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民间道教科仪音乐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晋北地理环境与历史人文特征

一、自然地理

晋北地处山西北部,历史上一直为军事重地。《读史方舆纪要》中说道:“(大同)府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居边隅之要害,为京师之藩屏”,“盖府据天下之脊,自昔用武地也”(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四),中华书局,2005,第1992~1993页。。由此可知晋北在历史上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图1-1 山西省行政区划图

晋北地区的北部、西部与内蒙古接壤,有连绵起伏的阴山、逶迤雄伟的长城,再加上九曲黄河,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沿长城一线,有杀虎口、三屯、威鲁、破鲁、得胜、镇川、镇宏、水磨、白羊、所平等重要关隘,可谓铁壁铜墙、固若金汤。中部为广阔平衍的大同川,是内蒙古通往山西的咽喉,也是北京和华北平原的侧背,史称“控御漠南,唇齿幽冀”。大同川东北有马铺山,即汉代白登山,刘邦曾与匈奴在这里大战七天七夜。明初,代王坐镇大同,曾在这里设置十五个卫。明英宗时,有“大同士马甲天下”之称。大同川南有黄花梁,即古代黄瓜堆,此地北魏以后多次发生战争,元代在这一代屯田戍守。雁北南部与忻县地区毗邻,内长城从西向东延伸,像一道巨墙,屹立在雁门山上。偏关、宁武、雁门内三关凭临险要,太和、白草、八岔、水莲、夹柳、燕水、雕窠、元冈、广武、胡峪、马兰、茹越、大石、小石、凌云、大安、团城为“雁门十八隘”,独当要冲,宋辽时这里多次发生战争。晋北东南、东部与河北相连,桑干河贯穿两省,恒山耸峙晋冀。赵襄子曾登越恒巅,尽有代地,北魏孝文帝修治灵丘道,打开恒山通路。恒山东南有飞狐、倒马、紫荆外三关,是山西通往河北的门户。

晋北所在地域包括原雁北地区与忻州市所辖区域,以恒山—内长城一线为界,南北分属暖带和中温带两个气候亚带。该区气候寒冷干旱,冬长夏短,“乃春秋常行冬令,甚有未秋而霜,盛夏而雹者”。农作物一年一季,为春小麦区,历史上农牧分界线随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势力对比消长,在这一地带推移。

晋北地区土地广阔,草源丰富,为畜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汉代、明代,由于战争的需要,这里设立过许多军马场,曾大量地繁殖过军马。因此,畜牧业在这里占重要地位。当地善于饲养牛、羊、驴、骡,特别是朔县、左云、右玉、平鲁等古朔州之地,牛羊成群,漫山遍野,是天然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