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明代士大夫群体的“伏阙”抗争
在明初洪武、永乐两朝,功臣、诸王占据朝廷要职,士大夫近于侍从之官,虽间有谏诤之举,然其群体声势不显。仁宗、宣宗诸帝较为亲近儒臣,士大夫位势渐重。总体来看,明前期皇帝与勋戚贵胄间的权力之争较为剧烈,与士大夫群体间的冲突不若后世显见,然亦不是全无迹象。如洪武二年,太祖因孟子有民贵君轻之论,欲罢黜孟子配享孔庙,刑部尚书钱唐犯颜力谏,云:“臣为孟轲死,死有余荣。”[9]太祖虽然大怒,还是因为钱唐的抗争而下诏恢复了孟子配享地位。仁宗继位之后耽于声色,国子监祭酒李时勉当廷指责仁宗所行非礼,仁宗命武士以金瓜击其肋,但李时勉仍然坚持他的指责。[10]抵至成化时期,士大夫群体“伏阙”与皇帝争是非的现象开始增多。从成化初年至明末,发生了十余次群臣“伏阙”抗争事件,兹依时间顺序分列于下:[11]
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二十六日,群臣“伏阙”请宪宗将已故英宗皇后钱氏祔葬帝陵。钱后死时,宪宗生母周氏尚在世,周氏欲死后单独与英宗合葬,宪宗为满足生母愿望,命大臣于帝陵外别选址以葬钱后。礼部尚书姚夔等朝臣则认为,钱氏为英宗元后,按制当与皇帝合葬,因而坚持将钱后祔葬帝陵。在皇帝迟疑未准的情况下,群臣退至文华门商议。刑科左给事中毛弘等认为:“面诤廷论此其时也……失此机会,恐后终无挽回之理。”于是科道官、礼部尚书夔等跪伏文华门外,要求皇帝立即做出决定。[12]《明史》记此次“伏阙”抗争“自巳至申”,即三个时辰。[13]迫于群臣现场压力,宪宗允准群臣所请,钱后终以礼祔葬帝陵。
正德初年,内臣马永等人导引武宗玩乐无度,武宗常不理政事。正德元年(1506年)十月十三日,当时的大学士刘健和户部尚书韩文等,率领九卿、科道“伏阙”,要求武宗诛杀刘瑾等人。武宗不听,下旨宽宥刘瑾等,百官遂皆罢散。[14]此次群臣“伏阙”抗争失败后,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乞休”明志,终生未再出仕。
正德中,武宗屡次出京巡游,数月不归。正德十四年(1519年)三月,武宗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太师镇国公朱寿”,欲再次出巡。“六科给事中徐之鸾等言:‘南巡旨下,臣等屡疏不可,未蒙批答’……疏上二日不报,于是科道官‘伏阙’俟命,自辰至申”。[15]武宗当日晓谕群臣退下,七日后,借故将“伏阙”诸臣罚跪于午门前,再五日后廷杖“伏阙”诸臣,“杖之甚重,号哭之声彻于禁掖,往往舁归私宅几绝,复苏”。[16]由于群臣“伏阙”抗争,武宗没能立即出行,直到正德十四年(1519年)八月,地方藩王叛乱,武宗方以亲征平乱的名义离开北京。
武宗死时无子,士大夫与皇太后商议决定,以藩王世子朱厚熜继承皇位,即后来的明世宗。世宗欲追封其生父兴献王为皇帝,改称孝宗为皇伯考,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士大夫认为此举变乱帝王统系,于礼不合,一再上疏反对,世宗不听。[17]群臣于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十五日:
相率诣左顺门跪伏,或大呼“太祖高皇帝”,或呼“孝宗皇帝”,声彻于内……及午,上命录诸臣姓名,执为首者学士丰熙、给事中张翀、御史余翱、郎中余宽、黄侍显、陶滋、相世芳、寺正毌德纯,凡八人下诏狱。于是修撰杨慎、检讨王元正乃撼门大哭,一时群臣皆哭,声震阙庭。上大怒,命逮五品以下员外郎马理等一百三十四人悉下诏狱拷讯,四品以上及司务等官姑令待罪。[18]
翰林编修王相等十七人被廷杖致死,丰熙、杨慎、王元正等人俱被谪戍。此后数年间,参与左顺门“伏阙”活动的官员被斥削殆尽,世宗逐步实现将生父兴献王称宗祔庙的心愿。此为明代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惨的一次群臣“伏阙”抗争事件。
明神宗无嫡子,宠爱庶三子朱常洵,庶长子朱常洛年十六而不得行冠礼,士大夫要求神宗遵守传统礼制,早日册立朱常洛为太子。神宗迟迟不肯做出决定。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三月二十七日,“九卿、科道、都督府等衙门各具疏诣文华门,恭进候旨,必得命乃敢退”。[19]此次“伏阙”后,士大夫持续劝谏,神宗迫于压力,终于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如礼册立皇长子为皇太子。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八月二十三日,左都御史温纯率九卿、科道官“伏阙”,请神宗罢除矿税。万历中期以后,神宗以修建宫殿缺少经费为由,直接派遣宦官到地方开矿以及设置关卡征税。“当是时,中外争请罢矿税,帝悉置不省。纯等忧惧不知所出,乃倡诸大臣‘伏阙’泣请”。[20]神宗慰谕群臣,然不罢矿税。士大夫群体一再坚持,神宗迫于压力,不得不在矿监、税使的选任以及征银额度等方面有所调整,然终万历一朝不废矿税之征。
万历末年,神宗怠政,群臣屡次“伏阙”请神宗处理政务,以下事项皆属此类。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七月十七日,礼部左侍郎何宗彦率属员“伏阙”,请神宗点选浙江等省考试官,神宗不报。[21]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七月十二日,吏部尚书赵焕率属员“伏阙”,请神宗行政,神宗不报。[22]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七月二十一日,群臣“伏阙”,请神宗点选官员并处理紧急边事,神宗不报。[23]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九月八日,吏部尚书赵焕同九卿、科道官“伏阙”,请神宗临朝、点选官员等,神宗不报。[24]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九月九日,尚书赵焕率群臣“伏阙”,请神宗行政、发内帑济边等,神宗不报。[25]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二月十三日,九卿、科道官“伏阙”,请神宗临朝并点选官员,神宗不报。[26]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六月一日,九卿、科道官“伏阙”,请神宗点选官员等,神宗不报。[27]
由以上所见群臣“伏阙”抗争活动,可见明代国家政治生活中,曾经发生激烈而且绵延不断的君臣冲突。此类士大夫群体的“伏阙”抗争,以嘉靖三年(1524年)谏阻世宗考兴献王事件参加人数最多。据胡吉勋统计,参加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左顺门哭谏的朝臣中姓名明确见于记载者,计有二百二十九人。[28]一百三十四人被下狱拷讯,十七人被廷杖致死,多人谪戍。此外,参加正德十四年(1519年)“伏阙”抗争的有一百余人,[29]该次“伏阙”活动亲历者郑善夫记载,该次因“伏阙”而死者有十一人。[30]其余历次“伏阙”活动的具体参与人数无从详考,然官私史籍皆言九卿、科道官参与其事,可以想见规模之盛。明代士大夫群体“伏阙”抗争首发于文华门,此后左顺门、思善门、仁德门皆有之,地点不同缘于群臣历次“伏阙”务得靠近皇帝居处之地,哭谏之声直达内廷,使单位空间内的壮烈声势达于至极。历次士大夫群体“伏阙”抗争的发生过程对皇帝来说都意味着一场必须从速解决的政治危机,皇帝处身舆论弱势的情境中,感受到来自士大夫群体的巨大政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