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被动地应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声誉和经营业绩
一些中国“走出去”企业在强化社会责任方面不遗余力,因而赢得了东道国政府、社会、公众的赞誉和认可,成为中国对外投资企业中推进企业责任的积极力量和模范。但是也应注意到一些中国“走出去”企业中存在社会责任弱化、本土化不足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企业在东道国的企业形象、声誉和经营业绩。
(1)由于我国企业重政府关系、轻社区关系,项目缺乏“接地气”
因为缺乏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全面、深入了解,不少企业“走出去”后只重视与当地政府的沟通,而忽略了与其他利益相关方,特别是与周边社区的沟通交流。一些中国企业只与拥有实权的政府沟通合作,很少顾及普通民众的利益和意愿;有少数企业违反商业道德,通过贿赂等非正常手段与当地政府打交道,而其他众多利益相关方的期待和利益诉求则得不到及时回应和满足,因而“走出去”企业常常会遭遇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
案例1.6:密松电站项目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总结教训不难发现,中国项目受挫的背后折射出中国项目大多存在“接地气”不够的缺陷,真正好的大项目,不仅要让政府和企业受益,更应该考虑如何给老百姓带来实惠。一方面,中水电(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过分倚重政府公关,虽然通过上层路线建立起良好的政企关系,但忽视了民众、舆论和非政府组织的力量,造成民间路线的缺失。另一方面,虽然密松电站项目属于民生工程会造福于民,中水电也在当地进行了适当的社会责任投资,但却没有打好社会责任牌,没有很好地平衡海外社会责任战略中上层路线和民间路线的关系。
(2)特定行业的敏感性导致对外投资面临较高的政治风险
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运动,各国政府和公众高度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泛政治化倾向,使其正在成为国家之间利益博弈的工具。东道国国内局势的变化,国内利益群体的博弈往往会拿一些国际合作项目开刀,许多国际经济合作都难以摆脱东道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一些经济问题不断被刻意政治化,成为对政府施加压力的筹码,致使相关经济合同方深陷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集中度很高,如采矿业、高科技制造业等都对国民经济的安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而此类行业的海外投资行为往往带有很强的政治、外交、经济敏感度,近年来中国海外投资屡屡受挫与所投资行业的敏感性有很大关系。
案例1.7:莱比塘铜矿项目的政治化
作为缅甸最大的投资国,中国企业并没有跟上缅甸国情的变化步伐,对缅甸的民情也了解不足,企业侧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弊端已经呈现。在莱比塘铜矿项目中,中国万宝矿产有限公司(简称万宝公司)与有军方背景的缅甸联邦经济控股公司(简称经控公司)合作,万宝公司负责投资和建设运营,经控公司参与分成。合作模式属于联营体模式,但在缅甸这样一个处在体制转型期的国家中,选择与一个在国内备受民众责难的军方公司以联营体模式进行合作,无疑使万宝公司的投资风险倍增。莱比塘计划落实委员会在2015年1月5日发布的报告中也承认:“部分居民在国外组织煽动下,听信谣言蒙骗,受一小撮人唆使,采用暴力行为阻止莱比塘计划的围栏工作,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伤的遗憾事件。”显然,所谓的“污染环境、征地补偿不公、就业安置问题”不过是个借口,整个事件已经被政治化。
缅甸国内政治和民主法治建设处于特殊时期,一家中国公司选择与缅甸具有军方背景的公司合作,希望能够借此不受缅甸国内民主运动的影响,只能是一厢情愿。缅甸舆论认为,中国项目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但对环境的破坏也是巨大的,中国企业只愿意与拥有实权的缅甸官员沟通,与有特殊背景的缅甸企业合作,很少顾及缅甸普通民众的利益和意愿,当地社区的贫困和自然环境受损且得不到有效治理,从中获益的只是官员权贵,留给民众的却是灾难。从抗议者们提出的目标和诉求来看,民众对前军政权的怨恨导致了对经控公司的怨恨,进而导致对莱比塘铜矿的怨恨。
此外中国海外投资还过于集中在几个国家和地区,不经意间导致部分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投资的抵触,这种抵触既来自政府也来自民间,既有行业企业的抵触也有民众舆论的抵触,既包括正式的制度约束也包括非正式的文化障碍。
案例1.8:一些缅甸人(包括部分学者、官员和少数民族上层)用非常极端的理想主义眼光看待外来投资,一味地要求所有外来投资项目对环境不能有任何的影响,而且绝大部分的收益要给当地老百姓,根本不考虑这些外来投资项目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外来投资企业本身能否盈利。BOT方式对于缅甸政府来说,是在资金缺乏时筹资的一种好方式,但在西方一些人的蛊惑下,缅甸人却认为是资源被人控制了,而不考虑自己开发的资金和技术从何而来。西方非政府组织宣扬的极端理念往往很容易被缅甸的一些人所接受。
(3)企业只注重短期利益,缺乏可持续发展规划
为了缓和与东道国的关系,实现长远开发的目标,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加大对东道国社会责任的投入,但我国很多“走出去”企业的社会责任活动往往是以单个、短期项目出现,许多“走出去”企业仍习惯于将履行社会责任与慈善捐助、开展公益活动画等号,使得这些公益性的捐赠不具有可持续性,企业没有把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总体战略中,没有将这种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变成价值性导向,缺乏着眼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履行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的统筹安排,很难达到企业与东道国双赢的目的。
中国对外投资的历程较短,加之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较弱、国际化人才匮乏等因素,绝大多数“走出去”的企业尚未建立起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对在东道国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领域和方向缺乏科学严谨、全面系统的统筹安排,许多“走出去”企业习惯性地将社会公益支出捐献给政府,而周边社区居民得不到实惠。很多企业对国际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以及做法不甚熟悉,尚未对国际化经营环境下自身的责任角色进行理性分析和界定,履责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对企业自身可能存在的责任风险预见性不足,没有从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企业社会责任,导致企业融入东道国难,公益项目无从下手,并由此引发矛盾和冲突。
案例1.9:1992年中国首钢集团购买秘铁后,作为秘鲁第一个私有化企业,当时有机会调整原集体协议或重新讨论集体协议,但由于秘铁工会势力强大及受到中方人员对当地法律了解不够的限制,基本上就将秘铁原国有时期的集体协议承接下来了,因此首钢秘铁职工的福利及补贴仍然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首钢还免费为职工提供住房、水、电、交通、医疗等。首钢在秘鲁投资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罢工,这么多年来,首钢秘铁的生产接连不断地遭受各种名目的罢工、示威的困扰,每次问题解决后又面临下一波威胁。
(4)企业宣传能力不强,没有建立合理的信息沟通机制
跨国公司作为跨文化、跨地域的经营管理者和国际化的企业公民,在实践社会责任的时候必然会与当地本土文化发生碰撞,充分了解当地的法律文化,才能与当地政府、社区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有的放矢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资企业往往本着低调做事的原则,不习惯或不愿意与东道国政府以外的其他社会团体打交道,做的不少,说的太少,有些公益项目投资巨大,但社会认知度并不高。很多中国“走出去”企业都对媒体有天然的“抵触”或“惧怕”心理,不擅长与媒体、非政府组织和社区居民打交道,尤其是缺乏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缺乏与当地社会团体的互动,缺乏与媒体的互动,往往忽略了向社会公布必要的信息,也没有建立合理的信息沟通机制,导致与当地社会出现信息不对称、沟通不顺畅等问题。一旦出现情况,习惯于危机公关和应急处理,因而当产生误会时,常会造成对项目开发不利的社会舆论,影响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效果。
案例1.10:缅甸莱比塘铜矿项目中缺乏透明度和沟通带来不利的社会舆论
缅甸当地村民最初针对莱比塘铜矿的投诉主要是污染环境、征地补偿不公、就业安置问题等,但项目采用目前被国际公认最为环保的湿法炼铜工艺,整个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安全可控,堆矿场下方覆盖有3层高密度聚氯乙烯膜,特殊区域还进行了加厚,基本实现对土壤的零污染。缅甸铜矿项目调查委员会最终结论也认为莱比塘铜矿项目尚不存在严重破坏环境的现象,其释放的气体也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就业安置良好。莱比塘铜矿项目造成当前的局面主因是缺乏透明度,与开发商、当地民众及地方政府间缺乏沟通交流。
中国企业不习惯、不主动或不愿意与缅甸政府以外的其他社会团体打交道,从而造成对项目开发不利的社会舆论。由于透明度低,缅甸民众对项目几乎一无所知并产生误解。例如很多人都认为补偿只是补偿谷物种植的损失,项目方面没有人出面对此加以解释;加之土地征用过程中又有外地组织和团体介入,导致事态升级。实际上中国企业在缅甸承担了应负的责任,还在缅甸遭遇地震、水灾时做了很多慈善工作,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这些工作并不为公众所知。
(5)缺少应对来自东道国媒体、非政府组织等民间团体外在压力的组织平台
我国企业在国内经营过程中,履行社会责任的压力主要来自政府,而少有非政府组织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压力,与发达国家的企业习惯了在经营过程中同时面临来自政府和利益相关者两方面压力的情形不同,因此当中国企业所进入的市场有着更严格的企业社会责任规则和有着更高要求的利益相关者团体时,来自后者相对陌生的外在压力常使它们遭遇意想不到的挫折。
案例1.11:不论是缅甸政府还是西方媒体,都宣称搁置密松水电站建设的根本原因是当地民众和缅甸社会各界人士的反对,但缅甸是一个比较闭塞的国家,密松水电站建设一事在缅甸和国际社会之所以被炒热,事实上是西方非政府组织长期不遗余力煽动的结果。在缅甸北部活跃着众多的西方非政府组织,它们往往首先向一些缅甸人灌输西方理念,然后资助他们参加各种国际会议,进而煽动这些人在国际学术会议或者论坛上攻击中国在缅甸的投资或者抨击中缅关系,并要求这些人再去影响其他的缅甸人,尤其是项目所在地的民众。虽然中国对缅甸做了很多经济援助,但在一些非政府组织反对密松水电站建设的理由中,将90%电力销往中国的条款在缅甸民众心中激起了民族主义情绪,大肆渲染中国掠夺缅甸资源,煽动舆论,迎合西方的所谓中国掠夺缅甸资源的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