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的思考:首都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论文精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历史学院关于人才培养的经验

郝春文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培育出了一大批活跃在祖国各个战线上的优秀毕业生,择其代表人物介绍如下:

康泠,56级本科,曾任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会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李其炎,59级本科,曾任北京市市长,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刘源,77级本科,上将,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委、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

刘新成,77级本科,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委、北京市主委。

武寅,1989年博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向军,1991年博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现任光明日报理论部主任。

汪征鲁,1990年博士,福建师范大学原副校长。

郑国柱,1979级本科,现任昌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杨珍,夜大本科,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郝春文,1979级本科,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李书吉,1999年博士,山西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院长。

徐蓝,77级本科,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史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

郑也夫,77级学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社会学家。

刘城,77级学生,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级品牌专业——世界历史专业负责人。

魏明孔,1997年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主任。

黄正建,1974年专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隋唐宋辽金元史研究室主任。

游自勇,2006年博士,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陈志坚,2007年博士,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此外,目前北京地区的中学历史教师有百分之六十以上为本院培养的毕业生,他们已成为北京市中学历史教学的基干力量。其中,8人被评为中学特级教师,30多人被评为市级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北京所有区县的历史教研员,都有本院的毕业生,其中,北京市的三位市级教研员均为本院的毕业生。仅1993届师范专业的毕业生中,现在就有4人担任中学校长或副校长。

在人才培养方面,历史学院有以下体会。

一 确立“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

历史学院始终把确立“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作为首要工作。

早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科创建之初,以齐世荣、宁可、戚国淦等第一代创业教师就具有“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意识。正是因为具有这样的意识,经过四代教师的努力,首都师范大学的历史学科才有了今天的局面。经过长期的培育,“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理念逐渐成为全院师生的共识。这样一种意识,是培养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思想基础。

二 营造“追求真知、学术至上”的文化氛围

一个院系的学术氛围是否浓厚,是衡量该院系软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历史学院一直重视对学院学术氛围的营造。

首先是经常向师生宣传历史学科创建者的学术献身精神。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科创建之初,只有一位副教授和几位讲师。但他们自强不息,白手起家,以忘我的学术献身精神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以后历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老一辈教师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学术献身精神,是历史学院宝贵的精神财富。坚持和发扬这种精神是历史学院持续发展的法宝之一。历史学科的历届领导和老一辈教师都十分重视在各种场合、利用各种机会向中青年教师和学生灌输这种精神,今后我们将继续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其次是向中青年教师和学生灌输学术传承意识。高校的学科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一项连续性很强的工作。要使一个学科的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就必须不断培养出超过老师的学生,这就要求中青年教师和学生具有学术传承意识。历史学院始终重视向中青年教师和学生灌输这种意识,允许并鼓励学生超过老师,把老一辈教师开辟的学术制高点保持住,并进一步发扬光大。近年,历史学院之所以能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包括获得国家级重点学科和连续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等,都和我们注意在这方面的宣传教育有很大关系。

最后是注重培育严谨扎实的学风。历史学科是一门实证性很强的学科,严谨扎实是最基本的要求。历史学院要求全院师生把学术研究当作一项神圣的事业,在从事学术研究时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多出精品,不出次品,以追求真知为最高目标。

通过以上措施,使全院师生都对学术充满敬畏感,在从事学术研究时多一些理想色彩,少一些功利心。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逐步营造出与研究型学院相适应的学术氛围。

三 严格要求,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培养优秀人才,光有好的理念和好的氛围还不够,还必须有具体的措施和严格的要求。五十多年来,历史学院在培养学生的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认为这是实现“追求卓越、争创一流”办学理念的抓手。我们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习和个别指导等办法进行“三基”的训练,这种训练既是历史学的专门训练,也是基本素质的训练。历史学院优秀的学生,即使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也往往能做出不俗的业绩,充分说明我们的训练具有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一般意义。

虽然我们的生源质量在不断提高,但还是应该承认,我们的生源与北大、清华仍有很大差距。在这样的条件下,需要我们对学生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一定要使学生真正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历史学院要求学生既立志高远,又能从小事做起,从眼前事做起。要求学生在立志成为国家栋梁的时候,首先要能够成为一颗最后松动的螺丝钉。还要使学生明白,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我们的学生必须比其他学校的学生更加勤奋。

通过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具有“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的史学素养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毅力和顽强精神。

四 创造宽松而又有利于发展的学术环境

在体制和机制方面,历史学院力图为师生创造宽松而又有利于发展的学术环境。

高校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都是具有高度自主性的精神活动,所以,应该最大限度地保证师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空间,尽可能地为师生创造宽松的环境。宽松的环境来自人们之间的互相宽容。学院将在全院范围内倡导互相宽容,多看他人的长处,多想自己的短处。宽容还包括对他人不求全责备。在此基础上,倡导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团队精神。在申报国家重点学科等重大活动中,我们都坚持了举全院之力,全院一盘棋,既做成了事情,也凝聚了人心,使历史学院的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得以加强。

为了保证师生能把主要精力用于学习、教学和科研,学院要尽量减少对师生的干扰。这里的减少干扰是指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读书以外的负担,最大限度地减轻教师教学、科研以外的负担。学校布置的事务性工作,要尽可能地在院系一级化解掉,不给师生增加额外负担,少开会,开短会。

减少干扰不是无所作为,历史学院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和工作人员真正树立为师生服务的观念,在师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为他们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为了激励教师的进取精神,历史学院还制定了有利于发展的科研奖励制度。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在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等,学院都给予奖励。学院还准备进一步制定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奖励制度。奖励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对于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从事学术研究的积极性,都具有重要作用。

宽松的环境和激励人们向上的奖励机制相结合,有助于形成和谐而又向上的氛围,有利于师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五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使用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坚持自己培养与引进并重的原则;在人才的使用上,坚持充分挖掘现有人才潜能与引进并重的原则。

提出这样的原则当然不是反对人才引进,事实上历史学院多年来也一直在积极引进人才,但我们也一直坚持自己培养人才,坚持善待和用好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和现有人才。这样,历史学院的发展就有来自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我们认为,两个积极性比一个积极性要好。就历史学院而言,核心指标都是由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完成的,这是历史学院的骄傲,也是首都师范大学的骄傲。

目前,首都师范大学正在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认真总结过去其几十年来的人才培养经验,对于全面深化首都师范大学本科教学的改革工作,或许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