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科学故事(中华经典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大禹治洪水

古时期,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大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

尧派鲧(gǔn)去治水,结果鲧花了九年时间,却没有把洪水制伏。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河南省禹州市城南的大禹雕像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和涂山氏在新婚后第四天就接到了舜帝的命令,登上治水的路程。妻子送他出门,禹对妻子说:“我这次出门,要去很多地方,不知什么时候回家,难以照顾你。日后你生了孩子,就取名叫‘启’。启,就是启行的意思,以此纪念我们这次的离别吧!”

为了察看地势,查明河道,禹和助手们跋山涉水、顶风冒雨,经历了无数艰险,走遍了九州大地。

禹外出治水后,第一次路过家门是在出门后的第十个月,他正巧听到自己孩子的啼哭声,同行的人都放慢了脚步。有人说:“您回家住几天吧!”禹没有停住脚步,边走边说:“现在灾情严重,治水要紧!”还有人说:“你还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生孩子,回家看一眼吧。”禹也很想进门去看看妻子和刚出生的儿子,可还是摇了摇头,郑重地说:“我现在重任在肩,可不能因家事而误了国事呀!”说完,他大踏步地向前走去。

第二次路过家门时,他看见抱在妻子怀里的儿子已经会说话了,妻子正在教儿子喊爸爸,启也很乖巧地边笑边喊爸爸。

禹看到这一幕,不禁热泪盈眶,但治水工程正是紧张的时候,他擦了擦脸上的泪花转身就要离开。这时,妻子抱着儿子看见了禹,赶忙出来迎接,看到他疲惫的模样,疼惜地说:“快回家歇歇吧!看你累的,我给你换身衣服。”禹接过儿子亲了亲,说:“不成哪,许多人被洪水围在高地,我要去救人哪!”说着,他把儿子送到妻子怀里,安慰了她几句,转身就走了。

第三次过家门,儿子已长到十多岁了,当妈妈告诉他爸爸就在家门口时,启使劲把他往家里拉。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叫他告诉妈妈,因为治水工作非常繁忙,他一时还回不了家。不过他们凿山开渠,疏通壅塞,把洪水基本上引进了大江大河,只等开挖渠道把洪水归入大海了。禹告诉启说:“我很快就会回来和你们团聚的。”说完又匆忙离开了,还是没进家门。

前人治水无功主要是没有根据水流规律因势利导,而只采用不断堆高堤坝的办法,禹大胆改用疏导和堰塞相结合的新办法,顺天地自然,高的培土,低的疏浚,开山凿渠,疏通水道。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道挤得十分狭窄。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禹和老百姓一起劳动,他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历时十三年之久,他终于把洪渊填平,河道疏通,使水经湖泊河流汇入海洋,有效制伏了洪水。后代的人都称颂禹治水的功绩,尊称他为大禹。

【博闻馆】

从禅让制到世袭制

大禹因为治水有功,深得万民的拥护,舜去世后,他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这时候,部落里推行的是禅(shàn)让制,就是现任领袖生前召开部落大会,让各个首领推举贤能的人做下任领袖。

大禹去世前几年,本想效仿尧舜,找一个贤能的人来接替自己,最初,人们推举掌管刑法的皋陶(gāo yáo),但是没等接任,皋陶就病死了,后来大禹临终前就让伯益来接替自己。

大禹死后,伯益按照部落联盟的传统,为禹举行丧礼,挂丧、守丧三年。三年的丧礼过后,大禹的儿子启却在民众的拥护下夺得了权位。从此,父亡子继的家天下制度便取代了任人唯贤的公天下制度,也就是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