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脐疗技术原理和优势
一、脐疗技术原理和作用
神阙又名气舍、气合、维会,位于任脉之上,中医学认为“脐通百脉”,与诸经诸脉相通。在人体胚胎时期,脐部是胎儿连通母体,获得气血的唯一通道,出生后此通道虽已断绝,但脐部与全身经络、五脏六腑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神气出入之门户,故名“神阙”。现代医学认为,肚脐是腹壁最薄的位置,没有皮下脂肪,但是血管非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消化道中各种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也极少经过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特别适合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中医学认为脐疗技术可起到以下五大作用。
1.温通阳气,回阳苏厥
以温热类药物敷脐、熨脐、灸脐,通过药物、艾灸、热熨与穴位的双重刺激,使患者达到阳复厥苏的目的。对虚脱、晕厥、休克、中风昏迷患者急救有效。《神灸经纶》:“凡卒中风者,此穴最佳。罗天益云:中风服药,只可扶持,要收全功,灸火为良。盖不惟追散风邪,宣通血脉,其于回阳益气之功,真有莫能尽述者。”
2.调理冲任,固经安胎
脐位于任脉之上,通冲、任、督、带四脉,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督为阳脉之海,带约束诸经,上述四脉与妇女经、带、胎、产诸疾息息相关,故脐疗在临床上常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及胎产诸疾。
3.健脾和胃,降逆止泻
脾胃气机为全身脏腑气机之总枢,脐居中下二焦分界之处,与脾胃解剖位置相近,药物直接达于脾胃,可增强脾胃功能,调节脾胃气机之升降,使清阳升而浊阴降,治疗体内气机升降失常所致诸病,尤其善于调理腹痛、腹泻、呕吐及腹胀等脾胃功能失调疾患。
4.通调三焦,利水消肿
三焦为周身水液及元气通行之道路,脐居三焦中枢,可转运阴阳之气,正如《理瀹骈文》所述“三焦者,气之所终始也,三焦通则周身之气通矣”,敷脐可激发三焦气化功能,治疗由于三焦水道不利,水液代谢失司,停聚于体内所导致的水肿、腹水、小便不通及湿热蕴结之黄疸等疾病。
5.通经活络,行气止痛
脐与全身诸经相通,所以通过脐部的药物治疗,可使诸经脉通畅、气血调和,适用于寒湿痹阻、脉络不和所致的关节、肌肉疼痛麻木诸病症,及由于气血瘀滞所形成的癥瘕积聚诸疾。
二、脐疗技术的优势
1.起效迅速,作用稳定
脐疗技术中药物直接由脐部进入体内,被机体所吸收,热熨、艾灸等物理刺激也可以通过神阙的穴位作用通于百脉,迅速发挥作用,脐部临近腹部各脏器,药物可通过局部的血液循环抵达患处,且可长时间敷于局部被机体吸收,避免了口服、肌内或静脉给药时每天给药次数受限造成的血药浓度不稳定的情况,从而在体内起到稳定的作用。加上脐疗用药的形式多为原药材打粉后制成,更为全面地保存了药物的疗效,也更为符合中医传统方剂的配伍原则。对于一些急症或胃肠病出现口噤不开或拒药呕吐时,在脐部施治给药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2.节省药材,简便易行
脐疗技术的药物用量一般每次在3~5克,相对于通常口服药物的用量大大地减少,除了少数的名贵药物(如麝香之外),多数药物是常用中草药,所以价格低廉,远远低于其他疗法,且节约了大量的中药材。加之脐疗技术穴位固定容易寻找,对于使用者来说,在医者指导下将脐疗用药按要求简单制作后即可自行贴敷,减少了往返医院的次数,节约了时间成本。
3.安全少毒,无创无痛
脐疗技术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之弊,因此使用后出现恶心、呕吐甚至拒药情况极少,可长期使用却多无副作用出现。脐疗技术施于局部,可在体表观察到脐疗后的皮肤表现,如有发红、发痒、水疱等现象出现可迅速去除药物并清理局部,避免药物对机体产生进一步的损害,是一种安全少毒的疗法。相较于其他给药途经来说,脐疗技术既无口服难饮之虞,又无肌内、静脉注射之痛,特别适宜于拒针畏药和脾胃虚弱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