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整体推进的探索与实践
1.1 教育云平台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
1.1.1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应用的概念界定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是教学单位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过程的全面管理。从内容上划分,教学管理分为教学过程管理、教学业务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监控管理;从方式上划分,教学管理包含互动管理、流程管理和数据管理(统计、分析与存储);从性质上划分,教学管理分为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1]。作者认为,将教育信息化理念深度融入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借助信息技术或利用信息化产品优化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模式,促进教学管理改革,均属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应用的范畴。
1.1.2 基于教育云平台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应用特点分析
MBA智库百科解释云平台为基于硬件能提供计算、网络和存储服务的平台,有计算、存储和综合型三类。教育云平台则主要是面向教育服务而开发,为管理者、教师、学习者提供沟通交流、教学资源存储与呈现、教学与考核过程记录、教学交互等教学与管理活动服务。本书中主要介绍与运用的是世界大学城空间云平台。该平台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具有层级信息管理可控性
世界大学城居民是采取实名制申请空间账号“入住”,且实施了层级管理机制,将同一单位的居民纳入到其所在单位机构平台下管理,确保了单位(学校)能对本单位所辖师生在大学城空间信息进行有效管理;空间对上传、浏览资料及互动交流具有实时记录和权限设置功能,便于学校通过空间实施教学监控管理,师生将空间建设成为资源库和档案库(资料库),为高职院校推行教学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条件。
(2)空间应用普适性强
世界大学城居民空间个性化网页搭建简单,空间建设与使用操作易学易用,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排解了非计算机类教师搭建课程网页与展开信息化教学的困难。
(3)空间功能应用拓展性好
世界大学城是一个基础性平台,机构平台和个人空间的个性化应用及功能具有可再开发性,不但给大学城云平台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而且,为教学管理信息化应用敞开了一扇将各个“信息管理孤岛”集成化的探索之门。
1.1.3 高职院校推进云平台教学管理信息化应用的有效路径
高职院校如何有效利用教育云平台进行教学信息化管理,必须从认真分析云平台的特点和本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需求出发,明确应用信息化手段需要改变或改革什么,达到什么目标,也即明确要管理什么,怎么管理的问题。且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管理,绝不是摒弃学校原有教学管理特色,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优化、提升,提高管理效益。
(1)学习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种叫社会系统的管理理论,也称为开放系统的管理理论。这种管理理论强调信息的流通性、管理的科学性,强调外部环境与学校之间的平衡作用,要求运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教学管理。在基于开放系统管理理论的现代教育管理中,注重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1,2]。
根据建构主义、元认知等教育理论分析,要创建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必须遵循所教授、培养(或培训)对象的认知特点[3]。基于世界大学城云平台,高职院校的教师按照教、学、做(评)一体化原则创建精细化、情境化、立体化的空间课程资源;学生通过空间随时获取各门课程生动、丰富的学习资源,随处得到教师的指导,还能发挥专长创建自己的学习空间、张扬个性特长。这些完全符合职业教育面临对象的特点——形象感知能力强于逻辑思维能力,行动能力强于理论分析判断能力,使用网络技术能力强于静心阅读书本的能力[4]。现代教育方法论强调教育现代化就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开放性,构建终身学习体系[5]。教育部所提出的“三通工程”(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是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
广大师生只有真正领悟了推行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才会接受、尝试使用信息化手段去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师生使用世界大学城空间才是应用空间进行教学管理的基础。
(2)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利用云平台能干什么?首先,要明确自己想干什么。例如,作者所在单位根据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严谨的传统,每个学期都要定期检查和审核全院教师的学期授课计划、教案及教学日志等教学资料,从每位教师提交纸质材料备查过渡到通过电子邮箱收集电子教案查阅,两个阶段都没有达到我们所要的管理效率,且第一种阶段,不但书写、打印成本高,而且需要的保存空间大;第二种阶段,查阅时要逐个下载,麻烦且费时,不便保护教师个人版权。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应用,学校仅统一规范各类教学资料提交标准,明确每位教师在个人空间设置“教学资料检查提交”一级栏目,按学期设置二级栏目(例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如图1-1-1所示),按提交资料类别设置资料上传标题(例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授课计划,如图1-1-2所示)及资料阅看权限设置等要求。各位教师按要求上传教学资料,教师及检查者(通过规定空间账号)随时查阅,既节省了教学成本,又建成了教师本人的教学档案库,且达到了学校进行教学质量监控管理的目的。

图1-1-1 教学资料提交的一、二级栏目

图1-1-2 教学资料三级栏目和标题
思路明确,才有方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重心是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控,而专业建设重点是课程资源、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借鉴世界大学城云平台现有功能,抓住教学管理工作重点或要突破的难点,明确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工作目标,制定系列工作方案。作者所在学校根据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重点工作,制定并实施了“教务管理平台”“教学督导平台”“职教研究沙龙”等主题特色空间建设方案;根据教学管理中课程改革推进、顶岗实习管理等难点问题制定和推行了“课程空间资源建设”“企业专家空间建设”“顶岗实习网络空间管理”等举措。
(3)考核督促层层落实
应用导向是创建空间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借助世界大学城空间实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重在工作方案落实。任何一件新生事物,人们接受与应用都会有一个过程,如果没有了督促与考评,往往易流于形式。作者所在学校在推行基于空间的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时,通过项目立项,明晰各项工作要求,并将任务分解,分阶段推进,并推行绩效考评机制,通过阶段性检查、考评,时常督促与鼓励,确保了工作实效。例如,通过网络空间已实施了11个学期的教师教学资料准备工作检查,实施了4个学年顶岗实习教师指导工作考评,其结果均作为教师年度教学质量评定和实习指导工作量计算的重要依据。
(4)应用驱动改革创新
在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进行教学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空间互动管理和流程再造管理效果不言而喻。但是,空间本身不具备数据统计功能,而学校的教学管理在注重过程监控的同时,还必须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管理。按照管理碎片化的工作思路,校企合作开发小插件,实现基于云平台对教师提交的教学资料进行审核和数据收集、统计与查询,首创空间教学管理应用途径,使基于云平台的教学管理信息化迈上一个新台阶。
1.1.4 高职院校基于云平台进行教学管理的成就分析
高职院校借助师生人人拥有的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开展空间教学和教学监控管理、质量管理等,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同时,广大教师在信息化管理平台驱动下,有效提高了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求。作为学校层面,通过空间互动管理,使管理更为公开、公平,使信息更为通畅,使工作时空更为拓展,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教学成本。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1)应用云平台优化管理体系
根据管理需要,创建部门主题空间(如图1-1-3所示)和建设标准化固定栏目(全院中层干部、教师或学生都有某些固有栏目设置要求),构建立体化、互相监控可视的网络管理平台。在此过程中,进一步理清了学校教学管理层次及目标,细化了工作要求,规范了管理行为,优化了管理体系。

图1-1-3 学校教学管理主题空间导航图
高职院校的工作重心是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教学管理最终落脚点就是服务于师生。通过互访空间平台,教学管理部门创建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性课程资源选课平台和优质资源推介平台,为学生课内外查阅资料、自学补充提供便捷服务;通过空间搭建文化选修课、自修课选课平台,为学生选课前提供被选课程资源及任课教师情况,利于学生选择切合自己学习的课程;通过空间平台为学生搭建顶岗实习、就业择业及校内外专家(含企业专家)指导“直通车”。同样,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及系(部)利用空间能跨越“时空”局限的特点,为教师提供优质资源共享、同行互评互促的交流平台,通过空间提交资料进行项目申报、评审与考核,方便教师的工作,整体提升了教学管理部门的服务品质。
(2)基于空间加强工作过程监控
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对上传资料及评论、访问具有实时记录功能,教学管理部门通过空间进行教师教学资料准备情况检查提交及师生空间教学互动交流情况抽查等教学过程监控,真实可靠,公平公正;学院督导部门随机进课堂跟班听课是对课堂教学情况把握的一种常态工作,通过教学督导主题空间有针对性地(通过可视权限实现)发布课评(如图1-1-4所示),优化了督导发现问题或提出建议要逐层(教师、系主任、院领导等)汇报的程序,同时,也能有效宣传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特长(如图1-3-3所示),督促中青年教师的成长;教学督导主题空间搭建了班级教学信息员互通网络,随时收集学生对教学及教学管理的反馈意见并予以回复,定期公布全院各班学生到课率及分析表,等。总之,通过空间管理再现工作过程,可有效实现教学管理部门的教学监控职能。

图1-1-4 学院教学督导空间导航图
(3)通过平台促进互动管理
对高职院校来说,顶岗实习管理是目前教学管理的难题。同一班的学生在半年的顶岗实习期内不可能集成安排一个单位或一个区域,这给学校管理和教师指导带来了困扰。学校制定了顶岗实习空间网络管理规定,通过空间互动,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实习动态、批阅学生实习笔记,学生随时向指导教师咨询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排解工作困难。通过网络空间师生跨越了时空界限,改变了高职院校原来对顶岗实习过程无法实施有效管理的境况。
网络空间还缩短了领导、企业专家、普通教师及学生间的距离,只要大家都拥有空间账号,通过云平台可以便捷互动。一位领导的手机、QQ或邮箱的联系方式,普通教师、学生不一定知道,但师生可随时访问学院领导空间,通过留言、发私信等给领导提出自己的困难与建议,谈自己的思考,请领导、专家指导等;企业专家、教师通过网络空间可随时解决学生的疑难、批阅作业和学习指导;领导通过访问中层干部、普通教师、学生的空间,随时了解各部门及学校各层面的工作动态,随时与教职员工、学生沟通学校发展工作思路等,有效拓展工作时空,提高了工作效率。
1.1.5 结束语
基于云平台的互动交流和流程再造管理“可视”“可存”性,能更好地实施精细立规、精细执规、精细考核;数据管理“可控性(能收集、分析挖掘与存储)”,提高了管理效益。从事教学管理的工作者在建设与使用世界大学城云平台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和发挥平台功能,使教学管理更方便、快捷、精确,达到过程与结果管理相统一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小萍.教育管理理论教程(上)[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19-38.
[2]訚金童.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17.
[3]张金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2,09:77.
[4]隋红建,王勇,等.国内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05:4-6.
[5]张树海,王彦辉,等.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6,08: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