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缘与书香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黄山邂逅老画师

不久前,参观李可染先生画展,勾起了在黄山玉屏楼与先生邂逅的一段回忆。

岁在戊午(1978年),时维初夏,我由晋赴皖,登黄山至海拔一千六百多米的文殊台;下榻玉屏楼上,其楼,背倚玉屏峰,面临巨壑,苍松点缀其间,奇石罗列左右。松以迎客、送客二株为最,树龄高在千年以上,虬枝老干,铁甲金鳞,横空出世,驾雾腾云,跃跃然,欲拔地飞升。石以雄狮、巨象为肖,上多题刻,皆为点晴之举,往往引人入胜。过迎客松,下有天池一泓,清波荡漾,光采照人。花朝月夕,每有猴群,来饮于此,与人戏逗。下天池,有蓬莱三岛,小巧玲珑,若盆景然,奇石仙姿,天设地造,其景中,有一长者,鹤发童颜,有学者风,在一妇人和青年护持下,对景写生,神情专注。这便是杰出的绘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李可染先生,两位护持者,一为先生夫人邹佩珠,一为先生儿子李小可。

李老抵玉屏次日,适值夜雨初霁,热气上蒸,冷絮卷起,弥漫山谷。倾刻之间,茫茫大千,竟成云海。海到尽处,青天作岸;远峰出云,犹仙舟神槎。文殊台露出云表,也成化境,玉屏楼自是清都玉府。放目天都、耕云、莲花、莲蕊诸峰,近以咫尺,云海分隔,仰之弥高。李先生于文殊台上,观云海之变化,挹群峰之秀色。

李可染书·天道酬勤

山色向晚,华灯初上,我于先生下榻处请教学画之道。先生循循善诱,要我借鉴传统,师法造化,在大自然中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新规律。“峰高无坦途”,必须脚踏实地,勤学苦练。先生将黄山写生见示,一幅铅笔速写迎客松,不独枝干穿插具体,就连针叶鳞片,也作仔细描绘。先生说:“一寸画面一寸金。”所画《立雪台望白鹅岭》一幅,主峰突兀,老松挺拔,白云卷舒,远山如黛,给人以凝重、深邃、博大的感觉,有如先生之为人。早在1954年,先生曾到此处,奈何风雨如晦,山岳潜形,文殊院火焚,玉屏楼未建。先生借居破室,以门扇作床,夜雨滴沥,床头雨漏,执伞而坐,俨然一苦行僧,居数日,与天都峰仅谋一面,画下了《文殊台望天都峰》一画。而今,先生年逾古稀,且有脚病,再次登上黄山,为山川写照,老而弥坚。

临别,先生为我题书“天道酬勤”,至今一直悬之座右,激励我“困而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