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报告·2016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广西桂林市荔浦县文场音乐活态保护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李天雪 孙家勤

目前,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广西文场的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现有的保护措施多集中在抢救式和展览式等静态保护模式,尤以陈列式博物馆静态保护模式为主,因其忽略了广西文场活态特性,保护效果不甚理想,鉴于此,开展广西文场的活态保护研究刻不容缓。广西文场是民间曲艺、戏曲的代表作,具有雅俗共赏的表现特征与丰富多彩的艺术内容形式,是“民族艺术宝库中的明珠”,先后于2006年和2008年获批为广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曲艺项,贺绿汀更评价其为“广西文场是桂林市最珍贵的特产”。

一、广西文场活态保护的概念和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是指其从产生之初就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中,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不同情境下呈现出不同形态的特性。广西文场“活态保护”即尊重和遵循文场活态性进行“以人为本”的“发展中和变化中”的保护,是对动静文化元素进行整合,并借助原群落力量对文场进行复原、创新与传播,进而延长其生命周期的保护。广西文场虽然只有短短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其已成为广西地方曲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进行活态保护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意义,更是实现其现实价值的重要途径。首先,有助于国家文化多样性建设,助推曲艺国际交流。曲艺是我国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2010年在法国巴黎首次开展的“中国曲艺节”,现已先后举办了三届,引起较大反响。随后地方曲艺协会也逐步在国外进行展演,但是关注度不高。广西文场活态保护遵循活态特性展开持续性地保护,是静态保护的延伸与拓展,有助于广西文场历史文化价值的复原与长期发展。不仅在地方曲艺的基础上丰富了国家文化多样性,而且为地方曲艺日后走出国门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利于打造广西民族文化强区,辅助建设中越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带。广西现有的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分布广泛且民族特色鲜明,汉族广西文场便是其中之一。活态保护注重对广西文场进行创新发展,假手于人们易于接受的新形式对文场进行传播与普及,同时融入广西和谐兼容的文化氛围,不仅为今后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打下基础,而且为日后中越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带的建设提供有利依据。最后,更利于夯实桂林历史文化底蕴,共建国际旅游胜地。桂林现有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活态保护在延长广西文场的生命周期的同时,也为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树立模板,为非遗数据库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更助于桂林特色文化标识的确立。除此之外,进行活态保护还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其一是加速桂林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脚步,其二更是在听觉上丰富了桂林特色化旅游产品,进一步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服务。因此,对广西文场进行活态保护是势在必行的,2013年12月13日,广西首个“中国曲艺之乡”落户荔浦,该县曲艺排名跻身中国西部地区前五,荔浦曲艺工作建设尤以广西文场活态保护最为突出,具有典范之效。

二、荔浦县广西文场活态保护的途径与成效

荔浦县具有2000多年历史,文物古迹众多,是桂林旅游圈的旅游胜地,是享誉全国的南方食品城、中国荔浦芋之乡、中国马蹄之乡、中国兰花之乡、全国茭白标准化生产基地县,更是“中国衣架之都”。不仅如此,荔浦在2010年被评为“广西文场之乡”, 2012年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3年被评为“中国曲艺之乡”,2015年被认定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荔浦文场)传承基地,以上关于文场的殊荣均受益于荔浦广西文场的活态保护工作。

(一)荔浦广西文场活态保护的途径

荔浦县为营造出发展文场的浓郁氛围,持续坚持“以人为本”的活态保护模式,即围绕传承人、政府、民间企业和教学团队4个层面开展保护措施。第一层,传承人坚持不懈地普及。荔浦县有据可考六辈传人的传承谱系有金紫臣、蓝容仙、王仁和、刘玉瑛、何红玉、陈秀芬、李伟群等的师承体系。其中以何红玉老师为代表的荔浦籍文场传承人坚持不懈地奋斗在文场的传播与保护工作中。何红玉老师40多年来一直活跃在抢救文场等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工作的第一线,仅家传弟子、嫡传弟子以及众弟子就有25名,2015年更是在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执教并带了6名学生,另外还带有水上琵琶文场艺术团,与此同时整理出版了文场的7部著作。除此之外,荔浦修仁镇70多岁老戏骨练业忠等为更好地传承文场则自筹资金广收门徒,2014年已有8~13岁的18位小学员参加培训,爱好者人数更是达到50多名,年龄从8岁到80岁不等,涉及社会各界。第二层,政府机构大力扶持。荔浦县政府扶持文场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资金扶持与政策保障。资金扶持主要体现在:对荔浦文场社及修人文场联社进行重点扶持、设立专门指导与特色培训班制度、为排练演出提供所需灯光音响乐器等物资支援和活动经费划拨等。如2012年县财政拨款3万元用于文场培训费、历时3年多共投入1843万元打造乡村舞台,最终综合文化站实现全县覆盖,并且设备配置齐全,为文场等排练提供了场所。政策保障则是建立以县、乡镇、村为核心的3级高效运转、分工合作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当地有关文场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确定各级文场传承人以及文场社团在民政部门的登记备案,如设立“文场之村”等11个文艺示范村。第三层,荔浦民间企业的积极出资助力。近些年来,企业也加大对特色文化的资金赞助,当地企业每年都有捐款数十万元用来举办曲艺演出或比赛,并给予优秀演员精神及物质方面的奖励。其中规模较大的“荔江之夏”广场文化展演始于1997年,仅中国移动广西荔浦分公司便从2006年伊始多次协办“荔江之夏”;2012年,广西荔浦福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协办“君临荔江”杯文艺演出;2014年,荔浦县百利新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协办“一江名城·荔江之夏”文艺活动和“半岛豪庭杯”曲艺大赛;桂林广恒工艺品有限公司则是长期支持文场等曲艺的发展。民间企业的参与建立起了与文场之间的人文联系,以文化搭台,达到了“促发展”与“做宣传”的共赢。最后,教学团队的双管齐下。对荔浦“广西文场”进行活态保护的教学团队主要包含文场校园教学与各高校研究团队,前者着眼培养文场艺人,后者注重广西文场今后的发展理论研究。荔浦县一方面重视曲艺艺术对青少年的熏陶,将广西文场等曲艺编成音乐教材投入使用,如将荔浦县东昌镇中心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确立为“荔浦县青少年文广西场传承基地”,修仁镇老县小学将文场设计为教学特色,学校培养出来的文场小苗子们在曲艺比赛中时常斩获大奖。另一方面通过召开广西文场展演暨广西文场保护发展论坛招贤纳士,先是30多名教授出席论坛,此后广西区内3所大学师生共10余支研究团队纷纷进驻到广西文场的研究领域,随着高校研究团队地介入,一批荔浦文场的相关研究成果已经相继面世。

(二)荔浦广西文场活态保护的成效

荔浦文场之乡建设经过理论探索与实践验证,逐渐形成思想建设与发展途径并存的特色优势,并具备制度保障、政府引导、群众支持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成为广西文场活态保护的典范,具体成效见表1-3。

表1-3 荔浦“广西文场”活态保护成效表

首先,荔浦文场形成厚重的发展氛围。荔浦13个乡镇各个阶层都有数量众多的文场爱好者及传唱者,上至80岁高龄爱好者,下至少年宫小苗子。荔浦县共有文艺示范村11个、文场曲艺社7个、艺术队伍29队、农村文艺队326支。荔浦人终身热爱文场,金紫臣的“关门”弟子蓝容仙虽已80高龄,仍活跃在文场领域。此外,即便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的今天,每逢圩日在荔浦公园内仍然还有人买文场唱腔油印本,足可见广西文场在荔浦各阶层的受欢迎程度。其次,荔浦文场屡获曲艺和研究双丰收。荔浦文场从发展之初至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近些年更是屡次获得“文华奖”“牡丹奖”以及曲坛全国性大奖,在曲艺界更是享有盛誉。据不完全统计,2010—2015年荔浦县选送的文场曲目参加市、区和全国比赛中屡获嘉奖,具体获奖情况见表1-4。

表1-4 2010—2014年期间荔浦文场获奖统计表

荔浦文场研究始于1935年1月金紫臣、莫磷编的《新式琴弦曲谱》,这是文场剧(曲)本及唱腔曲牌的第一部专著。另外,专著研究成果较为显著的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文场传承人何红玉老师,先后出版的广西文场(独著、合著)《曲韵》系类与《广西文场》等7本专著,对文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作出了重要贡献。除此之外,关于荔浦文场其他研究成果还有2010年第二届文场研讨会的论文集,其中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粗略统计便有134份,并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最后,荔浦文场形成完整的传承体系。荔浦“广西文场”在活态保护作用下形成了8~80岁都适用的集学校学历教育、短期专业培训与成立传承基地于一体的文场传承体系,其文场队伍也逐渐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第一步,安排文场的艺人和传承人进入校园教学演出,将文场设计为校园的特色课程,狠抓文场小苗苗的培养。第二步,设计培训班,涵盖乡镇文艺骨干、城镇业余爱好者、学校音乐老师以及老年大学等,以此提高文场艺人的技能。第三步,举办规模不一的曲艺比赛,激励文场传承人与文场艺人的创作热情。有教有赛的教育体系,激励着当地越来越多的文场艺人与群众投入文场传承队列中。荔浦文场浓郁的发展氛围,得益于荔浦文场的活态保护模式,该模式将文场的文化融入社会,使文场文化资源在利用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逐渐实现文化与社会价值。

三、荔浦“广西文场”活态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基于荔浦“广西文场”活态保护的成功经验,提出广西文场“四位一体”复合型保护模式。所谓“四位一体”即融国家抢救性、公民社会参与和市场保护伞模式于一体的活态保护模式,“四位”所指为商、学、官和传承人,“一体”指民间观众主体。“四位一体”结合文化产业的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的理论构建适合“广西文场”的活态保护模式,如图1-1所示。

图1-1

(一)活态横向整合构建——政府机构与民间企业

活态横向整合构建是指政府机构与民间企业,通过协同合作,在整合广西文场盛行的各个区域基础上实现文场文化资源的保护管理,与民间企业共同进行生产性保护。横向整合构建旨在激活广西文场的自我造血功能,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保障。政府机构是广西文场“永葆活力”的政策保障。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其所处地理环境的支撑和政府的政策保障。广西文场活态保护的政府政策保障体现在3方面:一是建立健全保护制度,建立保护的制度化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制度和政策优势长期为广西文场长期提供发展空间;二是加强政府依法行政管理职能,注重在自然环境中的空间元素与人文环境两方面的建设,为广西文场的可续持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三是建立长效演出机制,以演出促竞争,为广西文场的发展提供舞台,激励艺人们在技能上精益求精。民间企业是广西文场“横向壮大”的资金助手。民间企业在广西文场活态保护的横向壮大中起到资金助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在政府资金扶持的范围外,给予广西文场更多的发展保障资金。将曲艺与企业结合,为广西文场自我造血创造新方式,利于曲艺搭建群众基础。其二,民间企业中的文场爱好者,借政府搭建平台并受传承人艺术魅力影响接触,与传承人共同就文场的剧目和音乐进行收集与整理,并且能将其整理成册。民间企业参与到文场的活态保护中不仅是投入资金,同时还塑造民间企业家对文场的忠诚度,这为广西文场的长期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

(二)活态纵向整合构建——传承人与高校研究团队

活态纵向整合是对文场文化资源进行时间发展上的整合,进而实现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不仅注重文场过去的活态性也着眼当下的活态性,使节点和文场的效用都得到提升,实现广西文场的可持续发展。传承人是广西文场“承前启后”的领头人。传承人是文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核心者,他们熟练掌握文场演唱技巧以及乐器相关的能力,对文场的发展报以较强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文场集体记忆中的精神领袖。具体而言:一是传承人在文场演艺圈内具有一定的魅力,对周围文场爱好者具有号召力;二是文场传承人深谙文场的来龙去脉,其在文场理论研究方面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性;三是传承人对于文场的未来发展有着较为合理的认知。因此,传承人在文场生态保护中发挥着“承前启后”作用,在时间轴上前后延伸广西文场发展的时间点。在20世纪30年代,以王仁和、刘玉瑛、满谦子为代表的广西文场第一代传承人不断地创作和演唱新的文场作品,如《达瓦除豹》《快把姑娘接进庄》《毛主席像太阳》等文场唱段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并作为音乐教材首次将文场音乐引入大学音乐课堂;以广西文场表演艺术家和专业研究者何红玉、苏兆斌先生为第二代文场传承人,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文场的表演与研究。经何红玉老师演唱的文场名段《骂玉郎》被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关于广西文场音乐的唯一国家级音像资料收录。苏兆斌先生创作的文场歌《仙境怎比我桂林》被收录在小学六年制义务教育音乐教材中,并发行20余万册,还有以文场音乐为背景而写成的广为流传的声乐作品《那年小平来桂林》《漓江烟雨》《奇山秀水美桂林》等经典佳作。这些作品经过30多年的传唱,变成了多种形式的桂林本土音乐元素的演绎方式,感染着成千上万的桂林人。他们还踏遍广西40多个地区,收录220多首文场曲调,60多首文场经典唱段,有计划地考察、搜集、整理、研究,分别撰写了关于文场系列的专著6部,即《戏韵》《词韵》《曲韵》《心韵》《音韵》以及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广西文场》,为后人研究广西文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桂林本土作曲家苏俊敏先生(何红玉老师之子)为第三代文场传承人,他为了寻求广西文场生存、发展、求新的解决途径,将文场音乐与现代音乐元素紧密结合创作的《漓江边上文场情》《阳朔好》《文场万古永流芳》等40余首作品以其朗朗上口的曲风在桂林地区广为流传。由他自编自导的文场音乐小品《小龙娃网话》将文场音乐巧妙的运用到小品的唱腔与对白当中,使得网络世界的孩子们的生活表现的活灵活现,是一部充满了时代感且富教育意义的作品,得到观众们认可和喜爱。对于广西文场来讲它能够传承发展到今天,还是那样璀璨发光,是因为它的创作思路是与时代感接轨,与人民群众的欣赏口味吻合,因此它的美学价值、音乐价值和社会价值都一直在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高校研究团队是广西文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高校研究团队的进入为广西文场“可持续”提供了理论支撑,不同空间分布的高校研究领域各有所长,利于从整体与宏观层面上把握广西文场的发展动态。不同专业类型团队的介入便于文场衍生层面的深入挖掘,如与音乐相关的专业能创新文场音乐与剧本,文化产业类专业可以研究文场市场化等。高校研究团队不仅挖掘了广西文场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也探讨了其今后的衍生价值,鉴于此,便能为广西文场的长期发展提供切实可靠的理论基础依据。

(三)观众主体是广西文场生态保护的发展源动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依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民群众是文化遗产的主人和源头活水,文化遗产保护只有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和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等,才能保持其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广西文场来源于民间艺术,民间观众是其发展的根基,也是作为广西文场消费市场的主体,它决定着文场生产和再生产的方向,同时也影响着广西文场活态保护中的“自我造血”能力。文场生态保护的构建过程中,观众市场起着基础作用,是文场活态保护发展的源动力。因此,文场的发展离不开观众市场这一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