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肥料使用技术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主要作物营养特性与配方肥施用

一、水稻营养特性与配方肥施用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单子叶稻属草本植物,性喜温湿,原产亚洲热带,在我国广泛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又称为亚洲型栽培稻。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国,播种面积约有5亿亩,占世界播种总面积的1/5左右,在我国各类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居于首位,稻米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

1.水稻营养特性

氮、磷、钾是水稻吸收量多而土壤供给量又常常不足的三种营养元素,因而这些元素也成为水稻生产中的主要限制因素。每生产1000kg稻谷及相应的稻草,需吸收氮素(N)15~19.1kg、磷素(P2O5)8.1~10.2kg、钾素(K2O)18.3~38.2kg,三者的比例约为2:1:3。

水稻各生育期内的养分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发展及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累计,氮、磷、钾的含有率呈逐渐减少趋势。但对不同营养元素、不同施肥水平和不同水稻类型,变化情况不同。总体而言,整个生长过程中,各时期水稻氮、磷和钾的吸收量表现为:秧苗期氮、磷、钾分别占全生育期养分吸收总量的0.50%、0.26%、0.40%;分蘖期氮、磷、钾分别占全生育期养分吸收总量的23.16%、10.58%、16.95%;拔节期氮、磷、钾分别占全生育期养分吸收总量的51.40%、58.03%、59.74%;水稻抽穗期氮、磷、钾分别占全生育期养分吸收总量的12.31%、19.66%、16.92%;成熟期氮、磷、钾分别占全生育期养分吸收总量的12.63%、11.47%、5.99%。水稻除了生长发育所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外,对硅的吸收量也比较大,分析表明每生产100kg稻谷,水稻需从外界吸收硅素17.5~20kg。

2.水稻配方肥的施用

(1)育秧施肥 水稻在种植前期要经过育秧,双季早稻秧龄为28~30天,中稻1个月左右。秧田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健壮的稻苗,从而为水稻的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水稻高产的关键。由于早、中稻秧秧龄期短,生长密度大,秧苗生长快而壮,因而保证秧田充足的肥料供应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同样1kg化肥,秧田中的肥效是本田的4~5倍,三大营养元素中,秧苗需氮肥最多,钾肥次之,磷肥最少。但在氮肥施用量增加的情况下,应注意适当补充磷肥和钾肥。在肥料选择上以优质的农家肥、适量的化肥或专用肥作基肥。氮肥要深施,含水量高的秧田育秧,可在第2次犁田时施用,用量每667m2秧田硫酸铵15~25kg或碳酸氢铵15~20kg、专用肥15~20kg。南方地区育秧恰逢低温阴雨,土壤中有效磷和钾含量不足,应适当施用磷钾肥作基肥,这样可有效减少烂秧,培养壮苗。早、中秧追肥1~2次,3叶期追施,每667m2尿素3~4kg或硫酸铵7.5~10kg及腐熟的人粪尿500kg。为提高移栽秧苗发根能力,有利分蘖,起秧前3~4天施起身肥,一般选用尿素或硫酸铵,每667m2秧田施尿素3~5kg、硫酸铵10~15kg。

(2)本田施肥

①基肥:基肥对于水稻的生长非常重要,最适宜施用有机肥,一般每667m2稻田施有机肥1000~2000kg。此外,晚熟插秧品种每667m2稻田施水稻专用肥40~60kg、硅肥50~100kg、氯化钾10kg;早熟品种每667m2稻田施水稻专用肥30~50kg、氯化钾8kg。

②分蘖肥:分蘖肥一般分为2次施用。晚熟品种在插秧后5~7天进行第一次施用,每667m2稻田施水稻专用肥5~7kg,插秧后15天左右进行第二次施用,每667m2稻田施水稻专用肥6~7kg。中早熟品种第一次在3.5~4叶期,每667m2稻田施水稻专用肥5~6kg,插秧后6叶期进行第二次施肥,每667m2稻田施水稻专用肥5~6kg、尿素5.5~6kg。

③穗肥:该阶段施肥主要根据水稻在田间的具体长势进行,一般于7月上旬进行,其中晚熟品种每667m2稻田施水稻专用肥4~4.5kg或尿素4kg,中早熟品种每667m2稻田施水稻专用肥3~4kg或尿素3.5~4kg。

④粒肥:一般于水稻齐穗后进行,晚熟品种每667m2稻田施水稻专用肥3~4kg,中早熟品种每667m2稻田施水稻专用肥2~3kg。

二、小麦营养特性与配方肥施用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二年生禾本科植物,起源于中东新月沃土地区,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位居第二,在我国按栽培季节主要分为两种,即春小麦和冬小麦。

1.小麦营养特性

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不断从土壤中吸收矿质营养元素,16种必需元素中对氮、磷和钾三种元素的需求量最大。由于品种特性、气候、土壤以及栽培措施等因素的变化,小麦植株一生中所吸收的三大营养元素数量及其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也发生变化。总体看来,小麦营养特性在一般中等肥力水平土地上,每生产1000kg籽粒和相应的植株,约需氮素(N)30kg左右、磷素(P2O5)10~15kg、钾素(K2O)25~30kg,三者的比例约为3:1:3。

不同生育期对三者的吸收率存在差异。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首先是从分蘖到越冬,此阶段吸氮量约占总吸收量的13.5%,是群体发展较快的时期;另一个时期则是从拔节到孕穗,该时期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37.3%,是吸氮量最多的时期。对磷和钾的吸收,一般随小麦的生长逐渐增多,吸收率在拔节后急剧增长,40%以上的磷和钾是在孕穗以后吸收的。其中氮和磷主要集中于籽粒,分别约占全株总含量的76%和82.4%,钾素则主要集中于茎和叶,占整株总含量的77.6%。虽然小麦吸收锌、硼、钼、锰、铜等微量元素的绝对数量低,但这些元素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却作用重大。如硼主要分布在叶片和茎顶端,缺硼的植株生育期推迟,雌雄蕊发育不良,不能正常授粉,最后枯萎不结实,锰对小麦的叶片、茎的生长影响较大;小麦苗期和籽粒成熟期,植株对锌营养敏感,因而在这些关键时期要适当补充中微量营养元素。

2.小麦配方肥的施用

(1)基肥的施用 小麦生产中有一句谚语:“麦喜胎里富,底肥是基础”,因而小麦生产中要注重基肥的施用。对于土壤质地偏黏性,保肥性能较强,又无灌水条件的麦田,可将全部肥料一次施入作基肥,俗称“一炮轰”。即将全量的有机肥、2/3氮、磷、钾化肥撒施地表后立即深耕,翻耕后将剩余的肥料撒到垡头上,随即耙入土中。对于保肥性差的沙土或水浇地,可采用重施基肥、巧施追肥的多次施肥方法。

(2)微肥的施用 中微量肥料可作基肥,也可拌种。作基肥时,由于使用量少,撒施均匀难度较大,因此可将其与细土掺和混匀后撒施地表,而后随耕入土。

(3)追肥的施用 巧施追肥是获得小麦高产的有力措施。追肥的时间宜早,一般在入冬前追施,生产中常有“年外不如年里”的说法。追施肥料大都习惯选择氮肥,但如果基肥未施磷肥和钾肥,而土壤供应的磷和钾又处于不足的状况时,应适当追施磷肥和钾肥。

(4)根外喷肥 小麦生育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弱,此时若追施肥料,极易造成肥料的浪费,因而可叶面喷施液态配方肥,这样可以延长冠层叶片功能期,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进一步促进光合产物籽粒转运,增加结实粒数,提高粒重和品质,一般千粒重可以提高1~2g,增产5%~10%。进行叶片喷施的肥料种类较多,常用的如叶面宝,一般在孕穗和抽穗扬花后各喷一次,单次7~10ml/667m2,加尿素1kg,对水100kg;或者每667m2麦田施尿素1kg、磷酸二氢钾100g,对水100kg喷施,喷施液肥也可与喷药防治病虫害结合进行。喷肥前要注意天气变化,选择无大风的晴天,喷施后1~2天内无雨的天气进行。

三、玉米营养特性与配方肥施用

玉米是禾本科一年生高大草本植物,茎秆直立,不分枝,基部各节附有气生支柱根。叶鞘具横脉,叶舌膜质,长约2mm;叶片宽大扁平,线状披针形,基部圆形耳状,无毛或具柔毛,中脉粗壮。颖果球形或扁球形,成熟后露于稃片和颖片之外,大小随生长条件不同存在差异,分布极为广泛,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播种面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为主产区。

1.玉米营养特性

玉米因其植株高大而且高产,因而整个生长期对养分的吸收量多,仅靠土壤提供的养分远远满足不了玉米的生长需求,因而施肥是提高其产量的关键。各地研究结果表明,一般要产出1000kg的玉米籽粒,春玉米吸收氮素(N)35~40kg,磷素(P2O5)12~14kg,钾素(K2O)50~60kg,三者吸收比例约为1:0.3:1.5;夏玉米需吸收氮素(N)25~27kg,磷素(P2O5)11~14kg,钾素(K2O)37~42kg,氮、磷、钾吸收比例约为1:(0.4~0.5):(1.3~1.5)。

不同生长阶段玉米对养分的需求量不同,苗期植株生长慢,对氮、磷和钾的吸收量少,整个苗期吸收量不足一生吸收总量的10%,但植株中氮、磷、钾的浓度却是整个生长周期内最高水平,这表明苗期充足的肥料供应对培育壮苗有积极的作用。拔节期到抽雄期对养分的吸收量最多,速度最快,是肥料需求的关键时期。至抽雄时,植株所吸收的氮和磷,已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50%左右,钾素已达总吸收量的70%以上,该时期施肥作用最大,也是肥料的最大效率期,因而是玉米施肥的关键时期。开花授粉后,尽管玉米吸收养分的数量多,但速度明显变慢。到乳熟期,玉米所需的钾素已全部吸收完,氮和磷也已达总吸收量的90%以上。从乳熟期到成熟,玉米对氯和磷仍有一定的吸收,所以仍要继续维持肥水的供应。

2.玉米配方肥的施用

玉米配方肥在施用过程中,应根据土壤化验结果,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按比例配施,底肥、种肥、口肥和追肥并用,做到底肥深施,口肥巧施,种肥必施、追肥及施、底肥深施,结合春、秋整地进行,整地前,将1/3左右的氮肥、一半以上的钾肥及全部磷肥进行基施,在犁地起垄时顺犁沟进行条施,也可采取将肥料撒于地表,或将肥料一次性施入播种沟内,使肥料达到10~15cm的耕层中,同时每公顷施入优质有机肥35~40m3。玉米生长周期长,氮在土壤中易损失,最好分次施入,1/3的氮肥做底肥;磷肥和钾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差,可全部用作底肥;近几年采用一次性施肥的现象愈来愈多,但要注意如果一次性施肥,必须选择长效缓释型配方肥。由于玉米幼苗期根系吸收能力差,不能充分吸收底肥的养分,因此必须施口肥,以满足玉米幼苗对养分的需求。口肥可选择专用口肥,也可以自己配制,以少量钾肥和磷肥为主,氮肥少量,尿素不宜做口肥,以免造成烧种,影响出苗。口肥施用时注意与种肥隔离。种肥包括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和腐植酸,种肥的施用方法多种,一般常采用拌种,即将肥料溶解,然后将溶液喷洒于玉米种子上,边喷洒边搅拌,以使肥料能够均匀地附着在种子表面,而后将种子放置遮阴处晾干。玉米追肥要及时,一般在玉米拔节后的10天内进行,这样能起到促进茎叶生长和幼穗分化的作用。玉米拔节孕穗期,生长明显加快,养分需求量加大,因此,应在玉米拔节期及时追肥,用量是全部氮肥的2/3,采用垄沟深施,加大回犁土,做到将追施的氮肥深埋垄沟内,以减少养分挥发流失造成浪费,确保玉米增产增收。

四、大豆营养特性与配方肥施用

大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半蔓生;复状叶,小叶3片;短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白色或紫色蝶状花;荚果,椭圆形至近球形种子,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是重要的油料作物,除此之外还含有氨基酸、脂肪酸和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

1.大豆营养特性

大豆和其他作物一样,生长过程中同样也需要氮、磷、钾元素来满足植株生长所需,但大豆和其他作物的不同之处是其自身有固氮作用。研究表明每生产1000kg大豆籽实及相应的茎、叶、荚壳等,需吸收氮素(N)53~72kg,磷素(P2O5)10~18kg,钾素(K2O)13~40kg,三者大致比例约为1:0.23:0.42。

不同时期对三大营养元素的吸收量不同,首先不同生育期吸氮量不同,出苗到开花期吸氮量约占大豆一生氮素吸收总量的20%,开花期到鼓粒期约为54.6%,鼓粒期到成熟期约为25%。在大豆生长过程中,因其共生的根瘤菌能从空气中固定本身所需的氮素,所以施用过多的化学氮肥,会抑制根瘤菌活动。但在幼苗时期,根部还未形成根瘤,适量氮肥能有效促进幼苗健壮生长。也有人认为,种大豆可不施氮肥,试验证明,根瘤菌固定的氮素,一般情况下只能满足大豆所需氮素的20%~50%。在适宜的条件下可高达70%~80%。所以多数情况下,只靠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不能满足大豆对氮素的需要的,还必须适当施用氮肥,才能提高大豆的产量。对磷吸收方面,出苗到开花期吸磷量约占大豆一生吸磷总量的13.4%,该时期需磷虽少,但磷素营养十分重要;开花期到鼓粒期是吸磷的高峰期,约为51.9%;鼓粒期到成熟期约为34.7%。对钾素吸收方面,大豆从出苗期到开花期吸收的钾素约占大豆一生吸钾总量的32.2%,开花期到鼓粒期约为61.5%,鼓粒期到成熟期只有5.8%,可见大豆从出苗到开花结荚期对钾的吸收量最大,故钾肥可做基肥或种肥使用。各中微量元素对大豆的生长也有重要作用,如钙、镁、硫、铁、铜、锰、硼和钼等。钼是根瘤菌固氮不可或缺的元素,缺钼时,将会导致根瘤发育不良,数量少且很小,固氮作用降低。硼也可促进大豆根瘤的形成,因而在生产上常提倡施用硼肥和钼肥。

2.大豆配方肥的施用

(1)基肥 大豆基肥的施用应以有机肥为主,施用量因粪肥质量、土壤养分丰缺及前作物施肥量等情况具体决定。一般粪肥质量高的,每667m2土地施1000~1500kg,质量差的,每667m2土地施2000~3000kg,大豆专用肥40~60kg、低肥力的土地可加施20~30kg,尿素2.5kg、氯化钾10kg作基肥。土质偏酸的土壤可施石灰调节,用量为每667m2土地15~25kg。

(2)种肥 种肥是大豆生育前期营养生长的物质基础,应满足其开花前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以实现出苗早、幼苗壮。一般每667m2土地施用10~15kg大豆专用肥或过磷酸钙、磷酸二铵5kg,缺硼土壤加硼砂0.4~0.6kg。

(3)追肥 大豆是否追肥,取决于前期的施肥情况。如果基肥种肥均未施而土壤肥力水平又较低时,可在开花前或初花初期进行。每667m2土地施大豆专用肥15~25kg,一般采用开沟条施的方法进行,施后灌水。大豆叶片养分吸收能力强,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均能吸收。开花、结荚、鼓粒初期大豆需吸收大量的养分。因而在土壤养分供给不足,根部追肥又困难的情况下,可采用叶面追肥。大豆叶面可追施的肥料有尿素、磷酸二氢钾、三料磷、硫酸钾、铝酸铵、硼砂、硫酸锰、硫酸锌等。叶面追肥的溶液浓度应近似或稍低于大豆体内液体浓度。一般每公顷用尿素7.5~11.2kg、磷酸二氢钾1.12~2.25kg、三料磷150g、硫酸钾75g、钼酸铵150~225g、硼砂1.5kg。追肥时间可选在大豆初花期至鼓粒初期喷2~3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下午14~15时进行,使肥液在叶面停留较长时间,有利于吸收。

(4)钼肥与锌肥的补施 钼能促进根瘤的形成与生长,使根瘤数量增多,体积增大,提高固氮能力;增加大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促进植株对磷的吸收、分配和转化;增强种子的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力。酸性土壤中,钼由于铜、铁及铝等离子的作用而沉淀,特别容易引起豆科作物缺钼,进而影响产量。因而要适当补充钼肥,补充时通常采用钼酸铵20~30g,先加少量温水溶解后拌种,或在大豆开花期用50kg水加钼酸铵20~25g喷洒,667m2土地喷溶液25~30kg,喷洒中与磷肥配合,效果更好。补充锌肥时每667m2土地配施0.5~1kg硫酸锌或用0.2%~0.3%硫酸锌溶液在苗期、初花期叶面喷施。硼肥一般在土壤有效硼含量低于0.5mg/L时施用,可用0.1%的硼酸或硼砂作根外喷施。

五、花生营养特性与配方肥施用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用途广泛,既可食用,又可用于榨油;既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又是大宗出口商品,在国民经济中有较高地位。属双子叶植物纲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匍匐或直立茎;羽状复叶;腋生总状花序,黄色蝶形花,受精后子房迅速伸长,钻入土中,子房在黑暗中发育成荚果;种子(花生仁)呈椭圆、圆锥等形状,种皮有淡红色、红色、黄色、紫色、黑色等。

1.花生营养特性

花生是含脂类和蛋白质较多的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需氮、磷、钾、钙、镁、硫、锌、铜、铁、锰等多种矿质元素。全生育过程内,每生产1000kg花生荚果需吸收氮素(N)58~69kg、磷素(P2O5)10~13kg、钾素(K2O)20~38kg,吸收比例约为1:0.19:0.49。其他营养元素中对钙和镁的吸收量最大,比三大营养素中的磷还多,研究发现每生产1000kg荚果,约吸收钙25.2kg、镁25.3kg。

整个生育期内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表现为:苗期需要的养分较少,氮、磷、钾的吸收量仅占其一生吸收总量的5%左右,开花期吸收养分的数量急剧增加,氮、磷、钾的吸收分别占一生吸收总量的17%、22.6%和22.3%;结荚期是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有大批荚果形成。氮的吸收量约占一生吸收总量的42%,磷占46%,钾占60%;饱果成熟期植株吸收养分的能力逐渐减弱,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一生总量的28%、22%和7%。

2.花生配方肥的施用

花生配方肥在施用过程中要根据花生的需肥特点,合理选择各种肥料配合施用,可有效提高花生产量,改善花生品质。花生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料为辅。在施肥时应以基肥为主,适当追肥。在基肥施足的情况下,应根据花生的生长情况,用速效肥料适时适量进行追肥。底肥和种肥是壮苗、旺花及丰果的基础,花生基肥占总肥料的80%以上,施用过程中应以有机肥料为主,配合施用氮和磷等肥料,具体施法因肥料种类和数量而异。每667m2花生田施有机肥料3000kg以上,纯氮3.6~5.7kg、磷(P2O5)1.9~3.2kg、钾(K2O)6.2~10kg(折实物量为:尿素15~25kg、氯化钾20~30kg、二铵17~27kg)。花生专用肥(含量为45% N-P-K的10-18-17)每667m225kg即可。播前整地作底肥撒施大部分,留少部分结合播种集中沟施或穴施。为提高磷肥肥效,可于施肥前将磷肥与有机肥堆沤15~20天。播种时,用根瘤菌剂拌种增加有效根瘤菌。此外,用0.01%~0.1%的硼酸水溶液或0.2%~0.3%的钼酸铵进行拌种或浸种,可有效补充花生所需的微量元素。根据花生生长情况应适时追肥,苗期追肥应在始花前进行,一般追施尿素80~100kg/hm2,过磷酸钙150~200kg/hm2,一般采用开沟条施。开花后可施石膏粉300~400kg/hm2和过磷酸钙150~200kg/hm2,进而增加结果期的磷钙营养。在花生结荚饱果期脱肥又不能进行追肥的情况下,可用0.2%磷酸二氢钾和2%尿素叶面喷施1~2次,可以起到保根、保叶的作用,提高结实率和饱果率。

六、油菜营养特性与配方肥施用

油菜又名油白菜、苦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茎直立,分枝较少,株高30~90cm。富含维生素C,营养丰富,种子含油率达35%~45%,是世界上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在我国分布广泛,是我国食用植物油最主要的来源,也是潜在的仅次于豆粕的大宗饲用蛋白质源,在人们的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

1.油菜营养特性

油菜生长周期长,植株高大,在生产中需要大量的肥料供应,尤其对钙、硼等微量元素的需求量上较其他作物高。

油菜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养分吸收比例和强度都有很大差异。对氮素营养方面,苗期对氮的吸收约占整个生育期的43.5%,是氮素营养的临界期;薹期吸收的氮素约占整个生育期的44.4%,为需氮最多的时期;开花至成熟期,氮素吸收较少,仅占12%。油菜生长阶段氮素积累量有3个高峰,第一个高峰为10叶期,是快速增长期;之后由于低温根系活力降低,氮的积累量逐渐降低;返青后,由于气温回升,地上部分加速增长,吸收氮素的能力增强;在初花期形成第二个高峰,为快速积累期,终花期氮积累呈下降趋势;成熟期又继续上升,但增幅较小,在这时达到第3个峰值。对磷的吸收方面,苗期吸收的磷约占全生育期总吸收磷量的23.5%,但生长初期对磷敏感,幼苗二叶期为其临界期,因磷素在植物体内可能被再度利用,且分配上具有顶端优势。所以一般情况下可将磷肥全部作基肥施用;开花至成熟期是油菜生育期中吸收磷素最高的阶段,总积累量随生长期的变化与氮素相似,但积累速率不同,表现为双峰趋势。第一个高峰出现于10叶期,以后因温度下降而逐渐降低;返青后抽薹至初花期达到最高,为第二个高峰;之后由于叶片的凋零,根系衰老,磷累积量呈下降趋势。对钾素的吸收方面,苗期吸收的钾素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29.8%,薹期为吸收钾素最多的时期,钾的吸收速率变化呈微弱的双峰趋势,第一高峰期在移栽的10叶期,第二高峰期出现在抽薹至初花期。

另外,油菜(尤其是甘蓝型油菜)对硼异常敏感,当土壤水溶性硼(B)含量低于0.5mg/kg时,油菜常因缺硼而出现“花而不实”的现象,从而导致油菜大幅度减产。油菜终花期到成熟期,吸硼量可占全生育期总需硼量的50%~60%。因此,在油菜生产中应特别重视硼肥的施用。

2.油菜配方肥的施用

油菜在施肥过程中要重施基肥,早施苗肥,巧施薹肥,并注意硼肥的施用。移栽油菜至大田底肥一定要充足,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40%~60%,以营养成分全面的有机肥为主,并配合一定量的速效氮、磷、钾及硼肥。底肥的用量依产量目标测土配方确定,若每667m2土地产200kg菜籽,则需施有机肥1500kg、油菜专用配方肥50kg、硼肥0.5~1kg。苗肥尽量早施,施用原则一般是先淡后浓,先少后多,分次施用,直播油菜定苗后15天内将苗肥施完。移栽的油菜成活后,施提苗肥,每667m2土地尿素用量5kg左右,兑水穴施或雨前撒施,栽后25天左右,视苗情追施适量尿素促苗。腊肥的施用一般于12月中、下旬到1月上、中旬与中耕结合进行,以迟效有机肥(厩肥、泥肥、饼肥等)为主,视苗情一般每667m2土地用腐熟猪牛粪草1000~1500kg。若油菜长势较好,可少施或推迟施。薹肥一般于1月下旬到2月上旬薹高10cm左右时视长势而定,长势旺的则迟施少施,长势弱或脱肥田则应早施重施,一般每667m2土地施粪尿750~1000kg,或尿素7~10kg。抽薹至盛花期,应及早补施花肥,可增加角果和籽粒的数目,增加粒重和含油量。施肥时间,一般视前期施肥量和油菜长势、数量和种类而定。前期施肥多,长势好的可结合病虫防治根外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对于长势差的地块,除磷钾肥外,再加尿素(23~40kg/667m2)兑清水喷施1~2次。有条件的地区还可菌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施用方法有基施、拌种、蘸根、叶面喷施等。

七、棉花营养特性与配方肥施用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m高,一般为1~2m,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世界上唯一由种子生产纤维的农作物。我国是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大国之一,棉花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

1.棉花营养特性

由于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状况、施肥水平等外界条件以及棉花自身品种差异,生产1000kg皮棉所需要的养分也不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棉花对氮、磷、钾的大体需求范围是,氮素(N)100~180kg,磷素(P2O5)40~60kg,钾素(K2O)80~140kg,三者大致比例约为1:0.36:0.79。

棉花生长周期长,为145~175天,所需要的养分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对三大营养元素的吸收方面,不同生育期略有差异。出苗到现蕾期主要以营养生长为主,苗期养分吸收少,氮、磷、钾吸收均不足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5%,但在营养临界期,容易缺乏磷素,因而也要保证该时期的营养供应,充足的养分供应可使棉花提前现蕾。现蕾期到开花期,棉花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生长速度加快,根系基本建成,养分吸收量增大,氮、磷、钾吸收量分别占总量的27%~30%、25%~29%和21%~32%。开花期至吐絮期生殖生长增强,营养生长减弱,该时期对养分的吸收量最大,积累量达到高峰,三大营养元素均占全生育期的60%~70%,是营养的最大效率期。吐絮期到成熟期,营养生长停止,棉铃成营养供应中心,根系吸收能力减弱,三大营养元素吸收量仅占总量的1%~8%。

2.棉花配方肥的施用

(1)基肥 棉花施肥过程中要掌握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60%~70%。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667m2土地施农家肥2000kg左右、棉花专用肥40~60kg。棉花对锌和硼的缺乏反应较敏感,而我国大部分棉田两种元素供应不足,因而在施基肥的同时可添加适量硼肥和锌肥,一般667m2土地施硼肥0.5kg、锌肥1~2kg。

(2)追肥 棉花在追肥时应遵循苗期轻、蕾期稳、铃期重及后期适中的原则。肥料种类宜选择氮肥,施用方法可选择深施,以充分发挥肥效。在初花期和盛铃期进行,两次施肥比例1:2左右,前轻后重。对于初花期棉花植株长势较好的,第一次追肥可以省略,需2次追肥的可在盛铃期追施棉花专用肥,每667m2棉田用量30~50kg。

(3)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棉花后期缺肥早衰,从而争取多结秋桃,增加铃重。因该时期土施不便,宜采用根外追肥,主要以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为主,氮肥不足时,可与0.5%~1.0%的尿素或氨基酸叶面肥配合施用,以下午16时以后喷洒最好,间隔时间10~15天,3~4次即可。

八、甘薯营养特性与配方肥施用

甘薯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为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有卵圆形块茎;每株5~10个;宽心形叶子互生,叶柄基部有刺;初夏开花,穗状花序单生;三棱形蒴果;圆形种子有翅。在我国其栽培面积和总产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处于第四位。对于改善居民饮食结构和提高食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甘薯营养特性

甘薯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需肥量大,较耐贫瘠,在我国习惯将其种植在普遍肥力不足的旱地、薄地和丘陵上。甘薯对三大营养元素的需求量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所需三者比例大致为1:(0.4~0.9):(1.5~2.5)。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大田生产中,每生产1000kg鲜薯,需从外界吸收氮素(N)4kg、磷素(P2O5)2kg、钾素(K2O)6.2kg。在高产地块含磷和钾素量较大的情况下,每667m2土地产量3500kg的地块所需三者的比例为1:1:2,每生产1000kg鲜薯,需从外界吸收氮素(N)5kg、磷素(P2O5)4.5~4.9kg、钾素(K2O)7~8kg。

甘薯从扦插成活到收获,整个生长过程中对三大营养元素的吸收总量表现为:钾大于氮,氮大于磷。甘薯对三者的吸收量均以苗期较少,之后随植株的生长,薯块开始膨大,吸收速度加快,吸收量逐渐增加,该阶段是甘薯营养物质吸收的重要时期,决定甘薯数量和最终产量。到中后期至收获前1个月左右,地上茎生长速度逐渐变慢,叶面积降低,叶片黄枯率增加,茎叶鲜重变轻,大量光合产物向块茎输送,此时仍需要吸收一定量的氮、磷元素,特别需要补充钾素。三者的总体表现为:钾在茎叶生长盛期前吸收较少,生长盛期及回秧期吸收较多;氮在茎叶生长前期、中期和盛期吸收快,需求量大,回秧中、后期吸收较慢,需求量少;对磷的吸收前、中期较少,块茎迅速膨大期最多。

2.甘薯配方肥的施用

(1)基肥 甘薯生长周期较长,全生育期一般120天左右。吸肥能力强,产量高,因而需要足够的底肥作基础,否则后期发生脱肥早衰,难以保证优质高产。甘薯为垄作栽培,基肥多集中施于田垄中下至底部。肥料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无机肥。基肥用量因产量、土壤肥力及南北气候不同而异。按每667m2土地产4~5t鲜薯计算,需腐熟优质的有机肥5000~9000kg、专用肥50~60kg或者过磷酸钙25~45kg、硫酸钾20~30kg、尿素5~10kg。

(2)追肥 根据甘薯生长状况,应适时进行追肥,以补充土壤养分不足。追肥可分为促苗肥、壮株促薯肥和催薯肥。促苗肥一般于扦插后15~20天进行,每667m2土地施用甘薯专用肥3~5kg或硫酸铵8~12kg、腐熟的稀人粪尿液500~1000kg,浇施于株穴旁。壮株促薯肥在扦插45~60天后追施,一般每667m2土地施甘薯专用肥10~15kg或过磷酸钙10kg、硫酸钾12kg、硫酸铵2~3kg,南方地区还可再稀施腐熟的人粪尿液500~600kg。促薯肥于扦插后80~100天进行,每667m2土地施甘薯专用肥15~20kg或硫酸铵10~15kg、硫酸钾10~15kg,此时肥料可溶于水后,灌施于垄背裂缝中。

(3)根外追肥 甘薯块茎膨大期及生长后期,根部吸收能力降低,可在叶面喷施磷、钾肥。肥料一般选择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5%~10%草木灰过滤液,已出现脱肥现象的田地,还可加喷0.5%的尿素,每667m2土地喷施70~100kg。时间宜选择傍晚进行,间隔7天1次,次数控制在2~3次即可。

九、马铃薯营养特性与配方肥施用

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是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在150个国家和地区均有种植,总产3亿多吨,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约在16世纪70年代传入中国,在我国大江南北均有种植,种植面积约为世界总面积的25%,产量约为世界总产量的20%。

1.马铃薯营养特性

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正常生长需要十余种营养元素,需求最多的是氮、磷、钾,其次为钙、镁、硫和微量元素铁、硼、锌、锰、铜、钼和钠等。生长发育过程中任何元素的缺乏,都可能引起植株生长发育失调,导致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在对三大营养元素的吸收方面,每生产1000kg马铃薯,需吸收氮素(N)3.5~5.5kg、磷素(P2O5)2.0~2.2kg、钾素(K2O)10.6~12kg,所需三者比例平均为1:0.47:2.51。

生长过程中马铃薯对氮、磷和钾的吸收规律方面,幼苗期植株小,肥料需求量少,速率慢。该阶段氮、磷和钾的吸收速率分别为1.68kg/(hm2·d)、0.99kg/(hm2·d)和1.43kg/(hm2·d),此阶段累积吸收量仅占全生育期的6.77%、4.09%和4.62%。幼苗期过后,氮和钾吸收规律相似,块茎形成期至块茎增长期,是马铃薯一生中氮和钾吸收速率最快、养分吸收数量最多的时期,两者吸收速率分别为5.4kg/(hm2·d)和7.6kg/(hm2·d),氮和钾此阶段累积吸收量为全生育期的69%和78%;至块茎增长后期到成熟期,养分吸收速率降低,吸收数量减少,氮和钾的吸收速率分别为3.31kg/(hm2·d)和0.14kg/(hm2·d),此阶段累积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期的24.2%和17.4%。而磷素的吸收则与钾、氮两种元素不同,从块茎形成期至成熟期一直保持较高的吸收强度,吸收速率在2.98~3.99kg/(hm2·d)之间变动,期间各时期的累积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比例变化介于19.05%~27.02%。对钙、镁、硫等元素的吸收,幼苗时期极少,块茎形成期陡增,块茎增长后期又缓慢降低。

2.马铃薯配方肥的施用

(1)施足基肥 马铃薯施肥以基肥为主,基肥应结合整地或覆土时施入,干旱无灌溉条件的农田,可将肥料作基肥一次性施入,降雨量大、土壤湿度大、灌溉便利的农田,应以基肥为主,并适时进行追肥,基肥数量一般要占总肥料用量的80%以上,基肥常以草木灰或有机肥与化肥混合后施用。每667m2土地施有机肥3500~5000kg、马铃薯专用基肥80~100kg,同时加2kg硫黄粉。

(2)酌情施种肥 基肥量不够或者耕地前来不及施肥时,可酌情加施种肥。播种时将有机肥和配方肥,混匀后溜在犁沟内,少量覆土后,再点上种薯。此举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损失。

(3)追肥早施 追肥的施用不宜过迟,以免后期施肥后导致茎叶徒长影响块茎的膨大。追肥一般分3次施用:第一次是保苗肥,于齐苗后施用,以促进茎叶生长,一般随水冲施马铃薯专用冲施肥10~15kg/667m2;发棵初期冲施马铃薯专用冲施肥10~15kg/667m2,发棵后期冲施马铃薯专用冲施肥15~20kg/667m2,以促进马铃薯块茎膨大。

(4)根外追肥 马铃薯现蕾开花后,可进行叶面施肥,主要喷施0.3%~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用量每公顷750kg,连续2~3次。若出现氮素缺乏症状,可适当喷施尿素溶液,每公顷1.5~2.5kg。

十、烟草营养特性与配方肥施用

烟草属管状花目,茄科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基部稍木质化。花序顶生,圆锥状,多花;蒴果卵形或矩圆状,长约等于宿存萼。夏秋季开花结果。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南亚和中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1.烟草营养特性

烟草是喜钾作物。因其品种、气候及生长土壤养分状况不同,养分吸收方面差异较大。一般每产1000kg干烟草,需吸收氮素(N)2.4~3.4kg,磷素(P2O5)1.2~1.6kg,钾素(K2O)4.8~5.8kg,三者平均比例为1:0.48:1.83。

烟草对氮、磷、钾的吸收呈现阶段性。在苗床阶段,十字期以前,需肥量较小,之后需肥量逐渐增加,以移栽前15天内需肥量最多,氮、磷、钾吸收量占苗床阶段吸收总量的68.4%、72.7%和76.7%。移栽大田后30天内养分吸收量较少,此时氮、磷、钾吸收量分别占总量的6.6%、5.0%和5.6%。吸收峰值出现在移栽后的45~75天,即团棵期和现蕾期,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期的44.1%、50.7%和59.2%。此后各养分吸收量逐渐下降,打顶后由于生出次生根,养分吸收又有回升,为吸收总量的14.5%,但此时土壤氮素过多,容易造成徒长,形成黑爆烟,增加烘烤难度,因而要控制氮肥的施入量。

2.烟草配方肥的施用

(1)苗床期 烟草的苗床期大约60天,即从播种到移栽前的这段时间,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壮苗。此时烟草幼苗需肥迫切但耐肥能力差,因此施肥中应以基肥为主,肥料选择上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选择发酵过的饼肥和化肥,结合苗床耕翻和做畦时施用,用量每10m2有机肥200kg、尿素0.1kg、过磷酸钙0.5~1.0kg或三元复合肥1.5~2.0kg,肥料与土壤混匀,避免烧苗。在一般用肥基础上,加施少量草木灰和三元复合肥,可协调各养分间的平衡供应。

(2)大田施肥 根据烟草需肥特点,要依照基肥重施、追肥早施和把握时机根外追肥的原则进行。基肥主要选择有机肥和适量的烟草专用肥,在翻地时施入,不同肥力土地用量不同,一般在中等肥力的土地上每667m2施腐熟的有机肥1000~2500kg、烟草专用肥40~60kg。在施口肥时,每667m2土地施腐熟有机肥300~600kg、烟草专用肥15~25kg,也可用饼肥、煮熟的豆类、硝酸铵和过磷酸钙代替专用肥,每667m2饼肥用量20~30kg、硝酸铵5~10kg、磷酸钙10~15kg。为避免后期施肥营养过剩影响烟叶烘烤品质,追肥要及早进行,一般选择缓苗或移栽后30天进行,肥料宜选择腐熟的农家肥、饼肥、草木灰及烟草专用肥,追肥后浇水以提高肥效。

(3)根外追肥 苗期至收获前1个月内,可喷施氨基酸叶面肥,施用的同时加入0.2%~0.3%的磷酸二氢钾,对于增强烟草植株长势,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具有积极的作用。

十一、甘蔗营养特性与配方肥施用

甘蔗是禾本科甘蔗属一年生或多年生C4草本植物;植株圆柱形,茎直立、丛生、分蘖、有节,节间实心,茎外有蜡粉覆盖,颜色为紫、红或黄绿色等;叶丛生,叶片有白色肥厚的中脉;大型圆锥花序顶生,小穗基部有银色长毛,长圆形或卵圆形颖果细小,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高光效的重要的糖料作物。

1.甘蔗营养特性

甘蔗生长周期长,产量高,属于高产作物,一般667m2产5t以上,最高可达10t,因而对养分的需求量也较其他作物多。很多研究资料表明:按一般生长期10~11个月(春种冬收)计,按每667m2土地产1000kg甘蔗,需吸收氮(N)2.0~2.3kg、磷(P2O5)1.4~1.7kg、钾(K2O)2.0~2.7kg,氮、磷、钾比例约为1:0.7:2.3。

甘蔗整个生育期一般可分为:幼苗期、分蘖期、伸长期和成熟期。每个生长阶段对于肥料的需求也存在差异,整个生育期以生育中后期的需肥量最大,各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量中,萌芽期主要依靠种苗本身贮藏的养分,无需从外部吸肥。幼苗期吸肥量少,但对氮的需求较大,钾、磷次之。该时期对大量元素的吸收量仅占全生育期吸肥量的1%左右。分蘖期不断增生分蘖,需肥量增多。其中,氮肥吸收量占全生育期总量的6%~7%,钾的吸收占全生育期总量的5.5%左右,磷的吸收量占全生育期总量的3%左右。伸长期,随着蔗茎的迅速伸长、叶的不断更新、糖分的形成和积累,对大量元素的吸收量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50%~57%。其中,氮的吸收量占全生育期的54%左右,磷的吸收量占全生育期的70%左右,钾素的吸收量占全生育期的77%左右。以上生长期中伸长期所吸收的氮、磷、钾最多,对于产量的形成和影响也最大,因此是甘蔗的营养高效期、施肥重点期,生产上称为重施攻茎肥。三大营养元素中,以钾的吸收量最高,因而甘蔗属于喜钾植物,增加钾肥的施用量不仅可以显著提高甘蔗产量,而且能促进甘蔗的成熟,提高甘蔗糖分含量。

2.甘蔗配方肥的施用

甘蔗施肥过程中要坚持基肥与追肥并重、有机无机合理配合施用及氮、磷、钾、钙和硅合理配合施用等原则。

(1)基肥 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速效化肥为辅。氮肥的20%作基肥,磷肥应与有机肥混合腐熟后全部用作基肥,钾肥量少时可以做基肥一次施入,量大时可留一半作追肥,钾肥以硫酸钾和草木灰最好,不宜多用氯化钾,否则会降低甘蔗糖含量。

(2)追肥 根据甘蔗不同生育期的需肥特性,追肥宜遵循“三攻一补”的原则进行,分为攻苗肥、攻蘖肥、攻茎肥和壮尾肥。攻苗肥即在甘蔗长出三片真叶时结合小培土进行,以氮肥为主,一般为总施氮量的10%,磷和钾不足时,每公顷可配合早施尿素37.5~75kg或硫酸铵75~150kg。攻蘖肥要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分蘖期结合小培土追肥,主要是促进分蘖早发生,故称攻蘖肥;第二次在分蘖期结合中培土追加,目的是促进分蘖健壮成长,又称壮蘖肥。因甘蔗植株生长需肥量大,所以壮蘖肥的施用量大于攻蘖肥,施用量占施肥总量的20%,一般选择尿素112.5~150kg/hm2。攻茎肥的施用是甘蔗高产优质的关键,以氮肥为主,若前期磷和钾不足,应在伸长初期,结合大培土追施,肥料充足可预留一部分在伸长盛期追施,施用量应结合土壤和甘蔗营养诊断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该时期一般氮肥和钾肥用量为总用量的50%。壮尾肥的施用,目的是促进甘蔗伸长后期的持续增长,以速效氮肥为主,用量不宜太多,时间尽早进行,避免引起成熟期推迟和糖分降低。

十二、茶树营养特性与配方肥施用

茶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整个生命周期总是有规律地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以保持其正常生长。茶树在生产过程中,不断采摘树体新梢幼芽和叶,不可避免地带走一定数量的营养元素,因而合理补充茶树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才可保证茶树生长的需要。

1.茶树营养特性

茶树对营养元素的需求表现为,喜铵、低氯、聚铝及嫌钙。三大营养元素中对氮的需求最多,钾次之,磷相对最少。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每采收1000kg鲜茶叶,需吸收氮素(N)1.2~1.4kg、磷素(P2O5)0.2~0.28kg、钾素(K2O)0.43~0.75kg,三者平均比例为1:0.16:0.45。

因茶树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因而生命周期和年周期的需肥规律不同。茶树总发育周期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各年龄时期生理功能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也存在差异,幼龄茶树以培育枝条骨架和分布深广的根系为主,因而吸收元素以氮和磷为主,适当配施钾肥。壮年茶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处于盛期,为提高茶叶产量,延长高产寿命,抑制生殖生长,应重施氮肥,配施磷钾肥。衰老期的茶树,生理功能逐渐下降,为复壮茶树,必须配合施用氮、磷、钾肥。茶树生长周期内,不同的季节表现不同,研究结果表明:茶树一年吸氮主要集中于4~6月、7~8月和10~11月,前两个时期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53%以上。磷的吸收主要集中于4~7月和9月,吸收量约占全年吸磷量的80%。钾的吸收以7~9月最多,约占全年总吸收量的56%。

2.茶树配方肥的施用

(1)底肥 底肥的施用一般在茶籽播种或茶苗定植前进行。施用的目的主要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理化性状,从而使茶苗早发快长。底肥一般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每667m2土地使用厩肥或堆肥10t、茶树专用肥30~50kg。底肥较少,可集中施于播种沟内,数量多时可分层施用。

(2)基肥 基肥的施用一般于茶树地上部全年生长停止时进行。根据茶园生产水平、茶树树龄及肥料种类与质量等确定施肥量。肥料种类大都是以堆肥、厩肥和饼肥等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主,额外再添加适量的磷肥和钾肥,饼肥一般每667m2土地100~150kg,掺和茶树专用肥40kg。施肥时间视不同地区适时进行。不同树龄的茶树基肥施用位置和深度有差异,1~2年生直播幼苗,施于距根颈5~10cm处,施肥深度15~20cm;一年生扦插苗施于距根颈10~15cm处,施肥深度10~15cm;3~4年生茶树,施在距离根颈15~20cm处,施肥深度20~30cm;成年茶树,施于树冠边缘垂直投影下方,施肥深度20cm。

(3)追肥 追肥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即春茶追肥期,茶树经过冬季休眠之后,生长力强,养分需求量大,第一次追肥又称催芽肥,施用时间要根据茶树生育物候期来定,一般在茶芽长到鱼叶初展期施肥效果最好。另外一个时期为夏、秋茶追肥期,该时期春茶已采摘完毕,茶树体内大量养分被消耗,必须及时补充,因此在春茶结束后夏茶萌发前进行第二次追肥,两者之间间隔时间较短,所以要在春茶结束后立即施用,夏茶结束后进行第三次追肥。秋肥宜在伏旱后施用,这样利于肥效发挥。秋茶最后施肥需在早霜前30天进行,否则,可能导致冬芽萌发,对茶树安全越冬产生不利影响。

(4)根外追肥 根据各地茶园试验,合理喷施含微量元素锌、硼、钼、锰和铜元素的氨基酸叶面肥,可显著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叶面喷施宜选在地上部生长期内,尤其根部养分吸收受到影响时,效果更好。早春叶面追肥催芽作用显著,秋后叶面追施磷、钾肥,利于体内碳水化合物转移,增强茶树抗逆性,采摘前15~30天喷施微量元素,还可改善茶叶的品质。不同地区叶面喷施的时期略有差异,长江中下游茶园以夏、秋叶面施肥效果最好;江北茶园则以早春叶面施肥催芽效果较好;就植株发育而言,一芽一叶至一芽三叶间,喷施效果好,一天中则以傍晚喷施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