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贝尔生活美学:从俗世的挑战到心灵的深度觉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婚姻

婚姻是彼此走上十字架的牺牲。

在我游学德国时,一位德国老教授曾告诉我,选择太太的方法是要先观察未来的丈母娘。如果她是一个好女人,也是你理想中的女性,那么你和她任何一个女儿结婚,她都会塑造你的一生。

在婚姻中,

女人是先发者。

男人则顺势而行。

“妻子是塑造你一生的人”这个概念,我一直谨记在心,它是个不错的想法。女性是生命的能量,是沙克提(sakti)意译为生殖力,在印度教中为对女性生殖器幽尼(yoni)的崇拜。——译者注。男性必须要学着随顺那股能量,而不是独断地控制生命。我对这点深信不疑。男性是女性能量的工具。如果男人不能消解自我,婚姻便不存在。夫妻俩可能因为实际或爱欲的因素而住在一起,但婚姻需要消解男性的先发权。

两人没有心理上的指引,

婚姻是行不通的。


必须先有自我的消解,

两人才能合而为一。


结合的过程涉及

两人心灵的

发酵、混合、

消解与腐败。

当我和珍结婚时,感觉那是个被钉上十字架的过程。新郎以走向十字架的心情走向新娘。新娘也以同样的心情付出自己。婚姻是彼此走上十字架的牺牲。

在婚姻中

你不是为对方

牺牲自己。

你是为婚姻关系

牺牲自己。

这是结婚带来的问题。你必须问你自己:“我能开放自己,对他人慈悲吗?”不是开放给色欲,而是慈悲。我的意思不是要你付出无条件的爱。无条件地把自己承诺给某人,与无条件地爱纽约市所有居民是大不相同的。我不是高僧或神人,有人期望他对全世界每件事物付出无条件的爱,甚至连上帝也没办法给世人提供无条件的爱——他会把人丢入地狱。我个人认为无条件的爱并不是个理想。我认为你必须有分辨的能力,混蛋就是混蛋,那些应该挨揍的人就该在下巴上吃上一拳。事实上,我有一张这类人的名单。如果谁有个断头台,我很乐意将我的名单提供给他。

当我看着

敌人的脸,

我觉得骄傲。

我认为无条件的爱是圣杯(the Grail)。圣杯介于上帝与魔鬼之间,它与上帝判断事物的方式不同。它超越上帝——这是极为壮阔的景象。婚姻中无条件的爱是特定的,它是有专注对象的。它是针对某个特定的人而非其他人。无条件的爱贯穿所有事物,它是精神生活中的一项突破。不要向外寻找它。唯一能找到它的地方就在你心里。如果是无条件的爱,那么不论外在是什么都不要紧了。

通往圣杯的关键在于慈悲,

和他人一起受苦,感受他人的苦难,

好像是你自己的苦难一样。


发现慈悲力量的人,

就是找到圣杯的人。

问题是:“我能开放自己对他人慈悲吗?”对我而言,慈悲的意思正是这个词的本意:“共同受苦”。你立即加入他人的苦难中,以致完全忘了自己和自身的安危,并且自发地去做你该做的。

我认为这和圣杯意象的意义有关,因为治愈圣杯之王的正是自发地去问问题的举动,而不是不问问题这里指的是圣杯传奇中帕西法尔所问的问题。关于圣杯传奇的内容请见本书第65页。——译者注。人们通常会认为这种自发的举动会使自己像个大傻瓜,而不愿意去做——如果这么做了,我就会像个傻子。那就是在圣杯古堡中失败的例子。


不是我自己的苦难,也不是我关心的苦难,却像是我自己的苦难那样立即影响我,而且力量强烈到使我立即行动,这怎么可能?

叔本华

在《尤利西斯》(Ulysses)一书的第3章,乔伊斯描写史蒂芬边走在海滩上,问自己这个本质性的问题:“我会忘掉保护自己而愿意冒险游泳出海,去救一个我完全一无所知的人吗?”当你冒险救一个溺水的人时,你永远无法知道他是否会将你拖下水。


这真是神秘的事,是理性无法解释的事,是在现实经验中无法找到任何基础的事。然而,它却是最平常的事,每个人都曾体验过。甚至连心肠最硬、最自私自利的人,也不会对此完全一无所知。这一类立即反应的例子,每天都出现在我们眼前:一个人可以不假思索地帮助别人,适时伸出援手,甚至为第一次碰面的人将自己生命置于明显的危难中,心中除了想到此人需要帮助且有生命危险之外,再无任何其他想法。

叔本华

纽约的报纸曾刊载了一篇文章,报道有关一个小男孩潜入哈德孙河救一只小狗,自己却差点儿淹死的事件。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跳下水去时,他说:“因为那是我的小狗。”还有一个女孩为了救她的弟弟妹妹,两次冒火冲进一栋大火中的房子。当别人问她为何这么做时,她说:“因为我爱他们。”


叔本华说,像这样舍己救人的行动,乃是由于当事人本能地体认到“自己和他人其实是一体”的真理。他是基于对“我们共享同一存在基础”这个更高真理的直接体验才行动的。

摘自《生活的神话》

这就是其中的力量。这些人不清楚他们是否有足够的力量。舍己救人的行为不是出于职责,也不会计算得失。它是在一瞬间发生的:是存在于我们内心中的生命力量真实的突破。在那一刻,你意识到自己和他人实际上是一体的。那是个大觉醒。

生存是生命的次要法则,

首要的法则是,我们都是一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