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革命:聪明的管理者如何带队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章 “人力资源引路人”赵曙明

苏东水是国内较早引入“管理心理学”的代表人物,而南京大学资深教授赵曙明则是国内较早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的代表人物,这两门学科都和“组织行为学”息息相关。

从时间来看,不论是组织行为学还是人力资源管理,都是伴随着心理学等社会学科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出来的分支,把心理学的原理用于发现和解决管理问题的时候,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就应运而生。因此,心理学偏基础,组织行为学偏应用。

从内容范围上来看,组织行为学所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涉及组织内部的各个层面,既有员工的行为,又包含了组织的行为,人力资源管理则更多是在员工的层面上。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更微观,组织行为学更宏观和系统。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到现代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的距离更近了,因为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都要跟组织的战略行为匹配起来。

对于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说到底,其本质问题是人与组织的匹配。人力资源的价值观能不能跟组织的价值观相匹配,人力资源的配置能不能满足组织的战略需求?如果不能,就会让人力资源的行为与组织所期望的行为相违背,组织的战略目标也无法实现。这时,组织就失去了有效性。

所以,在人和组织匹配的问题上,组织行为学会关注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价值观的一致性问题。也就是说,个人目标要和组织目标合二为一。而组织目标更多是战略性的,是公司整体的价值观念。

二是能力或者说人力资源的互补性问题。围绕组织目标,组织管理工作要问:还缺什么?也就是说,组织要以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基准,寻找实现这个目标的资源。

要特别注意顺序,是人力资源为了目标服务,不是为了配置资源而配置资源。当资源不够时,即所谓的“低配”,目标就实现不了;而配置过高也不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样会降低组织的有效性。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不是“无头苍蝇”。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而言,一定要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相应的资源配置。换句话说,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在于,找到或者培养出实现组织目标的人。由此来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组织行为的有效性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保障。赵曙明正是在国内较早倡导这个概念的代表人物。

看不见的手:组织行为部

将组织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匹配起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理,因为沿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路,我们可以举一反三。

财务管理也需要和组织战略匹配起来,需要找到实现组织目标的财务资源,将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组织目标匹配起来,才能形成人、物、事的辩证组合,所以又会有战略性的财务管理。

还可以继续推理,研发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也需要和组织战略匹配起来。研发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必须能提供实现组织目标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所以还需要战略性的研发管理、生产管理和营销管理。

这时,我们就会清楚,一个企业里面要有人力部门、财务部门、研发部门、生产部门和营销部门,以此来完成战略目标。不过,这么多部门里面,唯独没有组织行为部门,这个部门究竟在哪里呢?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这些都能找到所属的部门,而组织行为学似乎没有。

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在各个部门之间,不论是上下级还是平级之间,我们没有看到的那个无形的纽带部分,就是组织行为部。因为组织行为学所承载的“匹配”功能,不论是战略和各个职能的匹配,还是人和组织的匹配,还是伙伴与伙伴之间的配合,促成这些配对的正是组织行为部这只“看不见的手”。组织行为部就像是一个无形的核心处理器一样,连接着组织目标和各个相关部门。如果一个企业的各个部门不能和组织目标达成这样的一致性关系,组织就会变成一台失去中央处理器(CPU)的电脑,失去有效性。

因此,组织行为部虽然看不到,但必须摸得到,当组织目标可以触及有效的资源时,当部门之间可以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相互合作时,组织行为部门便有了真实的存在感,组织行为学的内在逻辑才开始在实践中生效。

人才四识

赵曙明除了提示我们要做到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之外,在对人力资源本身的要求上,他还提出了一个人才的标准: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不论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还是任何一个训练有素的人,都应当具备“四识”:知识、见识、胆识、共识。

一个人才首先要有知识。要善于学习和总结知识,这一点不用过多强调,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任何一个知识工作者而言,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见识、胆识及共识。这三点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在于其实都是用来弥补知识本身的不足的。仅仅有知识是不够的,只讲知识,只看重知识本身,或许会降低自己的见识、胆识、共识。

一个人需要学习知识,但同样需要注重现实世界。知识不是存在于“象牙塔”当中的,一个人去留学也好,吃苦也好,经历一些失败的事情也好,不管有没有学历,最重要的,是增加了对现实世界的“见识”,这对适应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至关重要的。

相反,如果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过多,在知识上过于“较真”或“追求完美”,就有可能降低自己的胆识和共识。因为太过谨慎和严谨,就可能制约了创新能力,失去胆识,太过在意自己的正确和个性,就可能影响自己与他人达成共识。而事实上,除了知识本身之外,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融合能力,这对于任何一个成功者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四识”的内涵,也是其系统性所在。

学者创业能不能成功,其实考验学者的不是知识,而是见识、胆识及共识。如果一个学者或者高学历的人要创业,后面三者是特别需要补充的。同样,拥有后面“三识”的人也未必拥有知识,要成大器,同样需要学习知识。

总之,要成为真正的人才,“四识”缺一不可。缺哪样,就该补哪样。当然,从广义上讲,这些都可以称作知识,这更提醒我们,知识不能没有见识、胆识和共识,应该通过学习去增加这些系统的知识。

做事先做人

有的大学会开设人才学院来选拔和培养人才。在某次人才学院的面试中,有一道考题是如何成为领导者。一位同学坚持用马云的例子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认为对于领导者而言业务能力不重要,领导者可以不懂业务。麻烦的是,他因此和另外一位评委在现场发生了争执。这位评委是人才学院往届的毕业生,目前处在事业的上升期,所以“劝诫”这位同学要意识到业务的重要性。可是这位同学依然坚持讲马云的例子,并以此来证明那位评委是错的。

这个时候另外一位评委开始和这位同学交流,说这位同学的意思可能是想表达马云并不精通技术,而不是说不熟悉业务,领导者要懂业务才能找人来合作完成业务,这也是马云的优势所在,即便是技术外行,但在商业模式和业务以及与人达成共识上一定有他的优势。同时,他建议这位学生不要总是看今天的马云,而是要看二三十年前的马云,创业阶段的马云恐怕对年轻人来说更有学习意义,任何企业家或许在初级阶段都是一个四处碰壁、摸索经验的业务员。

所以,面试的题目设计的是“如何成为领导者”,而不是“领导者是什么样的”。重要的是看背后和过程中的付出,而不是看结果,领导者的特质是在这些过程和付出中历练出来的。

懂得了这些之后,这位同学开始连连点头。事实上,不论结果如何,这名成绩优秀的同学应该是增长了见识,无论他是否能留在人才学院,当开始懂得理解他人和与他人达成共识时,他就已经向优秀人才又迈进了一步。

组织行为学会谈论一个人的人格特质,会谈论领导者的个人素养,谈论什么样的人格特质和素养会有助于为个人和组织带来绩效,人才“四识”这个中国式的总结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个比较清晰和系统的答案。它对于人力资源的主要工作,无论是选人、用人还是引导人的发展,都是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所以,始终扎根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赵曙明有一个非常通俗的观点:做研究也好,做企业也好,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想把事情做好,首先得先把人做好。“做事先做人”,这恐怕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最为精辟和通俗的解释了,而人才“四识”正是为做人的方向提供了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