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一季度财政运行情况与未来展望
杨志勇
ZB2012(0518)-0010/0014-DT002/0002
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是第一季度财政运行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这至少表明没有进一步出台紧缩性经济政策的需要。此时,减税政策对于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更有必要。
一 第一季度财政运行基本情况与特点
财政收入增速回落。2012年1~3月份,全国财政累计收入29976.25亿元(不含债务收入,下同),比2011年同期增加3850.51亿元,同比增长14.7%。与2011年同期的33.1%相比,第一季度财政收入增速已经放缓。这与同期GDP增速回落到8.1%是密切相关的。第一季度物价回落,CPI为3.8%,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收收入。此外,结构性减税也是增速回落的原因之一。
财政支出增长较快。2012年1~3月份,全国财政累计支出24118.05亿元(不含债务还本支出,下同),比2011年同期增加6064.48元,同比增长33.6%。各类财政支出中,增加绝对额最多的是教育支出。这与政府所设定的2012年财政教育性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4%的目标有关。
1~3月份,全国财政收支相抵,收入大于支出5858.2亿元。
二 对第一季度财政收支运行情况的分析与未来展望
(一)财政收入形势表明,更加紧缩的调控政策没有必要出台
财政收入增长形势变化所反映的经济运行信息更值得关注。第一季度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0.3%。其中,国内增值税和营业税收入分别增长5.4%和7.6%,而2011年这两项税收收入分别增长15%和22.6%。国内增值税和营业税与国内经济活动关系最为密切。增值税和营业税收入回落,至少表明更加紧缩的经济政策没有出台的必要。
第一季度非税收入增速同比达到53.3%。非税收入增长有诸多不可比因素,但增速未免快了点。2012年GDP计划增速下调,但财政收入增速预计数上调至9%。第一季度的财政收入形势表明,财政运行形势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第一季度,全国不同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差距较为明显。在增速全面回落的背景下,第一季度既有增速仅为个位数的省市,也有增速高达40%甚至50%的省份,反映了不同地方经济增长后劲的差异。较为发达的地区,要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压力较大。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潜力较大。面对个体差异较大的地方财政形势,宏观经济政策选择较为困难。
(二)地方稳定财源难题的破解,需要加快财政体制改革
仅仅关注公共财政收入是不够的,它不足以反映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近20年来,它保证的主要是地方政府经常性开支。地方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诸多公共服务,靠的是与房地产行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收入,特别是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金收入。
地方政府需要较为稳定的财源。紧缩性调控政策对地方可支配财力的影响较大。政策的滞后效应,导致其对地方可支配财力的影响至今才开始显现。制度的稳定性与政策的灵活性有机结合,是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房地产全面紧缩性调控误伤大量自住需求,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鼓励自住需求的房地产制度需要稳定性,不能因时而变。“一边倒、忽松忽紧”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的不只是房地产行业,还影响到相关行业的发展。
发展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更需要政府输血,而暂时成不了政府的财源。为此,需要改造传统产业,嫁接新兴产业。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财源稳定性问题。债务需要偿还,举债只能对地方政府财力起到临时性调节补充作用。
房产税与地方财源稳定性有关。个人住房房产税开征不存在技术障碍,但如何保证公平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个人住房房产税应起到替代税费的作用。相关改革必须回到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上来,开征个人住房房产税,相应取消有关收费(和税收)。当前,可以以小产权房清理为契机,首先对已入住的小产权房开征。
稳定地方财源,需要进一步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改变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财力格局,给地方更多的财权和财力。
(三)财政压力下,更应积极推动减税计划的落实
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意味着财政收入计划完成难度加大。顺理成章的,一些地方政府或税务部门要加强税收征管。可是,如果是经济有问题,那么加强征管以实现“应收尽收”,收入任务有可能完成,但负面影响更不容忽视。对于各种经济主体而言,重要的是实际税负。名义税负下调,实际税负未变或上升,这样的减税就没有多大意义。“加强征管”很可能导致实际税负的提高。当然,从促进税负公平的角度来说,加强税收征管是必要的。关键是时机选择问题,如果企业经营已非常困难,那么增加的实际税负就有可能转化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自2008年以来,中国一直在实施所谓的结构性减税政策。“结构性减税”界定存在模糊性,在“有减有增”的解释下,虽出台了减税政策,但一些增税政策也随之出台。特别是一些具有价格传导性较强的税种,如资源税,相关增税措施可能增加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
面对当前财政收入形势,地方减少支出是个好办法。一些不必要的支出要趁机削减;一些到期的临时性支出项目,不必要延期的就尽量不要延期,更不要挖空心思寻找替代项目。有的地方曾经探讨出台家具以旧换新政策,实在没必要。公共政策不必过多地介入私人消费。
欲取先予。财政压力再大,减税政策还是要持续。“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应扩大,消费税减税改革应加快。个人所得税税负应进一步下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应进一步上调。
加快落实减税计划,才有可能抵御财政收入的系统性风险。财政收入持续增长是有前提的。一旦经济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那么财政收入重现负增长也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