布改正教育令,废止日、台差别待遇,中等以上学校实行日、台人共学制。初等教育,因日语教读差异,不能立即采用共学制,常用日语者,称为小学校;不常用日语者,称为公学校。

1935年6月,台湾总督府评议会议召开,咨问在台施政四十年对于台湾各种设施应加特别考虑事项。审议结果,加以说明事项如下:“国民精神之振作”,包括“日本精神之振作”、“日本语之推行”。“教育之改进”,“1.彻底推行初等教育,以养成国民精神与公共观念。2.留意小、公学校教员之养成指导。3.普及中等学校尤其实业学校,修养爱好勤劳、尊重实务之精神,以养成实际有用之人士。4.地方民风之振作,有待青年力量者殊多,故应更进一步振兴青年教育,作有统制之指导。”[日]井出季和太著,郭辉编译:《台湾治绩志》,(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9页。

1941年至1945年,为台湾教育的普及阶段。台湾总督府施行国民学校令,废止小学校、公学校之名,一律改称国民学校,学制与日本本土大致相同,课程分为第一、第二、第三号表,公学校改称为第二号表、第三号表国民学校。1943年实施国民义务教育,缩短中学以上学校的修学年限,废止书房,基本建立现代教育体制。

二 教育概况

日据时期,台湾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是台湾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学制系统如下:初等教育(国民教育),包括幼稚园、国民学校(分为初级、高级)、职业班等。中等教育,包括中学校(分为初级、高级)、简易师范学校、幼稚师范科、师范学校、初级职业学校、高级职业学校、职业补习学校、职业补习班等。高等教育,包括大学、师范学院、专修科、专科学校、特别师范科、研究院等。分述如下。参见表1—3。

表1—3 日据时期台湾各类学校学生统计

资料来源:《台湾省五十一年来统计提要》,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统计室编印,1946年底,第1211—1212页。

1.初等教育

日据初期,台湾总督府设立“国语”(日语)传习所、“国语”(日语)学校,推行日语教学。1898年,台湾小学教育渐上轨道。台湾总督府设立公学校,专收台籍儿童;设立小学校,专收日籍儿童;高山族儿童进入番童教育所。台湾小学教育效仿日本标准,兼顾台湾发展经济的需求。

初等教育机关有小学校、公学校、教育所。小学校几全为日人,公学校大部分为台湾人,教育所为高山族儿童设立,由警察局管理,教员由警察兼任。

小学的上学科目为修身、读书、作文、习字、算术、日本地理、日本历史、理科、图画、唱歌、体操、裁缝(女生)等。

六年制公学校的上学科目为修身、“国语”、算术、“国史”、地理、理科、图画、唱歌、体操、实业、裁缝及家事(女生)等,实业科依各地方情形得自由选读农业、商业、工业中的1科或2科。

1922年,台湾总督府颁布《台湾教育令》,小学教育实行日、台学生共学制,台籍儿童懂日语、适应小学教学者,依一定条件可入小学校学习,日籍儿童亦可入公学校上学。1941年,取消公学校、小学校的区别,统称国民学校。

课程第一号表国民学校教学科目有国民科(修身、“国语”、“国史”、地理),实业科(农业、工业、商业、水产),理数科(算术、理科),体练科(武道、体操),艺能科〔音乐、习字、图画、工作、家事(女)、裁缝(女)〕。其教科书除理科由台湾总督府编纂外,其余各科仍用日本文部省编纂的课本,而课程第二、三号表国民学校除算术科使用文部省教材,其余均用台湾总督府编修的教科书。

课程第二号表国民学校所用教材,1941年以后,为配合战时需要,大量增加了军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天皇统治日本,爱民如子,使日本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军人不顾生命,为报效天皇而献身”。书中的人名、插图,也由1922年的“阿福”、“阿香”与台湾山川,改为1941年的“太郎”、“花子”与日本山川,经常在下午实施科表外的“军训”操演。

适龄儿童入学率,台籍儿童从1920年的25%提高到1943年的71%,日籍儿童从1920年的98%提高到1943年的99%。日据时期台湾的初等教育,对于传统的旧式教育来说,提供了台湾男女学童现代化的教育,力促就学率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参见表1—4。

表1—4 日据时期台湾儿童与日本儿童入学率统计

资料来源:《台湾省五十一年来统计提要》,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统计室编印,1946年底,第1241—1242页。

2.中等教育

台湾的中学教育适应在台日籍学生升学需求而发展起来。1898年3月,在“国语”学校第四附属学校内附设寻常中学校(后改为中学部),培养日籍学生。1907年后,相继设立台北中学校、台南中学校,两校专收日籍学生。台籍士绅酝酿在台中设立中学校。1915年,台湾总督府办理,由台籍士绅出资,设立台湾公立台中中学校,修业年限4年,收台籍学生入学。女子中学教育初期附置于中学校内,1909年后独立为高等女学校,收日籍女生。设附属女学校,收台籍女生,1919年专设女子高等普通学校,招收台籍女生。1922年后,中学校实施共学制,取消日、台人中学教育双轨制。1943年4月,施行中等学校令,修学年限缩短为4年,课程简单化。

中学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设置了许多实用性科目,日语、汉文、实业时数较多,博物、物理、化学统合为理科,英语为随意科。培养台籍学生一技之长,毕业后可从事中低级技术工作。

3.职业教育(实业教育)

1899年,为改良民间农业,台湾总督府在台北农事试验场招农事讲习生,招收台籍学生。又设立糖业讲习所、“国语”学校的实习部及学务部附属工业讲习所等。专收日籍学生的有1917年的商业学校、1918年的工业学校,修业年限均为5年。

1919年公布台湾教育令,总督府设立台湾人的职业学校,有嘉义的农林学校、台北的工业学校、台中的商业学校,修业年限均为3年。入学资格为修业6年的公学校毕业生,并得设立师范科。

1922年,总督府修改台湾教育令,实业学校划分为农、商、工三种,修业年限3至5年。至1941年,实业学校总数达27所,学生总数达14626人,其中农业学校9所,工业学校9所,商业学校8所,水产学校1所。

依据1912年改正的台湾公学校规则,在六年制公学校内得附设二年制实业科,至1919年公布公立实业学校规则,改实业科为简易实业学校,仍附设于公学校内,课程有修身、日语、算术、实业等科目,修业年限因地而异。1922年改名称为实业补习学校,内容并无变更,小学校毕业者即可入学,有农业、工业、商业、商工、水产、家政等。这种实业补习学校至1944年共有90所,学生达18090人,修业年限1至3年。黄玉斋主编:《台湾年鉴》,第1010—1011页。

4.师范教育

1896年,台湾总督府在“国语”学校内设师范、语学两部。1899年,在台北、台中、台南设立师范学校,培养台湾教员。1902年,合并为“国语”学校及台南师范学校,改“国语”学校规则,设师范、中学、“国语”、实业四部,师范部甲科收日籍学生,乙科收台籍学生。1918年,“国语”学校改名为台北师范学校,台南分校独立为台南师范学校。1922年,公布新教育令,将师范学校分为小学、公学两师范部。1943年,总督府改正学制,师范学校改为专门学校,学校内设男女两部。黄玉斋主编:《台湾年鉴》,第1014—1015页。

日据时期台湾师范学校为小学培养师资,中等以上学校师资均来自日本本土,或是日本本土大学毕业的台籍人士。

5.高等教育

台湾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台湾总督府医学校、农林学校、商业学校、工业学校等专科学校及台北帝国大学。

1897年,台北医院附设医学讲习所,对台籍学生授以医学及普通学,成绩显著。1899年,台湾总督府医学校成立,1919年改名为总督府医官专门学校,1936年后附属于台北帝国大学医学专门部,培养服务于台湾本地的医学人才。该校为台湾惟一一所医学教育机构,对热带医学有研究。

1919年,台湾总督府创设农林专门学校,对公学校毕业的台湾人,授以预科、本科各3年的农林专科教育,分农业科、林业科,1922年改称台湾总督府高等农林学校,后为台北帝国大学附属农林专门部,内设农学、林学两科。

1919年,台湾总督府设立台北高等商业学校,最初专收日籍学生,1922年日、台共学制实施后,也收台籍学生。1944年改为经济专门学校。

1931年,台湾总督府创设台南高等工业学校,有机械、电气、化学、土木、建筑等科,修业年限3年,培养工程技术人员。

高等学校学制方面,1922年4月,创设7年制。台北高等学校修业年限寻常科4年、高等科3年,分文、理两种。1943年修业年限高等科改为2年。1944年学生总数达562人。黄玉斋主编:《台湾年鉴》,第1003页。

大学预科学制方面,台湾大学预科,1941年4月创立,修业年限为3年,分文科、理科。理科分为理农类、工类、医类,1943年修业年限改为2年,与高等学校相同。1944年学生总数达540人。黄玉斋主编:《台湾年鉴》,第1004页。

为限制台籍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日本殖民者迟迟不在台湾创办大学。1928年,总督府创设台北帝国大学,分文政学部、理农学部,后增设医学部、工学部。1944年,共有文政学部、理学部、农学部、工学部、医学部。

台北帝国大学和日本其他大学一样,采用讲座制度,由讲座构成学部,由专任教授担任每一讲座,下置助教授及助手各一人,重视研究工作,每位教授均有研究室,配置图书设备、实验研究的工具。

台北帝大教师及学生中日本人占多数,台籍学生主要学医,攻读文政、理、工、农的人很少。1944年,全校台籍学生共有85人,医学部台籍学生高达80人。参见表1—5。

表1—5 1944年台北帝国大学教师、学生统计

资料来源:《台湾省五十一年来统计提要》,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统计室编印,1946年12月,第1214—1215页。

台北帝大设有大学院,招收大学毕业生,在教授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两年。研究期满后提交博士论文,送请有关学部教授会审查。从1938年至1943年,共授予博士学位32人,其中台籍学生仅5人,皆为医学博士。

日据时期台湾高等教育有其特色,设置高等教育机构有一定规划,针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台湾总督府设立了医学、农、林、商工等学校,校址考虑到地方的需要。学科设置偏重应用学科,台籍学生学医者居多,提升了台湾在医学、农学、林学等学科的水准。教师工作有保障,可以专心学术研究,例如,台北帝大教师分为教授、助教授、讲师、助手等级,教授、副教授进入大学,收入丰厚,生活无忧。

台湾高等教育的缺陷甚多,教育成为政治、经济的附庸,日本以台湾为南进基地,一切从政治、经济利益出发,教育成为其侵略政策的工具,没有发展台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人文素养,亦不鼓励台籍学生从事高深的学术研究。教育机会不均等,日本人限制台籍学生进入高等教育机构,教育充满歧视色彩。教育内容单一,学科设置偏向应用学科,台籍学生只得学医,高等教育发展畸形。

6.社会教育(包括特殊教育)

社会教育是指各类社会团体、青少年团、训练所、家长会、伤残人教育等。1915年,台湾总督府在各地设立“国语”普及会、“国语”练习会,1920年公布教育令,极力推进,遍及全岛各乡镇。又组织家长会、主妇会、青年团等,来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准,灌输日本军国主义精神。还有青年补习教育、特种教育(设有盲哑学校)、幼稚园、私立学校、书房、教育社团(如教员及视学讲习会、台湾教育会、台湾教职员互助会等)等。

三 歧视性的殖民地教育

日据时期,台湾教育迅速发展,基础教育逐渐普及,教育体系趋于完备,引进了一些较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文化知识,儿童就学率逐渐升高。1944年,课程第一号表学校有155所,学生55778人,就学率达99.62%。课程第二号表学校有908所,学生866361人。课程第三号表学校有36所,学生10386人。汉人学生就学率达71.17%,高山族学生达83.38%,汉人、高山族学生总就学率达71.38%。黄玉斋主编:《台湾年鉴》,第998、1000页。与同时期的大陆相比,1945年,大陆文化较为发达的苏州地区,文盲率达80%。江苏省一些地区的儿童入学率公布的统计数字为30%,实际上恐怕达不到此数,且教学质量亦多不如台湾的初等教育。

台湾的小学教育、实业教育最为发达,中等教育次之,高等教育则欠缺。这有助于台湾青少年有一技之长,成为专业技术工人,或成为有一定农技知识的农民,供日本殖民者榨取,对台湾工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从教育的普及,教育设施的增加,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等客观标准来看,与大陆相比,日据台湾教育有一定正面作用。日本殖民者鼓吹守秩序、诚实、讲卫生等。从全球殖民地教育来看,日本人在台湾的初等教育是较为成功的。

必须指出,台湾总督府发展教育,是为其殖民统治服务的,负面作用十分明显。一是,从教育目的看,台湾总督府大力发展初等教育、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可供日本殖民者榨取的中下层技术工人,导致台籍学生得不到全面教育、健康教育。小学教育,日本殖民者推行同化教育,灌输日语及日本文化。中学教育,着重职业技术教育,防范台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是,从教育的内容看,台籍学生得不到汉语、汉文化的教育,代之以日本文化,意在使台湾人变成为日本忠实的奴仆。总督府竭力消除台湾地区的中华文化,将日本文化灌输到台湾人民的思想和行动中去。日本殖民者严格限制汉文的使用。日语是同化教育的核心。为了升学求职,台湾青少年不得不努力学习日语。日语成为他们获取新知识的重要工具。推行日语将使台湾青少年丧失使用汉语的能力,进而对中华祖国文化产生疏离感。

三是,从教育的体制看,推行不平等的差别教育,台籍学生遭到差别待遇,缺乏教育均等机会。小学教育,专收日籍儿童的小学校相对于专收台籍儿童的公学校,师资力量较强,经费较多。教育程度的差别一直存在。取消公、小学校区别后,国民学校仍有适用于日籍学生的第一课程表和适用于台籍学生的第二课程表、第三课程表,日、台共学很难实现。

台籍学生升学受到严格限制。中等学校举行公开的入学考试,笔试部分常有日本历史和国家观念的考题,口试部分用日语,台籍学生自然比不上日籍学生。各中等学校有录取会议,对学生的录取与否有很大的决定权,成员多是日本人。台湾人担任中等学校教职的极少。在日本殖民者的阻挠下,台籍学生难以学习先进知识和技能。

台湾总督府极力阻止私人办学。台籍学生进入公立学校的机会极少,总督府又不准台湾人自己办学校。中等学校偏重职业教育,除了两所大学先修学校外,中等学校的课程偏重日语及实业科目,完全不为升学考虑。中等教育过分重视两性差异。基于日本的文化传统,女子教育比男子教育修业时间短1年,程度上也较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军备,把中等学校的修业年限缩短了1年,裁减课程,以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军训及劳动生产。加以盟军轰炸,台湾学校教育遭到破坏。

四是,从培养高级人才看,台籍学生很难获得高等教育。日本殖民者在台湾推行差别教育,限制台籍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徒使其能做而不能思。医学校为自费,“国语”学校(师范学校)为公费。家境稍好的台籍学生多报考医学校,家境稍差的学生则报考师范学校。为获取新知,中学毕业后,家境稍好的台籍学生只得到日本或大陆学习,留学欧美的人寥寥无几。台籍高水平的医生、日语教师较多,而行政管理人才、军事人才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