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问卷调查概述
问卷调查工作于2013年6~8月开展并完成,在《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大调查办公室的领导和协调下,由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贵州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具体完成,为了保证调查质量,调查队的成员以富有调查经验的民族学或社会学专业的教授、博士生和硕士生组成,考虑到民族地区不同的民族语言,调查队特意选择来自调查点的学员和老师加入,调查期间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首先,在民族地区选取调查县市;其次,为了配合16个课题组的实地田野调查,县市内的调查社区以能代表当地特色并结合课题组的意见加以筛选;最后,在确定的社区和行政村层面对住户进行随机等距抽样,为了减少替换率,各地调查队的调研人员付出了很大努力。城乡入户问卷调查涵盖了内蒙古、新疆、云南、贵州、甘肃、青海共计六省区十六县市,获取6536份城乡受访个人样本,其中有明确民族身份信息的受访者样本量为6391,有明确户籍信息的受访样本量为6390,城镇问卷2531份占比39.6%,农村问卷3859份占比60.4%。家庭调查问卷将城镇调查内容和农村调查内容合二为一,具体包括受访者个人基本情况、工作情况、家庭生产生活情况、移民搬迁、公共设施状况、社会生活及评价和社会保障,总计157个问题,800个变量。各调研地点的样本分布见表2-1。出于课题研究需要的考虑和实地调查中存在的各种复杂情况,六省区调查点和样本并非平均分布,其中,贵州、云南和新疆三省区均选取4个调查点,内蒙古选取2个调查点,青海和甘肃各选1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样本量均在400份左右。
表2-1 各地调查区样本分布情况
贵州省的四个调查点选取了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和台江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云南省的四个调查点是丽江市、大理市、临沧市的沧源佤族自治县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盈江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四个调查点分别是:南疆喀什地区的喀什市、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田地区的墨玉县以及北疆的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内蒙古自治区选取了鄂尔多斯市下辖的伊金霍洛旗和呼伦贝尔市下属的鄂温克族自治旗。此外还有甘肃省张掖市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青海省海东市下辖的互助土族自治县。
基于课题研究需要,本次抽样在城乡样本选取上参考当地的城镇化水平,优先考虑调查地的主体民族聚居区。调查数据显示,在6个省区的调查样本中,均以农业户口受访者为主体;在农业户口受访者中,又以少数民族受访者所占比例较高;在非农户口受访样本中,少数民族受访者也占了相当比例(详见表2-2)。
表2-2 各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样本分布情况
调查样本在30以上的具体民族有21个,分别是:汉族(24.5%)、蒙古族(7.1%)、藏族(1.9%)、维吾尔族(10.8%)、苗族(10.6%)、彝族(0.5%)、布依族(3.4%)、侗族(0.6%)、白族(6.5%)、哈萨克族(1.6%)、傣族(2.0%)、佤族(2.6%)、水族(3.1%)、纳西族(5%)、景颇族(4%)、土族(3.4%)、达斡尔族(2.5%)、普米族(0.5%)、塔吉克族(4.8%)、鄂温克族(0.9%)、裕固族(1.9%)以及其他少数民族(详见表2-3)。
表2-3 样本基本情况
注:样本量小于30的民族均并入“其他民族”一类。
在年龄分布上,30岁以下受访者比例为15.9%、31~45岁的受访者占总样本的39.5%, 46~60岁的受访者占样本的28.8%, 61岁及以上的老年受访者占总样本量的15.8%。在性别分布上,男性受访者和女性受访者占总样本量比重分别为58.5%、41.5%。和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本调查样本中男性比例偏高,其原因可能是调查员在入户调查选择调查对象时,以户主或家庭主要成员通常为男性来填答问卷。
在户籍类型上,调查总样本中的农业户口受访人数比重达到60.4%,非农户口受访人数比重为39.6%。在受教育程度上,未上学受访者比例是9.8%,小学文化受访者比例是28%,初中学历受访者比例为32%,接受过高中和大学教育的受访人数比重分别为16.6%和13.6%。从受访者收入状况来看,个人年总收入处于5000元及更低水平的人数占比为16.9%,而按累计百分比计算,年总收入在10000元及更低水平的受访人数占比为40.5%, 10001~50000元的受访人数占比36.4%, 50000元以上的受访者占比23.0%。因调查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东、中部地区滞后,城乡一体化程度低,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呈现出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三个层次。在宗教信仰上,有53.4%的受访者无宗教信仰,而有宗教信仰的受访人数中,有17.5%的受访者信仰伊斯兰教,14.4%的受访者信仰佛教,信仰基督教比例为3.1%,此外有7.9%的受访者信仰民间宗教。
以上是调查样本的总体情况,在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调查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时,不排除由于分析目的和不同的变量清理方式及筛选等原因导致的总报告的分省样本量与总体样本量或各省区报告中相关数值存在出入的情形。另外,西部民族地区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区位、民族构成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差异性,即使在同一个省份,也存在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文化传统的各种民族;由于民族地区调查实际执行中存在较大难度,各种原因导致调查样本不能直接推及被调查地区全体居民,尤其是此次调查在青海和甘肃均只抽取了1个县(市)的样本。因此,本报告中所有数据均只代表被调查地区受访对象情况。但毋庸置疑的是,本次调查得到的结果是西部民族地区的缩影,对于深入了解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文化民族关系变迁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