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问题(紫金社会学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社会问题研究的功能

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四大类型,要回答四大基本问题,有回应社会需要的四大功能。第一是描述性研究,回答“社会问题是怎样的”;第二是解释性研究,回答“社会问题为什么这样”;第三是预测性研究,回答“社会问题将会怎样”;第四是规范性研究,回答“社会问题应该怎样”。概括地说,社会问题研究具有描述、解释、预测、规范四大功能。整个社会问题研究的功能结构假如是一个金字塔,那么规范性研究处于顶层,描述性研究处于基层。在整个研究社会问题的活动中与成果中,描述、解释、预测、规范这四种研究使用的频率和所发挥的功能大小,呈现递减状态。描述的功能出现的频率最高,其他的功能递减。

一 描述性研究的功能——回答社会问题是怎样的

科学地认识社会问题的现象是研究工作的前提。描述性研究,是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客观忠实地搜集、整理和记录具体社会问题的事实、事件及其过程的信息,真实地再现社会问题的图景。描述性研究首先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的。它主要是为了弄清楚何时、何地、何人,以及发生了何事。社会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是具体的社会问题现象和过程,只有掌握了与社会问题相关的社会群体、社会活动、社会事件、社会事物、社会现象发生与变化的具体准确的情况,我们才能知道社会问题的真相。离开了形形色色的、活生生的社会问题状况,就不可能有科学的对社会问题的认识。社会问题的描述性研究是探索社会问题奥秘的第一步,如果不走这一步,就试图去了解社会问题,那么只能是猜测与臆想,产生一些没有可信度与可行性的理论观点。这种经验描述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属于感性阶段,它描述的是社会问题现象和过程的外部表现即感性资料。但只有占有大量的、合乎现实的感性材料,才能在此基础上经过思维抽象和逻辑加工,上升到揭示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阶段。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解释性研究,认识社会问题的本质特征与形成规律。

研究者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搜集社会问题各个方面的实际资料,经过加工整理,记录成书面文字或符号,形成社会问题的信息。描述有三个要求,第一,描述不是笼统抽象的,而是具体详细的。不同的社会问题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特征,描述必须是具体的,才能让人们认识清楚社会问题的特征,这才能准确地再现社会问题。第二,描述应该是全面的。对某一问题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背景、原因、负功能等都要讲到,才能让人们全面了解社会问题,克服偏见和消除误解。第三,描述应该是准确的。社会问题状况是什么,就应该是什么,既不能缩小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也不能为了引起人们重视而故意夸大它某些方面的严重性。

描述性研究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印象描述

这是特写式地记叙社会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在研究社会问题的实地调查报告中能够找到。例如,恩格斯对伦敦一个贫民窟的描述:“这是一堆乱七八糟的三四层的高房子,街道狭窄、弯曲、肮脏,热闹程度不亚于大街,只有一点不同,就是在圣詹尔士可以看到的几乎全是工人。在这里,买卖是在街上做的;一筐筐的蔬菜和水果(所有这些东西不用说都是质量很坏的,而且几乎不能吃的)把路也堵塞了,所有这些,象肉店一样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房子从地下室到阁楼都塞满了人,而且里里外外都很脏,……这里几乎看不到一扇玻璃完整的窗子,墙快塌了,门框和窗框都损坏了,勉勉强强地支撑着,门是用旧木板钉成的,或者干脆就没有,……到处是一堆堆的垃圾和煤炭,从门口倒出来的污水就积存在臭水洼里。”(恩格斯,1957: 307~308)这种形象的描述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使没有见过贫民窟的人看了这段文字后,立即对贫民窟有了深刻的印象。

反映中国青年择业时尚的《五次浪潮》中,描写了中国青年中掀起的第一次浪潮“绿色浪潮”:“1967年冬,两年未征兵的中国爆发出当兵狂潮。‘文革’后的第一次征兵,消息一传开,各地人武部门涌来了人山人海的应征青年。为表示自己誓死保卫红色政权的忠心,他们割破手指写血书,敞开胸膛诉衷肠,流着热泪表决心。只要你是一个征兵干部,从早到晚都被疯狂的人流尾随着、追赶着、包围着,让你无处藏身。体检站门口每天都排着长长的队伍,东方式的羞涩早已抛得无影无踪,男男女女只要听到叫自己的名字,便风风火火地剥去衣服,赤裸裸又雄赳赳地接受检验。谁要是中途被淘汰下来,立即爆发出嚎啕大哭,抑或象突然中弹似地当场昏死过去。有的在城镇落选了,立即把户口转到农村,改名换姓出现在新的体检站里。名单确定下来,落选者竟然通宵达旦地守候在送兵的路口,有的干脆跳上兵车,不辞万里地追赶部队。”(萧勤福等,1989: 9)印象描述犹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将画面拉近,给观众以强烈的刺激与震撼,使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它可以描写事件、群体行为最基本的特征。

2.概观描述

这是素描式地记叙社会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素描是粗线条地将群体的面貌或事物的轮廓勾勒出来。在社会问题研究中,社会学者常用简练的语言把社会问题的轮廓告诉大家。它常常应用于社会区域或社会集团结构一般特征或属性的研究中。李强教授在《中国大陆的贫富差别》中,对在改革开放后刚刚崛起的“万元户”是这样描述的:“据国务院农研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对36000农户的调查,户均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仅占0.8%。这些为数不多的富裕户的结构以及分布情况如何呢?根据中国一个地区的调查,其大致情况如下。从所有制形式上看,全民企业的万元户约占0.4%,集体企业的约占3%~4%,个体经济的万元户占总数的96%。从职业上看,属于企业干部的占3%,属于职工的占5%,而属于农民的占71%。从劳动方式上看,体力劳动者占91%,脑力劳动者仅占9%。从地域分布来看,城市的万元户占29%,农村的万元户占71%。据此可以看出,目前万元户的主体仍在农村,即主要是从事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农民。”(李强,1989: 87~88)短短两百余字,就将改革开放后刚刚产生的富裕群体的基本特征简练地概括出来。

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在其《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中写道:“要深入细致地掌握白领职业的情况,至少得画一张他们作为一部分在其中生活的那个社会结构的概略性草图。”他在“新中产阶级”一节中,对美国的“白领”做了如下的描述。①人数。新中产阶级的一大部分属于中下收入等级,但不论社会的档次是怎样衡量的,男女白领职业者在现代社会中的分布几乎从上到下,无处不有。今天,白领阶层中三个最大的职业团体是学校教师、在商店内部和外部工作的推销员,以及各式各样的办公人员。目前各种白领职业者占美国中产阶级总体的一半以上。在1870~1940年,白领工人从占中等收入等级的15%上升到56%,而老式中,阶级则从85%下降到44%。新的挣工资雇员的数量增加则是由于工业结构造就了新中产阶级的各种专门职业。②产生原因。自美国内战以来,职业的主要变化呈现这样一种趋势:作为劳动力的一部分,处理各种事情的个人越来越少,而作为管理的人却越来越多。这种对技能产生的需求变化是对不断增加的白领工人进行描绘的另一种方式,因为他们特有的技能所包含的是对纸张、金钱和人的管理。技能,曾是大部分工人的标志和特征,现在则属于机器和设计这些机器的工程技术精英了,机器替换了非熟练工人,使职业技艺成为多余之物,并把机器操作的自动化摆到了人们面前。在商业社会经历这些变化的时候,政府在各个方面任务的增加吸收了更多的人来为财产和人进行管理和服务。③收入。在1890年,白领职业团体的平均收入均为工资劳动者的一倍左右。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都市的三个阶层——企业主、白领、工资劳动者在家庭收入的中值上形成了明显的等级:白领雇员的收入中值是1896美元,企业家的是1464美元,都市工资劳动者的是1175美元。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家庭收入中值),所有白领工人收入是4000美元,所有都市劳动者的收入是3300美元。④结构。各白领职业集团的分化是社会性的,这比起工资劳动者和企业主来说可能更加明显。新式中产阶级的金字塔,就收入和名望而言,却是叠加起来的,它从第一个的底部几乎可以够到第二个的顶部。白领金字塔内部有一个涉及年龄和性别的独特的权力模式。年轻的妇女一般要列在年纪较大的男性下面。在这个金字塔中,年轻、受过教育和美国出生等特征突出地具有广泛的基础,由于这些特征,数以百万计的办公室工作人员使新中产阶级十分明显地区别于其他职业团体(赖特·米尔斯,1987: 84~97)。米尔斯的研究,概括了白领的基本面貌,使白领这一日常生活中的概念成为社会学中中产阶级的代名词。

3.类型描述

这是对于社会问题的现象进行分类观察、记叙与分析的一种研究形式。分类研究使原先处于混沌状态的现象变得清晰。分类研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勾画、区分出研究对象的差别与界限,区分出它们的特征。这里,以描述人群的贫富类型的当代社会学文献为例。笔者在《大转型——中国社会问题透视》一书中,依据富裕群体财富来源的渠道,将中国社会的富人分为十种人(朱力,1997: 422)。

(1)具有杰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这类人可称“红色百万富翁”。

(2)具有冒险精神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者。

(3)文化市场或经济建设中受欢迎的特殊职业者,如歌星、影星、笑星,名主持人、名画家、名作家,以及其他有一技之长的艺术家等。

(4)善于抓住机遇的投机幸运者,如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期货市场的投机者。

(5)经济领域的高薪收入者,如在外资企业工作的“白领”人员,部分新办的公司负责人、部分企业的承包者。

(2)~(5)这几类人,可以称作“白色百万富翁”,他们是在政策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获取财富的,主要依靠正当的手段经营致富,即在阳光下赚钱。这一类人是中国富裕者群体的主体。

(6)具有权力背景的人物。主要是从官场下海的官员,某些经商的高干子弟。

(7)依托公有制或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发财者。这一类人主要是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外贸企业的业务人员,他们在为自己的单位服务的同时,利用单位所拥有的资源为自己的经营活动做铺垫。

(6)(7)这两类富裕者可以称作“灰色百万富翁”,他们的经营活动常常介于合法与非法、合理与不合理之间,通过隐蔽性的经营行动,依靠损公肥私、化公为私的手段致富,属于在“黄昏”下赚钱的人。对于这一类人,公众是最不满的,他们处于不公平竞争的地位,利用特权和特殊的便利条件为个人大捞好处,而不是依靠公平竞争、正当的手段获取财富,把本应是国家、集体的收入与财富变相地转化为个人的收入与财富,实质上是对国家财富的侵吞,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变相剥夺。

(8)政府机构中搞权钱交易的腐败分子。

(9)制假售劣、走私贩私、诈骗偷窃、抢劫杀人的越轨性致富者。这一类人用非法的手段获取财富,具有掠夺性的特点。

(8)(9)这两类人我们可以称为“黑色百万富翁”,他们依靠践踏法规,从经济犯罪和社会犯罪中获取财富,直接地损害着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财富甚至生命。他们在黑暗中赚钱,赚的是黑心钱。这类人中,有的已经成为阶下囚,有的还未受到惩罚。

(10)侨属和淘金归国者。这类人称“无色百万富翁”,财富主要是他人捐赠与过去的积累。

红色和白色的富裕群体承担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正功能,起着榜样的示范作用;而灰色和黑色的富裕群体,却起着干扰社会秩序、破坏社会公平、影响社会风气的负功能。分类描述使人们对原本混为一体的富裕群体有了清晰的认识。

4.典型描述

这是对有代表性的社会问题的现象和社会行为进行描写与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这在社会调查报告中有着较为广泛的使用。贵州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室对普定县贫困户的调查运用了典型描述法:“窝子乡三望坡村民组27户,户户缺粮,其中11户双缺户的全部家产合起来不到500元。最为突出的烈属杨文禄全家四口人,没有一床被子,一家人挤在一张12根木棒拼起来的小床上,18岁的杨老二没有裤子穿,用一块布围着前半身,后半身光着。水母乡老水母村的尚世权,责任田被水冲坏,大季收成无望;喂的猪被债主赶走;床上是一张破草席、两条麻袋;20岁的儿子睡屯箩。煤洞乡后表村,基本上是苗族人家,地处高寒,与外界接触很少,极端贫穷落后。前几年村里放映一部战争电影,激烈的枪声炮火,群众误以为真,惊恐万状,纷纷逃跑。”(贵州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室,1986)了解了典型的贫困户的艰难生活,就大致对贫困群体的困苦状况有了基本的认识。“普定县1985年5月调查,在全县总农户中,无房屋住的有3225户,占全县农户的5%;危房户25800户,占全县总农户的40%。”(贵州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室,1986: 291~292)

二 解释性研究的功能——回答社会问题为什么这样

研究社会问题的目标不在于描述,而在于解释,不在于记叙社会问题“是什么”情况,而在于说明社会问题“为什么”产生。解释性研究就是对社会问题为什么那样存在或变化的原因的回答。解释性研究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说明社会问题之所以产生的原因。社会问题研究解释的力量,也正在于证据(解释)与结论(要解释的事实)之间的逻辑联系。解释就是指把握影响社会问题发生、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从因果联系上说明社会问题的现象和过程。这就是说,把经验描述上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影响社会问题产生过程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本质,从而阐明社会问题发生、变化的原因。二是理解、把握社会问题的主体社会行动者所表达的精神内容。任何社会问题都是由社会行动者在某种价值观或动机驱使下做出的行为构成的。理解就是对社会问题的参与者的情境做出界定,了解他们的意向,把握社会行动者的主观动机,最终对社会行动做出因果分析。社会问题研究恰恰是从理论上解释社会问题的现象和本质时须从因果分析和意义理解两方面把握的根据(陆学艺,1991: 35~37)。

解释的主要类型有如下几个方面。

1.因果解释

这是一种最普遍的社会问题研究的解释,旨在揭示研究对象产生原因,以及产生过程所遵循的规律。作为社会问题研究对象的一定社会问题的现象,是一种“结果”,这种结果形成的原因,就是研究解释的主要目标。一切现象都被分解成发生时间在先的原因和随之必然继起的结果,原因和结果之间呈线性对应关系,原因作用于结果被解释为一种能量传递过程。研究者描述的都是结果,而解释的往往是原因。在寻找原因过程中,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社会上出现的事件肯定有原因,即事出必有因;第二,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样的原因将导致相同的结果。在确定因果关系时,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寻找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因果解释是对某一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影响做出概括并引出的一般性结论。

变量之间经常以一种有规律的形式互相发生联系,称为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现象与另一个社会现象共同发生变化时,它们之间的一种联系。确定因果关系,必须弄清变量间的相互作用,最基本的方法是确定各变量是否经常以一种有规律的形式互相发生联系。相关关系有三种关系式。

A越大,B越大;或A越小,A越小。这是两个变量在同一方向上变化的相关,称正相关。例如,人口密度越高,犯罪率越高。

A越大,B越小;或A越小,B越大。这是两个变量在不同方向上的变化的相关,称负相关。例如,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子女数量越少。

最后是虚假相关,即两个变量同时受第三个变量影响而呈现的虚假关系。例如,美国社会学家发现,某一城市随着冰淇淋销售量的增加,性犯罪数量也在上升,两者之间似乎有一种相关关系,但随后发现这是一种虚假相关,真正与之有关的变量是天气热,冰淇淋的销售量随着天气热而增长,性犯罪也随着天气热人们在室外活动增多而容易发生。虚假相关是粗枝大叶者的陷阱,它告诉我们,有时两个变量高度关联并不能证明其中一个变量必定是因,另一个变量必定是果,甚至不能证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任何关系。在医院比在家中有较高的死亡率,虽然这种相关是有效的,但由此得出医院会导致死亡的结果则是错误的,因为这是一种虚假相关关系。

当两个变量确实存在相关关系,但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又不清楚时,要确定主变量,有两种方法。①逻辑判断法。对两个变量中可能性最大的做出既符合实际又符合逻辑的判断。如在文化程度低与犯罪两个变量中,一般的判断是前者导致后者,如果认为后者导致前者,这种关系在逻辑上不能成立,在事实上也是荒谬的。②时间判断法。当两个变量具有相关关系时,因必在前,果必在后。

变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的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但具有因果关系的一定是相关关系。在研究某种结果时,为了确定事物的因果关系,第一,要寻找必要原因。只有A,才有B。只有工业化,才有城市化。第二,寻找充分原因。有A,必有B。只要有市场经济,就必然会出现失业现象。只要人口增长过快,必然会出现剩余劳动力问题。第三,寻找充分必要原因。当且仅当A,则B。凡是腐败严重的地方,一定会产生政治性集体行为。这三种形式都可以成为解释事物的原因,但研究者最理想的是寻找第三种形式的答案。因果关系既可以直接,也可以间接地存在于变量之间。如:A→B, A作用于B, A是B的直接原因;A→C→B, A是B唯一的间接原因,A对B的影响通过C来传递。如父亲的经济财力与成就直接影响个人受教育的水平,而一个人受教育的水平,直接影响个人的经济成就;同时,父亲的经济成就和财力也直接影响个人经济成就(宋林飞,1990: 50)。

2.通则解释

通则解释是指根据已知的社会问题的理论来解释当前的社会问题现象。这是一种最好的解释。通则是在重复的社会现象中寻找出的事物的规律,这是一个经验概括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论推导的过程,经验通过归纳上升为定律。反过来,这种理论又可以预测其他变量相互关系的方式。人们对贫困的解释,最常使用的是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贫困文化理论等。对犯罪行为的解释,我们常用的是迪尔凯姆的失范理论、墨顿的目标与手段脱节理论。

3.功能解释

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作用和效能。功能解释是假定一个动态的系统存在,系统的每一部分都具有一个功能,此功能对维持系统的存在必不可少。功能解释较适用于解释一个社会问题现象的存在状态,而难于解释社会问题变化的状态。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斯和穆尔对职业等级的社会分层的功能解释是:所有社会都给予某些职位比其他职位更多的钱与声望,是因为不同的报酬与声望对社会是必要的。最少量的、极端重要的、对社会发挥生死攸关的功能的职位是任何社会都有的,只有相当少量的、有才能的人通过训练才可以担任这些职位。由于这类职位对社会具有重要功能,且仅少数人能承担它们,就有必要保证这些职位有很高的薪水和巨大的声望,吸引有才能的人们获得这种必要的训练,并孜孜不倦地从事这种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成员中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如何看待先富起来的群体?用功能解释就是:①富裕具有榜样示范功能。邓小平同志说:“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邓小平,1994: 152)②具有价值导向作用。改革之前社会倡导的是政治目标,人才都涌向政治领域,“先富”倡导的是一种经济目标,这可以让社会中更多的优秀人才向经济领域流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③奖勤罚懒功能。它对通过勤劳致富的人是一种社会赞同,对不思进取的懒惰者是一种惩罚。

4.意向解释

这是社会问题研究第二个方面的目的,即理解社会行动者的意义。这是一种从行动者主观的精神活动方面所做的解释。涉及诸如需要、动机、观念、态度、情绪、价值、目标等内容的解释,通常属于意向性解释。这种解释隐含两个假定:人们能够决定自己的行动;按照预定的方向行动。这两个隐含的假定是意向解释的前提。意向解释是试图寻找引起人们行动与社会事件的动机等根源。意向解释可分为动机解释和价值解释两种。动机解释旨在说明人们发生的一定行动或者参与社会过程和事件的动机和目标。价值解释旨在说明人们发生的一定社会行动或形成某种社会过程和事件的判断与态度。意向解释有从行动者主观方面解释的优势,但如果孤立地使用这种方法,则是不完全的,它必须和其他的解释方法联合起来使用,才具有科学的意义。例如,贫困文化论认为,贫困不仅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在起作用。在贫困群体的长期生活中,形成了一种贫困亚文化,贫困者对待贫困有一套特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种贫困亚文化还能够传递,长期生活于贫困中的人会受到贫困亚文化的影响,变得不思进取。贫困文化论只有与其他的解释综合起来,才能找到贫困的真正原因。

理论链接:墨顿的文化目标——制度化手段理论

Culture Goals Institutionalized Means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墨顿(Robert K. Merton)认为失范的根源就是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之间的张力结构。他详细论述了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之间不平衡的逻辑,区分了与文化模式有关的不平衡与个人调适有关的问题。墨顿构建了著名的偏差行为类型(+表示“接受”,-表示“拒绝”,±表示“拒绝现存价值,代之以新的价值”),分别是顺从(conformity)、革新(innovation)、仪式主义(ritualism)、逃避主义(retreatism)和反叛(rebellion)。这些类型是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之间不同的组合,这一模型对越轨、犯罪等有较强的解释力(Merton, 1938: 672~682)。

三 预测性研究的功能——回答社会问题将会怎样

对于社会问题所带来的社会风险,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设计对策,那么就只能听任社会问题升级,最终发生社会风险或社会危机。反之,就可能有效地控制社会问题,使社会系统顺利地运行。

描述是为了解释,解释是为了预见,预见是为了控制。我们研究社会问题不仅要探讨已经发生或存在的社会问题,而且要通过对现实存在的社会问题规律性的认识,来认识社会问题的发展趋势和探讨可能发生的社会问题,这就是对社会问题的预测。只有把握社会问题的客观进程,找出社会问题发生与发展的规律,才能科学地预见社会问题发展的趋势,有科学的预见,才能有效地对社会问题进行控制。解释是为了说明社会问题过去与现在的状况与原因,是由从变量寻找主变量,是一种回溯的分析方法。预测是为了说明社会问题将来的状态,是由所知道的主变量预测从变量,预测与人们思维方向是一致的。

对社会问题的矫治需要预测。科学的预测有两种形式,一是科学预言,基于绝对可信度的,关于未来的非概率的判断。二是科学预测,是可信度较高的关于未来的概率判断。预测性社会问题研究属于科学预测。社会预测的客观依据有两个:一个是规律性与重复性,另一个是连贯性与持续性。预测的基本原则有两个。第一,连贯原则。将来的社会是今天社会的延续,只要在社会条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将来像现在一样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研究者按照这一原则,设想未来的社会问题像现在的社会问题那样,有些差别,但很多方面相似。设想今天的社会问题变化的数量和程度,也将继续下去。这是基于事物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的特点。第二,类推原则。按照这一原则,认为未来社会的社会问题及其变化都按一定的模式运转,而特定的模式是可以认识的。尽管会有一些变化,但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和形式。这是基于事物在空间上具有共存性。

社会问题预测的关键在于把握社会秩序与社会运行不稳定的度及其极限。度是不稳定状态这种本质的量的限度,限度存在量的极限或关节点,那么把握社会不稳定的状态就是要测定出其度的具体的量,即确定这个具体的量的关节点的数量。这就需要将社会不稳定现象予以指标化,即操作为可以反映这一状态并可测量和量化的概念、变量,然后以量化方法说明不稳定状态中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最后以量化的方法说明种种社会不稳定状态的关节点,即各种社会现象在一定的量之内为稳定状态,超过这个数量便出现不稳定状态。因此,我们可以建立预防任何一种社会问题的有关预警指标体系,即各种由稳定状态向不稳定状态转化的极限数量及其体系。建立了社会问题的预警体系,就可以以这一指标体系为参照系,监测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在某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接近预警指标时,及时发现有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

1.社会问题预警系统的含义

社会问题预警是指对社会问题所造成的或将要造成的社会负效应进行监测与预报。社会问题预警系统是能够成立的。①正是由于社会问题有其自身的规律,因此,对社会问题的生成、演化及社会问题所产生的负效应是可以预测预警的。②社会问题的生成与演化是有一定征兆的。社会问题的生成与演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问题不可避免地会散发出一些特有的信息流。这种信息流是有迹可循的,将其条理化、系统化,便可以形成社会问题的预警系统。凭借这种预警系统,人们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预警社会问题的趋势。③人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与调适能力已大为增强。一方面,人们可以凭借科学的理论与知识,发现社会结构的机制、社会运行的法则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还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以及将要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

社会问题预警系统具有如下的主要功能。第一,监测的功能。人们可以运用某些模型和某些方法对社会问题的总体状况及轻重程度做出明确的评估,通过社会问题指标的评估,定期或及时地监视社会问题的现状。第二,预见的功能。通过对特定社会问题的指标体系的研究,可以从中找出某些敏感性指标的异常变化并预先指出社会问题的先兆。这种预见的功能是社会问题预警系统的首要功能。

社会问题预警系统的主要内容在于:明确社会问题的警情,分析社会问题的警源,确定社会问题的警度,提出有关对策。

2.社会问题预警系统的综合指数

为了观察社会问题的状况,以期在社会风险出现之前就预先发出警报,提醒政府注意,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宋林飞教授设置了“社会风险早期警报系统”。他认为社会问题预警指标的设置,首先的依据是社会问题发生的实际过程。如果把社会问题发生的过程分为孕育、发展与表现三个阶段,那么社会问题预警指标则包含如下相应的三种因素(宋林飞,1999)。

(1)警源。这是产生社会问题的根源,包括五个方面。①经济警源,指会给一定范围的人们带来损失的经济状况,如失业率、通货膨胀率、贫困率、收入差距、企业亏损率等。②政治警源,指政党、政府与官员的决策失误、渎职或变革行动,如经济犯罪率、政策变动、政策遗留问题等。③社会警源,指社会宏观结构急速变动、微观结构解体或具有攻击性的群体与势力的滋生,如人口流动、离婚率、犯罪率等。④国际环境警源,主要指世界经济全面衰退、国际市场价格严重波动、意识形态对立等。⑤自然警源,指可以造成人们生命、财产或生产损失的自然灾害。

(2)警兆。其指社会问题在孕育与滋生过程中先行暴露的现象,也包括五个方面。①经济警兆,如抢购风、挤兑风、怠工、抛荒等。②政治警兆,如牢骚、激进言论等。③社会警兆,如小道消息、劳动争议、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非制度化团体等。④国际环境警兆,如经济摩擦、政治争论等。⑤自然警兆,如农业食品短缺等。

(3)警情。其指社会问题的外部形态表现,也包括五个方面。①经济警情,如集体上访、静坐、罢工等。②政治警情,如行政诉讼、集会、游行示威等。③社会警情,如团伙犯罪、群体暴力争斗、恶性事故、宗教冲突、民族冲突、动乱等。④国际环境警情,如经济制裁、政治干涉、敌对行动等。⑤自然警情,如生命、财产、生产的直接损失。

3.社会问题预警系统运行

(1)简单综合评分法。各个指标均使用五组计分法,即都设五个分值:1、2、3、4、5分。总分为50~250分:其中50~100分为轻警区;101~150分为中警区;151~200分为重警区;201~250分为巨警区。

(2)加权综合评分法。各个指标均使用五级计分法。警源、警兆、警情指标的权重分别为30%、30%和40%。总分17~34分为轻警区、35~51分为中警区、52~68分为重警区、69~85分为巨警区。

根据社会问题风险计量分值,社会问题风险分为四级,详见表3-3。

表3-3 社会问题风险等级划分

当风险分值达到B级,预警系统即开始发出警报,主持预警系统的机构即开始设计对策。政府相关部门对有关的社会问题引起重视,采取协调措施,防止社会问题的恶化。

四 规范性研究的功能——回答社会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规范性研究实际就是按照一定标准对如何解决社会问题进行的对策设计。社会问题的消亡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自然消亡,即社会问题随着影响它存在的某些社会因素的消失、某些社会条件的不复存在,社会问题也自然得到解决。另一种是人为矫治,即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运用某些力量,促使影响社会问题产生的因素削弱,促使社会问题产生的条件瓦解,改变它们与社会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状况。而规范性研究就是从事这一工作,通过社会预警系统,对社会问题的现状做出评估,并依照各类社会问题对社会运转与发展的负效应程度,具体分析出各种社会问题的轻重缓急。然后,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目标、社会成员承受力的具体情况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难易程度,解决社会问题的条件、时机,制定出具体可行措施,来缓解、控制或者是消除不同的社会问题。

规范性研究是一个确定解决社会问题的预定目标及其达到该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其合理性和可行性评价的过程。这个过程论证“应该如何”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检验“应该如何”解决社会问题的假设。美国学者克朗(Kron)指出规范性研究的基本结论是:“如果你想得到某种结果,那么在特定条件下采取规定的行动,就会以某种确定的概率取得成功。”(克朗,1987: 51)我们不仅要科学地解释社会问题,而且要不断地探索改造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研究者就是要努力寻找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问题的方法,并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的途径与可操作的措施。

认识、解释、预测社会问题的目的,是矫治社会问题。有的社会学者认为,科学研究应该做到“价值无涉”,规范涉及价值问题,不应是社会学研究的范围,不是社会学的任务,而是政治家的事情。社会学者不是埋首于书斋、只在故纸堆里做文章的学者,必须关心重大的社会问题。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我们研究社会问题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在我们研究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即在描述、解释、预测的阶段,应该保持“价值无涉”,但在研究解决社会问题对策时,即在规范的阶段,则要价值有涉,这个价值不是研究者个人的价值或某个小团体的价值,而是国家、全社会和大多数或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只有站在大多数人的利益上,才能找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好对策。研究社会问题的学者应承担起社会的责任。任何社会问题的消长,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各种社会力量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和发生消长的结果。社会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抑制或消除社会失调的力量与社会失调所固有的力量之间的比较和作用过程。在规范性研究中要考虑到这种力量,要以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为准绳,着眼于千百万人关心的问题。

规范研究分两个阶段。

第一,价值定向,即确定社会问题解决的基本途径或基本方向。从价值方向上确定如何对社会问题进行定向控制,这是不可操作的。价值定向一般在描述解释后进行,由一个或若干个立论构成定向命题或命题系统。它主要考虑的是对策的出发点与方向、最终目标和基本原则。

第二,政策设计,即把有关理论知识、方法技巧与专门资料,应用于决定政策、评价当前政策或提出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政策设计是价值定向的继续与发展,由不可操作变为可以操作。要考虑对策的具体操作的可行性,如对策的思路、对策的策略、实施时间、具体措施、具体程序、调动资源等。它是运用一定的科学管理手段,对产生社会问题的社会环境进行有效的改造。

例如,对贫富两极分化现象,对一部分人非法致富的社会问题。

价值定向:在各个领域为国家、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应该先富;遵纪守法、正当经营的人应该先富;对社会发展作用大的群体(管理群体、知识群体)应该先富。

政策设计:对科技、体育有贡献者重奖;对劳动模范重奖;对管理者、知识分子提高工资与福利待遇;对富裕群体加大纳税比重;对违法致富者加大打击力度,加重惩罚措施;对贫困者进行社会保障、社会救济;解决失业、下岗人员的工作问题;等等。这些措施均是可操作的。

本章要点:

1.如何看待社会问题

2.转型时期与我国社会问题

3.社会控制模式变化与我国社会问题

4.转型时期的社会失范

5.转型时期社会问题的特点

关键术语:

社会转型 社会结构 社会控制模式 印象描述 概观描述 类型描述 典型描述因果解释 通则解释 功能解释 意向解释 社会问题预警

推荐阅读文献:

诺曼·K.邓津等主编,2007,《定性研究(第三卷):经验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风笑天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风笑天,2002,《社会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强,2002,《转型时期的社会分层结构》,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陆学艺主编,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4,《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汝信等主编,1993,《199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立平,2007,《守卫底——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许欣欣,2000,《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章辉美,2004,《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朱光磊等,2007,《当代中国各阶层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