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评(国学典藏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原典重现】

天地不仁①,以万物为刍狗②;圣人③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④乎?虚而不屈⑤,动而愈⑥出。多言数穷⑦,不如守中⑧。

【重点注释】

①仁:仁爱。

②刍狗:用刍草扎成的狗,古人在祭祀时所用,有用的时候十分重视,没用的时候随意丢弃。

③圣人:有大智慧的人。

④橐龠(tuó yuè):古代冶铸金属器物时所用的大风箱。

⑤虚而不屈:虽然内部空虚却无穷无尽、永不枯竭。

⑥愈:越,更加。

⑦穷:窘迫,没有退路。

⑧守中:持守须静,守护内心的安宁沉静。

【白话翻译】

天地无情,无所谓仁爱还是不仁爱,把世间万物都当作祭祀时用刍草扎成的稻草狗一样,一律平等对待。圣人无情,没有任何偏爱,把天下百姓都当作祭祀时用刍草扎成的稻草狗一样,不分亲疏,从不厚此薄彼。天地之间,不就像一个巨大的风箱吗?虽然内部空虚却无穷无尽、永不枯竭。如果加以鼓动,生出的风就会越来越多。说的话越多,失去的也会越多,很快就会使自己陷入困窘的地步。不如保持始终的态度,让内心宁静,把想说的话藏在心中。

【鉴赏评议】

佛陀说:“静定生慧”,这和道家的“无我”思想是不谋而合的。道家都坚持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够做到“无我”,那么这个人就不会有偏见和不合适的行为,就不会有太过强盛的欲望;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无我”,那么这个人就不会受到外物的干扰,产生喜怒哀乐,也不会受到血缘上的牵制,分出亲疏尊卑;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无我”,那么他所想得、所做的,都会顺其自然地产生。

【深度解读】

黄羊解狐,君子之度

老子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真的只有圣人“不仁”吗?答案是否定的。春秋时期晋国的祁黄羊就是一位“不仁”的典范。

有一天,晋平公对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一个县令,你觉得派谁去做这个县令比较合适呢?”

祁黄羊毫不犹豫地说:“解狐去最合适了,我相信他一定能够对得起大王的信任,胜任这个工作的。”

晋平公感到非常疑惑,因为祁黄羊和解狐有仇怨几乎人尽皆知,于是晋平公问祁黄羊:“你不是和解狐有仇吗?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

祁黄羊回答说:“大王您只是问我派谁去做这个南阳县令比较合适,又没有问我是不是和解狐有仇,那我为什么不推荐他呢?”

于是,晋平公就派遣解狐去南阳上任去了。解狐到任以后,爱民如子,在当地办了很多实事,政绩出色,当地的老百姓都称赞他。

又过了一段日子,晋平公再次问祁黄羊:“现在朝廷里缺一个专门负责司法的人,你看谁能胜任这个工作呢?”

祁黄羊考虑了一下,开口说:“祁午能够胜任这个工作。”

晋平公又感到有些奇怪,不禁开口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跟我推荐你的儿子,难道不怕别人背后嚼舌根吗?”

祁黄羊一脸坦然地说:“大王您只是问我谁能胜任这个工作,又没有问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我觉得祁午能够胜任这个工作,于是就推荐他了。”

晋平公听后,马上就派遣祁午去做这个司法官员。祁午上任后,刚正不阿,公正廉洁,受到了很多人的赞美和尊敬。

祁黄羊为晋平公举贤进谏的事迹很快就在晋国传开了。老百姓都对祁黄羊广阔的胸怀和崇高的品格赞叹不已。大家都认为祁黄羊为晋国招募人才完全是以一个人的才能与德行为标准的,是真正的大公无私。

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只有真正为天下黎民百姓考虑,从国家利益出发,不徇私枉法的领导者才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去学习,也只有这种人才配得上流传千古,名垂青史。

欧阳修在《岳阳楼记》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也是道家思想的一种体现。道家认为一个人修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物我两忘,超脱世俗,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地观察整个世界的变化。“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动而愈出,多言数穷”。这四句话十分明确地表示出了道家内敛的思维方式。道家讲究在我们睁眼认识世界前,应该先将注意力转移到自我身上,只有对自己的存在形式、存在意义等有了一个清晰深刻的认识之后,才能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有一个近于正确的认识。只有自己内在的思维世界井井有条,井然有序,我们才能安心地用心看世界。

若是在还没有完整地认识自己之前,就想要直接看世界,难免会被这个世界上的灯红酒绿所诱惑。老子在这一节里也是在告诫世人:做人要学会给他人留出一些生活空间,只有给彼此留出足够的空间去深入地了解,才能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要知道,给别人留一点私人的空间,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对自己来说并没有多大损失,甚至可以说是给自己留下了一条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