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价值与意义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建设的规模和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对优美的城市环境和丰富、多样的城市文化寄予越来越高的期望。城市管理部门、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对于城市景观建设的整体认识水平也逐步提高,景观环境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广场雕塑、环境装置以及装饰性建筑、构筑物、景观小品等内容,在城市景观的整体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从总体上说,大多数城市的公共艺术、景观小品的运用尚未作为景观建设核心的组成部分。许多设计和建设单位仅仅把它们当作最终的点缀和若干区域的填充。这使得大批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和景观构筑物在艺术水准和环境功能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对城市环境建设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公共艺术与景观构筑物的需求和重要性也得到不断扩大和加强。而对当代城市景观环境背景下的公共艺术和构筑物设计也成为许多设计院校中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书的宗旨是以城市景观学科总体框架作为依据,将公共艺术作品和景观构筑物纳入其中进行研究,并对公共艺术和景观构筑物的起源、发展、概念以及类型与特征、创作理论与方法、作品与环境的关系、设计创作程序等相关内容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整体的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环境中的定位和价值,从而得到正确的设计思路与方法,为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及相关从业者提供有关城市公共艺术与景观构筑物创作设计的指导教程。
图1-1 《印章》(Free Stamp)
美国当代著名波普艺术家克莱斯·奥登伯格(Claes Oldenburg)的公共艺术作品,2008,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中心湖滨大道旁
当今中国,城市环境建设目标已开始确立为大众营造一个尊重当地文化传统,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优美且富有文化内涵的宜居城市,从而实现提高人们生活环境品质的目标。由于我国正处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前提下,许多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不可能在如此短暂的时期内完成整体的、全方位的转化,建立完美的、新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系统,所以对于传统的借鉴和外来模式的运用一定会在较长时间内经历探索、研究、扬弃的过程,直至在这些具体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与我们发展相适应的完备的设计体系。当然,在这些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我们的探索研究转换频率非常高,即使是在未来产生新的较为完善的建设体系后,这个体系也会伴随人类发展、城市建设的新的需求而发展,其区别只是在于,当未来成熟体系建立之后所呈现的发展变化会是渐进和舒缓的。
图1-2 《图腾》(Totem)
杰弗里·德雷克·布罗克曼,2012,位于澳大利亚珀斯外竞技场
城市景观正在逐渐融入社会生活,或者说现代社会就是景观社会,不仅是因为城市景观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城市文化通过街道建筑、城市设施、公园绿地、景观小品及户外媒体等体现出来;同时,它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走出了家门,街道广场、花园绿地、步行街区等户外开放空间就像一个个客厅容纳着人们的社交、聚会、休闲、娱乐等活动,城市成为了人们更大的一个“家”。如果把景观环境与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它能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它也能够反映出城市的环境是否适宜人的生活,能够反映出人们的文化生活是否丰富,也能综合地表现出人们的生存状态。
图1-3 法国里昂的城市标志字体雕像
里昂的法语是LYON,也是“狮子”的意思
美国建筑师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1910~1961)有一条经典语录:“给我看你的城市,我便能说出你的人民在精神上追求什么!”城市是人们生活、生产的地方,城市的景观环境无疑反映着城市人的综合处境。对于艺术性和公共生活的追求反映出一座城市发展的水平。公共艺术与景观构筑物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现,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综合素质和生存状态的提高相吻合,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于人的塑造与引导。公共艺术和景观构筑物是人类的精神与文化通过物质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们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城市环境下现代社会的人文关怀。
公共艺术和景观构筑物作为城市精神的养料、社会福利的补偿,具有把美还原给社会的重要意义。它们就像装点城市客厅的饰品或象征物,在愉悦着城市主人的同时,也给过往城市的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公共艺术关注人类的生存状况,要求人们对现实进行思考与批判,质疑与反思,所以公共艺术在景观范畴中具有不断提示景观设计目标、创作思路、设计方法需紧跟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变化的作用,促使景观的发展符合人类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在美化城市环境,推进城市兴盛,增添城市活力,丰富市民日常生活,提升城市品牌等各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一种符号,以或丰富、或轻松、或深刻的语言方式传递着信息;是一种媒介,连接着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化学催化剂,促使城市中各元素之间的反应尽快达到平衡。特别是那些经历过时光检验的经典作品,能够唤起人们深层的情感,加深人们对城市的认可度与归属感,对人的精神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图1-4 《小行星》(Asteroids)
里克·费梅,2001,位于澳大利亚珀斯Nedlands的环岛大道和百老汇
图1-5 《妇女桌》(The Women's Table)
林璎,1993,美国耶鲁大学校园内的作品,这件作品最初目的为纪念耶鲁男女同校(co-education)20周年,后来扩大范围,献给耶鲁所有的女性
图1-6 《城市中的人》(People in the City)
安妮·尼尔,1999,位于澳大利亚珀斯
公共艺术与景观构筑物承载着城市的文化历史,强化了物性的作用,它以“借物抒情,借物说事”的方式来传播思想观念,充分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内涵。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城市公共艺术与景观构筑物犹如一面多棱镜,折射出城市生活中关于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道德和美学等多方面的问题,更引发了人类在新文明生存状态下对文化历史、社会现象、生活方式、居住状态等问题的新思考,并期待着人们回到城市环境、公共空间领域中去寻找到解决方法。
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人们的审美能力也开始发生变化,那些以往人们觉得突兀的事物,现在能够适应和理解了,过去觉得难以接受的新艺术、新事物,如今也可能在自己家的装饰上发现了。人们开始重视自己的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安全、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这是因为人们的观察方式和审美习惯也正在发生着改变,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变化,而城市公共艺术的不断介入与景观环境不断更新,正是推动这种变化的强大力量,让审美与艺术源源不断地渗透进去,变成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可能艺术性地营造城市景观环境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图1-7 《平衡的工具》
克莱斯·奥登伯格(Claes Oldenburg),位于德国维特拉设计博物馆
由于公共艺术的主要形式和观念产生于西方,在中国的引入和发展时期并不长,不仅对于初学者,而且对于一些从事城市景观环境设计的设计者和创作者来说,都很难说能够深刻地理解公共艺术产生、发展,以及与大众复杂多元的关系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在进入中国的早期从形式上对于大众来说是无法解读的新事物。尽管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公众在形式上主动地或被动地接纳了这种方式,但是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与中国正在探索中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及景观的特色性建设一样,尚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至于公共艺术的形式如何符合中国民众在精神上、审美上、功能上需求等这类问题在学术界还有很多空白。
图1-8 《插页》(Centrefold)
马克·格雷·史密斯(Mark Grey Smith),位于澳大利亚珀斯
图1-9 纽约街头的喷泉
事实上,我们非常需要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生活习惯,包括传统城市、建筑、人际交往习惯等,并将其融入中国的城市化建设中,构建起新型的、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同时保留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情感方式的城市文化体系。只有在这样的体系中我们才能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能和谐相融于城市环境的公共艺术作品,建设符合大众需求、符合城市环境需求的公共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